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傷寒
凡婦人患傷寒,皆同六經治例。及至受孕,法當權宜,犯胎之藥,不可用也。王海藏用四物為主以養血安胎,其表裡寒熱,遵六經脈證加味施治,固為得法,但治三陰方法有所未備。茲推衍《傷寒論》,次第疏明,具列於下。
三陽傷寒傳經次第
岐伯曰:傷寒一日,巨陽受之。太陽脈循腰脊,經頭項,故頭項痛腰脊強。二日,陽明受之。陽明主肉,其脈挾鼻絡於目,故身熱目痛而鼻乾不得臥。三日,少陽受之。少陽主膽,其脈循脅絡於耳,故胸脅痛而耳聾。三陽經絡皆受其病,而未入於臟者,故可汗而已。又曰:治之各通其臟脈,病日衰已矣。其未滿三日者,可汗而已。其滿三日者,泄而已。妊娠三陽傷寒:足太陽膀胱、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
太陽症治
表實六合湯 主治太陽初病傷寒。其脈浮緊,惡寒無汗,或發熱、未發熱,頭項腰脊強痛,鼻塞喘滿嘔逆,此為表實,用此發汗。
當歸 熟地 川芎 酒洗白芍(各二錢) 去根麻黃 北細辛(各一錢) 生薑(三片) 蔥白(三寸)
溫服,用被蓋臥,只取微汗,汗甚邪反留連,後仿此。
茯苓六合湯 次治太陽傷寒。服前方已取汗,而小便不利,膀胱熱病者。
當歸 生地 川芎 白芍 茯苓(各二錢) 澤泄(一錢)
燈草引。
表虛六合湯 附治太陽傷風寒。脈浮而弱,惡寒有汗,發熱頭痛,鼻鳴乾嘔,咳嗽身痛,此為表虛,用此和解。
當歸 熟地 川芎 酒芍(各二錢) 桂枝 地骨皮(各錢半)
薑棗引。溫服取微汗。
風濕六合湯 附治太陽中風濕。脈浮而澀,發熱微汗,惡寒頭痛,肢節煩痛,身重足軟,此中風邪濕氣,濕宜散解。
當歸 熟地 川芎 酒芍(各二錢) 製蒼朮 北防風(各錢半)
薑蔥引。
陽明症治
葛根六合湯 主治陽明初傳傷寒。其脈浮長,惡寒無汗,發熱面赤,頭額眼眶牽痛,鼻乾,臥不得寧。此陽明經中表症,因太陽之邪怫鬱也,法宜兩解。
當歸 熟地 川芎 酒芍 葛根(各二錢) 麻黃(一錢)
薑蔥引。
石膏六合湯 次治陽明經中熱病。脈長而大,煩躁口渴,身熱不惡寒反惡熱,引飲自汗。乃肌肉經絡中從陽化為熱,尚未入腑,當解陽明表裡之熱。
當歸 生地 川芎 白芍 知母(各二錢) 石膏末(四錢) 粳米(一撮)
大黃六合湯 用治陽明胃腑實熱。脈沉數有力,大便燥結,小水短赤,蒸蒸潮熱,濈濈自汗,胸腹脹痛,舌焦渴飲。此為熱入胃腑實熱之症,法當攻下。
當歸 生地 白芍 川芎(各二錢) 酒浸大黃(一錢) 去皮炒研桃仁(七粒)
熱服取下。
胃腑熱症,脈若微澀,便硬未定,及孕婦虛弱者,忌用前湯。或舌滑尿白,裡熱尚微,雖小水數、大便硬,其熱遠在廣腸,亦不可下,只用導法。
豬膽導法 豬膽汁一合,和醋少許調勻。用竹管指頭大,長三寸,下裁平口,刮光,套入肛內二寸,上削斜口,將膽汁灌入,俯臥待欲便時取出。
蜜煎導法 白蜜四兩,慢火熬成飴糖狀,勿令焦枯,稍冷,捻作挺子如指大,摻皂角末少許,乘熱納入肛中,俯臥片時,待欲出大便,方才取出。
簡易方 治妊娠傷寒,胃腑實熱,便閉脹滿,欲攻下又恐動胎,用此雙解。
生地(三錢) 當歸(二錢) 川芎 赤芍 枯芩(各錢半) 炒研厚朴 炒梔子 大腹皮 車前子(各一錢)
此方可多服以取通利。
少陽症治
柴胡六合湯 主治少陽初傳傷寒,脈弦或洪兼弦,往來寒熱,口苦耳聾,目眩作嘔,胸脅滿痛。此為少陽表症。
當歸 熟地 川芎 酒芍 柴胡(各二錢) 條芩(錢半)
薑棗引。
加減法:嘔加陳皮,渴加花粉,腹痛減條芩、倍白芍,脹滿去棗,心下悸、小便秘去條芩加茯苓,身微熱無汗加桂枝,服取微汗。咳嗽去薑棗加乾薑、桔梗、五味,痰多加貝母、制栝蔞仁、茯苓,虛煩加竹葉、粳米,脅痛加炒青皮,兼渴飲、自汗惡熱加知母、石膏、粳米。
小柴胡湯 見二卷熱入血室。和解少陽之總劑,孕婦體強者可服。
三陽附法
柴葛解肌湯 治太陽陽明合病,未經汗下者。其脈微洪或浮大,惡寒無汗,發熱額痛,耳聾咽乾,心煩鼻燥,眼眶脹痛,用此兩解。
柴胡 葛根(各錢半) 羌活 白芷 條芩 白芍 桔梗 甘草(各一錢) 石膏末(二錢)
薑棗引。
加味黃芩湯 治太陽少陽合病。脈浮而弦,惡寒頭痛,口苦耳聾,脅痛,下利而嘔。
黃芩(三錢) 當歸 白芍(各二錢) 川芎 炙草(各錢半)
薑棗引。
柴胡白虎湯 治陽明少陽合病。脈洪兼弦,往來寒熱,口苦脅痛,自汗,煩渴而嘔。
柴胡 知母(各錢半) 人參 法半 條芩 甘草(各一錢) 石膏末 粳米(一撮)
薑棗引。
人參白虎湯 治三陽合病。腹膨脹滿,口中乾燥,身重難轉,譫語渴飲,欲眠懶食,睡出熱汗,遺尿不知,面有油垢,此熱盛灼津也。
石膏末(四錢) 知母(二錢) 人參 甘草(各一錢) 粳米(一撮)
煎至米熟服。
