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散
總論
吳澄曰:外損之症,皆由客邪所傷,不行解散,偏用滋補,畏忌發表,致成虛損。今屢散不休,不知解托、補托之法,走泄真元,亦成虛損。此皆一偏之見也。夫有虛當補,有邪當散,此一定之理,良工亦不能廢其繩墨也。然醫貴權衡,過猶不及。倘拘泥之士,偏執不可滋補之法,而專從事於發表散邪,寧無犯實實虛虛之戒乎?愈表愈虧,邪終不出,則又有屢散成勞者。
屢散成勞
新咳有痰者,屬外感,宜隨時解散;無痰者,是火熱,只宜清之。久嗽有痰者,燥脾化濕;無痰者,清金降火。蓋外感久則鬱熱,內傷久則火炎,俱宜開鬱行氣,潤燥化痰。今人但知肺主皮毛,一遇外感風寒,疏散之外,又行疏散,別無他法,牢不可破,總以散邪為主。殊不知邪已傳裡,屢散走失正氣,不虛而虛,不損而損,遂成勞症而病成矣。又有一種形寒飲冷,新咳稠痰,固宜濕中散濕。若夫動氣火炎,久咳無痰,當清潤治之。治者不究其原,印定傷風,屢用辛溫之劑,遂致發熱自汗,食少,咳嗽不止,而成癆瘵不救之症。
澄按:肺為嬌臟,所主皮毛,最易受邪,不行表散,則邪留而不去。若以輕揚之劑投之,則腠理疏通,無復有變虛損之患矣。醫者不察,誤用滋陰降火之劑,未免閉門留寇,在內興災,以致咳嗽失血吐痰之症見矣,此誤補之為患也。若邪已入里,與表何干?而猶然疏之散之,寧不走泄正氣,耗喪真元乎?是又誤散之為患也。雖然猶有說焉,予下集中總以祛邪為急,治法中總以托散為先,至於滋陰降火之法,明辨與有外邪者不合,得無有偏於是,而蹈屢散之弊乎!不知其非也。醫貴中和,不宜偏倚,無使有太過不及之虞。用藥之法,如將大兵,相時度勢,運用一心,或散或補,各適其宜。余非不知滋陰降火之法而故違之,見今時之醫,用之者甚多,今時之病,死之者甚眾,亟而辨之,抑亦不得已耳。概見外損之症,十皆八九;而真陰真陽虧損者,十中二三,皆外邪未清做成者多。故分門別出,補散兼施,皆古人之陳法,非獨創之新奇,與外邪入內,印定傷風,屢散不休者不同。噫!後之學者,得是書而變通焉,勿執一途,以蹈斯弊,則幸甚矣。
論散法
凡一切陽虛者,皆宜補中發散;一切陰虛者,皆宜補陰發散;挾熱者,皆宜清涼發散;挾寒者,皆宜溫經發散;傷食者,則宜消導發散。感重而體實者,散之當重,宜麻黃湯之屬;感輕而體虛者,散之當輕,宜參蘇飲之屬。又東南之地,不比西北,地土不同,用藥迥別。其有陰虛陽虛,挾寒挾熱,兼食而為病者,即按法治之。但師古人之意,不可盡泥古人之方,隨時隨症,酌量處治可耳。
澄按:散方之制,散表邪也。風寒在表不散,邪何以出?然散之之法,亦難言矣。當散而不散者,謂之失汗;不當散而散者,謂之誤汗;當散而屢散不休者,謂之過汗;當散而散之太峻者,謂之亡陽。如元氣虛弱之體,感冒風寒,雖有表症,亦不可屢散、峻散,以傷其元,只宜和解,或兼補兼托,達邪外出。若概以表散治之,一表不已則再表,再表不已,則屢屢表之,汗出淋漓,邪終不解,而津液為之虧竭,真元為之重傷矣。
柯韻伯論散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治風者,不患無以祛之,而患無以御之;不畏風之不去,而畏風之復來。何則?發散太過,玄府不閉故也。昧者不知托表固里之法,遍試風藥以祛之,去者自去,來者自來,邪氣留連,終無解期矣。
澄按:人但知補之為補,而不知補之為散。人但知風邪之不去,而不知風邪之復來。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古人之方,但師其意。或不得其法,不以其方,不知其經,不達其變,以致邪漸入深,乘虛內陷。將欲補之,邪仍未盡,將欲散之,體弱難勝,畏首畏尾,則難兩顧矣。
