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證全書
經旨
帝曰:陽虛生外寒,奈何?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慓。
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順,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榮衛不得瀉越,故外熱。
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泄,則溫氣去,寒氣獨留則血凝,泣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泣,故中寒。
《素問》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又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諸熱之而寒者,取之陽,所謂各求其屬也。
脈法
浮大無力為虛熱;沉實有力為實熱;病熱有火者生,心脈洪大是也;無火者死,心脈沉細是也。
脈虛弦數清弱芤緩皆主熱。
《脈訣》曰:骨蒸勞熱,脈數為虛。弱而澀小,必損其軀。勞極諸虛,浮軟微弱。土敗雙弦,火炎則數。
凡身有熱,脈澀靜者,皆難治。
真寒之脈必遲弱無神,真熱之脈必滑實有力。
陰陽寒熱總論
張景岳曰:寒熱者,陰陽之化也。陰不足則陽乘之,其變為熱;陽不足則陰乘之,其變為寒。故陰勝則陽病,陰勝為寒也;陽勝則陰病,陽勝為熱也。熱極則生寒,熱之甚也;寒極則生熱,寒之甚也。陽虛則外寒,寒必傷陽也;陰虛則內熱,熱必傷陰也。陽盛則外熱,陽歸陽分也;陰盛則內寒,陰歸陰分也。寒則傷形,形言表也;熱則傷氣,氣言里也。故火旺之時,陽有餘而熱病生;水旺之令,陽不足而寒病起。人事之病由於內,氣交之病由於外。欲識寒熱之表裡,當知寒熱之虛實也。
陰陽偏勝
病有寒熱者,由陰陽之有偏勝也。凡陽勝則熱,以陰之衰也;凡陰勝則寒,以陽之衰也。故曰發熱惡寒者,發於陽也;無熱惡寒者,發於陰也。此寒熱之病有不同,而陰陽之不可不察也。又若外來之寒熱,由風寒外感。內傷之寒熱,由臟氣內傷。此因寒熱之因有不同,而表裡之不可不察也。雖曰陽症多熱,陰症多寒,然極熱者反有寒症,此又真假之不可不察也。雖曰外入之邪多有餘,內出之邪多不足,然陽盛生外熱,陽虛生外寒;陰盛生內寒,陰虛生內熱,此又虛實之不可不察也。諸如此者,有症可據,有脈可診,有因可問,以此參求其理,則可盡悉其要而自無難矣。
華元化論
人之寒熱往來者,其病何也?此乃陰陽相勝也。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又上盛則發熱,下盛則發寒。皮寒而燥者陽不足,皮熱而燥者陰不足。皮寒而寒者陰盛也,皮熱而熱者陽盛也。熱發於下,則陰中之陽邪也;熱發於上,則陽中之陽邪也。寒起於上,則陽中之陰邪也;寒起於下,則陰中之陰邪也。頰赤多言而寒者,陽中之陰邪也。面青多言而熱者,陰中之陽邪也;面青多言而寒者,陰中之陰邪也。若不言者,不可治也。陰中之陰中者,一生九死;陽中之陽中者,九生一死。陰病難治,陽病易醫。診其脈候,滑實在上,則陽中之陽也;滑實在下,則陰中之陽也。微弱在上,則陽中之陰也;微弱在下,則陰中之陰也。滑實在中則中熱,微弱在中則中寒。寒因熱取,熱因寒攻,順逆之法,從乎天地,本乎陰陽也。從之者生,逆之者死。《金匱大要論》曰:夜發寒者從,夜發熱者逆;晝發熱者從,晝發寒者逆。逆從之道,亦在乎審明。
熱證
卦象比擬
吳澄曰:發熱一症,幽顯難明,真假莫側,苟不詳辨明析,則生死立判,殺人反掌矣。惟虛損之熱,不似外感,更難詳究。其中陰陽、寒熱、虛實,非參曉《易》義,洞悉卦象,則不能通曉。於是以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八卦爻畫,竊為比擬,使人知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太少剛柔,陰陽動靜,可悟而通。故曰:病治脈藥,須識靜中有動;聲色氣味,當明柔里藏剛。《易》曰:知柔知剛,知微知彰,萬病之狀莫逃乎此矣。
乾☰ 純陽
乾為天,陽卦也。《易》曰:乾在人身,則為陽分之熱。陽主外,則為外感之熱;陽主腑,則為六腑之熱;陽主氣,則為氣分之熱;陽主剛,則為翕翕之熱;陽主動,則為陽煩之熱;陽主日,則為晝熱,又為平旦之熱;乾為首,則為頭熱之熱;陽主上,則為上身之熱。
坤☷ 純陰
坤為地,陰卦也。在《易》曰:坤在人身,則為陰分之熱。陰主內,則為內傷之熱;陰主臟,則為五臟之熱;陰主血,則為血分之熱;陰主柔,則為蒸蒸之熱;陰主靜,則為似熱之熱;陰主夜,則為夜熱之熱,又為晡熱之熱;坤為腹,則為腹中之熱;陰主下,則為下身之熱。