升麻六合湯 治妊娠傷寒,汗下後邪不解而欲傳經,濕毒發斑如錦紋,法當升散。
當歸 生地 赤芍 川芎(各二錢) 升麻 連翹(各一錢)
薑蔥引。
枳樸六合湯 治陽明傷寒,汗下後虛痞脹滿,時作時止,此為胃腑虛氣,法當消散。
當歸 熟地 炒芍 川芎(各二錢) 薑汁 炒厚朴(一錢) 麵炒枳實(八分) 木香(三分)
梔芩六合湯 治三陽傷寒汗下後,陰不得靜。
當歸 生地 白芍 川芎 條芩(各錢半) 酒炒梔仁(八分)
膠艾四物湯 治妊娠傷寒,汗下後表裡已清而胎氣損傷,血漏不止。
當歸 熟地 炒芍(各二錢) 川芎 阿膠(各錢半) 艾葉(八分)
或加蜜耆、炙草。
四物大黃湯 海藏用治孕婦傷寒蓄血發狂症。
當歸 生地 熟地 川芎 赤芍(各二錢) 酒浸大黃(一錢)
熱服取下。
三陰傷寒傳經次第
岐伯曰:四日,太陰受之。太陰脈布胃中,絡於咽,故腹滿而咽乾。五日,少陰受之。少陰脈貫腎,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六日,厥陰受之。厥陰脈循陰器而絡於肝,故煩滿囊縮。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營衛不行,五臟不通,則死矣。其不兩感於寒者,七日巨陽病衰,頭痛少愈。八日陽明病衰,身熱少愈。九日少陽病衰,耳聾微聞。十日太陰病衰,腹減如故,則思飲食。十一日少陰病衰,渴止不滿,舌乾已而嚏。十二日厥陰病衰,囊縱少腹微下,大氣皆去,病日已矣。
妊娠三陰傷寒,足太陰脾臟、足少陰腎臟、足厥陰肝臟。
太陰症治
加味理中湯 主治太陰初傳傷寒,邪從陰化為寒症。脈沉遲無力,寒多而嘔,腹痛糞溏,自利不渴,邪入中焦,手足自溫,口無味而惡食,或厥冷拘急,結胸吐蛔,皆脾臟中寒之症。
炙白朮 當歸(各二錢) 炮姜 炙草 酒炒白芍 人參(各一錢。無參用酒蒸萎蕤三錢代之)
加減法:自利腹痛加木香,利甚倍白朮,腹滿去炙草,嘔吐甚減白朮加製半夏、生薑,臍下動氣去朮加肉桂,下利清穀、腹痛身痛、四肢拘急加炮附子,心下悸動加茯苓。
桂枝大黃湯 次治太陰傷寒 邪從陽化為熱症。脈沉而散,口乾,大便秘結,腹中滿痛不止。
桂枝 酒芍 生薑 當歸(各錢半) 炙草 酒炒大黃(各一錢) 紅棗(一枚)
熱服取下。
桂枝芍藥湯 治太陰熱邪,尚未實者。脈沉而弱,只腹硬作滿,時痛時止。此因表症未罷,或誤下之,邪陷陰經,而非實熱,用此升牽陽邪而兼瀉脾火。
酒洗白芍(六錢) 桂枝 生薑(各三錢) 炙草(一錢) 棗(二枚)
黃樸六合湯 治太陰脾、陽明胃表裡同病。脈沉而洪,腹滿脹硬,終日不減,或不大便。此轉屬陽明實熱內壅之滿,法當攻下。
酒洗大黃 姜煮厚朴(各一錢) 當歸 生地 白芍 川芎(各二錢)
熱服取下。
按:腹中時滿時不滿,減復如常,脈來沉緩,乃寒虛之氣上逆也,法當溫散。
少陰症治
附桂六合湯 主治少陰初傳傷寒,邪從陰化為寒症。脈沉細無力或沉遲,四肢拘急,身涼微汗,腹中冷痛,背惡寒,陽氣虛也。但欲寐,陰氣盛也。咽痛而口不幹燥,腹痛而下利清穀,寒盛中也。四肢厥冷,骨節疼痛,寒淫於外也。法當溫中散寒。
炮附子 桂心(各一錢) 當歸 熟地 川芎 炒芍(各二錢)
乾薑引。或加炙草、白朮。
黃樸六合湯 見太陰門。次治少陰傷寒,邪從陽化為熱症。前症陰邪,但欲寐,脈沉細無力。今則不寐,脈沉數而有力,口燥咽乾,水不上升,熱之甚也,急用此湯瀉陽以救陰。
黃連阿膠湯 治少陰傷寒但欲寐,二三日已上忽變,心煩恐怕,不得安眠。是陽邪乘陰,陰不能靜也,宜清陽益陰。
川連(二錢) 炒阿膠(錢半) 條芩(炒) 芍(各錢二分)
煎熱,外攪化雞子黃一枚,每用一匙兌藥服。
麻附四物湯 治少陰太陽表裡同病,少陰病脈沉,主陰寒,身當無熱。今反發熱,二三日不了,是兼有太陽表邪,法當溫散。
炮附子 麻黃(各一錢) 當歸 熟地 川芎 炒芍(各二錢) 細辛(五分)
按:若無吐利,裡寒之症,宜去細辛加甘草一錢。
厥陰症治
當歸四逆湯 主治厥陰初傳傷寒,邪從陰化為寒症。脈微細,四肢冷寒,陰臟厥,煩躁無有安時,舌短胎滑,面色青黑。孕婦兩乳縮入,急用兩手牽扯,按向兩脅旁。陰戶緊束,少腹拘急,速搗薑蔥炒熱,用絹包裹,熨胸乳少腹等處,俟熱氣透入,收縮自定,旋服此湯。
酒炒白芍 桂枝 當歸(各三錢) 北細辛 炙草 木通(各錢半)
薑棗引。
四逆散 次治厥陰傷寒,將從陽化熱,其症未分明,但四肢逆冷,寒熱二厥,疑似不分,先用此散疏通厥陰,以提出陽邪,其厥不回,再審寒熱。
柴胡 炙草 酒炒白芍 麵炒枳實
心下悸加桂枝,尿秘加赤茯苓,等分為末,白湯每下三錢,日三服。等分煎服亦可。
加味四物湯 治厥陰傷寒,邪從陽化為熱症。脈忽沉數有力,手足冷厥,厥而復熱,熱而復厥,厥微熱微,厥深熱深,飲水多,小便少,似乎消渴。火挾木邪上逆,故熱氣撞心而疼。孕婦少腹煩滿,循陰器之筋為熱所灼,陰戶緊束,舌焦卷而胎干,大便秘而腹痛,法當攻下。