屢散榮衛俱傷
人之一身,惟陰陽二氣,而陽氣猶為綱領。若體氣虛弱,屢散無休,必傷榮衛,則榮者不能榮於中,衛者不能衛於外,舊感之邪未出,新感之邪復入。況且汗多亡陽,陽去而陰不能獨留,則汗液既竭於外,心氣必慊於內,以致陰陽兩虛,而成虛勞不治之症。
澄按:物必先腐也,而後蟲生之。人必先虛也,而後邪入之。虛而冒邪,是虛中夾邪也,不知解托、補托,而惟散邪是務,則過散液竭,榮衛俱傷。再誤滋補,邪潛內伏,變為風勞,呼天求救,亦已晚矣。
內傷兼外感
東垣《脾胃論·內傷外感辨》深明飢飽勞逸發熱等症,俱是內傷,悉類外感,切戒汗下。以為內傷多外感少,只須溫補,不必發散。外感多而內傷少者,溫補中而少加發散,以補中益氣湯為主,加減出入。如內傷兼傷寒者,以本方加麻黃;兼傷風者,加桂枝;兼傷暑者,本方加黃連;兼傷濕者,本方加羌活,實萬世無窮之利。東垣實發明陽虛發熱之一門也。然世間真陰虛而發熱者,十之六七,亦與傷寒無異,反不論及,何哉?今之人,一見發熱,則曰傷寒,須用發散,發散而斃,則曰《傷寒》之書,治法已窮,奈何?豈知丹溪發明之外,尚有不盡之旨。趙氏嘗於陰虛發熱者,見其大熱面赤,口渴煩躁,與六味地黃湯,大劑一服即愈。
澄按:潔古枳朮丸,東垣改為補中益氣湯,以治陽氣不足,虛邪外侵。加減主治,啟後世無窮之悟端。趙氏改用六味地黃湯,而不用白虎、承氣,以治陰虛之裡熱,而不治陰虛之外邪。張景岳又制補陰益氣煎,以治陰氣不足,虛邪外侵。一以治陰,一以治陽,一治陰虛邪熱,一治陰虛內熱,皆以迴護內傷元氣為主也。
補虛法
傷寒、瘟疫,俱外侮之症,惟內實者能拒之,即有所感,而邪不勝正,雖病無害。最畏者,惟內虛之人,正不勝邪,邪必乘虛深入,害莫大矣,故曰傷寒偏打下虛人。且今人虛弱者多,強實者少,設遇挾虛傷寒,而不知速救根本,則百無一生。故《傷寒》曰:陽證得陰脈者死。正以陰脈即虛證也。此欲辨之,惟脈為主,而參以形證,自無失矣。蓋凡遇傷寒外熱等症,而脈見微弱浮空,舉按無力者,即是虛證,最不易解,最不宜攻。雖欲發汗,汗亦難出,即有微汗,亦不過強逼膚腠之汗,而必非榮衛通達之所化。若不顧虛實,而逼之太甚,則中氣竭,而危亡立至矣。然治虛之法,須察虛實之微甚。若半虛者,必用補為主,而兼散其邪。若大虛者,則全然不可治邪,而單顧其本,顧本則專以保命,命得不死,則元氣必漸復,或於七日之後,或十四日,甚者二十日之後,元氣一勝,邪將不攻自潰,大汗至而解矣。欲知其兆,亦察其脈,但得弱者漸強,小者漸大,弦者漸滑,緊者漸緩,則大汗將通,吉期近矣。凡用補之法,但當察其胸膈何如,若胸膈多滯者,未可補;年壯氣實者,未可補。若氣本不實,而胸腹無滯,則放膽用之。又若內無熱邪,而素宜用溫,其或氣有難行者,則必兼暖胃而後可。蓋補得暖而愈行,邪得暖而速散,切不可雜用消耗寒涼,以分溫補之力。其或初感寒邪,但見脈症真虛,邪不易散等症,則人參、熟地之類,開手便當速用,愈早愈妙。若或遲疑,則縱寇深入,反成難制矣。此治虛邪最善之法也。余用此法,活人多矣。常聞昧者有傷寒忌補之說,不知補者,所以補中,是即托裡之意。亦以寒邪如盜,其來在外,元氣如民,其守在中,足民即所以強中,強中正所以御外,保命玄機,惟此一著。何為補住邪氣,庸妄誤人,莫此為甚。因悉於此,用補《傷寒》治法之未備,漸用漸熟,方知其妙。自今而後,知必有不惑余言,而受生將無窮矣。
攻補托論