坎☵ 陽內陰外
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潤萬物者莫潤乎水,則為水虧之熱。一陽在於二陰之間,則為陽陷陰中之熱。外陰而內陽,則為外寒內熱之熱。水流濕,則為濕蒸之熱,又為心病,則為五心煩熱之熱。坎為血卦,則為失血之熱。勞乎坎,則為勞倦之熱。
離☲ 內陰外陽
離者火也,正南方之卦也。燥萬物者莫熯乎火,則為陽亢之熱。一陰在於二陽之間,則為真寒假熱之熱。外陽而內陰,則為內寒外熱之熱。火就燥,則為燥熱之熱。離為日,則為暑熱之熱。離中虛,則為虛熱之熱。
震☳ 一陽在下
震者動也,動萬物者莫疾乎雷。在人身,則為乍寒乍熱,時熱時寒之熱。又為木,則為肝鬱之熱。為雷又為龍,則為龍雷上泛之熱。震為足,則為足心之熱,又為下焦之熱。
巽☴ 一陰在下
巽者,入也。擾萬物者莫疾乎風。在人身,則為風熱之熱。為進退,則為往來寒熱之熱。為燥卦,則為狂越之熱。為長為高,則為上焦之熱。一陰在二陽之下,則下寒上熱之熱。為長女,則為婦人胎產經閉之熱。
艮☶ 一陽在上
艮者土也,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在人身,則為脾胃之熱。艮為背,則為背心之熱;艮為手,則為掌中之熱。成言乎艮則為出陰入陽之熱。為少男,則為童子驚疳之熱。
兌☱ 一陰在上
兌者金也,說萬物者莫說乎澤。在人身,則為皮毛之熱。兌為口舌,則為口舌燥烈之熱。一柔附於二剛,則為骨髓之熱,又為癆瘵之熱。為少女,為經閉不調之熱。
吳澄曰:發熱多端,頭緒浩繁,竊取八卦爻畫比擬,諸熱豈能盡概其蘊。然其中陰陽動靜剛柔悔吝,藉此類推,不必一一拘泥,是亦不居之意也。
發熱
論治諸熱大法
諸熱分而言之,則有氣血、表裡、上下、五臟之異。合而言之,則氣熱、表熱、上焦熱、心肺熱皆屬陽,而治法相類;血熱、裡熱、下焦熱、肝腎熱皆屬陰,而治法亦相類。至於中焦與脾熱,治亦相同。
辨虛實熱
胸悶而噁心,引飲便實者,實熱也。胸爽而少食,自汗短氣者,虛熱也。
辨表裡熱
有表症而身熱者,外感表熱也。無表症而身熱者,內傷裡熱也。
辨手背熱手心熱
東垣曰:外感手背熱,手心不熱;內心手心熱,手背不熱。其辨大要如此。
澄按:有內傷而無外感者,有外感而無內傷者,以此辨之,則判然矣。若夫內傷外感相兼而發熱者,則其脈症互見,須當輕重權衡。若顯內症多者,則是內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為先。若現外症多者,則是外感重而內傷輕,宜以發散為急。此東垣未言之意也。
五臟發熱
肺經之熱
肺熱者,輕手乃得,微按全無,瞥瞥然見於皮毛上,為肺主皮毛故也。日西尤甚,乃皮毛之熱也。其症必見喘咳,灑淅寒熱。輕者瀉白散,重者涼膈散之類治之,及地黃地骨皮散,加減一陰煎,《正傳》麥冬湯,一物黃芩湯。
心經之熱
心熱者,心主血脈,微按至皮膚之下,肌肉之上,輕手乃得。微按至皮毛之下則熱少,加力按之則全不熱,是熱在血脈也。日中火甚,乃心之熱也。其症煩心心痛,掌中熱而噦,以黃連瀉心湯、導赤散、硃砂丸、安神丸、清涼散之類治之。二陰煎,天王補心丹,門冬丸。
脾經之熱
脾熱者,輕手捫之不熱,重按至筋骨又不熱,不輕不重在輕手重手之間,乃熱在肌肉,遇夜尤甚。其症心煩,怠惰嗜臥,四肢不收,無氣以動。以瀉黃散、調胃承氣湯治實熱用之,人參黃耆散、補中益氣湯治中虛熱者用之。白虎湯,玉泉散,黃耆芍藥湯,清化飲,大清飲。
肝經之熱
肝熱者,按之肌肉之下,至骨之上,乃肝之熱,寅卯間尤甚。其脈弦,其症四肢滿悶,便難轉筋,多怒多驚,四肢困熱筋痿,不能起於床。瀉青丸、柴胡飲之類主之。兩手脈弦者,或寅中時發者,皆肝熱也。俱宜回金丸、左金丸、化肝煎、保陰煎、芍藥清肝散、七正散、加味龍膽瀉肝湯。
腎經之熱
腎熱者,輕按之不熱,重按之至骨乃熱,其熱蒸手,如火如灸。其人骨酥酥然如蟲食,其骨困熱不任,亦不能起於床。滋腎丸、六味地黃丸主之。一陰煎,正氣湯,大補陰丸。
惡熱非熱
陰虛則發熱。夫陽在外為陰之衛,陰在內為陽之守。精神外馳,嗜欲無節,陰氣耗散,陽無所附,遂致浮數於肌肉之間。而惡熱實非熱也,當作陰虛治之,而用補養之法。
澄按:外感惡熱與此不同,邪自外入,當作傷寒治。
虛熱
王海藏云:凡病人骨痿肉燥,筋緩血枯,皮聚毛落,陰不足而有熱疾,是謂虛熱。
李東垣曰:不能食而熱,自汗氣短者,虛熱也。以甘寒之劑瀉熱補氣。經云:治熱以寒,溫而行之,脈虛弱無力者是也。
婦人肌熱,大渴引飲,目赤面紅,晝夜不息,其脈洪大而虛,重按全無。《內經》曰:脈虛血虛,脈實血實。又云:血虛發熱是也。症像白虎,惟脈不長,實難辨也。誤服白虎必死,此病得於飢困勞役。
陰分發熱
陰虛者,血虛也。六脈虛數無力,熱在午後子前,飲食有味,不頭疼,不惡寒,神彩煥發,唇紅煩渴。
