瘢疹風癢
論
虞氏 曰:《內經》云:少陰所至為瘍疹。夫少陰所至者,言君火有餘,熱令大行,戊子戊午之歲也。在人則心主之,心火太過則制己所勝而燒爍肺金。蓋肺主皮毛,故紅點如蚤之狀,見於皮膚之間,心火侮而乘之之色也,名曰癮疹。或傷寒溫熱病而發瘢如錦文者,名曰發瘢,皆熱毒之所致也。其證有陽毒,有陰毒,是皆冬應寒而反溫,人受不正之氣,故至春夏而發為瘢斕。夫陽脈浮數而陰脈實大者,名曰溫毒。或為內外結熱極深,舌卷焦黑,鼻若煙煤,狂言見鬼,面赤而瘢斕者,名曰陽毒。如溫病下之太早,熱氣乘虛入胃;或下之太遲,熱氣鬱積胃中;或醫者誤用熱藥過多,胃氣熱甚,及內傷熱病,虛火燔灼於肺之間,皆能成發瘢也。是故發赤瘢者半生半死,發黑瘢者九死一生。治法用化瘢湯(即人參白虎湯)、升麻葛根湯、去參升麻湯,痛加羌活、防風、荊芥、桂枝、芍藥,隨宜用之,入上藥相合煎服。有時疫腫毒疙瘩,或臟腑積熱,發於頭項,咽嗌堵塞,水漿不下,或面赤,脈浮洪。熱甚,漏蘆湯治之,升麻、黃芩、大黃各一兩,藍葉、玄參各二兩,煎服。
丹溪 曰:瘢屬風熱挾痰而作,自里而發於外,通聖散中消息,當以微汗散之,切不可下。內傷瘢者,胃氣極虛,一身火遊行於外所致,宜補以降於陰證略例中求之。發瘢似傷寒者,痰熱之病發於外,微汗以散之,若下之非理。疹屬熱與痰在肺,清肺火降痰或解散出汗,亦有可下者。疹即瘡疹,汗之即愈,通聖散中消息之。癮疹多屬脾,隱隱然在皮膚之間,故言癮疹也。發則多癢或不仁者,是兼風兼濕之殊,色紅者,兼火化也。瘢疹之病,其為證各異,瘡發焮腫於外者,屬少陽三焦相火也,謂之瘢。小紅靨行皮膚之中不出者,屬少陰君火也,謂之疹。丹疹皆是惡毒熱血蘊蓄於命門,遇君相二火,合起則發也。如遇熱時,以通聖辛涼解之,寒時,以升麻葛根辛溫解之。凡丹疹先從四肢起而後入腹者,死。有乳孩因胎毒,兩腋生癤後,腹脹發赤,疹如霞片,取剪刀草汁調原蠶沙,敷之而愈。冷丹屬血風血熱,用通聖散、消風散。有痰血相搏,用蟬脫、殭蠶、荊芥、南星治之,又用吐法。身上虛癢,血不榮干腠理,所以癢也,四物湯加黃芩煎,調浮萍末服之。
戴氏 曰:瘢,有色點而無頭粒者是也。疹,浮小有頭粒者,隨出即收,收而又出是也,非若瘢之無頭粒者,當明辨之。
李氏 曰:瘢屬三焦無根之火,疹屬心火,其上侵於肺則一也。外因者,初起頭疼,身大熱,口知味者,忌大汗下,宜解肌微汗,有自吐瀉者即愈。內因者,頭或微疼,但手心熱,脾胃虛者,宜大補以降其火,體壯者,宜清肺以化其痰。瘢勢掀發,有色痕而無頭粒,重者紅如錦繡成片,多發在胸腹,傷寒誤溫誤下,心火所主,雜病全是風熱挾痰,手少陽相火自里發外,治宜安里藥多,發表藥少。外感者,敗毒散加紫草,或升麻葛根湯加元參;咽痛者,元參升麻湯;狂言或見血者,陽毒升麻湯;渴者,化瘢湯;便閉者,防風通聖散微利之;便不甚閉,去硝黃;身疼加蒼朮、羌活;痰嗽,加半夏;熱甚者,黑奴丸;瘢斕者,黑膏。內傷發瘢,輕如蚊跡疹子者,多在手足,初起無頭疼,身熱,乃胃虛火遊於外,宜調中益氣湯、黃耆建中湯;內熱痰熱,上攻頭面者,升麻葛根湯加元參、貝母、黃芩、生地黃、麥門冬。