吳澄曰:古今言治外感者,不出汗、吐、下三法,三者之中,總為攻之一法,曰補、曰和,共為五法矣。余於五法之中,改和為托,則又約為攻、補、托三法矣。蓋邪氣熾盛,非攻不除,在表宜汗,在上宜吐,在下宜下,隨其所在而攻之,此攻之妙也。然稟質素弱,元氣不充,不能攻者而攻之則殆矣。邪退宜補,補者補其不足也。陽虛者補陽,陰虛者補陰,氣虛者補氣,血虛者補血,此治邪於未萌,或治邪於將退,此補之善也。然倘外邪未清,而概補之,寧不助紂為虐乎?邪居半表半裡宜和,和者,和其半表裡也。邪在表則汗,邪在裡則下,半表半裡不可汗、下,宜從中治,法當和之。然和之而有不能和者,則惟托之一法為最。凡邪在表,表可托也;凡邪在裡,里可托也;邪在中焦,中可托也;邪在三陰,陰可托也;邪在三陽,陽可托也。托者,迴護元氣也,必不以病之強弱為強弱,而總視人身之元氣強弱為強弱也。故攻補之中,總寓托之一法焉。人身元氣之盛衰異質,邪正之強弱異勢,病機之寒熱異情,臟腑之虛實異症,豈可執一?故體強利用攻,體虛利用補,虛中挾實利用托。斯法也,雖盧扁復起,不易吾言矣。蓋病有病之虛實,元氣亦有元氣之虛實。能知元氣之虛實,足以制病之虛實,則料病觀變,操縱由我。且六淫之氣,何地不有,四時更變,何歲不然,只顧沖和之元氣以為主宰,不必以外邪之所感為重輕。苟吾身之壯旺,即所感雖重,重亦輕也;苟吾身之衰弱,即所感雖輕,輕亦重也。氣煦血濡,精神完固,隨其所感而應之,則用攻,攻可也;用補,補亦可也;用托,托亦可也。不然,倘元氣空虛,氣血虧竭,而欲用攻,攻可克乎?精神不足,真元無存,而欲用補,補可起乎?邪實正虛,真元枯槁,而欲用托,托可出乎?大抵攻、補、托三法,而托常居攻、補之中,能托則可以補,可以無補;能托則可以攻,可以無攻,權衡在我,是三法總歸之於托之一法也。而托之一法,亦兼二法焉,兼攻而托,是為解托;兼補而托,是為補托,是二法仍歸之一法也。此所謂審元氣之盛衰,察病情之虛實,而施攻、補、托之三法也。其二法十三方,見上集治法。
形氣俱病
虛人傷風,屢散屢發,形氣俱病,虛者當用補中益氣湯,佐以和解。倘專泥發散,恐脾氣益疏,邪乘虛入,病反增劇也。
治法
陽虛者,助衛內托散。陰虛者,益營內托散。陰陽兩虛者,雙補內托散。用心太過,寧神內托散。房勞太過,補真內托散。七情內傷,寧志內托散。勞力太過,理勞神功散。
以上補托之法。
寒重熱輕,柴陳和解湯。熱重寒輕,柴芩和解湯。日輕夜重,升柴拔陷湯。表實裡虛,葛根解托湯。餘邪不盡,寧神內托散。
以上解托之法。
治案
予在武林江干,陳爾迪因病目,醫為發散太過,至春末吐血碗余,咳嗽潮熱,脅痛,飲食減,肌肉消。武林諸醫盡以為瘵,俱辭不治。予診之,見其氣倦神疲,脈浮弦而不細,微帶數,知其表邪未清,乃以理陰煎,間以益營內托散,數劑服之,貼焉而臥。飲食仍未進,以資成湯加減,又以參苓白朮散,調理而痊。
休邑申明亭謝氏媳,患瘧不止,眾醫屢散不休,食少肌瘦,汗多咳嗽,大便不結,脈弦數無力,將成虛怯。予在椒沖,迎請診之,知其瘧邪未清,與以補中益氣湯加秦艽、鱉甲、制首烏、白芍。二劑瘧止汗少,大便仍瀉,再以升補中和湯,加補骨脂、何首烏、白芍,大便瀉止。後以十全大補加減為丸,遂不復發。
予治虞山顏三舍,春初偶感風寒,發熱咳嗽。醫家以九味羌活湯、芎蘇飲,屢散不休,即汗出不止,昏憒發呃,氣促,脈三五不調,浮大無力。予知其人素有勞倦內傷也,偶感表邪,故脈大無力,初起用托散之法,可微汗而解。醫乃以大劑妄汗過表,而不顧其元氣之虛弱,致汗漏神昏,亡陽不足之症。予以朮附湯加五味子、黃耆、棗仁,汗斂熱退。後以八珍、十全、理脾益營煎,調補而痊。
屢散例方
補中益氣湯 虛人感冒,不任發散。
人參(三分) 白朮(五分) 黃耆(一錢五分) 當歸 甘草 陳皮 升麻 柴胡(各五分)