有勞心好色,內傷真陰,陰血既傷,陽氣獨盛,發熱不止,向晚獨盛,或飲食如常,頭脹時作,脈洪數無力,視其舌大而色赤者,陰虛也。當滋陰,宜地黃湯。若久而盜汗遺精,咳嗽毛枯,宜三才丸,補水以配火,是亦壯水之主以鎮陽光之義。若挾外邪,益榮內托散。
陽分發熱
陽虛者,元氣虛也。六脈空大無力,微熱自汗,熱在子午之分,交陰即止;惡風怯寒,神色虛萎,頭不痛,飲食無味。
有腎虛水冷,火不歸經,遊行於外而發熱者,自汗不任風寒,煩渴引飲,不能下咽,面目俱赤,舌生芒刺,兩唇乾燥,喉間如干,足心如烙,痰涎壅盛,喘嗽不寧,脈浮洪大,按之微弱,宜用八味丸導龍入海,所謂踞其窟宅而招之,即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若挾外邪,助衛內托散。
陰虛發熱
丹溪云:癆瘵主乎陰虛者,蓋自子至已屬陽,自午至亥屬陰,陰則熱在午後子前也。寤屬陽,寐屬陰,陰虛則汗從寐中盜出也;升屬陽,降屬陰,陰虛則脈浮之洪大,沉之空虛也,此皆陰虛之症。又曰:陰虛發熱者,四物湯加黃柏、知母。兼氣虛者,加參、耆、術。
血虛發熱
—切吐衄、產後崩漏、便血,血虛不能配陽,陽亢發熱者,治宜養血。然亦有陽虛而陰走,不可徒事滋陰,所有血脫益氣,陽生陰長之法,無形生出有形來,此千古心傳之法。嘗見庸流專執四物以爭長,此未明大《易》之義也。
失血大熱
血後大發熱,古方立當歸補血湯,用黃耆一兩,當歸六錢。名曰補血,而以黃耆為君,陽旺能生陰血也。如丹溪治產後發熱,用參、耆、歸、芎、黑姜以佐之。或問曰:乾薑辛熱,何以用之?曰:姜味辛,能引血藥入氣分而生新血,神而明之。若不明此理,見其大熱而用發散,或白虎,立見其殆矣。
外寒內熱
陰虛生外寒,陰虛生內熱。
若手足厥冷,惡寒發熱,肢節痠疼,內則口渴飲水,舌上微苔者,宜和中解托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白虎加人參湯治熱,次與桂枝加麻黃湯以解其外。
外熱內寒
陽盛生外熱,陰盛生內寒。
若熱重寒輕者,宜柴芩和解湯。
仲景云:病人身大熱,反欲得近衣者,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活人》云:先與桂枝湯治寒,次與小柴胡治熱也。
上寒下熱
《脈經》云:熱病所謂陽附陰者,腰以下至足熱,腰以上寒。陰氣下爭,還心腹滿者死。
《靈樞經》曰:上寒下熱,先刺其項太陽,久留之,已刺則熨項與肩背胛,令熱下合乃止。此所謂推而上之也。
上熱下寒
《脈經》云:所謂陰附陽者,腰以上至頭熱,腰以下寒。陰氣上爭,還得汗者生。
《靈樞經》曰:上熱下寒,視其脈虛而陷之於經絡者取之,氣下乃至,此所謂引而下之也。
治法
李東垣云:陰病在陽,當從陽引陰,必須先由絡脈經隧之血。若陰中火旺,上騰於天,致六陽反不衰而上充者,先去五臟之血,絡引而下行,天氣降下,則下寒之病自去矣,慎勿獨瀉其六陽。此病陽亢,乃陰火之邪,滋之,只去陰火,只損血絡經隧之邪,勿誤也。聖人以上熱下寒,自有春夏而無秋冬也,當從天外引陽下降入地中。此症乃上天群陰火熾,而反助六陽不能衰退。先於六陽中決血絡出血,使氣不降三陰,雖力微,能逐六陽下行,以陰血自降故也,亦可謂老陽變陰之象也。故經云:上熱下寒,視其虛脈下陷於經絡者取之,此所謂引而下之也。但言絡脈皆是也,病大者,三稜針決血,出陽中之熱。熱者,手太陽小腸中留火熱之邪致此,老陽不肯退化為陰而下,故先決去手太陽之熱血,使三陰得時之用而下降,以行秋令,奉收道下入地中而舉藏也,乃瀉老陽不肯退化行陰道者也。
乍寒乍熱
虛勞乍寒乍熱者,鬱熱於內,而肌表如故,或時有乍寒乍熱之症也。其始必因微邪,熱在經絡血脈之中,日久失調,遂成內熱,銷鑠真陰,與血虛內熱相併,則變為癆瘵。
若寒重熱輕者,柴陳解托湯;若熱重寒輕者,柴苓解托湯;若往來似瘧者,葛根解托湯;若邪陷入不出,致乍寒乍熱者,升柴拔陷湯。
時寒時熱
虛損發熱,多屬陰虛,或因積熱,然必有內症相應,其來也漸。蓋陰虛必傷精,傷精者必連臟。故其在臟而連肺者,必為喘急咳嗽。在中而連脾者,或減飲食,或生懊憹,或為煩躁焦渴。在下而連腎者,或精血遺淋,或二便失調。然必倏然往來,時作時止,或氣怯聲微,是皆陰虛之症也。若兼外邪,宜用解托、補托二法,可選用之。
晝則發熱
晝則發熱,夜則安靜,是陽氣旺於陽分也。
夜則發熱
夜則發熱,晝則安靜,是陽氣陷入陰中也。
晝夜發熱
晝則發熱煩躁,夜亦發熱煩躁,是重陽無陰,亟當瀉其陽,峻補其陰。
平旦發熱
平旦發熱,熱在行陽之分,肺氣主之。
日晡發熱
日晡發熱,熱在行陰之分,腎氣主之。
三焦發熱
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為堅痞;熱在下焦者,為尿血,亦令淋閉不通。上焦熱,梔子、黃芩;中焦熱,黃連、芍藥;下焦熱,黃柏、大黃。