酒浸大黃 煨枳實 製厚朴(各一錢) 當歸 生地 白芍 川芎 丹參 香附(各錢半)
按:縮陰症屬厥陰肝經,總在舌胎之滑與燥、脈之微細數大分其寒熱。
兩感傷寒
兩感者,臟腑表裡同病也。凡傳經之邪,其為病也漸,兩感之邪,其為病也速。蓋陽邪酷烈,正不能御,所以三日後水漿不入,六腑之氣欲絕,昏不知人。五臟之神已敗,而不即死者,賴有胃氣未盡耳,故又三日胃氣乃盡而死。
兩感附法
大羌活湯 張潔古用治兩感初起,脈來浮數,壯熱憎寒,頭痛煩渴,身疼譫語,腹滿不食。
羌活 獨活 防風 防己 黃芩 黃連 細辛 炙草 製蒼朮 炙白朮(各五分) 生地 川芎 知母(各錢半)
熱服。
沖和靈寶飲 陶節菴用治兩感傷寒,寒熱頭痛,舌燥煩渴,脈浮數,三陽先受病者。
羌活 防風 白芷 川芎 柴胡 條芩 生地 葛根(各一錢) 石膏末(二錢) 北細辛 薄荷葉 甘草(各八分)
薑棗引。
六一順氣湯 節菴用治兩感傷寒,脈實有力,便秘燥渴,腹滿脹痛,陰經先受熱邪者,用此瀉陽以救陰。
酒浸大黃(一錢) 芒硝(八分) 麵炒枳實(五分) 姜炒厚朴 柴胡 黃芩 甘草(各錢半)
臨服兌入鐵鏽水三匙。
回陽救急湯 節菴用治兩感傷寒,裡寒下利,身疼肢冷,脈沉遲無力,及傷寒初起,頭不痛,身無熱,先怕寒,肢冷過於肘膝,或腹痛吐瀉,或吐白沫、流冷涎,或寒戰,面如刀割,引衣蜷臥,不渴,脈或微絕,或指甲唇青。此為寒中三陰,不從陽經傳來也。一名咬牙寒戰,三陰中寒之症。
炮附子 乾薑 肉桂 人參 炙草 五味子(各五分) 炙白朮 茯苓 法半 陳皮(各一錢) 生薑(三片)
煎服時調麝香末三釐,孕婦忌用。
加味法:無脈加豬膽汁一匙,泄瀉加升麻、蜜耆,嘔吐加生薑汁,口吐涎沫加鹽水炒吳茱萸。
按:已上數方,皆治兩感平緩之劑,施於表裡不急者,固為得法。若夫一日則頭痛寒熱,口乾煩渴,二日則壯熱譫語,腹滿不食,三日則耳聾陰縮,肢體厥逆,水漿不入,昏不知人,傳變如此迅速,恐用平緩之劑反失機宜,當遵仲景治有先後之說,審其表裡孰急,隨症施治,猶或可活也。所有六經症治,俱詳初集大方脈書。至若桂附辛熱,硝黃苦寒,雖為妊娠所忌,然有是病者,必用是藥治之。經曰:有故無殞亦無殞也。要在審其藥味,實與孕婦脈症相當,用之無害,稍涉疑似,慎勿妄投。
諸家治法
萬密齋曰:妊娠傷寒,專以清熱安胎為主,或汗或和或下,各隨臟腑表裡所見脈與症,分別施治。在表宜汗,主以香蘇散;半表半裡宜和解,主以黃龍湯;在裡則下之,主以三黃解毒湯。此是吾家秘訣,活人甚多,如古方六合等湯,雖分治詳明,猶不及此切當。
香蘇散 治孕婦傷寒不拘日數,但見寒熱無汗,強痛,脈浮。
用酒炒香附 蘇梗葉(各二錢) 川芎(錢半) 陳皮 白芷(各一錢) 甘草(五分)
生薑、蔥白引。
加減法:三部之脈俱浮而弦,發熱惡寒,面青善怒,氣逆口苦,小便清長,此為膽經受病。蓋肝主風,外在膽,加羌活、防風、柴胡各一錢。三部浮洪,發熱惡寒,面赤口乾,是心主熱,小腸受病,加黃芩、石膏末。尺寸俱浮緩,惡寒身重,面黃色,是脾主濕,胃腑受病,加製蒼朮、防。尺寸俱浮澀,惡寒噴嚏,面白色,肺主燥,大腸受病,加防風、桔梗。尺寸浮而濡,惡寒肢冷,面黑色,是腎主寒,膀胱受病,加桂枝、細辛。
萬氏黃龍湯 治傷寒得之三四日後,寒熱煩渴,尿赤脈弦,半表半裡症。
沙參(虛甚用人參) 柴胡(各二錢) 條芩(錢半) 甘草(一錢)
薑棗引。
加減法:如寒熱往來,無汗口乾,去棗引,加葛根二錢,蔥白三寸。頭痛不止,加川芎、白芷,引用蔥姜。發熱自汗,渴飲,加花粉、炙白朮。脈浮滑洪大,壯熱煩渴,加知母錢半,石膏末三錢,粳米一撮。脈洪實弦數,便閉,腹滿脹痛,表症未除里又急,加酒洗大黃、白芍。脈弦口苦,目眩耳聾,胸脅脹痛,往來寒熱,加酒炒香附、麵炒枳殼、川芎。心下悸,小水不利,減黃芩加茯苓。腹痛,減芩加白芍。有痰,加貝母。嘔噦,去棗加法半、炙朮、茯苓。心煩不臥,加茯神、麥冬。咳嗽,加枳、桔。
三黃解毒湯 治孕婦傷寒,四五日後,表邪已解,並無頭痛惡寒,但發熱煩躁,大渴引飲,小水赤澀,大便硬結,腹或脹痛,或利赤水,六脈沉實有力,熱邪在裡,實症。
大黃 黃芩 川連 川柏
加減法:脈沉弦有力,口苦煩渴,大小便閉,腹脅脹痛,加當歸、白芍平肝。尺寸脈沉數有力,煩躁作噦,掌心發熱,屬心經病,加麥冬、竹茹、木通。脈沉緩有力,煩渴譫妄,便秘滿悶不食,屬脾病,加煨枳實、炒川樸。尺寸脈沉澀有力,喘咳胸滿,便閉氣實,屬肺經病,加桔梗、貝母、炒葶藶。尺寸脈沉滑如石,足脛寒逆,便下赤水,屬腎經病,加熟地、炮姜。
校正萬氏三方,通治妊娠傷寒,各隨症加減,學者其細心詳之。
陶氏黃龍湯 通治傷寒熱結下利,因熱邪傳裡,胃有燥屎,心下硬痛,身熱譫語,口渴脈強,下利清水者。