薑、棗煎服。
張景岳曰:補中益氣,允為東垣獨得之心法。本方以升、柴助升氣,以參、朮、歸、耆助陽氣,此意誠善矣。然補陽之義。亦有宜否。如治勞倦內傷發熱,為助陽也,非發汗也,然亦有不散而散之意,故於勞倦感寒,或陽虛痎瘧,及脾氣下陷等症最宜。若全無表邪寒熱,而中氣虧甚者,則升、柴大非所宜。蓋升、柴之味兼苦寒,升、柴之性兼疏散,惟有邪者,可因升而散之。若無邪大虛者,即純用培補,猶恐不及,再兼疏散,安望成功?凡補陽之劑,無不能升,以陽主升也。寇宗奭極言五勞七傷大忌柴胡,而李時珍以為不然。要之能散者,斷不能聚;能泄者,斷不能補。性味苦寒者,斷非扶陽之物。故表不固,面汗不斂者,不可用;外無表邪,而陰虛發熱者,不可用;陽氣無根,而格陽戴陽者,不可用;脾肺虛甚,而氣促以喘者,不可用;命門火衰,而虛寒泄瀉者,不可用;水虧火降,而吐血衄血者,不可用;四肢厥而陽欲脫者,不可用。總之,元氣虛極者,不可泄;陰陽下竭者,不可升。人但知補中益氣,可以補虛,不知機微關係,判於舉指之間,纖微不可紊誤者,正此類也。
附:東垣加減法
腹中痛者,加白芍五分,炙甘草三分。惡寒冷痛者,加桂心二三分。惡熱喜寒而腹痛者,加白芍、甘草、生黃芩各三分。如夏月腹痛而不惡熱者亦然,治時熱也。如天涼時惡熱而痛者,更加桂。如天寒時腹痛,去白芍,味酸而寒故也,加益智仁、半夏、生薑。如頭痛,加蔓荊子;頂痛、腦痛,加藁本;如苦痛行,加細辛;諸頭痛者,並用此四味足矣。如頭上有熱,則此不能治,別以清空膏主之。
如臍下痛者,加大熟地五分,其痛立止。如不已者,乃大寒也,更加肉桂二三分。《內經》所云少腹痛皆寒症,從復法相報中來也。經云:火勝必大復,從熱病中變而作也。若傷寒厥陰之症也,用仲景抵當湯丸主之,血結下焦膀胱也。
如胸中氣壅滯,加青皮,氣促少氣者主之。如身有疼痛者濕,若身重者亦濕,加去桂五苓散一錢。如風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羌活、防風、藁本、升麻、蒼朮,勿用五苓。所以然者,為風藥已能勝濕,故別作一服與之,病去勿再服,以諸風之藥,損人元氣,而益其病也。
如大便閉澀,加當歸尾一錢。閉澀不行者,煎成正藥,先用一口,玄明粉五分或一錢,得行則止。此病不宜下,下之恐變凶症也。
如久病痰嗽者,去人參,初病者,勿去之。冬月或春寒,或秋涼時,各宜加下去根節麻黃。
如春令大溫,只加佛耳草、款冬花。夏月嗽,加五味子、麥門冬。如舌上白滑胎者,是胸中有寒,勿用之。如夏月不嗽,亦加人參,並五味子、麥冬各等份,救肺受火邪也。
如病人能食,而心下痞,加黃連,不能食者勿加之。
如脅下痛,脅下急縮,俱加柴胡。
上一方加減,是飲食勞倦,喜怒不節,始病熱中,則可用之。若未傳寒中,則不可用也,蓋甘酸通,足以益其病爾。
玉屏風散 風邪久留不散,或自汗不止。
防風 黃耆 白朮(等份)
柯韻伯曰:防風遍行周身,稱治風之仙藥,上清頭面七竅,內除骨節疼痹,四肢攣急,為風藥中之潤劑,治風獨取此味,任重功專矣。然衛氣者,所以溫分肉而棄皮膚,肥腠理而司開闔。惟黃耆能補三焦而實衛,為玄府御風之關鍵,且無汗能發,有汗能止,功同桂枝,故又能治頭目風熱,大風癩疾,腸風下血,婦人子臟風,是補劑中之風藥也。所以防風得黃耆,其功愈大耳。白朮健脾胃,溫分肉,培土即以寧風也。夫以防風之善祛風,得黃耆以固表,則外有所衛;得白朮以固里,則內有所據。風邪去而不復來,當倚如屏,珍如玉也。
補陰益氣煎 陰氣不足,虛邪外侵。
人參(一錢) 當歸(一錢) 熟地(一錢五分) 山藥(一錢) 甘草(五分) 陳皮(五分) 升麻(三分) 柴胡(三分)
