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經候

《格言》曰:男子稟陽精而成形,以氣為本,一八而乾陽生,二八而乾陽盛,腎氣充足,陽氣始溢,思以御女;女子稟陰精以成形,以血為基,一七而坤陰生,二七而坤陰盛,衝任血滿,經脈流通,月事時下,每以三十日而至,猶月得三十日晦朔一周,謂之經候。所以候氣血之盈虧也,趲前為不及,落後為太過,過與不及,皆病也。血之象,赤如雞冠,不瘀不雜,是為順候。或紫黑而成片,或青或黃,或淡紅如胚,皆病也。一月一至,無有愆期,乃為正候。若經將行及經後而腹痛者,皆病也;血盈則溢,猶月盈則虧,閏余為經,厥有常度,或多或少,或閉而不行,或行而不止,皆病也。揆厥所由,有陽虛陰盛,陰乘於陽,以生內寒而得之者;有飧寒飲冷,脾腎受傷,寒氣客於衝任而得之者;有澡身登厠,風冷乘虛襲於胞中者。斯三者,所因不同,並屬於寒。有陰虛陽盛,陽乘於陰,乃生內熱而得之者;有過食辛辣,脾胃受熱,膏粱之變,流於衝任而得之者;有外感風寒,身發壯熱,或陰虛火動,內蘊積熱,鬱而不散,入於血室而得之者之。斯三者,所受不同,並屬於熱。又有吐衄崩帶之過,勞心勞力之過,思想淫欲之過,縱情戀淫之過,以致陰血耗亡,衝任枯涸而得之者,皆血虛之所致也。又有氣體素厚,衝任血盛,或七情之氣動於中,氣與血鬱,不得流通,而經滯不行者,此則邪氣內實,氣鬱之所致也。巢氏曰:熱則流通,寒則凝滯,故因於寒者,經多行於月後,而其腹必痛;因於熱者,經多行於月前,而其腹不痛。寒之血,其色青;而熱之血,其色必紫黑而成片。虛之血,其來必少而色淡;實之血,其來必多而色濃。不問過期與不及,腹不痛者,皆屬於虛,若或腹痛,皆本於實,氣滯月澀,月不能行,腹乃作痛,實之象也。他如肥人經血色淡,此則屬於痰也,或有痰侵血海,經血過期不行,行則不多者,有痰,有虛,有實,當以脈症參之。然痰必目昏頭眩,寒則惡寒喜熱,虛則精神倦怠,熱則心煩不寐,欲得其情,辨諸此而已。是故熱則清之,如黃連、黃芩;陰虛火動而熱,如黃柏、知母、山梔之屬;寒則溫之,如乾薑、肉桂、茴香、吳茱萸之屬;虛則補之,如當歸、川芎、白芍、生地之類,又如人參、黃耆、熟地、白朮、茯苓之屬;實則疏之,如青皮、枳實、稜蓬、元胡、靈脂、蒲黃;氣逆則調之,以香附、木香、烏藥、枳殼、紫蘇、沉香;血滯則行之,以紅花、桃仁。以此處方,乃為調經之要機也。若其隨經取治,法當以養血調氣為主,如郭氏之增損四物湯,有歸、芎、地、芍以養血。香附、烏藥、陳皮以調氣;血虛而腹不痛,則用當歸、白芍、熟地;血實而腹必痛,則用赤芍、生地、歸尾,以此增損,蓋調經之神劑也。將行作痛,或未來先痛,或過期與不及作痛者,血實氣滯也,則如桃仁、紅花、烏藥、青皮、蓬朮;腹中硬痛,氣血攻心,如蒲黃、靈脂、沉香,甚者乳香、沒藥;風寒客於胞中,小腹急痛,則茴香、肉桂、川楝、青皮;噁心,嘔吐清涎,乾薑、木香、丁香可用也。月水將行或過期與不及期,色淡而腹不痛者,血虛,倍四物熟地,加人參、耆、術;或寒熱往來,加柴胡、黃芩;胸腹痛,加厚朴、大腹皮、枳殼;過期而行,腹有癖塊,加鱉甲、檳榔、蓬朮、青皮;腰跨痛,加杜仲、牛膝;臍腹絞痛,或時上衝,加茴香、青皮、川楝、牛膝;身體痛;加防風、白芷;骨節痛,加二活;肥人經來色淡,加半夏、茯苓;經後虛痛,加參、耆、白朮;經行點滴,淋瀝不已,腹不痛,加阿、艾;腹痛,加阿、艾、地榆、香附;經水來少,四肢倦怠,飲食減少,用六君子湯或補中益氣湯;嘔逆,加半、橘、薑汁;熱入血室,經脈妄行,譫語錯亂,如見鬼神,加麥冬、黃芩、黃柏、知母、生地;自汗厥冷,目眩,不思飲食,用大補湯,少加附子;月信該行不行,脈沉,繞臍冷痛者,寒也,加丹皮、乾薑、肉桂、元胡、牛膝、桃仁,或澤蘭可也。平時常常或三月四月一行,臍腹不痛,面色萎黃,飲食減少者,血枯也,用四物大補湯。若飲食如常,動作不衰,腹中不痛,面色不改,名間經。至有一年二年一行者,有終身不行者,陰候亦不為病,但不能生育耳。若經不行腹中有塊,時作疼痛,不治則為癥瘕,漸大如盤,此惡症也,血枯而三四月不行,法當大補其血,加知、柏、龜甲、枸杞、丹皮、麥冬,以防陰虛火動,為勞熱骨蒸,則難治矣。三四五月及經年不行,腹不痛,形色不變,理當大補其血,使衝任血實,反作腹痛,然後以行血之藥通之,更加調順氣血之劑,服之則經必循月而通矣,此治陰候之法也。若經久不行,腹中結塊,宜覘其形體而衰之,如桃仁、稜朮、元胡、肉桂之類,衰其大半,不可盡劑。然後用牡丹輕劑以漸摩化之也。