內傷挾外感者,調中疏邪湯、參蘇飲;疹有頭粒,或如粒米,或如蚊蟲咬跡微紅,或隨出隨沒,或沒而又出,紅靨隱隱皮膚,表分欲出不出,但作瘙癢,全無腫痛,名曰癮疹,當春發,在傷寒最重,即溫毒也,升麻葛根湯加牛蒡子、荊芥、防風,或鼠黏湯。赤疹,因天熱燥氣乘之,稍涼則消,川芎搽調散、人參羌活散、胡麻散;裡熱者,解毒湯。白疹,因天寒冷氣折之,稍暖則消,惺惺散;裡虛者,理中湯。似赤似白,微黃隱於肌肉之間,四肢腫著,此風熱加濕也,多因浴後感風與汗出解衣而得,宜消風散,寒加官桂,暑加柴胡、黃芩,濕加蒼朮、茯苓。如肢體不仁者,黃連橘皮湯;遍身疹多痛極者,古苦皂丸。又有瘢疹並出者,不可概用風藥,恐變痰嗽渴嘔。瘡疹,面生紫赤癮疹,及雀子瘢、汗瘢,皆此類之緩者。疹色赤者,又名丹疹,或遍五色,因血盛,熱毒蓄於命門,被風毒逐動相火,則發滿遍身,甚則肌爛。寒月,升麻葛根湯;暑月,人參羌活散;熱加黃芩、元參;冷加黃耆、白芷,詳小兒門。外治土朱散、浮萍湯。凡瘢疹赤色身暖,自胸腹散四肢者吉;黑色身涼,自四肢入腹者死。舊分癮疹丹疹各類,今合為一,以其因治同也。
又 曰:赤白遊風,出面皮頸項,皮肉變色,赤者謂之赤癜,白者謂之白癜,乃風搏於皮膚,血氣不和所生。赤屬血,血熱者,九味羌活湯加金銀花、連翹,或四物湯加柴胡、山梔、牡丹皮;虛者,逍遙散加山梔,或腎氣丸。白屬氣,氣熱者,敗毒散,或小柴胡湯加防風、連翹;虛者,補中益氣湯加羌活,防風;如果系風毒者,胡麻散、單蒼耳丸、單浮萍丸。此疾久者,只宜滋養氣血,則火自息,風自定,癢自止。若用祛風辛苦之劑,則肝血愈燥,風火愈熾,元氣愈虛,變為難治。身上虛癢,血不榮於腠理故也,宜四物湯加黃芩,入紫浮萍末調服,或單凌霄花為末,酒調服;遍身及頭上風屑癢者,單苦參丸,或薄荷、蟬退等分為末,酒調服。以上瘢癮丹疹癜癬,大同小異,諸方通用。
脈法
脈陽浮而數,陰實而大。脈多沉浮,或細而散,或絕無。
滑伯仁 曰:脈者,血之波爛發瘢者,血散於肌膚,故脈伏。
治外感發瘢方
通聖散 治風熱發瘢,用此微汗。
防風 川芎 當歸 白芍 麻黃 薄荷 連翹(各五錢) 黃芩 石膏 桔梗(各一兩) 滑石(三兩) 荊芥 梔子 白朮(各二錢半) 甘草(二錢)
上銼,每服五錢,加生薑三片,水煎服。身痛,加蒼朮、羌活;痰嗽,加半夏;便閉,加大黃、芒硝。
升麻葛根湯 治傷寒,陽明實熱發瘢,及麻疹已出、未出。
升麻 葛根 白芍藥(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蔥白一莖,水煎服。一方加玄參。
元參升麻湯 治傷寒失下,熱毒在胃發瘢,或汗下吐後餘毒不散,表虛里實發於外,甚則煩躁譫妄,咽痛。
元參 升麻 甘草(炙,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煎服。濕毒發瘢,亦宜服之。
陽毒升麻湯 治傷寒吐下後狂言面赤,陽毒發瘢。
