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鞭影小骡车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骡车

从很古的时代,人类发明了车辆,文明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国进入这样文明时期的历史是很早的。三千多年前的车辆,不论从文字记载看,还是从出土实物看,可以知道已经是很精美了。有了车,就要比速度。现在人们形容慢,常常说“牛步化”,岂不知在晋代普遍时兴坐牛车,因为牛车是很快的。《南齐书·陈显达传》记载,当时著名的快牛有陈世子青、王三郎乌、吕文显折角、江瞿昙白鼻。西晋时石崇和王恺斗富,王恺家的牛车总是追不上石崇家的,因以为耻。从电视上看到澳门比赛小马车的镜头,不禁想起我国历史上的车来。又说驾车的马是从澳大利亚买来的,我不禁想起我国四川的“川马”,又小,又驯良,又善跑,且善登山,在本世纪初还是很名贵的;又不禁想起北京南顶跑车的故事。

在北京清代也很时兴骡车赛跑的,叫作“南顶跑车”。小时候听老一辈的人常常说起南顶跑车的旧事,真比“听书”还热闹。现在不要说早已没有,就是知道的人也恐怕不多了。

要说“跑车”的事,先要由北京本世纪初的市内交通工具说起,当年北京城内最普通的交通工具是骡车,也就是骡拉轿车,是区别于载物的,现在北方还常见骡拉大车的。这种车也像现在的小汽车一样,分官车、自己拴的车、营业车(俗名“跑海车”)。这种车在北京历史上使用了足有二三百年。《都门竹枝词》有一首道:

一路车声似水流,双鞭飞去不停留。

山西脚子槟榔杆,川马骑来小粉头。

这是当年扼要地记载这种车辆的小诗,车行的速度,车辆的考究,拉车的马,乘车人的骄佚,都写到了。其中第三句“脚子”一词,即“较子”。北京当年土语把车轮叫“较子”;最讲究山西造,所以叫“山西较子”。“槟榔杆”即槟榔木的马鞭柄,又滑又结实,挥动时不容易断。当年北京豪富之家、纨绔子弟,以及著名大商号,如银号、金店,以及名伶如谭叫天、路三宝,都有一辆甚至几辆华丽的骡车,一般叫“拴车”,又叫“玩车”、“耍车”。有了好车,还要配好骡子,还要好御者,即俗话说的雇好“车把式”,这些都是十分费钱的。如果财力不继,甚至有败家破产的危险,所以那时流行两句警戒人的谚语:“和你有仇,劝你盖楼;和你有冤,劝你拴车。”据《旧都文物略》引《藤阴杂记》戴璐语并解说云:

最贵者,府邸之车,到门而卸,以小童推之而行,出则御者二,不跨辕,而执缰步趋,于两旁矫健若飞,名之曰双飞燕。次曰大鞍车,贵官乘之,障泥用红,曰红拖泥。自余皆绿色油布围之,曰官车。寻常仕宦所乘,曰站口车。陈于市口待雇者,曰跑海车。

观其所述“双飞燕车”,亦可想见《红楼梦》中黛玉进府数回中所写之车矣。老实说,当年北京一辆豪华的骡子轿车,连车带帷子、垫子、骡子、车把式等等各项置办费及日常开支,如以“等值”的方法去计算,不会比现代的一部豪华的“奔驰”或“皇冠”便宜。

单单车帷子一项,就有单、夹、皮、棉、纱,其料子有布,有绸,有呢绒、锦缎,甚至有全部用“灰鼠背”、“狐脊子”做的皮帷子,再加乌银、镀金等车饰、马饰。车帷和车饰之外,还要讲究拉车的骡子。骡子要长相好,毛色好,口要嫩,驯得要出色,什么一锭墨、铁青、银蹄、干草黄、海骝、枣骝、一锭银……都是毛色光亮,双耳俊俏,英骏非凡的牲口。一匹好骡子,等于普通好几匹的价钱,考究起来,无穷无尽,其价不赀,自然有人要为此倾家荡产了。

跑飞车

晋朝人坐牛车,唐朝人骑马,到了清朝北京人讲究坐骡车,外国人买小汽车,年轻小伙子买摩托车、自行车,种类虽然不同,心理有时是一样的。现在外国人如果买到一部新汽车,首先想奔驰一番试试车,今天谁买到一辆漂亮自行车,也想马上骑出去兜个圈子。当年北京的纨绔少年也是一样,拴部“十三太保”(即围子上嵌十三块玻璃)川马小轿车,自然也要放个辔头,奔驰眩耀于人前,因而便有“跑车”、赛车之事了。

北京清代“跑车”,早在康熙以前就有了,在柴桑的《燕京杂记》中就有记载说:

盛夏时有“跑热车”之戏,贵介公子,疾驰为乐,以骏马驾轻车,使仆夫痛箠之,瞬息百里。

不过在他的记载中,对跑车的地点没有说清楚,乾隆时得硕亭《都门竹枝词》中有一首道:

义兴天德(茶馆名)厌喧哗,小有余芳问酒家。

不是春光解领略,南西门外跑飞车。

诗中所说“南西门”,就是指右安门,那时出右安门,通向丰台一带,全是“花田”,是春日游赏胜处,又是“跑飞车”的大路。另一个跑车的地方就是“南顶”。《京都竹枝词》中也有一首道:

但开南顶(五月初一至十八日止)极喧哗,近水河棚数十家。

纨绔少年归更晚,天桥南面跑新车。

这便是“南顶跑车”,不说更早的,即使是从乾隆算起,这种风头一时的热闹事,最少也持续了一百五十多年,因为不但在光绪末年所写的《天咫偶闻》中,记载着南顶跑车的事,连三十年代初编写的《旧都文物略》也记载着当年天桥跑车的事。据《杂事略》云:“燕市少年,好夸身手,有于车四面之玻璃增前后左右为十三方者,曰‘十三太保’,自坐车辕,御骏骡,驰逐天桥一带,曰‘跑车’。竞技争先而不失整暇之态,以表示其倜傥不群。”

什么叫“南顶”,这原来是永定门外的一个游览胜地,那里有一座碧霞元君庙,也就是俗称的“娘娘庙”。每年五月初一到十八有会。在过会的时候,茶棚、吃食摊、卖唱的、卖艺的,游人麕集,热闹非凡,由乾隆到清末,一百五十多年中,历久不衰。清末时庙虽已残破不堪,但仍然十分热闹,跑车的胜会仍然十分盛行。原因是由天桥往南直到永定门外面,笔直的大道,路面宽阔,行人又少,所以能轻车快马,揽辔急驰。这种跑车,车又漂亮,牲口又健,人又神气,其豪迈之情,也决不亚于澳门的小马车比赛。稍有不同的,就是中国跑车、跑马,对于牲口的训练以“速走”为主,而不以跑或四蹄齐起的奔为佳,北京俗语叫“搂”。如外国马跑,马的前面两个蹄子同时高举往前一窜飞奔。中国跑马,不论跑得多么快,都要马或骡的左右蹄交叉往前迈,步子要快,要大,讲究后蹄印越过前蹄印,谓之“跨灶”,但不许改步狂奔。跑车不管跑道长短,都要求一口气不改步跑到终点,谁先到达谁赢。自然当年这种跑车,也有很大的缺点,它不是有组织地进行比赛,而是自发的争强好胜,不免也就常有赌气打架的事情发生,所以后来也就被禁止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