方劑

增損四物湯(又名養血順氣湯)

香附 烏藥 陳皮 當歸 川芎 白芍 熟地 棗 炙甘草

逍遙散 月水不調,寒熱往來,四肢困倦,目眩頭暈,煩熱嘔惡。

當歸 烏藥 熟地 川芎 人參 柴胡 黃芩 半夏 麥冬 甘草 姜

濟陰丹 將行腰腹胯痛,氣血積聚,癥瘕,口乾眩運。流通三焦,養血調經。

三稜 蓬朮 烏藥 香附 青皮 良薑 乾生薑 當歸 芍藥 川芎 白芷 石斛 肉桂 沉水香 木香 五靈脂 元胡 乳香 沒藥

為末蜜丸。

元胡索散 治心腹腰胯絞痛。

當歸 芍藥 蒲黃 五靈脂 肉桂 薑黃 沒藥 乳香 元胡 木香 乾薑 香附 桃仁 紅花 烏藥 沉香 甘草

如嘔逆,加半夏、橘紅、薑汁,去乳、沒、五靈脂。一方有枳殼、川芎、熟地。

五積散 治月經過期不行,寒熱往來,少腹痛。

當歸 川芎 蒼朮 厚朴 陳皮 甘草 砂仁 枳殼 桔梗 白芷 官桂 半夏 茯苓 姜 蔥

⿰黃令蓬散 治衝任血虛,月水不斷。

當歸 川芎 白芍 生地 人參 黃耆 陳皮 香附 地榆 艾葉 牡蠣 酒炒黃芩 伏龍肝 蓮殼炭

胞寒去芩。

溫經湯 月水該行不行,心腹刺痛,冷寒客於胞中。

當歸 白芍 川芎 熟地 白朮 丹皮 蓬朮 牛膝 人參 桃仁 烏藥 元胡 蒲黃 劉寄奴 香附 肉桂 甘草

生地黃湯 熱入血室,經水妄行,譫語神亂。

生地 人參 黃耆 赤苓 遠志 蒲黃 麥冬 花粉 川柏 黃連 當歸 川芎 蔓荊子 姜

澤蘭湯 風冷壅瘀,月經澀滯。

當歸 川芎 地黃 人參 香附 陳皮 白芷 白芍 桃仁 丹皮 牛膝 烏藥 木香 澤蘭 白薇 萆薢

參歸養榮湯 月水不調,發熱腹痛,頭昏目澀,自汗癖塊。

人參 當歸 川芎 赤芍 柴胡 鱉甲 丹皮 羚羊角 生地 防風 白朮 荊芥 枳殼 棗仁 甘草

烏金散 經來偏身痛痹,寒熱頭疼,目眩,此感風寒所致。

平胃散加歸、芍、芎、茯、半、羌、膝、桔、枳、芷、麻、桂、薑、蔥。

當歸芍藥湯 氣滯血實,臨行作痛。

當歸 川芎 白芍 烏藥 香附 元胡 桃仁 牡丹皮

加薑、棗。一方有澤瀉、白茯、白朮三味,加酒煎。

芎歸湯 經後作痛,氣血俱虛,腰胯痛。

