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山慧理祖师,西印度人,东晋咸和初来武林,先建灵鹫寺,后建灵隐寺。灵鹫寺原址在飞来峰前,久废,建筑规模不可考,而灵隐寺历久不衰。其晏坐处号理公岩,又名晏寂岩,瘗塔在今回龙桥东首。
智一法师,刘宋时居灵隐山半峰,精守戒律而善长啸,牵曳其声,杳入云际,嗖飗凄切,闻者悲凉,称之为衰松梵。养一白猿,有时觅食不远,智一乃发声长啸,声震林木,白猿即达,谓之白猿梵,因而自称猿父。其后冷泉水边聚集了一群猴子,有人就常常送食品给猴子吃,所以现在还有饭猿台的古迹。
圣达贞观禅师,钱塘人,俗姓范。生有奇相,舌紫罗纹,手左右掌纹成字形。出家后深研经律论三藏,当时有谚话说:“钱塘有贞观,佛法当天下一半。”曾谒天台智者大师请受禅法,智者因与贞观年龄相近,只承认是法兄弟。隋开皇十五年,因到灵隐山头陀石室宴坐,信众们为他建立了南天竺寺,请他居住。他能文,有雅操,隋文帝三次征召,李世民两次延请,都以疾辞。大业间在山行中自标葬地于灵隐寺的东岗,年七十四,无疾坐化,就葬在那里。
我国古代对于出家为僧,限制很严,如果不经过政府考试合格者,不得剃度,否则一经告发,即得重罚,所以僧人品学不至过于庞杂。考试方式,每代不同。唐肃宗乾元元年,通经七百页者方许剃度,而灵隐的道标法师为第一名。师本姓秦,富阳人。七岁出家,依灵隐白云峰海公为师。后习戒律,有高行,在南天竺结茅屋于峰西,号西岭草堂。尤善诗章,辞体古健。当时吴兴有清画,会稽有灵澈,互相酬唱,名重当代。陆羽称知标曰:“日月云霞为天标,山清竹木为地标,推能归美为德标,居闲处寂为道标”,真可谓推重备至。还有人说:“霅之昼能清秀,越之澈洞冰雪,杭之标摩云霄。”因此,李吉甫、韩皋、吕渭、孟简、白居易、刘长庆等皆与他为方外交。长庆三年示微疾,旋逝世,年八十四。
现在大家都知道弘一法师,他本姓李,名叔同,是我国艺术界的老前辈。金石书画无一不精,诗词音乐造诣极探。当代艺术家丰子恺、刘质平等都是他的弟子。出家虎跑寺后,受戒于灵隐寺,而还经常与人结翰墨缘,影响很大。求之古人,只有唐代的皎然和清画法师足以相比拟。皎然本姓谢,足谢灵运的十世孙。幼有异才,性与道合,遂削发出家,受戒于灵隐,依坚道守直律师习戒律,并留心于诗篇,颇有造诣。着有《诗式》一书。中年参访禅学,有所悟解,遂入湖州杼山隐居。贞元五年,李洪为湖州太守,素来钦佩皎然的着作,想代为公之于世,皎然开始不允所请,经李洪再三恳求,才把稿本交给他,因而得以广为流布,极为相国于颛及颜鲁公真卿等名流所重。不过皎然清净其志,高迈其心,不为浮名虚利所动,而只是乐处林峦,与有道者交游,终身不变。贞元年间圆寂于山寺,有集十卷,于颇为之序。贞元八年五月,敕写其文于秘阁,当时都以为荣。
“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这是诗僧贯休上钱武肃王的诗,当时贯休在灵隐。王得诗大喜,要贯休改十四州为四十州,乃相见。贯休曰:“州既难添,诗亦不改,”即拂袖而去。西入四川,以诗投孟知祥,有:“一瓶一钵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来”之句。知祥得诗亦大喜,优礼相待,署号禅月大师,常呼为得得来和尚,梁乾化二年,终于所居,年八十一。《禅月集》二十五卷,收于《四部丛刊》。休字德隐,兰溪登高人,俗姓姜。
在历代沿革一章里,提到延寿禅师中兴灵隐寺的事迹。延寿,字冲元,钱忠懿王赐号智觉,清雍正帝加封“妙圆正修”四字,又说:“信为曹溪后第一人,超出历代大善知识者”。俗姓王,余杭人,七岁诵《法华经》,五行俱下。年二十八为华亭镇将,以公款买鱼鳖鸟兽放生,亏累巨万,被举发,判处死刑,临行神色怡然,钱文穆王奇而赦之,听为僧。初住天台智者岩习定,后参德韶国师得悟。建隆元年,钱忠懿王请重创灵隐寺,继主永明道场即净慈寺,着《宗镜录》等书,因此净慈寺有宗镜堂。他的《自行录》收于《续藏》,卷首自序云:
弘明集中先德有检校三业之说。检校者,审察我此身从旦至中,从中至暮,从暮至夜,从夜至晓,乃至一时一刻、一念一顷,有几心几行、几善几恶,几心欲摧伏烦恼,几心欲降伏魔怨,几心念三宝四谛,几心悟苦空无常,几心念报父母恩慈,几心愿代众生受苦,几心发念菩萨道业。上已检心,次复检口,如上时刻,自旦以来,已得演说几句深议,已得披读几许经典,已得理诵几件文字,已得几回叹佛功德,已得几回称菩萨行。次复检身,已得几回屈身礼佛几拜,已得几回屈身礼法礼僧,已得几回扫除尘垢,正列供具。如是检察,自相训责,知我所作,几善几恶。
延寿禅师这样刻苦自励,所以当时认为他足弥勒降生,徒从如云,上座弟子二千余人,开宝八年趺坐而化,舍利无数,塔于净慈寺右侧。
我国佛教自唐宋以后逐渐变质,至清末而每况愈下。民国以来,稍有振作,而由于没有奉行赞宁法师的遗教,所以并没有解决问题。赞宁在其所着《僧史略》中辟专题《论卫法》云:“道安以诙谐而伏习凿齿,慧远以诗礼而诱宗雷之辈,复礼以辩惑而柔权无二,皎然以诗式而友陆鸿渐。此皆不施他术,唯能博学耳。况乎儒道二教,义理玄邈,释子即精本业,何妨钻极以广见闻,勿滞于一方也。”说得非常恺切,而赞宁的博闻多识,虽东方朔、张茂先亦不能超过他。相传徐铉在南唐做官时,尝入澄心堂办公,到飞虹桥头,马不肯前,即使鞭之流血,也不肯走。徐铉乃写信向赞宁请教。赞宁答复道:“下必有海马骨,水火都不能毁,憔浇以腐糟即毁。”徐铉如言掘之,到一丈多深,果然发现一根大兽骨,上胫长五尺,膝面下长三尺,积薪焚之,三日不动,以腐糟浇之即烂。又徐谔得到一幅画牛,但那画上的牛,白天啮草栏外,夜则归卧栏中,徐谔以为神物,献之李后主煜,煜献之宋太祖,宋太祖以示群臣,没有一个人能够说明,赞宁说:
南倭海水或灭,滩碛微露,倭人取诸蚌余泪和色着物,则昼隐夜见。沃焦山或风烧飘举,有石落海岸,滴水碧色,染物则尽见夜隐。此二形殆二物所画也。
可见我国古代曾经发现过隐色墨水,赞宁能知其来历,不愧为博物学家。赞宁德清人,俗姓高,出家于灵隐,习南山律宗。吴越王署为两浙僧统,宋太祖征入京,赐号通慧大师。淳化三年,兼翰林史馆编修。享年七十八岁,建塔于龙井。其着作的现存者,除《僧史略》外,《宋高僧传》三十卷,均收于《大藏》。
韩愈的原道,欧阳修的本论,都足古代排斥佛教最激烈的文字,然而韩愈在潮州见到大颠禅师之后,与孟简的信中即称赞大颠“能以理自胜,不为事物侵扰”。欧阳修临终还读《华严经》,因此契嵩禅师着文痛驳韩愈,而欧阳修仍不得不称誉他。契嵩字仲灵,自号潜子,广西藤县镡津人,俗姓李。七岁出家,十三得度落发,十九游方,得法于洞山晓聪禅师。庆历间,至杭州,居灵隐永安兰若,作辅教篇。欧阳修读之,惊曰:“不意僧中乃有此郎。”契嵩又上书仁宗,辩明佛理应崇的若干要点,仁宗览之,诏付传法院编次,又赐明教之号,以示褒宠。朝中自丞相韩琦以下,大都延见称誉,而他自己所住的屋里,萧然无长物,与人清谈终日,则娓娓不倦。皇祜间又着《禅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以扶翼宗门。熙宁五年六月初四日示寂于灵隐寺。火化后,眼舌及童贞不坏,顶骨出舍利,红白晶洁状如大菽者三,又常所持木数珠亦不坏。东坡云:“契嵩常嗔人,未尝见其笑。辩才常喜人,未尝见其怒。余亲见二人皆趺化,乃知二师以嗔喜作佛事也。”这是很有见地的说法。契嵩遗书有《镡津文集》十九卷,收于《大藏》,塔在永安兰若之左。