薑、棗煎服。
此補中益氣之變方也。勞倦傷陰,精不化氣,或陰虛內乏,以致外感下解,寒熱痎瘧,陰虛便結不通等症。凡屬陰氣不足,而虛邪外侵者,用此升散,無不神效。
金水六君煎 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等症。
當歸(二錢) 熟地(三錢)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茯苓(二錢) 炙甘草(一錢) 姜(三片)
大便不實,去當歸,加山藥。痰盛氣滯,胸膈不快者,加白芥子。陰寒而嗽不愈,加細辛。表邪寒熱者,加柴胡。
參蘇飲 內傷外感,發熱頭痛,嘔逆咳嗽,痰塞中焦,眩暈嘈煩,傷風泄瀉,及傷寒已汗,發熱不止。
人參 紫蘇 葛根 前胡 半夏 茯苓(各三分) 陳皮 甘草 枳殼 桔梗 木香(各半兩) 姜 棗
肺中有火,加杏仁、桑皮。泄瀉,加白朮、扁豆、蓮肉。
理陰煎 真陰不足,素多勞倦之輩,因而忽感風寒,不能解散,此方主之。(見寒。)
再造散 真陽虛,不能作汗出邪。(見寒。)
大溫中飲 營虛不能作汗,及真陰不足,外感寒邪難解。
當歸 柴胡 甘草 加姜三片。
—加陳皮,一加人參。
一柴胡飲 一為水數,從寒散也。
柴胡(二錢) 黃芩(一錢五分) 白芍(二錢) 生地(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二分) 甘草
如內熱加連翹。外邪加防風。結胸痞滿,去生地,加枳實。陽明熱渴,加花粉、葛根,甚者加石膏、知母。
凡感四時不正之氣,或為發熱,或為寒熱,或因勞因怒,或婦人熱入血室,或產後、經後,因冒風寒,以致寒熱如瘧等症,但有外邪,而內兼有火者,須從涼散,以此方為主也。
二柴胡飲 二為火數,從溫散也。
陳皮(一錢五分) 半夏(二錢) 細辛(一錢) 厚朴(一錢五分) 生薑(三五片) 柴胡(二三錢) 甘草(八分)
如邪盛者,加羌活、白芷、防風、紫蘇之屬。頭痛加川芎。陰寒勝,必加麻黃,或兼桂枝。
四時外感,或其人元氣充實,臟氣素平無火,或時逢寒勝之令,本無內熱者,不宜妄用涼藥,以致寒滯不散,為害非淺。
三柴胡飲 三為木數,從肝經血分也。
柴胡(三錢) 白芍(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生薑(三片) 當歸(二錢,溏泄者易以熟地) 炙甘草(一錢)
微寒咳嘔者,加半夏。
素稟陰分不足,或肝經血少,而偶感風寒者,或感邪不深,可兼補而散者,或病後、產後感冒,有不得不從解散,而血氣虛弱,不能外達者,以此方為主也。
四柴胡飲 四為金數,從氣分也。
柴胡(二錢) 人參(二三錢) 當歸(二錢) 生薑(三五片) 炙甘草(一錢)
胸膈滯悶者,加柴胡。
元氣不足,或忍飢勞倦,而外感風寒,或六脈緊數細微,正不勝邪,必須培助元氣,兼之解散,庶可保全。若但知散邪,不顧根本,未有不元氣先敗者,當以此方為主也。
五柴胡飲 五為土數,從脾胃也。
柴胡(二錢) 當歸(二錢) 熟地(三五錢) 白朮(二錢) 白芍(一錢五分) 陳皮(一錢) 炙甘草(酌用)
寒勝無火者,減白芍,加生薑或炮姜,或再加桂枝。脾滯者,減白朮。氣虛者,加人參。腰痛者,加杜仲。頭痛者,加川芎。勞倦傷脾,陽虛者,加升麻。
脾土為五臟之本,凡中氣不足,而外邪有不散者,非此不可。此與四柴胡飲相表裡,但四柴胡飲止調氣分,此則善培氣血,以逐寒邪,尤切於時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