當歸 川芎 白朮 熟地 人參 炙甘草 茯苓 杜仲 姜 棗

三黃湯 血實氣虛,五六日止。

生地 熟地 人參 黃耆 黃芩 蒲黃 歸身 甘草

麥門冬湯 經多,虛倦少力,腰胯痠軟,飲食減少。

人參 黃耆 當歸 二地 麥門冬 五味 黃芩 甘草 姜

當歸紅花湯 血虛經不利,腰胯痛。

歸身 芍藥 紅花 蘇木 紫葳花 劉寄奴 桂枝 白芷

加薑、棗。月水不止者,蛤粉炒阿膠,研末酒下。

四物芩術湯 經水過多,為虛熱,為氣虛不能攝血。

四物湯加黃芩、白朮,水煎服。又:經水過多,為熱,乃陰虛夾熱所致,當補陰清熱,用炒黃芩一兩,炒白芍一兩,炙鱉甲一兩,椿根皮七錢五分,黃柏炭三錢,為末,酒糊丸,空心白湯下五十丸。

四物葵花湯 治經水澀少。

四物湯(各一兩) 葵花(一兩)

一方加紅花、血見愁。經水少而血枯者,四物湯用熟地。

先期湯 經水先期而來,宜涼血固經。

生地 川芎(八分) 當歸(二錢) 白芍 黃柏 知母(一錢) 薑汁炒川連 阿膠(八分) 艾葉香附 甘草(二分)

水煎,食前溫服。一方有人參。

過期湯 經水過期不行,乃血虛氣滯,當補血行氣。

熟地 白芍 當歸 香附(各二錢) 川芎(一錢) 紅花(一分) 甘草(四分) 桃仁泥(六分) 蓬朮 木通(各一錢) 肉桂(四分)

食前服。

又方 補氣行血。

當歸(一錢五分) 川芎(五分) 熟地 白芍(各一錢) 桃仁(廿粒,去尖) 紅花(五分) 香附 蓬朮 蘇木(各一錢) 甘草 官桂(各五分) 木通(二分)

空心服。

四物芩連湯 經水黑如豆汁。

四物加黃芩、黃連一兩。為末,醋和丸。

溫經湯 《和劑》治婦人血海虛冷,月水不調。

川芎 當歸 白芍 蓬朮(各一錢五分) 人參 牛膝(各一錢) 丹皮 桂心 甘草(各一錢)

不時服。

滋血湯 血海虛冷,滋養榮血;心肺虛損,滋榮養血。

川芎 當歸 麥冬 人參 白芍(各一錢) 半夏曲 官桂 阿膠 棗仁 甘草(各五分) 琥珀(研,一錢)

一方有黃耆、白茯苓、山藥、熟地。

薑黃湯 血藏久冷,月水不調,臍腹刺痛。

薑黃 白芍(各二錢) 元胡索 丹皮 當歸(各一錢五分) 蓬朮 紅花 桂心 川芎(各一錢)

