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自东晋咸和年间理公创建以来,已历一千六百余年,历代纷更,几经兴废,至今依然寺貌庄严。当其初创、佛法未盛,一切规制,仅具雏形,到灵隐游览的人,一定不多,所以到宋智一法师住寺,能够啸聚群猿而自称猿父。其后梁武信佛,曾赐田给灵隐寺,灵隐的规模必有可观。唐陆羽《灵隐寺记》云:
晋宋已降,贤能迭居,碑残简文之辞,榜蠹稚川之字。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覆,潜奔潜玉之泉,飞阁迢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碧树花枝,春荣冬茂,翠岚清籁,朝融夕凝。
陆羽,唐肃宗时人,当时灵隐寺的空前盛况,不难想像而得。会昌法难,寺毁僧散,其后虽稍兴复,仅具规模。直到吴越王钱鏐,命延寿禅师重行开榻,建僧房五百余间,赐名灵隐新寺。忠懿王继之,建房宇一千三百余间。回廊自山间左右,绕至方丈,真可谓洋洋大观了。
宋真宗景德四年改灵隐寺为灵隐山景德寺。天禧五年又改景德寺为景德灵隐寺。仁宗天圣二年,章懿太后赐庄田及钱。皇祜元年赐御绣《观音心经》二卷,及回銮碑飞白黄罗扇等御用之物。庆历中,丞相韩琦、参政欧阳修等奏赐契嵩所着书入藏。苏轼知杭州,补书唐白居易所书冷泉二字后亭字。南宋建都杭州,高宗绍兴五年,改名为灵隐山崇恩显亲禅寺。孝宗乾道三年二月,诏每年于四月初八佛诞日赐帛五十匹。八年赐瞎堂禅师直指堂印,改法堂为直指堂。宁宗嘉定午间,评定浙江禅院,以五山为冠首,而余杭的径山第一,灵隐次之,净慈又次之,宁波的天童又次之,育王第五。当时有人为灵隐寺鸣不平,其实大可不必。因为灵隐寺产业丰饶,信施山积,自然使寺僧趋向于苟且偷安,明田汝成所着的《西湖游览志余》中,所记灵隐当时许多不如法的事情,可以为证。理宗赐书“觉皇殿”三字易大雄宝殿,又赐书“妙庄严域”四字及千佛赞等。阎妃矫旨夺寺中菜园建集庆寺为其先人的功德院,称赛灵隐,今已废。
元武宗至大元年,觉皇殿蠹朽倾颓,住持正传损资与平章张缔重修,至仁宗皇庆元年落成。顺帝至正己亥,寺毁于兵,癸卯,住持辅良始建方丈室、伽蓝堂。
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住持慧明建觉皇殿成。永乐元年善才增塑佛像及诸供具。宣德五年闰十二月觉皇殿灾,九年住持昙瓒建左右翼门,又住持良价建觉皇殿,复还1日观。正统十一年,玹理建直指堂,堂额为张即之所书。隆庆三年全寺毁于雷火,止余直指一堂。时海寇纷扰,寺僧德明等图复兴而力不足。万历十年,吏部尚书张瀚及司寇陆光祖命寺僧迎如通任住持,至即讲经,信施很多。后十一年冬开始重修,经五年落成。大殿仿唐式,用平头柱四十八、石柱十六,改觉皇殿为大雄宝殿。又就弥勒阁旧址建三藏殿,其后为直指堂,又后为方丈,方丈左为妙应阁,右为选佛斋,张瀚又为之记。208年,司礼太监孙隆重修,于三藏殿中置轮藏以奉藏经,计六百三十八函。轮藏之左为药师灯藏,计四十九灯。轮藏之右为水陆像藏,总一百二十五轴。崇祯十三年,寺中又遭回禄,仅存大殿、直指堂及转轮殿。
明清年间,灵隐僧众已扩充为二十四房。“房”的制度就是把各院落分作私人产业,一切收支及招收徒众等事,外人都不得干与,而灵隐住持,则由各房公举,隐然自成一部落,而道风就无从谈起了。清初,有一个豁堂禅师自幼在灵隐出家,受戒后,历参名师,得法于三峰藏禅师,灵隐各房举为主持。但当时的灵隐形成“苔寮藓壁”的破败状况,豁堂自名其居的房屋为“破堂”。正在这个时候,具德和尚在扬州开堂说法,请豁堂去领众,因此相知很深。顺治五年冬,豁堂回灵隐,即建议公请具德和尚为灵隐寺住持,重兴古刹。寺众震具真德和尚的德望,都表赞同。六年春具德和尚入院,即谋规复,历十八年百拱千栌,金碧丹黝,为东南之冠。计完成七殿:天王殿(高七丈)、大雄宝殿(高十三丈五尺)、轮藏殿、伽蓝殿、五百罗汉堂(五十四间)、金光明殿、大悲殿。十二堂:祖堂、法堂(高七丈二尺)、直指堂(高六丈七尺)、大树堂、东禅堂、西禅堂、东戒堂、西戒堂、斋堂、客堂、择木堂、南鉴堂。四阁:华严阁、联灯阁、梵香阁、青莲阁。三轩:面壁轩、青貌轩、慧日轩。一林:玉树林。三楼:响水楼、看月楼、万竹楼。以及双桂室、香积厨、圃室、浴室、各寮房公所等。虽曰重兴,实同开创。张岱西湖梦寻卷上云:
具和尚为余族弟。丁酉岁,余住候之,则大殿方丈,尚未起工。然东边一带閟阁精蓝,凡九进,客房僧舍百十余间。香积厨中,初铸三大铜锅,锅中可煮米三石,食千人。具和尚拊锅示余曰,此弟十余年来所挣家计也。饭僧之众,亦诸刹所无。午间方陪余斋,见沙弥持赫蹄送看,不知何事。弟对沙弥曰,命库头开仓,沙弥去。及余饭后出寺门,见有千余人蜂拥而来,肩上担米,顷刻上廪,米斛无声,忽然竟去。余大骇异,问之和尚,和尚曰,此丹阳施主每岁致米五百担,水脚挑钱,纤悉自备,不许饮常住勺水,七年于此矣。余为嗟叹,因问大殿何时可成?和尚对以明年六月为弟六十,法子万人,人馈十金,可得十万,则吾事济矣。逾三年而大殿方丈俱落成焉。
张岱的记载,当系事实。灵隐自经具德和尚整顿而积弊尽除,古风重振,当时皆称为“东南第一山”。不过饮水思源,我以为还应归半功于豁堂禅师,否则具德和尚纵有绝大神通,怎能施展之于灵隐山呢!
继具德者为晦山,未出家时与吴梅村同笔研,颇有文名。李闯破京,崇祯殉国,他即焚书恸哭,披剃于千华老人处,依具德和尚习戒律及禅宗,当过几个大丛林的方丈,着《锻炼禅人说》十三篇,为诸方所钦仰。主持灵隐后,不改故常,建飞来峰牌坊、具德和尚慧日塔院、普同塔三座,以补未备。康照二十八年,帝南巡,到灵隐寺游览,主持谛晖,奏对称旨,帝亲书云林二字给他,即改寺名为云林。后来在三十八年、四十二年、四十四年康熙又三至灵隐,都有记游之诗。雍正十一年六月颁帑金五百两、斋僧二千人。乾隆初,住持巨涛,嗣法谛晖,博涉群书,为当代朝野所重。当时光禄少卿扬州汪应庚来游灵隐,与巨涛一见契合,即捐资重修大雄宝殿及其他殿、堂、阁、轩、楼、亭等数十处,又补饰五百罗汉,修理合涧桥、龙泓洞,鹫峰径等,从乾隆六年十月到九年十月,经历三个年头,用费二万余两。
乾隆于十六年、二十二年、二十七年、三十年、四十五年、四十九年,六游灵隐,都有诗记游,刊刻于石,现在还立在寺前御碑亭中。四十一年,布政使徐恕与司道各府,因灵隐寺宇,年久失修,捐款修葺。又以寺僧五百余人,食用浩繁而向无田产,全靠募化居民斋饭,以资糊口,因使灵隐寺僧就近带管天竺,用天竺的香火钱,补灵隐斋粮的不足。这个办法得到朝廷核准,永远遵守。四十四年,因灵隐天竺同一住持,顾此失彼,难以兼全,乃恢复分管旧制,而令天竺每年津贴灵隐斋粮银二千两。这个办法,据说到民国以后才取消。
嘉庆二十一年秋,寺毁于火,工程浩大,恢复不易,事为朝廷所知,特赐帑金一万两重修,当地的督府司道也首先倡捐,得银一万一千两。道光元年,汪大临倡义请商纲增捐,共得银十万七千两,存库备用。当时的住持仪谦,也向浙东西绅士劝募,前后亦得万两左右。三年,运司宋如林请发存项,大兴土木,又遴选董事负责领款,及购买木石砖瓦各项,悉心经理。遭毁殿宇,次第修复。岁久倾圯的天王殿罗汉堂,按照旧式,一律鼎新。不料头山门又在那时为邻火所毁,董事们在捐资重修之外,又买其旁的民居加以拓展,前缭以墙,旁界以弄,比以前更为壮观。这次的修复工程,开始于道光三年的七月七日,落成于八年的四月十六日,共用银十三万七千余两。十四年夏,阮元为浙江巡抚,刻朱熹、翁方钢等集成,议藏灵隐,因建灵隐书藏,又广集世典储藏其中,用唐人“鹫岭郁迢蛲”诗字编号,选灵隐寺僧玉峰、偶然二人,按照所订的条例管理,使能永守,阮元自为之记。其时寺中所藏,尚有宋明教契嵩禅师的上堂槌、宝达照佛镜、白沙床,宋孝宗赐直指堂印,范仲淹所遗床,秦桧斋僧锅,龙文拜石(石长八尺,阔六尺,龙鳞隐见石中),沈周飞来峰图,灵隐山画卷,程嘉燧冷泉亭图,李流芳西湖卧游画册,冷泉红树图,宋天圣八年赐杭州灵隐山景德灵隐禅寺牒,以及董其昌、密云、三峰、谛晖、巨涛、陈鹏年,翁方钢、朝高望、王时敏、张照、梁同书、白松鳞、石辑玉等人墨迹。咸丰十年,太平军入杭州,寺又被毁,仅存天王殿及罗汉堂。偶有流落人间,如沈周《灵隐山书卷》,我曾于南京某展览会上见到过,当然不可能复还寺中。