升麻(半兩) 生犀角 麝香(一方云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各二錢半)
上㕮咀,水煎,溫服。
梔子仁湯 治發瘢煩躁,面赤咽痛,潮熱。
梔子仁 赤芍藥 大青(即藍葉) 知母(各一兩) 升麻 黃芩 石膏 杏仁(去皮尖,各二兩) 柴胡(一兩半) 甘草(炙,五錢)
上㕮咀,每服四錢,加生薑三片、豆豉百粒,水煎,溫服。
化癍湯 治胃熱發瘢,脈虛者。
人參 石膏 知母 甘草
上㕮咀,水煎服。一方加白朮,一方加玄參。
葛根橘皮湯 治冬月肌膚瘢駁,咳而心悶,但嘔清汁。
葛根 橘皮 杏仁 知母 麻黃 黃芩 甘草(各等分)
上銼,每服五錢,水煎,溫服。
黃連橘皮湯 治濕毒發瘢。
黃連(四兩) 陳橘皮 杏仁(去皮尖) 枳實 麻黃(去節,湯泡) 葛根(各二兩) 厚朴(薑製) 甘草(炙,各一兩)
上㕮咀,每服五錢,水煎服。
陰毒升麻鱉甲湯 治陰瘢。
升麻(二錢) 當歸 甘草(各一錢二分) 蜀椒(二十粒) 鱉甲(炙,一錢) 雄黃(四分,另研)
上銼,水煎,調雄黃末服。
大青四物湯 治溫疫發瘢。
大青(四錢) 阿膠(炒成珠) 甘草(炙,各一錢) 香豉(一合)
上銼作一服,水煎服。
黑膏 治濕毒發瘢。
生地黃(半斤) 香豉(一斗)
上細切,以豬膏二斤合煎之,取濃汁如膏,用雄黃、麝香如豆大納中,攪和勻,每服用彈子大,白湯化下。
治內傷發瘢方
調中湯 治內傷外感而發陰瘢。
蒼朮(米泔水浸,一錢半) 陳皮 砂仁 藿香 芍藥 炙甘草 桔梗 半夏 白芷 羌活 枳殼(各一錢) 川芎 麻黃 桂枝(各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大建中湯 治中氣不足,無根失守之火出於肌表而成瘢。
人參 黃耆(炙) 當歸 芍藥(酒炒) 桂心 甘草(炙) 半夏(制) 黑附子(制)
上銼,水煎服。
治癮疹方
消風散 治風熱癮疹,皮膚頑麻瘙癢,或膿水淋漓。
荊芥穗 甘草(炙) 陳皮(去白) 厚朴 白殭蠶(炒) 蟬蛻(炒) 人參 茯苓 防風 川芎 藿香 羌活(各等分)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煎荊芥湯或茶清調下。
加味敗毒散 治風濕癮疹及瘟疫等證。
羌活 前胡 獨活 柴胡 川芎 茯苓 人參 桔梗 枳殼(麩炒,各七分) 薄荷 甘草(各三分) 防風 荊芥 白朮 蒼朮(米泔浸,各一錢)
上銼作一服,加生薑三片、大棗二枚,水煎服。如人虛而感者,加當歸、芍藥、生地黃。
加味羌活散 治感四時不正之氣,發為癮疹。
羌活 前胡(各一錢) 人參 桔梗 甘草(炙) 枳殼(麩炒) 川芎 天麻 茯苓(各五分) 蟬蛻 薄荷(各三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水煎,溫服。
解毒防風湯 治發癢及癮疹癢痛。
防風(一錢半) 地骨皮 黃耆 芍藥 荊芥穗 枳殼 牛蒡子(炒,各七分半)
上銼,作一服,水煎服。