水酒各半煎,不時服。

秦艽丸

秦艽 桂心(不見火) 杜仲(薑汁炒) 厚朴(各三錢) 炮姜(酒浸) 牛膝 沙參 半夏(各五分) 生附子(去皮) 白茯苓(各一兩五錢) 人參(兩許) 細辛(一兩一錢)

為末,蜜丸,綠豆大。空心,米飲下五十丸。

芎蘇散 經事不準,寒熱頭疼,中脘不時疼痛。

川芎 蘇梗 桔梗 枳殼 柴胡 姜 半夏 茯苓 橘皮 甘草

治經候不調,腹中刺痛方

元胡索(醋炒) 當歸(酒炒,一兩) 橘皮(二兩)

為末,酒煮米醋,丸梧子大。每服丸,空心,艾醋湯下。

經候不調

《經》曰:飲食入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故心脾受氣,則經候如常。苟或七情內擾,六淫外侵,飲食不節,起居失宜,脾胃虛損,則月經不調矣。若先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燥,有因脾經鬱滯,有因肝經之怒火,有因血分之有熱,有因勞役火動。如過期而至者,有因脾經血虛,有因肝經血虛,有因氣虛血弱,主治之法,俱列於後。脾經血燥者,加味逍遙散;脾經鬱滯者,歸脾湯;肝經怒火者,加味小柴胡湯;血分有熱者,加味四物湯;勞役火動者,補中益氣湯;脾經血虛者,人參養榮湯;肝經血少者,六味地黃湯,氣虛血弱者,八珍湯。蓋血生於脾土,故云脾統血。凡血病,當用苦甘之劑,以助其陽氣而生陰血,前症俱屬不足。肝脾血燥,四物為主;肝脾血弱,補中益氣為主;肝脾鬱滯,歸脾為主;肝經怒火,加味逍遙為主。

經閉

人得血氣以成形,充貫乎身以調百脈,男女同具於成胎之時,後天之物也。若其先天真一之精寓於氣,而不囿於氣,寓於血,而不囿於血。妙合之初,與形俱形,男為真陽,女為真陰,即所謂「乾道成男,坤道為女」是也。後天之氣滯於形,有是形,即有氣血立命安形,胥基於此。血氣之行,以一日言,晝行陽二十五度,夜行陰二十五度,一晝一夜而周大衍之數;以一生言,自有生之初,至五十歲而衍數一周也,周則血氣衰,衰則陽道閉,四十九而天癸絕,乃法天之行。女效地,地體坤,應於月,月行遲,故常不及。過不及者,是氣血虧盈之常候也。或趲前,或落後,或一月而兩至,或兩月而一行,皆病也。或去少,或去多,或色淡白,或紫黑成塊,或經年累月經事不至,或漏下,或點滴不絕,或暴崩不止,皆病也。是故有血虛,有血實,有血滯,有血寒,有血熱,是五者,經候之所病也。《機要》曰:虛者補之,實者平之,滯者散之,寒者溫之,熱者清之。故當歸、牛膝、枸杞、蓯蓉、龜甲之屬,血虛之所宜也;三稜、蓬朮、青皮、枳實、元胡、靈脂、蒲黃之屬,血實之所宜也;桃仁、紅花、蘇木、丹皮、牛膝,血滯之所宜也;乾薑、肉桂、茴香、當歸,血寒之所宜也;生地、芩、連、犀角、連翹、山梔,血熱之所宜也;乳香、沒藥、靈脂、凌霄花,血痛之所宜也。東垣云:經閉不行三熱結,三者何也?脾胃久虛,形體羸弱,氣血俱衰而致經水不行,或病中消胃熱,喜食不為肌膚,津液不生。夫經血者,津液所化,津液既絕,為熱所爍,形肉漸瘦,時見渴燥,血海枯竭,病曰血枯經閉,宜瀉胃之燥熱,補益氣血,經自行矣。此病或經適行而有子,子亦不安,為胎病者有矣,此中焦胃熱結也;或心胞脈洪數躁疾,時見大便閉塞,小溲雖清而不利,經水不行,此乃血海乾枯,宜調血脈,清胞絡中火邪,而經自行矣,此下焦包絡熱結也;或因勞心,心火上炎,月事不來者,胞脈閉也,胞脈者,屬於心而絡於胞中,今氣上迫於肺,心氣不得下通,故月事不來,宜安心補血瀉火,經自行矣,此上焦心肺熱結也。