酒洗大黃(二錢) 芒硝 人參 當歸(各錢半) 炒川樸(三錢) 煨枳實(五分) 桔梗 甘草(各一錢)
熱服,以下為度。
節菴曰:此非內寒而利,乃日飲湯藥而下滲也,名熱結下利;用此下之,俗謂漏底傷寒,以熱藥止之,殺人多矣。但孕婦及年老人,當減去芒硝。
按:陰寒下利宜溫澀,熱結下利宜攻下,須知下利症有熱有寒之分也。
九味羌活湯 劉河間用治孕婦傷寒,不拘何經,皆隨症加減。
羌活 防風 川芎 生地 製蒼朮(各錢半) 黃芩 白芷 甘草(各一錢) 北細辛(五分) 姜 蔥
加減法:喘加去皮尖杏仁,渴加石膏,胸滿去生地加炒枳殼、桔梗,表虛有汗去蒼朮加白朮,欲汗下兼行加大黃,咳嗽加蘇葉。
黃龍四物湯 《濟陰》用治孕婦傷寒二三日內,邪在半表半裡,脈浮弦者。
柴胡 沙參 條芩 當歸 熟地(各錢半) 川芎 白芍 甘草(各一錢)
薑棗引。
加減四物湯 《濟陰》用治傷寒熱極,發斑狀如錦云。
當歸 生地 赤芍 條芩 芥穗(等分)
脈實便秘腹痛加酒炒大黃,脈浮有表加酒炒升麻、梔子。
大青湯 《濟陰》用治傷寒發斑,變為黑色,毒熱內盛,用此發表清裡。
升麻 條芩 梔子(各二錢) 大青葉(錢半) 去皮尖杏仁(七粒) 薄荷(五分)
桂芍當歸湯 《濟陰》用治傷寒四五日內,脈浮頭重,腹中切痛,邪陷太陰。
桂枝 當歸(各三錢) 酒洗白芍(四錢)
薑棗引。
濟陰芍藥湯 治孕婦太陰傷寒,寒結自利,腹中冷痛,飲食不得下,脈沉而弱。
酒洗白芍 土炒白朮 茯苓 炙草(各二錢)
薑棗引。
《濟陰》竹葉湯 治孕婦傷寒已經汗下之後,身熱不除,氣乏心煩,脈虛無力者。
人參 麥冬 生地 炙草 炒芍 阿膠 淡竹葉(等分)
粳米一撮引。
《濟陰》六黃湯 治孕婦傷寒發汗後,汗漏不止,惡風尿難出,四肢拘急者。
蜜耆 歸身 生地 熟地 條芩 炒芍 炙草 炒阿膠(各錢半) 浮小麥(一錢)
《濟陰》黃芩湯 治孕婦傷寒取下後,協熱而利不止,脈靜小而無表裡症,法宜清解。
條芩(二錢) 酒炒炙術 炙草 茯苓 炒阿膠(各錢半)
嘔加生薑。
《濟陰》阿膠散 治孕婦傷寒服汗下諸藥,或犯胎氣,胎動不安,間服此方,以保胎元。
北地 沙參 土炒白朮 川續斷 白茯苓 炒當歸 蛤粉 炒阿膠(各五錢)
共研極細,每用三錢,米湯調下,日二服。
《濟陰》護胎法 治孕婦熱毒內攻,變生逆症,胎動下血欲墮者。灶心土研末三錢,取井底沉和作餅子,貼心坎上,以帛勒住,良久愈。
《金匱》當歸散 凡孕婦傷寒等病愈後,常服此方以保胎元。
當歸 條芩 白芍 川芎(各四兩,俱用酒炒焙乾) 土炒白朮(二兩)
再用荷葉包定,飯上蒸透,共曬研末,每日早中晚用酒水調下二錢。
尤澹菴曰:孕婦最慮熱傷,故於養血劑中加條芩以清熱,佐白朮和胃。震亨稱芩、術為安胎聖藥,是謂芩、術能清除濕熱,其胎自安耳。
辨傷寒傷風
傷寒,脈浮緊,惡寒無汗。傷風則浮緩,惡寒有汗。傷寒,始鬱而後能發熱,故有已未熱之經文。傷風則初起即發熱也。傷寒,鼻塞,項背強痛,手足微厥。傷風,鼻涕咳嗽,乾嘔頭痛,手足背皆溫也。節菴謂:西北之地多患傷寒,南方溫,患傷風、瘟疫者居多,至患傷寒,定在冬月嚴寒之際。
妊娠感冒
妊娠傷風
傷風者,風邪傷衛,衛主皮毛,內合於肺,其脈浮緩,發熱自汗,惡寒頭痛,乾嘔鼻鳴,流涕噴嚏,咳嗽氣逆,乃太陽受風邪,表虛之症,法宜疏解。
傷風症治
加味杏蘇飲 治孕婦傷風初起,用此解散風邪。
去皮尖炒研杏仁(七粒) 蘇葉 前胡 當歸 川芎 甘草 桔梗 陳皮 貝母 炒芍 炒芩 蜜炒桑皮 麵炒枳殼 去心麥冬(一錢)
薑蔥引,溫服取微汗。
加味旋伏湯 前方解表後,次服此以開通氣逆。
旋覆花(錢半) 赤茯苓 芥穗 前胡 川芎 當歸 炒芍(各一錢) 甘草 法半 北細辛(各五分)
生薑引。頭痛加白芷、白菊花,嘔逆加陳皮。
川芎茶調散 治傷風頭痛,寒熱暈眩,惡風有汗,鼻塞聲重,脈浮大者。
川芎 芥尾(各二錢) 羌活 防風 白芷 薄荷 甘草(各一錢) 細辛(五分) 茶葉(一撮)
生薑引。風熱上攻頭目加當歸、炒芩、菊花,風盛加炒殭蠶、天麻。
黃耆解肌湯 治孕婦氣虛脈弱,傷風發熱,自汗不止。
生黃耆 白沙參 炙白朮 當歸(各二錢) 柴胡 條芩 川芎 炒芍 炙草(各一錢)
薑棗引。
參蘇飲 主治孕婦傷風。
人參 沙參 蘇葉 葛根 前胡 茯苓 陳皮 桔梗(各一錢) 法半 甘草 枳殼(各五分) 木香(三分)
薑棗引。
隨症加減:表重去棗加蔥白三寸。肺熱去人參加川芎、炒桑皮、制杏仁,蔥白引。瀉甚加炙白朮、白蓮肉,胎動不安合四物湯。
四時感冒
經曰:卑下之地,春氣常在,故東南卑濕之區,風氣柔弱,易感風寒。邪由鼻入,在於上部,客入皮膚,故無六經形症,惟發熱頭痛而已。若胸滿腹熱,噯氣惡食,是兼內傷飲食也。
按:輕者為感冒,重者為傷風、傷寒,甚則為中風、中痰、中暑、濕、痰、火也。