兩脅熱
肝膽居脅,肝膽熱則兩脅亦熱。熱在兩脅者,寅卯時甚,多驚多怒,肝經所主。當歸龍薈丸,回金丸,左金丸。
兩腰熱
腎居腰,腎熱則腰亦熱。熱在腰有兼痛者,滋腎丸。
臍上熱
胃居臍上,胃熱則臍以上熱。
胃中熱
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上發熱。
臍下熱
腸居臍下,故腸熱則臍以下熱。
腸中熱
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熱。
手掌中熱
掌中勞宮穴也,手厥陰心包所主,是經少氣而多血,是動則病掌中熱。
澄按:胃實膈煩掌心亦熱。四順飲,三承氣湯。
血脈熱
熱在血脈,日午煩甚,手掌中亦熱,屬心所主。宜千金地黃丸。
足心熱
足心如烙者,虛火鑠陰,湧泉涸竭也。
澄按:足少陰,其脈斜從小指趨至足心,出於然谷,循內踝入跟為湧泉穴。此經原多氣而少血。今虛勞之人,真陰不足,則湧泉漸乾涸,故如火之烙,或足跟作痛,此水不制火之故也。然脈之所過,金水二臟,每多相應為病,觀其直脈,從腎貫肝膈入肺,所以見咳嗽。腎主唾,腎損又見失血,腎氣上奔,故作喘,善恐。觀其挾舌本,循喉嚨,故見咽痛口乾,舌瘡喉癬。
膚中熱
熱在皮膚,日西甚,喘咳,屬肺。瀉白散。
手獨熱
大小便閉澀,血滯,屬下熱。石韋散,青金丸。
身前熱
胃足陽明之脈,氣甚則身以前皆熱。
胸背熱
肺居胸背,肺熱則胸背亦熱。
四肢熱
黃帝曰:人有四肢熱,逢風寒如炙如火者,何也?岐伯曰:是人者,陰氣虛,陽氣盛。四肢者陽也,兩陽相得,而陰氣虛少,少水不能滅盛火,而陽獨治。獨治者不能生長也,獨勝而止耳。逢風如炙如火者,是人當肉鑠也。三物黃芩湯。
五心煩熱
火鬱於地中,四肢,土也。心火下陷,在脾土之中。宜升發火鬱,以火鬱治。若四肢煩熱,亦火鬱也。宜六郁湯。
肘前熱
肘前熱者,腰以上熱;手前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亦熱,桔梗湯。
真寒假熱
趙養葵曰:實熱真寒,人所易知。至於煩憂狂越,不欲近衣,欲臥坐於泥水中者,屬假熱之症。甚者煩擾發躁,渴飲不絕,舌如芒刺,口唇燥裂,面若塗朱,身如焚燎,足心如烙,吐痰如湧,大便閉結,小便淋瀝,三部脈洪大而無倫。當是時也,卻似承氣,承氣入口即死;卻似白虎,白虎下咽則亡。急以八味丸料一斤,內用肉桂一兩,作湯冰冷與飲,諸症自退。
陰症似陽熱
脈從病反,陰症似陽者,脈亦從症似陽,而其病反是寒也;症似陰者,脈亦從症似陰,而其病反是熱也,故皆反其脈症施冶。如身熱微熱煩躁面赤,其脈沉而微者,陰症似陽也。身熱者,裡寒故也。煩躁者,陰盛故也。面戴陽者,下虛故也。若醫者不知脈,誤為實熱,反與涼藥,則氣消成大病矣。
《外臺秘要》云:陰盛發躁,名曰陰躁,欲坐井中,宜以熱藥治之。故仲景云:少陰症面赤者,四逆湯加蔥白治之。
東垣云;寒涼之藥入腹,周身之火得水則升走。陰躁之極,故欲坐井中,是陰已先亡。醫尤不悟,復認為熱重,以寒藥投之,其死也,何疑焉?
啟玄子云:熱不得寒是無水也,寒不得熱是無火也。寒之不寒,責其無水;熱之不熱,責其無火。經云:滋其化源,源既已絕,藥之假焉,能滋其真水火也。
陽陷陰中熱
飲食失節,寒溫不適,則脾胃乃傷。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脾胃氣衰,元氣不足,而心火獨盛。心火者,陰火也,起於下焦,其繫系於心,心不主令,相火代之。相火,包絡之火,元氣之賊也。火與元氣不兩立,一勝則一負。脾胃氣虛則下流,肝腎陰火得以乘其土位,故脾症始得,則氣高而喘,身熱而煩,其脈洪大而頭痛,或渴不止,其皮膚不任風寒而生寒熱。蓋陰火上衝則氣高,喘而煩熱,為頭痛為渴而脈洪。脾胃之氣下流,使穀氣不得升浮,是春生之令不行,則無陽以護其營衛,不任風寒,乃生寒熱,此皆脾胃之氣不足所致也。然與外感風寒之症頗同而實異。內傷脾胃,乃傷其氣。外感風寒,乃傷其形。傷其外則有餘,有餘者瀉之。傷其內則不足,不足者補之。汗之、吐之、克之之類皆瀉也。溫之、和之、調之、養之之類皆補也。內傷不足之病,苟誤認作外感之症,而反瀉之,則虛其虛也。實實虛虛,如此死者,醫殺之耳。治法見李東垣治虛損法。
澄按:陽陷陰中發熱,亦有陰陽二者之分。李垣發補中益氣湯之論,用參、耆之藥大補其氣,而提其下陷,此陽邪陷於陰中之陽也。景岳發補陰益氣煎,用歸、地大補其血,而提其下陷,此治陽邪陷於陰中之陽也。
虛勞厥熱
氣虛則發厥,血虛則發熱,厥者手足冷也。氣屬陽,陽虛則陰湊之,故厥血者陰也。血虛則陽湊之,故發熱也。氣虛發厥者,當用溫藥;血虛發熱者,不宜用涼藥,當用溫養氣血之藥以補之,黃耆建中湯之屬是也。
又有一種病實熱者,熱極而手足厥冷,所謂熱深厥亦深。此當用涼藥,乃實熱症,而非虛損也,須以脈辨之。若差之毫釐,則害人性命。戒之!
