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家家井水清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井水

宋人笔记中,说柳永的词,道是有井水处,便歌柳屯田词,盖言其普遍也。人们生活中,离不开水,过去饮用水,有井水、泉水、天落水、河水之分,北京则主要靠井水。读清末朱一新所著《京师坊巷志稿》,大部分胡同名后面,都注明“井一”或“井二”,可见当年北京胡同中,差不多都有井,这是人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东西。

喝好茶,要有好水,如无好水,即使茶叶再好,也泡不出好味来。而在北京,旧时代吃口好水,并不是容易的。现在当然很方便,北京早已都是自来水。在本世纪初,那时根本没有自来水,自然都是吃井水了。但是北京内、外城及郊区,地质结构并不相同,有的地方土质好,水质好;有的地方土质差,盐碱地,水质不好,井水也就有了“甜水、淡水、苦水”之分。直到今天,北京还有“大甜水井、小甜水井、甘井胡同、四眼井、苦水井、七井胡同、王府井”等地名,这都是当年和饮水、也就是和民生有密切关系的地名。所谓“甜水”,就是含有矿泉水的味道。所谓“淡水”,基本上也近似甜水。至于“苦水”,那是盐碱味特别重的水,吃在口中,又苦又涩,不但不能吃,连洗衣服也不好,漂白衬衫用这种水洗过之后,会慢慢泛黄。

旧时代因生活上全靠井水,而井水质量又不同,所以人们特别重视甜水井。昔时北京的“名井”是不少的。早在袁中郎《瓶史》一书中就提到过,“桑园水、满井水、沙窝水、王妈妈井水”,其后清宫中,天坛、王府中都有名井。王渔洋诗云:

京师土脉少甘泉,顾渚春芽枉费煎。

只有天坛石甃好,清波一勺买千钱。

从王渔洋诗中可以看出,当年吃一口好水该多么珍贵了。清代励宗万《京城古迹考》记满井云:

今查井在安定门外五里大街,井口周围约一丈,水与井平,甃以乱石,水从石罅流出,居人掘堑蓄水。北方地脉高厚,或掘井数仞,犹不及泉,今水平不溢,亦足异也。

这不只记录了满井的情况,也写到了当时打井的情况。那时打井十分困难,北京土层厚,要打两三丈深才能见水,如果打了两三丈深,遇见甜水还好,倘若遇到的水不好,那岂不等于白废力气吗?据乾隆时汪启淑《水曹清暇录》记载,那时选择打井地点,也有些土办法的。据云:

习俗掘井之法,先去浮面之土尺许,以艾作团,取火炷而灸地,视其土色,黄则水甘,白则水淡,黑则苦,凡见黑,则易其地而掘。

大概这是当年北京挖井的工匠凭多年经验总结出来的办法,道理就是酸碱反应。不过尽管如此,当时吃水仍非易事,第一不是每幢房子中,每家每户都有口井;第二即使是甜水,水碱仍然很重。《酌中志》所谓:“茗具三日不拭,则积满水碱。”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年),周学熙筹办京师自来水公司,用安定门外沙子营下游孙河水作水源,在东直门建立水塔,开办了自来水,这样有自来水的地方,饮用吃上了软水,避免了水碱的毛病。但几十年后,仍因北方河流水源时涨时枯,不能满足北京市民用水,自来水公司便打了机井,仍用地下水作水源,这样自来水实际仍然和井水一样,仍是含矿物质的硬水,一直到现在不变。北京的人家,烧开水的水壶,里面总是积了不少水碱,这就是因为地下水源的关系。这一点,只有待于将来改进了。

买甜水

现在科学发达,有自来水,家家户户用起来很方便,一开龙头水就来了。过去吃井水的时代,则没有那么方便,即使院子中有井,也要去“汲”,井浅还好,越深越费力气,用根绳子、一个水斗,系下去,一摇就可汲上一桶。但这是一丈以内的井,如遇二三丈的井,那井台就要装绞水的辘轳了,要摇半天才能摇上一桶水,总之是困难的。何况不是每个院子中都有井,也不是每个井中的水都甜美,都好吃。要吃点好水,还要花一定代价。几十年前北京一般居民饮水,主要是靠买甜水来吃。清代成亲王永瑆有《赠大钵山人诗》云:

大钵山人凤城里,客到打门警不起。

有时梦醒忽思茶,街上呼儿买甜水。

最后一句说的就是买水的事。不过因为是诗,不可能说得十分细致。这里再作些补充。“买甜水”并不是提个桶临时去买,而大多还是由挑水的送到家中,倒到水缸里的。那时北京城内各处都有一种特殊的生意,叫作“井水窝子”(“窝”读去声,如“卧”),就是卖甜水的水铺。大的水铺在井口上盖一间小房,井口上有双辘轳不停地在绞水。井口边有很大的石槽,绞上来的水不停地注入石槽中。再由挑水人接入水车,水车装满,就吱吱呀呀地推走,按路线送到主顾门口,再用水桶把车中的水接了,挑到人家厨中,在水牌上记好担数,到月头或三节(即端阳、中秋、除夕)算账,这就是当年大部分中等人家吃水的办法。卖水是专利,谁卖哪几条胡同,都是一定的,这叫作“水道”,别人不能抢他的生意,同掏厕所的“粪道”一样。马叙伦《石屋续渖》中记“北平粪道水道之专利”云:“北平无自来水装备之区,皆由水车取于街井,挑送至宅,用水分甜苦,甜水价高。而水井亦为水商专利之具。其水道之制亦与粪道同,居民颇苦之,南人尤甚。”

这桩生意最早都是山西人做,明末史玄《旧京遗事》记云:“京师担水人皆山西客户,虽诗礼之家,担水人皆得窥其室。”

但到后来,这个行当就变成山东人的专利了。得硕亭《草珠一串》中有一首竹枝词并有自注云:

草帽新鲜袖口宽,布衫上又着磨肩(挑水人所穿半臂曰“磨肩”)。山东人若无生意,除是京师井尽干(京师卖水俱山东人)。

井水窝子门前石槽里的水,南来北往车辆上的骡马,也到这里来饮,饮完了赶车人扔一个小钱给井窝子,井窝子还给赶车人一点点槟榔,作为找头,算是只收半文。乾隆时净香居主人竹枝词所谓:“十三太保骡车傲,饮水投钱到处多。”嘉庆时佚名《燕台口号》竹枝词云:

买水终须辨苦甜,辘轳汲井石槽添。

投钱饮马还余半,抛得槟榔亦取廉。

说的都是这种情况。井水窝子由清初直到三十年代,并无改变。后来自来水越修越多,“井水窝子”和挑水人的生意才慢慢消失,成为历史上的陈迹。

老年人中有三十年代在北京小胡同中居住过的,一般都还记得吧?每天早上六七点钟起,就会听到胡同中吱吱呀呀推水车的声音。那是一种独轮小木车,轮子很高,车架中间一道竖缝,夹在轮子上半部分,把车分为两半,一边一个二尺多高、二尺多长、一尺多宽的腰圆木制水桶,两侧下部各留一出水小洞,用木塞塞牢。在腰圆水桶后面,横架一副扁担,下有两只小水桶。这种小车下有支脚,放平时,支脚着地稳住车。到了人家门口,放下车子,拿起扁担,把小水桶分置大水桶两边,一拔塞头,一股清泉便喷了出来。转瞬之间,两桶已满,塞好塞头,挑了就走,动作是很麻利的。各家“井水窝子”,各个挑水人,都有一定的地界和路线,不能越雷池一步,这是“专利”。初办自来水时,因考虑到挑水人的出路问题,而且一下子也不能家家户户都装水龙头,于是便在街头装上个水龙头,让井水窝子的挑水的人管理出售。开始一共装了四百二十几个龙头,一个时期,推车卖水的也卖的是自来水了。

当时一般人家买水要多少钱呢?庚子(一九○○年)时《高枬日记》记云:“昌(昌平)寓后园枯井出泉,月省水钱二金。”“二金”就是二两银子,他一家吃甜水,每月要用二两银子,约相当于同时二十斤猪肉的价格,是颇惊人的了。这就是那时北京的生活状貌,可见当年吃口好水是多么不容易了。

至于宫中皇帝用水,一是每天有水车到玉泉山去拉水,二是用宫中的井水,著名的是养心殿东院的“大庖井”。据《宸垣识略》记云:“明黄谏《京师泉品》谓:玉泉第一,大庖井第二。”可见其水质是非常好的。宫中井很多,比如著名的处死珍妃的珍妃井,现在游人还可看见。好井上面都盖个亭子,谓之井亭。大庖井有亭,珍妃井无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