感冒症治
香蘇飲 治孕婦四時感冒,隨症加減。
酒炒香附 蘇梗葉(各二錢) 陳皮 甘草(各一錢) 生薑(三片)
蔥三寸引。頭痛加川芎、白芷,咳嗽加炒桑皮、制杏仁,有痰加法半、川貝母,傷食加炒曲、麥芽、查肉、萊菔子,鼻塞頭暈加羌活、芥尾、當歸、炒川芎,傷風自汗加桂枝、酒洗白芍。傷寒無汗加麻黃、乾薑,溫服取微汗。心中卒痛加元胡索,酒兌服。
藿香正氣散 治孕婦外感風寒,內傷飲食。憎寒壯熱,頭痛嘔逆,胸膈滿悶,咳嗽氣喘,及傷冷、傷食、中暑、中寒、瘧疾、霍亂,吐瀉交作。凡感山嵐不正之氣,加減用之。
藿香 蘇葉 茯苓 炙術 白芷(各錢半) 大腹皮 炒川樸 陳皮 桔梗 甘草 法半 木瓜(各一錢)
薑棗引。照前方加減。
平胃散 孕婦感冒服前方已解表,即用此法調胃。
製蒼朮 炒川樸(各錢半) 陳皮 甘草(各一錢)
薑棗引。傷食加炒曲、麥芽、山楂,嘔吐噁心加煨砂仁、枳殼、香附。噯氣吞酸,胸脅刺痛加黃連,用吳萸湯炒。脾虛不思食,氣乏脈弱加蜜耆、炙朮、當歸。
四時瘟疫
瘟疫之傳變與傷寒無異,然其毒有在表在裡、在陰在陽之分。治有發毒、解毒、攻毒三法,當因春風、夏熱、秋涼、冬寒之四時各異,分別治之。古法以攻毒為急,因邪自口鼻傳入,多在裡之症,但孕婦忌攻法,宜清解。
瘟疫治法
荊防敗毒散 治孕婦初染瘟疫,脈症類傷寒者。凡感冒時氣、瘴癘鬼瘧、暇暮嗽症、赤眼口瘡、腮腫喉痹、濕毒流注、腳腫毒痢、諸瘡斑疹,皆用此方加減。
芥穗 防風 羌活 獨活 柴胡 全胡 枳殼 桔梗 茯苓 甘草 川芎 薄荷(等分)
薑蔥引。寒甚再加豆豉,惡寒自汗,引用薑棗,取微汗。加減法,口乾舌燥加條芩,夾熱加生地、木通、牛蒡子,痰加法半,膽寒肺虛加藿香、炙白朮、炮姜,肝虛加芎歸、炒芍,腎虛加熟地、續斷、當歸,腎虛寒更加北細辛。
普濟消毒飲 孕婦瘟疫發表之後,毒甚不解,邪傳入里者,酌用此方。
川連 片芩 升麻 殭蠶(俱酒炒) 炒研牛子 柴胡 連翹 甘草 桔梗 元參 陳皮 薄荷 馬勃 板藍根(等分)
燈芯引。
雙解通聖散 孕婦瘟疫,邪在三陽,表裡俱急。脈浮數有力,便秘尿澀,惡寒無汗,壯熱煩渴,腹脹身疼,脈症俱實,用此汗下兼行,與孕無礙。
芥穗 防風 連翹 薄荷 麻黃 川芎 當歸 白芍 炙術 桔梗 甘草 條芩 芒硝 炒大黃 炒梔子(各一錢) 石膏末 滑石末(各二錢)
薑蔥豆豉引。熱服,待或汗或下,其毒自解。不汗下,只管再取。孕婦去芒硝倍歸芎。
妊娠中風
《大全》曰:五臟之俞皆在背。臟腑虛,風寒從俞而入,隨其所傷之臟腑經絡發為諸病。孕婦中風若不急治,令胎墮也。
李東垣曰:中血脈用大秦艽湯,中腑用小續命湯,中臟用三化湯。然從未見有三化湯治中臟之症。
《金匱》書中分為四症:中經、中絡、中腑、中臟,其說最為的當。蓋左右不遂,筋骨不用,邪中經也。口眼歪斜,肌膚不仁,邪中腑也。昏不識人,便溺阻隔,邪中府也。神昏不語,唇緩而流涎,邪中臟也。
中經中絡
大秦艽湯 治孕婦風中經絡,左癱右瘓,半身不遂,舌強不能言語,為中經症。口眼歪斜,肌膚麻木,風氣攻注,骨節牽疼,為中絡症,俱服。
秦艽 石膏末(各三錢) 當歸 熟地 生地 炒芍 川芎 炙術 茯苓 炙草 條芩 羌活 獨活 白芷 防風(各一錢) 北細辛(五分)
生薑引。此方養血榮筋,孕婦多服無忌。
小續命湯 治風邪初中經絡,表實邪淺,用此解表。
桂枝 制杏仁 酒白芍 川芎 人參 炙草 炒芩 當歸 防己(各一錢) 附片(五分)
薑蔥引。脈弦筋急,倍川芎加苡仁。煩躁便秘去桂,加生地、竹瀝、防己、防風、麻黃、桂枝、羌活、芥尾、炙草、川芎各一錢,川續斷、炒苡仁、當歸、松木節、羚羊角末各錢半,生薑引。有汗去麻黃。
加味五物湯 治孕婦營衛素虛,風中經絡。舌軟無力,不能言語,脈浮緩,自汗不止。
蜜耆(三錢) 當歸(二錢) 桂枝 酒芍(各錢半) 生薑(三片) 棗(二枚)
按:衛虛則不用,營虛則不仁,中在左者倍用蜜耆,中在右者宜倍當歸。
中腑症治
加減通聖散 孕婦形氣素虛,風邪中腑。脈浮數無力,神昏,便秘,脹悶,法宜兩解。
人參 炙術 茯苓 炙草 當歸 酒芍 川芎 酒芩(各錢半) 芥穗 防風 獨活 連翹(各一錢) 酒炒大黃 炒梔 天麻 白附 殭蠶(各五分)
薑棗煎服,取汗下為度。此方扶正祛邪,不犯胎氣。
三化湯 治中腑之人,形氣俱實,方可用此。
酒洗大黃(二錢) 炒川樸 羌活(各一錢) 麵炒枳實(五分)
熱服取下。
按:治孕婦中腑,形氣雖實,亦不可單用此湯,宜主以四物湯為妙。
中臟症冶
《濟陰》殭蠶散 治風邪中臟,痰涎泛溢,兩手握拳,牙關緊急,神昏不語,髻緩流涎。
炒殭蠶 煨天麻 當歸 獨活 羚羊角末(各錢半) 麻黃 川芎 膽星 白附 法半 藿香(各一錢)
生薑、薄荷引。
《濟陰》防風湯 治風邪中臟,卒然昏倒,神迷口噤,四體強直。