水虧夜熱
虛損三陰不足,至午後或晚夜發熱,夜半後即退,或喜冷便實者,此皆陰虛生內熱,水不制火之象,宜養真陰。
盜汗不止,水虧夜熱者,當歸六黃湯。陰虛血熱,崩淋不止而夜熱者,保陰煎。若挾外邪者,益榮內托散。若病久夜熱者,宜理脾益榮湯,或培土養陰湯。
腎水虧竭,夜熱晝寒是也。此等病若認作陽症治之,則口渴而熱益熾,必致削盡陰水,吐痰如絮,咳嗽不止,聲啞聲嘶,變成癆瘵。法當峻補其陰,使陰水足而火陷自消,骨髓清泰,上熱餘火俱歸烏有矣。方用熟地一兩,山萸五錢,麥冬五錢,北五味五錢,元參三錢,地骨皮三錢,丹皮一錢,沙參五錢,白芥子一錢,芡實五錢,車前子一錢,桑葉七片,水煎服。此方妙在全用純陰之品,一直竟進腎宮,滋其匱乏,則焦急之形,不上焰於口舌皮毛之際。又加元參、丹皮、沙參、地骨皮之品,少清其骨髓中之內熱,自然陰長陽消,不治陽而自安也,又何必更加柴胡以散之,而邪始去哉!
陰虛潮熱
陰虛潮熱者,乃陰血自傷,不能制火,以致陽氣升騰而為潮熱也,脈必數而無力。六味地黃湯,培土養陰湯。
陽虛潮熱
陰虛潮熱者,多在子午之時,不爽其期,如潮水之有期也。外感則潮熱無時,內傷則不差時刻。陽虛潮熱,乃陽氣自傷,不能升達降下陰分而潮熱也,脈必大而無力。
澄按:潮熱雖有陰虛、陽虛之分,而總不過七情、飲食、色欲之所致也。治當培其根本,養血健脾,兼以清心降火,不可妄用苦寒,致敗乃事。
陽虛火浮潮熱
凡男婦小兒,脾胃受傷,陰虛火浮,潮熱夜熱者,必用理陰煎,或溫胃飲、大補元煎之類,方可保全。
午前潮熱
午前潮熱,陽虛而陰火乘之也,故見氣虛無汗,火燥熱鬱故也。人參清肌散。
午後潮熱
午後潮熱,熱在陰分,陽陷陰中也。其症見背惡風,四肢沉困,小便色黃。白朮除濕湯。
病後潮熱
凡人大病之後,氣血兩虛,遂成勞怯,潮熱往來,盜汗自汗,或無汗躁熱,世俗便以柴胡、地骨皮治之,往往不效,其病愈劇。故男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人參養榮湯;氣虛有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虛無汗潮熱者,以人參生肌散。女子血虛,有汗潮熱者,以八物湯;氣虛有汗潮熱者,以人參柴胡湯;血虛無汗潮熱者,以茯苓補心湯;氣虛無汗潮熱者,逍遙散。其咳嗽咯血,以人參五味子散;骨蒸者,清骨散。以上皆治勞熱之聖藥也。
若病後挾有外邪,血虛潮熱者,益榮內托散;氣虛潮熱者,益衛內托散;氣血兩虛,雙補內托散。或房勞、七情,則補托之法,皆可選用之。
虛勞煩熱
煩熱者,煩躁不寧也。心不寧為煩,身不寧為躁,良由血少液枯,腎衰水涸。故見內熱口渴,神昏躁妄,皆由勞煩過度,憂思傷神,脈必虛數無力,宜除濕寧燥湯。若有外邪,宜補真內托散。
若心經蘊熱,火在陽分,而煩熱往來者,宜二陰煎。肝火不清,時多鬱怒而煩熱者,宜徙薪飲。三陰虧損,血虛火盛而煩熱者,宜地骨皮膏,三才封髓丹。
往來寒熱
陰虛陽勝,或陰陽俱虛,而為寒熱往來者,此以真陰不足,總屬虛損之病也。然其陰陽微甚,亦所當辨。如晝則熱而夜則靜者,此陽邪王於陽分,陽有餘也。晝則靜而夜則熱者,此陽陷入陰中,陰不足也。其有晝夜俱熱,或兼煩躁多汗,而本非外感者,此症雖曰重陽,而實則陰虛之極也。又有下見溏瀉,或上見嘔惡,而潮熱夜熱者,此元氣無根,陽虛之病也。大都陽實者,宜瀉其陽,瀉陽者宜用苦寒。陰虛者宜補其陰,補陰者宜用甘涼。惟陽虛一症,則身雖有熱,大忌寒涼,此則人多不識也。然陰虛則病熱,而陰氣未竭者,治之猶易。陽虛則病寒,而陽氣未竭者,治之亦易。若孤陽無陰而寒之不可,孤陰無陽而熱之不可,斯所謂兩死之症也,無能為力矣。
若陽氣或陰氣虛而寒熱往來,或夜熱不止者,加減一陰煎,或培土養陰湯。若婦人多郁多怒,而寒熱不止者,宜暢郁湯。
虛勞寒熱
病之有寒也,半成於外來之邪。然亦有無邪而身發寒熱者,不可不知。無邪而身發寒熱,乃肝氣鬱而不得宣,膽氣亦隨之而鬱。木之氣既鬱滯,而心之氣自然不舒。心、肝、膽三經皆郁,則脾胃之氣不化,肺金無養,其金不剛,上少清肅之氣,下行而木寡於畏,土欲發泄而不能,於是作寒作熱,似瘧非瘧而不能止。倘用祛邪之藥,則其勢更甚,惟有舒其木氣,而寒熱自除矣。逍遙散加白芍,暢郁湯。若外邪未清,宜葛根解托湯。
外邪不解寒熱