夫婦人月經,氣血盈虧於是焉察之,病之有無於是焉候之,生息孕育於是焉系之。其通其閉,關於婦人為甚重。調養失宜,經候不能順時而下,經年累月,當行不行,病曰經閉。夫經何由而閉也?其病雖有血虛、血實、血寒、血熱、血滯、血脫之不同。推原其因,得之於血虛者,其症有五,蓋血生於脾,若飲食失節,脾胃受傷,使飲食減少,或嘔吐瀉利,或腹滿腸鳴,脾胃內虛,不能生血,而衝任虛空,此當用人參、白朮、茯苓、山藥以健其脾,當歸、川芎、白芍、熟地以補其血,佐以活血行經之劑,如香附、乾薑、陳皮、炙甘草、桃仁、紅花之類;腹滿加厚朴、腹皮;嘔吐加半夏、薑汁;泄瀉加白朮、升麻;水穀不化加砂仁、神麯、麥芽。如歸脾、六君子皆可選而用也。至如血陰而氣陽,陰生陽者也,若或飲食勞役,內傷元氣,以至自汗、盜汗,或腹痛泄瀉,耳鳴頭眩,唇乾口燥,形衰體倦,不思飲食,有此形症,氣虛之明驗也。氣虛則陽衰,陽衰則陰不足,而血日消。此當以補中益氣為主,如參、朮、茯、甘、升、柴、陳皮之屬,而佐之以當歸、芍藥、熟地以養其血。自汗、盜汗加黃耆;腹痛加厚朴;泄瀉加白朮、木香;頭眩暈加川芎;若或耳鳴有氣加龍膽草。他如六君子湯、八珍湯皆可選而用也。又有因病致虛,如瘧勞、房勞、失血勞、陰虛勞等症,日久不愈,真陰內虛。自汗、盜汗,飲食到口,只聞腥臊,食則作脹,食少體羸,不生津液,漸成骨蒸,蒸郁不止,陰血日消,衝任空虛,謂之血枯。咳嗽咯血,或痰中帶血,如歸、芎、熟地、白芍、人參、知、柏、門冬;退熱除蒸,如地骨皮、秦艽;潮熱加柴胡、黃芩;虛熱自汗加黃耆、白朮;五心煩熱加犀角、天冬;瘧勞加鱉甲;瘰癧加海藻、連翹、川貝;咳嗽加杏仁、五味、柴菀、款冬花;有痰加川貝、瓜蔞;咯血加阿膠、百合;房勞加杜仲、枸杞、巴戟、山藥、石斛、蓯蓉,如參歸養榮湯可用也,如此而血枯之症可起也。

又有諸火逼血妄行,以致嘔血、吐血、鼻血,亡血於上;腸風、痔漏,亡血於下,上下竭逆。月經不行者,血竭而衝任不貯也。吐血未除,宜治其上,滋陰降火,消瘀活血,如四物湯加枯芩、山梔、鬱金、茅花、童便、韭菜汁、京墨,以治吐衄之法行之;腸風失血未除,則用滋陰清熱,如四物湯加地榆、槐花、荊芥、秦艽、蒼朮。不行則惟滋陰養榮,而清熱降火非其所急,如四物湯加枸杞、參、耆、朮、茯、炙甘草之類,少加煨姜,以溫其中,且能引血歸於衝任。若山梔、黃芩皆宜撤去,蓋血得寒則凝,火熱內甚,資以降火清熱則可,火熱既平而用梔、芩,則胃氣傷而寒病作矣。潮熱加柴胡,蒸熱加骨皮、秦艽、鱉甲,煩熱加麥、味、知母,如此而亡血致虛者可愈也。