防風 續斷 葛根 當歸 羚羊角末(各錢半) 秦艽 防己 茯神 苡仁 炙草 膽星(各一錢) 北細辛 桂心(各五分)
薑蔥引。凡中風之脈,卻喜浮緩,忌堅大牢疾。
中痰火寒濕風痰
痰火乃內發之病,其來必有先兆。寒痰屬腎,濕痰屬脾,風痰屬肝,內發亦有別。
妊娠中痰火
清熱化痰湯 孕婦痰火迷心竅,神思恍惚,舌強難言,頭暈足軟,脈滑數,形氣虛者。
人參 炙術 茯苓 炙草 陳皮 法半(各一錢) 當歸 條芩 制麥冬 川芎 炒芍(各錢半) 酒炒川連 麵炒枳實 石菖蒲 炒香附 膽星 竹茹(各五分)
木香、薑棗引。
加減滌痰湯 治孕婦中痰火,脈滑數有力,形氣強者。
法半 膽星 陳皮 茯苓 炒芩(各錢半) 炒枳殼 石菖蒲 天麻 炒連 甘草 竹茹(各一錢)
生薑引。
便秘加酒炒大黃、生地、當歸。
中寒濕風痰
《濟陰》殭蠶散 見前中臟症治。通治中寒痰、濕痰、風痰。
俱隨症加引經藥。風痰屬肝,脈浮弦,抽搦暈眩,痰迷不醒,面目色青,加桂枝、柴胡、羌、防。寒痰屬腎,脈沉遲,痰迷氣乏,口流涎末,肢冷便利,加細辛、附片、炮姜。濕痰屬脾,脈浮滑,痰滑易出,唇緩昏倒,體重面黃,加防己、制蒼白朮。
脾虛中痰
《金鑑》醒脾湯 治孕婦脾虛中痰,脈來遲緩。昏迷搐搦,時作時止,面慘黃或青白,二便清利,口吐滑痰。
人參 炙術 茯苓 炙草 陳皮 法半 天麻(各一錢) 真膽星 制全蠍 炒殭蠶 煨木香(各五分) 陳穀米(一撮)
生薑引。
緩肝理脾湯 治脾虛肝旺,卒中風痰。脈弦而遲,面青唇白,昏迷不醒,口流黃涎,頭暈目眩,肢冷抽搐。
人參 炙術 炒芍 桂枝 炒山藥 炒研扁豆 茯苓(各錢半) 陳皮 炙草 木瓜(一錢)
薑棗引。孕歸加當歸、川芎。
妊娠瘛瘲
瘛者,筋脈急而縮;瘲者,筋脈緩而伸。皆內因肝風與心火相熾而成也。瘛瘲證治:勾藤、當歸、川芎、茯神、炙朮、條芩、續斷、柴胡各錢半,天麻、桔梗、梔仁、薄荷各一錢,蔥白引。風痰加膽星、法半,風盛加炒殭蠶,煩渴加葛根、石膏末。
加味八珍湯 治孕婦氣血素虛,風邪襲入而成瘛瘲。
當歸 熟地 川芎 酒芍 炙術 沙參 茯苓 續斷(各錢半) 炙草 勾子 梔仁 炒芩 桂心 薄荷(各一錢)
薑棗引。若瘛瘲無力,汗出如珠者,不治之症。
偏枯喑痱
風痱偏枯
風痱者,四肢不收,身無痛處;偏枯症,半身不遂,身有痛處。二症皆言語失常,而神志不昏亂,此邪在腠理、營衛間,尚屬微淺病。
加味五物湯 見風中經絡。治發風痱,四肢不收,偏枯,半身不遂,脈浮緩或微。言語失常,或汗不止,服此補營衛以散風邪。
妊娠喑痱
喑痱症,邪已入臟,神昏志亂,口不能言,厥逆悶死,乃腎氣內奪,厥邪入臟之凶症也。
喑痱症治
地黃飲子 治孕婦喑痱,神志昏亂,口不能言,終日悶死,脈沉微或欲絕。
制肉蓯蓉 巴天戟 焦熟地 炒志肉 淨棗皮(各錢半) 炮附子 制麥冬 五味子 石菖蒲 茯苓 石斛 桂心 薄荷(各一錢)
薑棗引。頻頻溫服。
按:孕婦懷胎至九月,另有子喑一症,此因胎氣阻隔臟氣而然,生育即愈,不必服藥。詳見四卷。
類中風九症
屍厥症,形厥而氣不厥也,發時口鼻無氣狀,類死屍,但脈自活動為異。中氣、中虛、中食、中寒、中火、中暑、中濕、中惡八症,雖皆卒然昏死,不省人事,類乎真中風,但不見口眼歪斜,偏枯不仁不用等症為異耳。
按:以上九症,若孕婦患之,宜用標本兼施,邪正相安之劑,校列於後。
妊娠屍厥
加味四逆湯 治虛寒屍厥。脈微細動而無力,肢冷唇緩,面白無氣,狀類死屍者。
人參 附子 當歸 炒芍 桂枝 炙術 炙草(各錢半) 北細辛(五分)
薑棗引。煎汁徐徐灌入。
滌痰湯 治痰迷屍厥。脈動而滑,昏死流涎,喉中時作水雞聲。
真膽星 法半 陳皮 人參 茯苓(各錢半) 炒枳實 石菖蒲 竹茹 甘草(各八分) 生薑(三片)
逆冷加桂心,孕婦加當歸、川芎、炙朮、炒研砂仁、蘇梗。
《濟陰》回生湯 治氣閉屍厥。其先必患腹痛秘結,卒然大叫昏死,面紅,脈動有力。
酒炒大黃 片芩(各一錢) 炒枳實 厚朴(各五分) 當歸 生地 川芎 赤芍(各錢半)
溫服。若有疑似,去大黃倍片芩加赤茯、車子。
妊娠中氣
木香調氣散 治體實中氣,惱怒氣逆,卒然昏倒,牙噤面青,口鼻氣粗,脈洪有力。
木香 丁香 白蔻 砂仁 檀香 炙草 藿香 陳皮(各五分) 當歸 川芎 炙香附(各一錢)
蘇梗引。有熱去丁香、白蔻,加茯苓、炒芩、薄荷。
加減順氣散 治體虛中氣,因憂思抑鬱,志意不伸,神氣耗散而昏死,脈結,面白。
炒香附 炒棗仁 當歸 茯神(各錢半) 炙術 炒芍 川芎 木瓜 烏藥 炙草 蘇梗(各一錢)
薑棗引。
妊娠中虛
加味生脈飲 治孕婦中虛。因平日氣虛,復煩勞過度,或忍饑受餓,致清陽不伸。氣脫昏死,四肢不收,面白唇紅,口張脈微細無力。
人參 制麥冬 五味子 炙鹿茸(無鹿茸,用鹿膠加耆朮) 當歸 熟地(等分)