自此以后,住持灵隐者,由贯通而昔徵,而心融,而慧明,而却非。贯通是天竺法镜寺僧,住持之后,修建联灯阁、大寮、库房等房屋,光绪三十四年圆寂。昔徵扬州人,出家凤林寺,住持十年,锐意整顿,因得到盛宣怀的护持,于宣统二年重建大雄宝殿,仍高十三丈五尺。建殿木料本系清官向美洲所买,用以修理颐和园的,因时局不靖,南运杭州,修建灵隐。民国六年(公元l917年),又建大悲阁。心融在住持期间,没有什么建树。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以后的住持慧明足禅宗尊宿,脱略着称,全寺事务均由监院却非料理。民国十九年(公元l930年)慧明示寂,却非继任,修建翠薇亭、春淙亭,不久天王殿亦用水泥钢骨翻造落成,寺貌焕然一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冬,罗汉堂不戒于火被毁,前代所遗之物,现在只有天王殿中木刻韦陀像而已。民国二十六年(公元l937年)十一月,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军进入杭州,难民麋集在灵隐天竺,红十字会设难民收容所于灵隐,收容难民五六百人,不易维持秩序。客堂、伽蓝殿,东山门及梵香阁,都因难民夜半失火被焚。幸寺僧奋力抢救,没有波及大殿、天王殿。当时却非处境非常困难,就去上海暂避。自此以后,寺中境况更窘,常常无米为炊。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抗战胜利才告结束。却非返寺后,虽云退居,而仍主持寺务,1948年冬圆寂。
解放之初,即1949年7月,大殿正梁及一根二八公尺长的木柱遭白蚁蛀空折断,大殿正中部分倒塌,佛像压毁。1952年夏,由民政厅组成“杭州市灵隐寺大雄宝殿修复委员会”主持修复工作,由政府拨款,用钢筋水泥施工,到1954年底完工。接着,就修理大佛像后面的海岛和左右两旁的诸天与圆觉。关于重塑大佛像的问题,有人主张恢复原塑三尊,有人根据国外佛教寺庙的习惯提出只塑一尊。经浙江省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核示,国务院电示云:“泥塑贴金像一尊。”当时有许多佛教徒认为泥塑不能经久,樟木可就地取材,经报请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改用木雕贴金,工程则由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负责,该院即于1956年制成石膏稿样陈列在大殿上征求意见。当时周总理正在杭州,看到大佛的石膏稿样,当场指示说:“佛像的脚应露出,腿部须放大,头发要用罗钉式,各方面须符合佛教传统。”修复委员会遵照周总理的指示,修正了定稿,即用樟木进行雕造。佛身净高9.1公尺,背光,中嵌七佛,高1.96公尺,全部彩画贴金。莲座高3公尺,贴金。须弥座高2.5公尺,贴金彩画并用,石台重行雕刻安装,高2公尺。佛像上悬宝盖,彩画垂旒,高2.48公尺。从这样的高度说,可以认为是我国最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不过佛头和佛手,施工中间改用“脱胎”工艺,用夏布上漆制成。前后用款共达四十四万余元,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级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具体措施,得到全国佛教徒的衷心拥护。
十年浩劫之初,即1966年8月26日,一股破四旧的狂风震撼着灵隐寺,当时浙江大学数千名学生迅速行动起来,赶往灵隐寺,守护在天王殿前,不让要砸灵隐寺的人进去,并呼吁全省工农兵给予支援。接着双方就开展激烈的辩论,一直到二十七日清晨两点左右,省委一个人来传达当时“中央文革”的电报,说什么“灵隐寺是否保护,由群众自己决定”,这对要砸灵隐寺的人以极大的鼓舞,但浙大的学生和前来支援的工人、农民,声势浩大,不使对方得逞,一直守护到八月底,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百忙操劳之中,得知灵隐寺有被破坏的危险,发来“灵隐寺暂加封闭”的电报,才使灵隐寺得以保存下来。现在凡是知道这一事件经过的人,没有一个人不对周总理表示感激和爱戴。“四人帮”被粉碎后,灵隐寺又由政府拨款修理,国内外游人络绎不绝,也都对周总理同声感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