又有積想在心,或深思極慮,勞心過度,損傷心經,心經受傷則心血不足而靈源之舍空,是血虛於其上也;心經傷則脾血因而不行,致津液枯,津液枯則衝任之舍空,是血虛於其下也。上下竭逆,經閉不行,實由於此,法當以參歸養榮湯,如當歸、茯苓、人參、熟地、柏子仁、炙甘草、棗仁、芍藥、川芎以補心血之虛,如石菖蒲、遠志以調心經之氣,以行靈源之血,用枸杞引參、歸以入衝任之舍,如此而勞心血傷者,可復矣。此斯五者,皆不足之症也。經雖不通,症涉於虛,法當補益,補益日久,衝任自實,不必用通經破血之劑,如桃仁、紅花、牛膝、丹皮、蒲黃之屬而經自通。醫不達此,一見經閉,概投通經。如至,有用乾漆、斑蝥、水蛭以重其虛,經雖得通,是竭其巢也,可不慎諸?

至於因而得之者,《經》曰:天寒地凍,凝結成冰。此可以喻得寒而凝之理,是故有陽虛陰盛,陰乘於陽,以生內寒。而血凝者,有經來登厠,風冷入於胞中,血寒而凝者;有飲食不節,內傷生冷,寒氣客於脾胃,凝於衝任而血滯者。是其寒與血搏,則繞臍腹痛,或惡寒喜熱,或嘔吐清涎,面青肌冷,大便溏泄,或小便清白,心不煩,口不渴,寒之象也,法當以溫經散寒為主,而佐之以開滯行血之劑,如風則用防風、白芷;寒則用乾薑、桂心,加桃仁、紅花、元胡、牛膝、紫葳花、劉寄奴、丹皮、赤芍;如少腹痛,加香附、茴香,如痛甚,加乳香、沒藥;若癥瘕癖塊,加蓬朮、牛膝,甚而乾漆、三稜、檳榔可用也;惡寒發熱,頭痛,加羌活、白芷、防風,如小溫經湯可用也。至於血燥而得之者,《經》曰:天暑地暖,經血沸騰。此以喻血得熱則燥之意也。是故有陰虛而陽盛,陽乘於陰,以生內熱。而血燥者,有如食辛辣,伏鍊金石,以動腎火;悲哀驚恐,以動肺火;思謀過憂,以動心火;勞碌動苦,以動脾火;惱怒忿鬱,以動肝火;思想淫欲,以動腎火。五火相煽,燔爍津液,潤氣不行,以致陰血燥結,不得流通,而月不下者。心煩口渴,面赤肌熱,口舌生瘡,胸腹脹滿,小便赤澀,大便秘結,知燥熱結也。《機要》曰:熱者清之,如芩、連、山梔、石膏、柴胡、龍膽草,及一切苦寒之劑,以瀉諸火,是瀉火之標而不能息火之源。潤氣不行,而燥不解,法當用當歸、芍藥、生地,以益其血,滋陰所以抑陽也;用黃柏、知母,以滋其水,補水所以降火也;用麥冬、桃仁,以潤其燥;用紅花、牛膝,以行其血。蓋潤氣行則燥自開,陰氣行則血自通,是為「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之。如此而經猶不通,少佐以元胡、寄奴、紫葳花之屬,以泄其閉可也。乃若氣鬱而血滯,如肝氣鬱而憤怒、心氣鬱而積想、脾氣鬱於憂思、肺氣鬱於悲哀、腎氣鬱於恐懼。鬱而不散,聚於胞中,與血相搏,氣滯血澀,不得宣行。而經為之閉者,血滯於氣也,理宜以順氣開鬱為主,如香附、撫芎、烏藥、蓬朮、青皮為主,而佐之以桃仁、紅花、牛膝、元胡、紫葳花,少加蔻仁、沉香、檳榔,以通順乎三焦。若胸膈痞悶,枳殼、桔梗;心下痞加枳實、川連;腹脹加厚朴;嘔加丁香;小腹痛加茴香;脅痛加柴胡;如此則氣血流通,鬱結自散矣。他如氣血實為病,或有跌僕損傷,或為經行受冷,或為吐衄,失血不盡,餐寒飲冷,以致經血壅於經絡,積於胞門,結為癥瘕,為癖塊,為腸覃,諸血潮聚,漸以益大如盆、如杯。《經》云:邪氣盛則實,正氣奪則虛。諸症痃癖,邪氣實也。實者,奪之、散之,當用桃仁、紅花、牛膝、蓬朮、肉桂、乾薑,以溫散其血;用元胡索、五靈脂,以安其痛;用瓦楞子、樸消,以軟其堅;用香附、烏藥以調其氣。若氣血虛,又用當歸、人參以養其血氣,則氣行血散而癥瘕可消,並不用速攻之品,如干漆、青娘子、斑蝥、水蛭、虻蟲一切耗氣耗血之藥,類聚以求速效,使瘀積與經俱下,則暈厥之患至矣!前用之藥消其大半,則加四物,並活血之劑,以安養之使,其潛消默奪,安養之久,則衝任滿而經自行矣。乃若肥人脂滿多痰,而痰或潛住血海,亦主經閉,法當用導痰湯加黃連、川芎,不可用生地,恐其性膩膈,若用必以生薑炒過為妙。此以上四者,皆有餘之症也,症屬於有餘,補益非宜,法當攻散,因症處治。寒則溫之,氣則開之,燥則潤之,實者通之,其要機也。醫不達此,只守於攻擊,如蘇木、蓬朮、乾漆、蒲黃、桃仁、紅花一切耗血之藥,而不知寒溫、潤燥、開滯、奪實之法,又幾何而不殺人也哉!