十聖散 治孕婦中虛。脈症虛弱,不時昏死,可常服之。
人參 蜜耆 炙術 炙草 川芎 炒芍(各一錢) 熟地 當歸 川續斷(各錢半) 炒研砂仁(五分)
生薑、紅棗引。
妊娠中食
鹽湯探吐法 凡中食,有因飲食過飽,氣為食隔,運化不行,悶亂昏死者,亦有因食飽之後,暴怒塞胸,氣逆昏死者,俱用炒枯熱鹽一把淬入滾湯中,頻頻灌下二三碗,旋以指尖探入喉間,令其作吐,不吐再灌再探,但得或吐或下,其婦必蘇,即服後方。
平胃散 見前感冒。中食取吐之後用此,照前加減以調脾胃。
傷食附法
六君子湯 凡孕婦中食傷食,俱隨症加減。
人參(如無,用蜜蒸萎蕤代或用沙參) 土炒白朮 去皮茯苓(各錢半) 去白陳皮 薑製半夏 炙甘草(各一錢) 生薑(三片) 紅棗(二枚)
隨症加減法:脈強氣實,胸膈滿悶,去人參、紅棗,加酒炒香附、炒樸、木香。傷穀食,加炒神麯、麥芽、穀芽。傷麵食,加炒麥芽、炒研蘿蔔子。肉食停滯,加山楂肉、制杏仁。魚腥所傷,加蘇葉、醋炒青皮。傷辛熱食物,加炒川連、炒芩。傷生冷,加砂仁、藿香、木香、香附。傷油膩冷物,加煨肉、蔻砂仁。果物停滯,加炒蘿蔔子末,並用致傷之果核皮肉燒滅存性同煎。
妊娠中寒
薑蔥熨法 凡中寒昏死,通身逆冷,脈伏不見。用生薑一斤,生蔥大把切碎,同搗如泥,鍋中炒熱,將布二塊輪流包定,待藥氣透入,孕婦必蘇,此方兼治中風寒痰濕氣食血結中惡,神效。
附子理中湯 通治中寒之症。脈微欲絕,氣悶昏死,口鼻氣冷,流涎,肢體厥逆者。
土炒白朮(三錢) 人參 炙草 乾薑(各二錢) 炮附子(錢半)
無汗加麻黃、細辛,嘔逆加泡吳萸、丁香,胎動加芎歸、續斷、杜仲。
十聖散 見前妊娠中虛。加附片、乾薑、桂心治孕婦中寒最妙。
妊娠中火
涼膈四物湯 治中火形氣實,脈洪大而有力。乃因七情過極,五志之火兩發,致神昏仆倒,筋脈干縮,面赤唇焦,便秘脹悶。
酒浸大黃 芒硝 木通 赤茯 甘草(各一錢) 當歸 生地 連翹 條芩 川芎 酒芍(各錢半) 梔仁 薄荷 淡竹葉(各五分)
胎動去硝黃,加續斷、阿膠、丹參。
梔芩六合湯 見前三陽附法。治孕婦中火,脈不甚實,用此平和之劑,多服自效。
妊娠中暑
香茹飲 治中暑症。暑有陰陽之分,中陰邪者,症似傷寒,頭身強痛,惡寒無汗,而更壯熱心煩,或吐瀉或搐搦,此得之於受風納涼,外寒內暑,暑熱攻肝,內生風病也。
陳香薷(二錢) 酒炒川連(八分) 姜炒川樸 炒研扁豆
加入川芎、羌活、防風、炒芍各一錢,姜引。勿熱服,有汗勿用。
按:靜而得之為中暑,動而得之為中熱,皆發於夏月,脈浮無汗者用此方。
暑症附法
二香散 治孕婦伏暑。發熱無汗,口渴飲水,面色紅赤,乾嘔噁心,腹痛昏臥,用此內清外散。
紫蘇 藿香 白芷 茯苓 陳皮 法半 甘草 桔梗 香茹 炒樸 扁豆 炙術 木瓜(各一錢) 炒連 腹毛(各五分)
薑棗引。
辰砂益元散 治孕婦傷暑。身熱有汗,頭痛口渴,煩躁足冷,甚則熱極神昏,面垢喘逆,脈浮而濡。
滑石(三錢) 甘草(一錢) 辰砂(五分)
研為細末,每用二錢,白湯調服。
加味白虎湯 治中暑中熱。身熱自汗,足冷燥渴,不時昏迷。
石膏末(四錢) 知母(錢半) 甘草(一錢) 粳米(一撮)
氣實加蒼朮,氣虛加人參。
李東垣曰:動而傷暑,火熱傷氣,辛苦之人多得之,宜人參白虎湯。靜而傷暑,濕盛身重,安樂之人貪風納涼多得之,宜白虎蒼朮湯。
按:脈沉細屬濕,因先受暑後受濕,暑濕相搏名濕溫症。其候脛冷腹滿,頭痛多汗,渴而譫語,故加蒼朮燥濕,虛加人參,脈洪有力正用白虎湯。孕婦中暑熱,胎動不安,照法服藥,外用護胎法,見前傷寒門。
清暑益氣湯 治孕婦暑厥。脈沉遲無力,厥逆冷汗,昏迷不醒。曰元氣素虛,暑熱衝心,亦有夾痰。
人參 炙術 蜜耆 麥冬 當歸 葛根(各一錢) 炙草 升麻 澤泄 陳皮 炒神麯 炒青皮 炒川柏 五味子 製蒼朮(各五分)
生薑、紅棗引。並治男婦酒病。
調元生脈散 治孕婦中暑熱,脈虛氣弱,發熱多汗,頭暈目眩,蜷臥口渴,氣短者。
人參 去心麥冬 蜜黃耆(各二錢) 茯神 五味子 炙草(各一錢) 生薑 紅棗
若惡寒夾表,當用前湯。
竹葉石膏湯 治孕婦傷暑熱,脈虛發渴,身熱自汗,喘促氣逆,虛熱作吐,氣乏者。
竹葉 人參 法半 炙草(各一錢) 石膏末 制麥冬 粳米(各二錢) 生薑(三片)
又方 淡竹葉、石膏末、木通、薄荷、桔梗、甘草,治胃實火盛而作渴。
薷苓湯 治傷暑泄瀉,發熱口渴,小水不利。
香茹(二錢) 炒樸 炙術 茯苓 澤泄 豬苓(各一錢) 炒連 桂心(各五分)
燈芯引。
妊娠中濕
脾虛多中濕,濕從內生,因平日過食厚味醇酒,生冷瓜果,熱與濕鬱而生痰,致發熱身重,昏冒不醒,此濕與熱壅滯於內也。早晨霧露及臥濕處,著汗衣,洗冷水,淋生雨,並遠行冒犯山嵐瘴氣,致頭身重痛,皮膚黃腫,大便溏瀉,甚則昏冒不醒。此感冒濕氣,外因為病也。
中濕症治