寒邪鬱伏經絡,而為寒為熱,此似瘧非瘧之類也。治法雖宜表散,然邪氣得以久留者,必其元氣之虛,而正不勝邪也。故凡治此者,皆當以兼補氣血為主。若血分原虛,形氣又不足,而邪者不解者,宜益榮內托散。若外邪里郁,內熱而不解者,宜和中解托湯。若因勞倦,或體氣本弱,或肝脾不足,而邪有不盡者,宜葛根解托湯,升補中和湯。若陽邪陷入陰分,微兼內熱,而邪有不解者,宜補陰益氣煎,或升補中和湯。若脾胃陽氣不健,中氣不暖而邪不解者,溫胃飲。若病久元氣大虛,而寒熱不退者,但當單培元氣,不必兼散,宜五福飲、歸脾湯,或大補元煎、理陰煎之類,察其陰陽,擇而用之。若果陽虛,非用溫補不可。
虛勞客熱
虛勞客熱,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煩熱,口燥咽乾,頰赤心忪,夜有盜汗,咳唾稠黏,有時膿血,黃耆鱉甲散。
澄按:虛勞客熱,極多方論,俱見下集風勞門。
痰積發熱
瘀血發熱
食積發熱
以上見下集各門。
勞倦發熱
勞倦內傷發熱,六脈微弱,或右手三倍於左手,按之無力,懶言自汗,渾身痠軟,甚至肌膚壯熱,目赤面紅,譫語煩渴,日夜不息,不惡寒。此血虛發熱,症似白虎,誤服白虎必死,但脈不長實為異耳,宜當歸補血湯。
輕者頭眩倦惰,飲食無味,惡寒發熱,時作時止,下午乃發,手心熱而手背不熱,此陽虛下陷發熱也。輕者三發即止,俗稱勞發是也。宜用補中益氣湯加減,或升補中和湯加秦艽、續斷亦可。
肺虛勞熱
火旺鑠金,肺虛勞熱,能受溫補者易治,不能受溫補者難治。蓋肺虛挾火,致咳嗽發熱,陰虧已甚,再服補陽之藥,則火益亢而金愈虧,只宜二母散。故雖病虛勞,而勢有不能服補藥者也。
虛中挾邪發熱
陰虛發熱,丹溪用四物湯加黃柏、知母,或用六味地黃湯加麥冬、五味子,蓋無外邪也。若兼挾外邪,則榮不能榮之人,虛邪客入,難以疏散,宜益榮內托散。
陽虛挾邪發熱
陽虛發熱,丹溪用四物湯加人參、黃耆、白朮,或用八味、四君,亦無外邪也。若兼挾外邪,則衛不能衛,邪氣乘虛襲入,而不能托出者,宜助衛內托散。
陰陽兩虛挾邪發熱
陰陽兩虛者,氣血俱衰,不能拒邪,邪正相併,合而發熱者,雙補內托散主之。
七情內傷兼挾邪發熱
外感六淫,內傷情志,內外合邪,發熱無休者,寧心內托散主之。
房勞兼挾邪發熱
房勞之後,兼感外邪,令人都以房勞後得病,不分陰陽脈症,輒命曰陰症,可笑之甚。蓋陰經不發熱,惟少陰症有發熱。房勞得病,乃挾虛感,當以培補精神,托邪外出,宜用補真內托散主之。
勞心太過挾邪發熱
食少事煩,勞心太過,風寒不謹,榮衛受傷,寒熱交作者,宜寧神內托散。
勞力太過挾邪發熱
勞傷筋骨,氣損血耗,最易受託,遍身筋骨疼痛而發熱者,理勞神功散主之。
虛勞蒸熱
蒸熱者,血虛勞倦,五心煩熱,兩頰赤,盜汗,榮衛不和,痰嗽,肌體羸瘦。蓋火炎則水乾,真陰銷鑠,故肌肉之間蒸蒸而熱。
凡骨蒸熱,熱深在裡,一切輕揚之藥,真不可用。用之反引熱勢外出,而增其熾,灼干津液,肌肉枯槁,再求其止在內里時蒸時退,且不可得,安望除熱止病乎?
勞熱之病,不盡屬陰虛,亦有陽邪入里,傳為骨蒸者,令人先寒後熱,漸成羸瘦,宜用解托、補托二法。
澄按:骨蒸熱有內外二種。陽邪陷入陰中,必用輕揚之劑而熱方退,若誤滋陰,勢必愈甚。若火炎水涸,必用滋陰之劑而熱方退,若誤輕揚,熱必愈甚。總察其有邪無邪,以分辨耳。骨蒸又與蒸熱不同,蒸熱熱在肌肉,骨蒸熱在骨髓,當分輕重。先蒸熱而後變骨蒸者有之,是骨蒸重而蒸熱輕也,若癆瘵則又更重矣。
骨蒸勞熱
骨蒸者,乃病人自覺骨髓中蒸熱,捫之皮膚肌肉則無熱也。以其火伏於火,燔鑠真陰,煎熬骨髓,是以有此。然病固火之所為,而其治亦不可直折,惟滋陰益陽,補水制火之劑。若用苦寒則傷胃矣。
癆瘵髓熱
骨髓熱者,熱在骨髓,是為癆瘵熱也。本腎經虛損,水竭精枯之候。所以有咳嗽痰紅,肌肉消瘦,色萎,唇紅顴赤,暮熱朝涼,遺精淋滯,夢與鬼交,脈虛弦數,或澀弱芤數。若弱澀細不治。
癆瘵發熱,乘其初起,胃氣尚可勝藥,急以峻劑,加人參導血開囊,退熱行瘀,全生保命,所關甚重。若遲則其人胃虛氣餒,羸瘠不堪,即醫有良法,亦何為哉!補天丸,清神甘露丸。
治案
虞恆德治東陽一人,發大汗戰慄鼓掉,片時許發躁熱,身如火焚,又片時許出大汗如雨,身若冰冷,就發寒戰如前,寒後又熱,熱復汗,三病繼作,晝夜不息。庠生盧明,夫與作瘧治不效。召虞診,右手陽脈數而浮洪無力,陰脈略沉小而虛,左三部比右差小而浮濡。虞曰:此陽氣虛也。用補中益氣湯,倍參、耆,減升、柴一半,加尿浸附子一錢五分,炒黃柏三分,乾薑、薄桂各五分,大棗一枚,同煎服,一服病減三之一,二服減半,四服寒熱止,而身尚微汗,減去桂、附、乾薑一半,服二帖全愈。