方劑

八珍健脾飲 治脾虛不生血,血虛經閉。

八珍湯加山藥、紅花、香附、乾薑、陳皮、薑、棗。如腹痛加厚朴,嘔加半夏、薑汁,泄瀉倍朮、加升麻,穀不化加麥曲、砂仁。

補中益氣湯 治氣血虛,不能領血,血虛經閉。

四君子湯加升麻、柴胡、陳皮、當歸、白芍、熟地;如自汗盜汗加黃耆,腹痛滿加厚朴,利加木香,眩暈加川芎,耳聾加龍膽草。

滋陰除熱湯 治因病致虛,虛勞骨蒸經閉。

四物湯加人參、麥冬、知母、黃柏、秦艽、甘草、地骨皮、橘紅、銀柴胡。如潮熱加柴胡、黃芩;虛加黃耆;自汗加耆、術;五心煩熱加天冬、麥冬、犀角;瘧勞加鱉甲;瘰癧加海藻、連翹,去甘草;咳嗽加杏仁、五味、紫菀、桔梗、款冬花;有痰加貝母、薑汁;咯血加阿膠、百合;房勞加杜仲、枸杞、巴戟、山藥、蓯蓉、石斛。

滋陰降火湯 治衄血,血虛經閉。

四物湯加黃芩、山梔、鬱金、茅花、大薊、童便、韭汁、京墨。如潮熱加柴胡,蒸熱加骨皮、秦艽,煩熱加麥冬、五味、知、柏。

滋陰清熱湯 治腸風失血,血虛經閉。

四物湯加地榆、槐角、荊芥、條芩、秦艽、蒼朮。用水煎送人中白(三錢)。

滋陰養榮湯 治吐血失血,虛勞經閉。

四物湯加枸杞、人參、白朮、黃耆、茯苓、乾薑、甘草、薑、棗。

參歸養榮湯 勞心傷血,血虛經閉。

四物湯加人參、茯苓、遠志、棗仁、石菖蒲、枸杞、柏子仁、甘草。

溫經湯 風寒客於胞中,衝任內血凝經閉。

歸尾 赤芍 防風 白芷 姜 桂 桃仁 紅花 牛膝 元胡 紫葳花 劉寄奴 丹皮 香附

如小腹痛加茴香,癥瘕加三稜、蓬朮、檳榔,發熱惡寒頭痛加羌活。

抑陽潤血湯 補陰降火,清熱潤燥,血燥經閉。

歸身 生地 芍藥 黃柏 知母 麥冬 桃仁 紅花 牛膝 甘草

烏藥順氣丸 氣血滯澀,經閉不通。

香附 烏藥 川芎 青皮 蓬朮 紅花 牛膝 元胡索 沉香 檳榔 紫葳花 白豆蔻

如胸膈痛加枳殼、桔梗,腹痛加厚朴,嘔吐加丁香,小腹痛加茴香,脅痛加柴胡。

桃花散 血實經閉,癥瘕腸覃。

歸尾 桃仁 烏藥 香附 朴硝 瓦楞子 五靈脂 紅花 牛膝 肉桂 蓬朮 元胡 體虛加人參。

神仙聚寶丹 室女百病並難產,一切血暈,敗血攻心,口噤舌強及惡露不盡,入童便服。

乳香(另研) 沒藥(一兩) 當歸(一兩) 麝香(另研,一錢) 琥珀(二錢) 辰砂(一錢) 木香(一兩) 沉香(五錢) 川芎(五錢)

為末,酒水和丸,每一兩作十五丸,酒或童便下。

萬靈丹

歸身 芍藥 甘草 白芷 牛膝 肉桂 香附 蘇方木 劉寄奴 紫葳花