犀角消毒飲 治皮膚髮瘢癮疹,無里證者。
牛蒡子(六錢) 荊芥 防風(各三錢) 甘草(一錢) 犀角(一錢半,另鎊為末,或水磨,臨服入)
上㕮咀,水煎服。咽痛加玄參一錢半。
胡麻散 治脾肺風毒攻衝,遍身瘙癢,或生瘡疥癮疹,侵淫不愈,及面上遊風,或如蟲行,紫白癜風,頑麻,或腎臟風攻注,腳膝生瘡等證。
胡麻(一兩二錢) 荊芥 苦參(各八錢) 何首烏(炒,一兩) 甘草(炙) 威靈仙(各六錢)
上為末,每服二錢,薄荷煎湯或茶酒蜜湯調下。服後頻頻浴身,得汗出,立效。
加味胡麻散 治風熱癮疹瘙癢,或兼赤暈寒熱,形病俱實者。
胡麻(一兩二錢) 苦參 荊芥穗 何首烏(不見鐵,各八錢) 威靈仙 防風 石菖蒲 牛蒡子(炒) 甘菊花 蔓荊子 白蒺藜 甘草(炒,各六錢)
上為末,每服三錢,酒調服。
當歸飲 治血熱癮疹癢痛,或膿水淋漓,發熱等證。
當歸 白芍藥 川芎 生地黃 防風 白蒺藜 荊芥(各一錢半) 黃耆(炒) 甘草 何首烏(各一錢)
上銼,水煎服。
解毒散 治一切瘡毒,風疹癢痛。
黃柏(炒) 山梔(各等分)
上為末,水調擦。若破而濃水淋漓,用當歸膏或燭油調擦。
治丹毒方
金花散 治一切丹毒。
鬱金 甘草 黃芩 黃連 山梔 大黃 糯米(各等分)
上生為末,蜜水調服。
丹溪方 治人患風丹,遍身癢,因酒得者。
浮萍(半兩) 防風 黃耆 羌活(各三錢) 當歸(二錢) 乾葛 麻黃(各一錢) 生甘草(五分)
上銼,水煎服。
一方 治冷丹風。
防風 甘草 白殭蠶 蟬退 川芎 白芷 茯苓 荊芥 陳皮 厚朴 蒼耳子 人參
上為末,豆淋酒調服二錢。
漏蘆散 治臟腑積熱,發為腫毒、時疫疙瘩,頭面洪腫,咽嗌堵塞,水藥不下,一切危惡疫癘。
漏蘆 升麻 大黃 黃芩(各一兩) 藍葉 玄參(各二兩)
上為粗末,每服二錢,水煎服。腫熱甚,加芒硝二錢半。
消毒丸 治時毒疙瘩惡證。
大黃 牡蠣(燒) 白殭蠶(炒,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一丸新水化下,無時,加桔梗黍黏子湯,尤妙。
旋覆花丸 治身生小癤,大如酸棗、或如豆色,赤而內有膿血,此名痛痤,世謂之熱癤。海藏云:汗出見濕,乃生痤痱。
旋覆花(三兩) 防風 白芷 甘菊花 南星 半夏 石膏 川芎 陳皮 白附子(各半兩) 蠍梢 殭蠶(炒,各三錢)
上為細末,薑汁糊丸如桐子大,每三五十丸,食後白湯下。
土朱散 治丹毒。
土朱 青黛(各二錢) 滑石 荊芥(各一錢)
上為末,蜜水調擦,服之亦可。
一方 治丹發疼痛。扁竹汁服一升二合,立瘥。若未瘥,再服,效。
肘後方 丹者,惡毒之瘡,五色無常。苧根三斤、水三斗煮汁,每日塗之。或煮慄皮有刺者,洗之佳。
一方 治諸腫丹毒。伏龍肝不拘多少為末,用雞子白和敷之,日三次,甚妙。
一方 治丹毒。藍澱敷之,熱即易。
一方 治諸丹毒腫。蚯蚓矢水和敷之。
一方 治赤丹。用黃瓜種子穰中去子,以器貯之,用時以水塗患處。
一方 治熱赤遊丹。瓜蔞末一兩,釅醋調塗之。
一方 治赤遊風腫。蕎麥麵用苦酒調敷。