薛立齋治王以道元氣素弱,復以科場歲考,積勞致疾,至十二月病大作,大熱,淚出隨凝,目赤露胸,氣息沉沉,脈洪大鼓指,按之如無,舌乾如刺,此內真寒而外假熱也,遂先服十全大補湯。薛曰:服此藥脈當收斂為善。少頃熟睡,覺而惡寒增衣,脈頓微細如絲,此虛寒之真象也。以人參一兩,加熟附子三錢,水煎頓服而安。夜間脈復脫,乃以人參二兩,熟附子五錢,仍愈。後以大劑參、朮、歸身、炙草等藥調理而安。
生生子治合溪年當八十,春初偶為寒襲,發熱咳嗽。醫與芎蘇散,即汗出不止,呃呃連聲,勺粒不入,昏憒經旬,汗日加,呃日甚,診六部浮大無力,重按三五不調,六七至或一至,右關近滑。孫曰:由勞倦表虛感邪,脈故浮大無力,法當從東垣補中益氣湯,一二劑可瘳也。醫乃妄為表散,致汗漏神疲,昏憒發呃,高年值此寧不殆乎?即可僥倖圖安,亦不過千日養耳。即以六君子湯加竹茹、柿蒂以止呃,再酸棗仁、石斛以斂汗。一進熱退呃定,再進汗止食入,三進霈霈然精神長矣。乃減去竹茹、柿蒂,加當歸,半月全愈。
李士材治顧鄰初,丙辰年患發熱困倦,目昏耳鳴,腳軟不能行,大便燥結,手足麻痹,腰胯疼痛。李診曰:腎虛不能上交,心虛不能下濟,且尺脈遲軟,力勉其用八味丸,十全大補湯,加圓眼三十枚,五十餘日,精神漸旺,肌肉漸充。
又治汪望洋之孫,年方舞象,發熱咳嗽,羸弱頭眩。二冬、二母、知、柏、芩、連,不啻百劑,病勢轉增。診其脈,右脈虛軟,乃知脾肺氣虛,火不生土之候也,遂用補中益氣加五味子、薏仁、薑、桂至三錢,十劑而減,兩月乃安。春初又發,令其服補中丸一年,諸症永不再作矣。
薛己治大尹沈用之,不時發熱,日飲冰水數碗,寒藥二劑,熱渴益甚,形體日瘦,尺脈洪大而數,時或無力。王太僕曰:熱之不熱,責無火也;寒之不寒,責其無水。又云:倏熱往來,是無火也;時作時止,是無水也。法當補腎,用加減八味丸,不月而愈。
熱證例方
五蒸湯 各隨經虛實,內外淺深加減。
茯苓(三兩) 甘草(一兩) 人參(二兩) 竹葉(二把) 生地(三兩) 乾葛(三兩) 知母(二兩) 黃芩(二兩) 石膏(五兩) 粳米(一合) 小麥(二合)
忌海藻、白菜、蕪荑、醋。
氣分虛熱,加烏梅、秦艽、柴胡;血分虛熱,加青蒿、鱉甲、小麥、蛤蚧、紫菀;氣血實熱,加黃芩、黃連、黃柏、大黃;肺經蒸熱,鼻乾,加烏梅、天冬、麥冬、紫菀;大腸蒸熱,右鼻孔干痛,加大黃、芒硝;皮上蒸熱,舌白吐血,加石膏、桑皮;膚上蒸熱,昏昧嗜臥,加丹皮;肺氣蒸熱,鼻乾喘促,遍身氣熱,加人參、黃芩、山梔;心經蒸熱,舌乾,加黃連,生地;小腸蒸熱,下唇焦,加赤苓、生地、木通;血中蒸熱,毛髮枯焦,加生地、當歸、肉桂、童便;脈中蒸熱,唾白浪語,脈絡溢,脈緩急不調,加生地、當歸;脾經蒸熱,唇口上焦,加白芍、木瓜、苦參;胃經蒸熱,舌下痛,加石膏、粳米、大黃、芒硝、乾葛;肉分蒸熱,食無味而嘔,煩躁不安,加白芍;肝經蒸熱,眼黑,加川芎、當歸、前胡;膽經蒸熱,眼色白,加柴胡、瓜蔞仁;筋分蒸熱,甲焦,加當歸、川芎;三焦蒸熱,乍寒乍熱,加石膏、竹葉;腎經蒸熱,兩耳焦,加生地、石膏、知母、寒水石;膀胱蒸熱,右耳焦,加澤瀉、茯苓、滑石;腦上蒸熱,頭眩熱悶,加生地、防風、羌活;髓中蒸熱,髓枯骨中熱,加生地、當歸、天門冬;骨中蒸熱,齒黑腰痛,足逆冷,疳蟲食臟,加鱉甲、地骨、丹皮、生地、當歸;臀上蒸熱,肢細鐵腫,臟腑皆熱,加石膏、黃柏;胞中蒸熱,小便黃赤,加澤瀉、茯苓、生地、沉香、滑石。
地骨膏 滋陰降火,養血清熱。
鮮地黃(以十斤為則,搗汁和眾藥汁同煎) 當歸身(一斤) 芍藥(半斤) 枸杞(半斤) 天門冬 麥門冬(各六兩) 川芎 丹皮(各二兩) 蓮肉(四兩) 知母 地骨皮(各三兩) 人參 甘草(各一兩)
上將眾藥用水二斗煎一斗,去渣淨,和生地黃汁同熬成膏,服之。
《正傳》麥門冬湯 治病後火熱乘肺,咳嗽有血,胸脅脹滿,上氣喘息,五心煩熱而渴。
天冬 麥冬 桑白皮 紫菀茸 貝母(各六分) 桔梗 甘草(各五分) 淡竹葉 生地(各一錢) 五味子(九粒)
水一鍾半,棗一枚,煎服。
瀉白散 治肺火,大腸火,喘急等症。
甘草(一錢) 桑白皮 地骨皮(各二錢)
上為末,水調服。
季楚重曰:火熱傷氣,救肺之法有三:傷寒邪熱侮肺,用白虎湯除煩,此治其標;內症虛火鑠陰,用生脈散益陰,此治其本;若夫正氣不傷,鬱火又甚,則瀉白散之清肺調中,標本同冶,其又補二方之不及也。
瀉心湯 治心火退熱。
用川黃連去須,為極細末,每服一錢,或五分,或一字,或湯或散,臨臥服。
清涼飲子
大黃(蒸) 甘草(炙) 當歸(洗) 白芍(各等份)
上㕮咀,每服五錢,薄荷水同煎。
又方
柴胡 白芍 黃芩 半夏 人參 生草 淡竹葉 生薑(二片)