當歸通經丸 治癥瘕經閉,腹痛,寒熱如瘧。

大黃 當歸 乾薑 牛膝 甘草 桂心 青皮 川椒 蓬朮 川烏 桃仁

大黃膏為丸,每日醋湯下。

小溫經湯 感冒風寒發熱,頭痛腹脹,惡寒經閉。

四物湯加桂心、茴香、砂仁、白芷、香附、羌活、柴胡。

柴胡四物湯

四物湯加人參、柴胡、半夏、黃芩、甘草。泄瀉去芩,加白朮、苓。

立效獨聖散

馬鞭草汁醮膏,或四物杏仁丸,紅花當歸湯下。

集驗通經散 經事不通,寒熱頭痛,水酒同煎,逐敗血通經。

牛膝 當歸 紫葳花 蘇方木 劉寄奴 急性子 紅花 肉桂 白芷 赤芍 甘草

通經丸 室女、婦人經候不通,臍腹疼痛,或成血瘕。

炒川椒 炒川烏 蓬朮 青皮 桂心 當歸 炒桃仁 大黃

為末,醋丸桐子大,每服五丸,淡醋或酒下。

加味五積散 經脈不行,似有胎孕脹堅,脹滿二三月者。

五積原方加歸尾一錢,桃仁十粒。經不行加蓬朮、香附;經不行而發出紅疹塊者,加木香、瓜蔞根、牛膝、乾薑,水酒姜煎。

二陳四物湯 經色淡紅而又多者,痰也。

即本方加生薑煎服。

月水不通

牛蒡子根(二斤)

銼蒸三遍,絹袋盛,酒二斗浸五日,食前服一盞。

丹參散 經脈不調,或前多少,產前不安,產後惡習血不下,兼冷熱,腰脊骨節痛。

丹參

切曬為末,酒下二錢。

萬應丸 女人經閉,繞臍寒痛,及產後血氣不調等症。

乾漆(一兩,炒煙盡) 牛膝末(一兩)

以生地汁一升,銀石器中慢火熬至可丸,丸如桐子大,每服一丸至二三丸,酒飲任下,以通為度。

產寶方 治月經不利,氣上攻,欲嘔不得睡。

乾漆(炒煙盡,三錢) 當歸(四錢)

為末,蜜丸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溫酒空心下。

千金方 治月經不通,臍下痛堅如盤,時發熱往來,下利羸瘦,此為血瘕。若生內瘕,不可治也。

乾漆(一斤,燒研) 生地(二十斤,取汁)

和煎至可丸,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濕酒空心下。

保產仙方

當歸(酒浸,一錢五分) 川芎(一錢三分) 荊芥穗(八分) 蘄艾(七分,去泥) 羌活(五分) 枳殼(六分,去皮) 白芍(一錢六分,炒) 厚朴(七分,薑汁炒) 菟絲子(一錢四分) 黃耆(八分) 酒炒甘草(五分) 姜(三片)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