一方 凡丹走皮中浸淫,名火丹。取蠐螬敷之。
一方 治煙火丹,發從背起,或兩脅及兩足赤如火。景天草、真珠末一兩,搗和如泥,塗之。
又方 治螢火丹從頭起。慎火草搗,和苦酒塗之。
一方 治赤丹,用臘雪貯器中久化為水,以水塗赤遊,妙。
一方 療丹癮疹,酪和鹽煮以摩之,手下消。
一方 治面鼻生赤刺癮疹。
硫黃 白礬(各等分) 黃丹(少許)
上為末,津液調敷,臨臥再敷。
一方 治金絲瘡,其狀如線或如繩,鉅細不一,經謂丹毒是也。但此煙毒不甚廣闊,人患此,頭上有之,下行至心則死。下有之,上行者亦然。可於瘡頭截經刺之,出血後,嚼萍草根塗之,自安。
治赤白遊風方
加減何首烏散 治紫白癜風,筋骨疼痛,四肢少力,眼斷瞳仁,鼻梁崩塌,皮膚疥癬,手足皺裂,睡臥不安,行履艱難。
何首烏 蔓荊子 石菖蒲 荊芥穗 苦參 威靈仙 甘菊花 枸杞子(各一兩)
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茶調下,不拘時。
追風丹 治白癜風,服之效。
何首烏 荊芥穗 蒼朮(米泔浸,焙乾) 苦參(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好肥皂角去皮弦三斤於瓷器內熬為膏,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茶酒任下,忌動風之物。
蒼耳丸 治諸風瘡癮疹,紫癜、白癜。
五月五日取蒼耳草葉洗淨,曬乾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丸,日三次,酒下。若身體有風處,或為麻豆粒,此為風毒出也,用針刺,令黃水出盡乃已。
白癜方
人參 白朮 蒼朮(鹽炒) 防己(酒拌) 黃柏(酒炒) 川芎(各一錢) 陳皮(酒拌) 當歸 茯苓 木瓜 柴胡梢 甘草(各五分)
上銼,加生薑水煎服。如三劑不退,加桂少許。小便澀,倍用牛膝;有熱,加黃連;身熱,加羌活。
治紫白癜風方
桑枝(十斤) 益母草(三斤)
上銼,用水五斗慢火煮至五升,去渣,再煎成膏,每臥時,溫酒調服半合,以愈為度。
靈草丹 一名浮萍丸 治一切風痰癮疹,紫白癜風,痛癢頑麻。
採背浮萍草攤於竹篩內,下著水,曬乾,為細末,煉蜜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用黑豆淋酒化下。
龍蛇散 治風虛頑麻,遍身紫白癜風,癮癢痛者。
白花蛇(去骨,焙) 黑梢蛇(去骨,焙) 萆薢天麻 黃耆 金毛狗脊 自然銅 骨碎補 楓香(研) 地龍 草烏頭(鹽水浸,各一兩) 乳香 沒藥(各三錢) 麝香(二錢)
上為細末,糊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後酒下。為末,溫調亦得。
金櫻丸 治白癜風。
苦參(一斤) 何首烏(半斤) 胡麻仁 蔓荊子 牛蒡子(酒炒) 蒼耳子 蛇床子(酒炒) 蒼朮(米泔水,炒) 金櫻子(酒炒,各一兩) 白蒺藜 肉蓯蓉 牛膝(酒炒,各二兩) 菟絲子(酒製,四兩)