雪窦重显禅师,字隐之,遂宁人,得法于智门祚禅师。他素与学士曾会厚善。有一天,遇于淮上,曾问重显打算去那里,重显曰,将游杭州,登天台雁宕。曾曰,灵隐天下胜地,住持珊禅师是老朋友,就写了介绍信交给重显。重显到了灵隐,没有把介绍信拿出,随大众一起生活,专任打扫厕所的工作。过了三年,曾公访重显于灵隐,无人知道,找到厕所旁的小屋才相见。曾问起介绍信,重显才拿出来,并且说,您的意思很好,然而行脚人不足寄书邮。珊禅师深以为奇,即命领众。后主持奉化雪窦寺三十余年,以《颂古百则》着名于时。晚年,悲学者寻流失源,作《为道日损偈》曰:“三分光阴二早过,灵台一点不揩磨。贪生逐日区区去,唤不回头争奈何。,,读者酸鼻。皇枯四年七月七日寂,年七十三,塔于寺之西坞,赐号明觉禅师。
大意宗杲禅师,字妙喜,宣州宁国奚氏子。年十三始入乡校,一日与同窗戏谑,用砚投击,误中先生帽,偿金而去。因而放弃世闻学问,诣东山慧云院出家,又遍参诸方,依止克勤圆悟禅师最久,为当时朝野所重。绍兴二十八年,因丞相张德远荐,任余杭径山方丈,先在灵隐寺开堂说法,阐扬圆悟的禅法。住径山后,僧侣云集,多至一千七百人。后因张德远被贬谪而勒令还俗,编置衡州六年。限满复僧衣,仍住径山。卒年七十五,有《语录》及《宗门武库》等行世。
如璧禅师,本姓饶名节字德操,江西临川人,以文章着名,与曾子宣丞相陈了翁等友善,拟娶妻,遇白崖长老,晤谈有得。有一次他从外面回来,仆人和他谈话,他觉得与平常不一样,怪而问之。仆人说,听说白崖长老有道行前往请问,经开示,忽然觉悟,身心安泰,如此而已。德操叹息说,你能这样,我反不能,就再往白崖问道,经过八天,居然澈悟,就与其仆一同削发为僧,德操名如壁,仆名如琳。参方至浙,乐灵隐山川,留连忘返。如琳抱病,德操躬进药饵,卒后,尽送终之义,为时人所称誉。后主持襄阳天宁寺,夏均父为请疏,有云:“无复挟书,更逐康成之后,何忧成佛,不居灵运之前。”“岂惟江左公卿,尽倾支遁,独有襄阳耆旧,未识道安。”当时以为精当。德操自号倚松道人,所为诗文,情辞高迈,号倚松集。
自《济公传》出而妇人孺子莫不知有济颠僧。济颠僧确有其人,不过他的行谊不像《济公传》上所说的那样离奇古怪。他的师父瞎堂慧远禅师的道行,实比济公为高,而世反不知其名,何哉?瞎堂有题画一词云:“来往烟波,十年自号西湖长。秋风五緉,吹出芦花港。得意两歌,夜静声初朗。无人赏,自家拍掌,唱彻千山响。”读了这首词,可以想见他的高风清德。孝宗乾道年间,应诏入对内廷,有“愿陛下早复中原”之语,又可以想见他关心国家的义胆热肠。
慧远,眉山金流镇彭氏子,年十三,在药师院出家后,研习经论。当时圆悟克勤禅师住持成都的昭觉寺,即往参叩,机锋峻发,称为铁舌远。圆悟逝世之后,东下江浙,屡主名刹。乾道六年,(敕住灵隐),赐号佛海禅师。淳熙二年,他住灵隐已六年,忽示众云:“淳熙二年闰,季秋九月旦。闹处莫出头,冷地着眼看。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一种作贵人,教谁卖柴炭。向汝道,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没涯岸。相唤相呼归去来,上元定是正月半。”都下喧传而疑之。至期,师升座说法毕,送入方丈扃闭。师旧畜一猿,颇驯狎,因衣之,称为猿行者。久之,寺众从窗隙窥看,声息并无,只见猿行者持卷侍侧,急入,师已逝矣。猿所持书,乃辞世偈也。偈曰:“拗拆秤锤,掀翻露布,突出机先,鸦飞不度。”留七日,颜色不变,塔全身于寺右鸟石峰。《语录》四卷,收于《续藏》。
通常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像瞎堂禅师那样高明,他的弟子道济当然不会是无能之辈。考《宋北硐禅师文集·湖隐方圆叟舍利铭》云:
舍利,凡一善有常者,皆有焉,不用茶毗法者,故未之见。都人以湖隐方圆叟舍利晶莹而耸观听,未之知也。叟天台临海李都尉丈和远利、,受度于灵隐佛海禅师。狂而疏,介而洁,着语不加刊削,要未尽合准绳,往往超诣,有晋宋名缁逸韵。信脚半天下,落魄四十年,天台雁宕,匡庐潜皖,题墨尤隽永。寒暑无完衣,与之寻付酒家保。寝食无定,勇为老病僧办药石。游族姓家,无故强之不往。与蜀僧祖觉老略相类。觉尤诙谐。他日觉死。叟求文祭之,略曰:“公也不羁,谐谑峻机,不循常度,辄不逾矩。白足孤征,萧然蜕尘。化门既度,一日千古,迥超尘寰于谈笑间。叟曰:嘻,亦可以祭我。逮其往也。果不下觉,举此以祭之,践言也。叟名道济,曰湖隐,曰方圆叟,皆时人称之。嘉定二年五月十四,死于净慈。邦人分舍利,藏于双严之下。”
照北榈所说,济公乃一热情、直率而有逸才的人,可是明河《补续高僧传》为之立传经称之为颠,并且说:“饮酒食肉,与市井浮沉。喜打筋斗,不着裤,形媒露,人讪笑之,自视夷然。为人诵经下火得酒食,不待召而赴。吟诗曰:‘何须林景胜潇湘,只须西湖化作酒。和衣卧倒西湖边,一浪来时吞一口。’息人之诤,救人之死,皆为之于戏谑谈笑间。神出鬼没,人莫能测。”这与北磵所说,有点区别,可能是根据仁和沈孟袢编的《钱塘湖隐济颠禅师语录》而写的。沈孟袢不知南宋何时人,其言不雅驯,现收于《续藏经》中。
痴绝道冲禅师,武信人,俗姓苟,宋理宗淳祜四年,奉旨自嘉兴光孝寺移住灵隐。阎贵妃以特旨夺灵隐寺菜园建集庆寺,冲师诤之不得,即日退院,示众云:“欲去不去被去碍,欲住不住被住碍。浑不碍,十洲三岛鹤乾坤,四海五湖龙世界。”就背着包笠,往游庐山。理宗遣使挽留,不回,乃赐灵隐古荡圩田以谢。师才学过人,每日以一箧付侍者,有人求他的手书,以纸投箧中。夜深人静,侍者进箧,师秉烛挥笔,随纸多少皆尽,日以为常。后住经山,年八十二示寂。
大川普济禅师,奉化人,元初住持灵隐,纂修《五灯会元》。《五灯》即:《景德传灯录》、《天圣庆灯录》、《建中靖国续传灯录》、《淳熙联灯会要》、《嘉泰普灯录》,都足禅宗传法的史传。《五灯》的卷帙很多,不便披览,大川综合为《五灯会元》,为研究禅宗史传者大开方便之门,因此,至今仍以为圭臬。
元叟行端禅师,临海何氏子。爱灵隐山水清胜,留住很久,自号寒拾里人。元仁宗皇庆元年住持灵隐寺,赐号佛日普照。平生以呵叱怒骂作佛事,而济人利物的事情皆阴为之,而没齿不言。享年八十八。弟子如古鼎铭、梦京噩、楚石琦,皆各化一方,有名于时。因此,行端禅师足灵隐以嗔怒作佛事的第二人。
前溪德明禅师,黄岩人,姓林氏。明嘉靖间,海寇焚湖墅,灵隐山后人民逾岭到寺避难,寺僧都以为海寇必至,主张弃寺窜散。只有德明主张合众结台于大路,声势相援,海寇才不敢至。又煮粥以济贫乏,于是人有固志,卒年八十一岁。
清初文字狱,凡治近代史的人,大都知道戴南山、吕留良等案件,而佛门亦被波及,则知道的人不多。常熟三峰的法藏禅师,足宁波天童寺密云禅师的嗣法弟子,而嫌其师一棒到底,不谙机用,乃着《五宗原》一书,提倡五家纲宗,立说新奇,从之者众。其徒具德和尚,开法灵隐,座下常逾万人。这里面不免有一些明末遗老以及忠贞之士参杂其间,这就引起了雍正的歧视。他亲撰《拣魔辩异录》一书痛驳法藏,说他违反祖意,还下令禁止弘传。具德和尚的法脉因此断绝。具德名弘礼,会稽张氏子,幼从父兄住杭州经商,不喜章句时文,而好与黄冠导引之士游,既而悟其非,至普陀山出家。听法藏禅师说法于金粟寺,又跟他人三峰请益,历时很久,方蒙印可。重兴灵隐后,锻炼学人钳锤迅利,造就人才很多。当时人称赞说:慈明、杨岐、戒演、妙喜之后,一人而已。清康熙六年十月十九日示寂,年六十八。《十会语录》三十余卷,毁失于雍正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