桔梗湯 治身熱脈洪,無汗多渴,熱在上焦。
桔梗 連翹 山梔 薄荷 黃芩 甘草
等份,為粗末,竹葉白水煎,溫服。
清化飲 治陰虧火不清。
白芍 麥冬(各二錢) 丹皮 茯苓 黃芩 生地(各三錢) 石斛(一錢) 一加地骨皮。
兼外邪熱不退,加柴胡一二錢。
大清飲
知母 石斛 木通(各一錢五分) 石膏(生用,五七錢)
—方加麥冬。
黃芩芍藥湯 治陰虛內熱,衄吐血。
黃芩 白芍(各二錢) 甘草(一錢)
水一鍾半煎,溫服。
瀉黃散 治脾火,退熱。
梔子(一兩) 石膏(五錢) 藿香(七錢) 防風(五錢) 甘草
上㕮咀,蜜、酒拌,略炒香為細末,每服二錢。
瀉青丸 治肝膽火,退熱。
龍膽草 當歸 川芎 防風 羌活 梔子 大黃(等份)
煉蜜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
柴胡飲 治外邪兼內火。
柴胡 陳皮 甘草 黃芩 生地 白芍
回金丸 伐肝經火,審虛實用。
黃連(六兩) 吳萸(一兩)
為末,粥丸。
左金丸 佐肺金以伐肝木之邪。
黃芩(六兩) 吳萸(一兩)
為末,蒸餅丸。
芍藥清肝散 藥味與防風通聖散相類,改用梔子清肝飲。
梔子 柴胡 丹皮(各一錢) 當歸 川芎 白芍 牛蒡子(炒) 茯苓 白朮(一方除去) 甘草(各五分)
七正散
車前子 赤茯苓 梔子 木通 龍膽草 萹蓄 生甘草
加燈心、竹葉。
薛氏加味龍膽瀉肝湯 治肝經濕熱。
龍膽草 車前子 歸尾 木通 澤瀉 甘草 黃芩 生地 梔子
正氣飲 治陰分有火,盜汗。
黃柏(炒) 知母(炒,各二錢) 炙甘草(六分)
滋腎丸
黃柏(二兩,洗焙) 知母(二兩,洗焙) 肉桂(二錢)
為末,熟水為丸,如雞頭米大,每服百丸。
柯韻伯曰:水為腎之體,火為腎之用。人知腎中有水始能制火,不知腎中有火始能制水耳。蓋天一生水,一者陽氣也,即火也。氣為水母,陽為陰根,必火有所歸,斯水有所主。故反佐以桂之甘溫,引知、柏入腎而奏其功。此相須之殷,亦承製之理耳。
千金地黃丸 治心熱。
黃連(四兩,為粗末) 生地(半斤,研,取汁,連渣並二味拌勻,曬乾)
上為末,煉蜜丸。
石韋散 治膀胱熱。
石韋 木通 滑石 王不留行 甘草(各一兩) 當歸 白朮 瞿麥 白芍 葵子(各三兩) 黃耆(二兩)
清金丸 伐脾肺火。
黃芩
為末,粥丸。
瀉肺中血分之火,瀉白散瀉肺中氣分之火。
三物黃芩湯 治四肢煩熱。
黃芩(一兩) 苦參(二兩) 地黃(四兩)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二升,溫服一升,多吐下蟲。
茯苓補心湯 治血虛面無顏色,無汗咳嗽潮熱。
人參 茯苓 陳皮 枳殼 前胡 川芎 當歸 白芍 地黃 半夏 紫蘇 葛根 生薑(三片) 大棗(一枚)
地骨皮散 治熱渴。
地骨皮 茯苓 甘草 柴胡 人參 知母 半夏(等份)
水煎服。
清神甘露丸 治男子婦人虛勞不起,大骨枯,大肉陷。
生地汁 白蓮藕汁 生乳汁(生用)
上三味等份,用砂石器內,以文武火熬成膏,用後藥:人參、白朮、黃連、黃耆、五味子、胡黃連。
黃耆膏子
人參 白朮 柴胡 黃芩 白芷 知母 甘草 鱉甲 黃耆(八兩,熬膏)
又加蜜一兩,飴糖一兩,同黃耆膏入藥末為丸。
除煩寧嗽湯
生地(二錢) 麥冬(三錢) 棗仁(二錢) 人參(一錢) 茯神(一錢) 知母(一錢五分) 五味子(三分)
麥冬、五味子、人參,生脈散也,生津液而補接元氣,用知母以清金水之化源。煩熱者則神不寧,心血必虧,以生地、麥冬、棗仁、茯神,補血安神。
方見各門
四物湯
天王補心丹
六味地黃丸
人參養榮湯
八珍湯(見秦越人治法。)
黃耆建中湯
八味腎氣丸(見仲景治法。)
補中益氣湯(見東垣治法。)
大補陰丸(見丹溪治法。)
二陰煎
一陰煎
加減一陰煎
保陰煎
五福飲
大補元煎(見景岳治法。)
二母散
黃耆當歸養血湯
歸脾湯(見血。)
當歸六黃湯(見汗。)
加味逍遙散(見郁。)
三才封髓丹(見夢遺。)
補陰益氣煎
理陰煎(見屢散。)
益榮內托散
和中解托湯
柴芩解托湯
理脾陰正方
培土養陰湯
雙補內托散
助衛內托散(見師朗治法。)
黃耆鱉甲散
一味黃芩湯
白朮除濕湯
人參清肌散
人參柴胡散(見風勞。)
桂枝湯
桂枝麻黃湯
溫胃飲(見寒。)
白虎湯
玉泉散
人參白虎湯(見暑。)
導赤散(見濕。)
當歸蘆薈丸
徙薪飲
三承氣湯
涼膈散
四順清涼飲(見積熱。)
小柴胡湯(見風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