上為末,麵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溫酒下。
蜂房散 治白癜風。
露蜂房(一個,將生鹽築滿諸孔眼,火燒存性,去鹽) 膽礬 天花粉 蟬退(各等分)
上為細末,均分用紙包三分,活鯽魚一對同酒煮熟,無風處細嚼,連刺飲酒,癢自上而下,趕人四肢。
三黃散 治白癜風。
雄黃 硫黃(各五錢) 黃丹 天南星(各三錢) 枯礬 密陀僧(各二錢)
上為末,先以薑汁擦患處,姜醮藥末擦後漸黑,次日再擦,黑散,則無恙矣。
黃白散 治白癜風。
硫黃 生白礬(等分)
上為末,用絹包水煮一日,擦。一方水研,人言擦之效。
一方 治紫癜風。
官粉(五錢) 硫黃(三錢)
上為末,雞清調擦。
硫黃散 治紫白癜風。
硫黃 白附子(各等分)
上為末,用薑汁調,或茄蒂炙熱蘸醋黏末擦之。單硫黃末醋調擦,亦效。一方硫黃一兩,用醋一碗煎乾,再曬為末,以生薑蘸藥擦患處。
浮萍湯 治赤白癜風,一切瘢疹疥癬,神效。
干浮萍(四兩) 漢防己(五錢)
上濃煎熱湯,先蒸後洗。一方用夏枯草濃煎水,日洗數次。
治皮膚瘙癢方
何首烏散 治渾身風寒濕癢。
何首烏(鹽炒) 天麻 枸杞子 生地黃 熟地黃(各一兩) 防風 川芎 薄荷 訶子 甘草(各半兩)
上為末,每服二三錢,空心溫酒調服,溫茶亦得。
消風散 治皮膚頑麻,癮疹瘙癢。
方見前癮疹條。
薄荷散 治風氣客於皮膚,瘙癢不已。
蟬脫 薄荷(各等分)
上為末,每服一錢匕,日三服。
蟬蛻散 治風氣客於皮膚,瘙癢不已。
蜂房(炙) 蟬蛻(各等分)
上為末,酒調一錢匕,日二三服。
苦皂丸 治肺氣皮膚瘙癢,或生癮癬,及遍身風熱細疹痛癢,連胸臍腹及近陰處皆然,痰涎亦多,夜多不睡。
苦參(為末,一斤) 皂莢(二斤)
上將皂莢以水一斗浸,揉取濃汁,去渣,熬成膏,為丸如桐子大,荊芥薄荷酒下,或只用酒調下。
加味四物湯 治身上虛癢,血不榮於腠理。四物湯加黃芩煎湯,調浮萍末服之。
一方 治體肥氣虛,久患瘙癢,誤投風藥,漸成虛證,身上麻木無力,口苦幹,小便數。
白朮(二錢) 陳皮 芍藥 黃芩(各一兩) 茯苓(七錢) 歸身 黃耆 人參 川芎 青皮 蒼朮 木通(各五錢) 黃柏 五味子 甘草(炙,各二錢)
上銼,水煎服,下黃精丸三十丸。
一方 治風熱身癢,此藥補陰血甚速。凌霄花為末,每服一二錢,酒調下。
一方 治風疹癢不止。
枳殼一兩麩炒微黃,去穰為末,每服二錢,用時水一盞煎至六分,去渣服。
澡洗藥 治一切風疾瘙癢,淋洗。
威靈仙 零陵香 茅香(各一斤) 乾荷葉 藁本(去土) 藿香葉 香白芷 甘松(各半斤)
上銼,每服四兩,生絹袋盛,用水三桶熬數沸,放稍熱,於無風房內沐浴,避風,勿令風吹。光膩皮膚,去瘙癢。
一方 治風瘙癮疹,遍身癢成瘡者。
蠶沙一升、水二斗煮取一斗二升,去渣,熱洗,宜避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