滲濕湯 治孕婦中濕。脈洪滑有力,初起發熱身重,頭痛口乾,二便秘結,昏死口噤,痰壅喉間,滑而易出。先用薑湯灌蘇,或用薑蔥熨法。旋服
製蒼朮 白朮 陳皮 茯苓 豬苓 澤泄 法半 甘草 川芎 香附 炒研砂仁 炒連 生薑
表裡俱實加羌活、防己、條芩。先用薑湯灌蘇或用薑蔥熨法,旋服。
柴苓湯 治中濕。脈浮弦,潮熱身重,頭痛口苦,脅痛便秘,形氣虛者。
人參 柴胡 茯苓(各二錢) 炙術 條芩 法半(各錢半) 豬苓 澤泄 甘草 桂心(各一錢)
薑棗引。
胃苓湯 治中濕。脈浮洪,發熱無汗,口渴便秘,腹痛或瀉,停飲夾食,內因為病。
製蒼朮 白朮 陳皮 炒樸 甘草 茯苓 澤泄 豬苓 桂心
姜引。
五皮湯 治中濕。皮膚浮腫,頭身重痛,喘滿溏泄,外因為病者用。
大腹皮 生薑皮 炒桑皮 茯苓皮 五加皮(等分服)
夾熱加地骨皮。
消導二陳湯 治孕婦脾虛傷食,及停痰夾食。身重頭重,肢冷惡食,或喘或咳,瀉下澄清,脈泄滑無力。
製蒼朮 白朮 茯苓 陳皮 法半 炙草 炒香附 炒神麯 炒砂仁 藿香 生薑
惡寒夾表加蘇葉,柴胡,蔥白引。
妊娠中惡
《大全》云:孕婦忽然心腹刺痛,悶絕而死,謂之中惡。蓋邪惡之氣中於胎而傷母也。總因血氣不和,則精神怯弱,邪惡之氣得以中之,宜調正氣為主,克伐藥不可專用也。
中惡治法
當歸散 治孕婦中惡。其脈緊細,心腹刺痛,昏死流涎,面白肢冷。
公丁香 醋炒青皮 湯泡吳萸(各五分) 當歸 川芎 茯神 炒芍(各錢半)
煎湯灌之。
調氣散 治中惡初起。氣逆虛喘,心腹脹痛,卒然昏倒。
炒研砂仁 白蔻 丁香 木香 藿香(各五分) 製蒼朮 炒樸 陳皮 甘草 合香(各一錢)
薑棗引。
散滯湯 治中惡惡氣傷胎。胎動作痛,手不可近,不能飲食者。
醋炒青皮 木香(各五分) 當歸 炒芍 條芩(各二錢) 川芎 甘草 蘇梗(各錢半)
苧麻根引。
按:中惡有二症,有中諸般毒惡食物,腹痛氣悶卒死者,治法見幼科中毒門。有因經過破廟古塚,中其冷邪屍氣,或行立古井廢溝邊,中其穢惡濕毒,皆以中惡名。但孕婦患此,法當扶正祛邪,忌用克伐也。
中惡之脈緊細則吉,浮大主凶,又曰鬼祟之脈,兩手不一,大小遲數,脈無定形。
神病門
神病總括
五臟所藏七神,心藏神,脾藏意與智,肺藏魄,肝藏魂,腎藏精與志。五臟所生七情,心生喜,脾生憂與思,肺生悲,肝生怒,腎生恐與懼。
按:怔忡、驚悸、恍惚、健忘、失志、傷神,皆名神病,總因心虛膽怯,諸邪得以乘之。病由內生,法宜補養。
神病症治
安神丸 治孕婦神病,心虛夾熱,脈微洪者。
川連 生地 當歸(各一兩)
曬乾,另研甘草五錢,再共研勻。煮麵糊為小丸,研硃砂一兩滾衣,臨臥鹽湯送下三錢,日二服。
仁熟散 治膽虛神病,恐怕不能獨臥。
制柏子仁 北枸杞 茯神 當歸 沙參(各錢半) 熟地(三錢) 五味子 淨棗皮 白菊花(各一錢) 炒枳殼 桂心(各五分)
薑棗引。臥時酒兌服。不思飲食可服歸脾湯,見嗣育要方。
養心湯 治孕婦神病。
北沙參 炒志肉 蓮肉 炒棗仁 制柏子 當歸 蜜耆 茯神 茯苓(各錢半) 川芎 炙草 法半(各一錢) 五味子 桂心(各五分)
溫服。
妊娠痙病
《大全》謂:孕婦體虛受風,先傷太陽經絡,復感風寒濕三邪相搏而成痙。經曰:太陽病,發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痙。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名曰柔痙。
剛痙症冶
加味葛根湯 治孕婦脈浮數,惡寒無汗,身熱頭熱,面赤,目脈赤,足寒,獨頭搖,卒然口噤,背強直不能俯仰。此太陽實邪,風寒偏盛,法宜解表。
葛根(二錢) 麻黃 桂枝 酒芍 炙草 川芎 獨活 當歸(各一錢)
薑棗引。渴加熟石膏,寒盛肢冷用肉桂。夏月用蘇梗、羌活,去麻黃。
柔痙症治
加味桂枝湯 治孕婦脈浮有汗,不惡寒但發熱,頭搖口噤,項背強直,身體重痛,頸不得伸。此太陽兼陽明虛邪,風濕偏盛,法當兩解。
桂枝 葛根 酒芍 當歸(各二錢) 川芎 防己 炙草(各一錢)
薑棗引。
剛柔二痙
如聖飲 總治二痙,表裡實形氣強者。
羌活 防風 白芷 川芎 柴胡 條芩 法半 甘草 當歸 白芍(各一錢) 烏藥 酒炒 大黃(各八分)
便利去大黃,剛痙加麻黃、製蒼朮,柔痙加桂枝、炙白朮、薑棗,尿秘加木通。
小續命湯 見前中風。治風寒濕三邪雜揉成痙。孕婦去附子加當歸、苡仁,剛痙去附子,柔痙去麻黃。表實去參附,加羌活、獨活。
加味四物湯 治孕婦血虧不能榮筋,外邪襲入,發為痙病。
當歸 熟地 炒芍 川芎 續斷(各錢半) 羌活 獨活 防風 芥尾 炙草 炒芩(各一錢)
姜引。
桂枝補血湯 治孕婦胎動下血,血虛風襲成痙。
桂枝 酒芍 蜜耆(各三錢) 當歸 炙草 生薑(各二錢) 棗(二枚)
此方通治產後金瘡、跌打損傷,服之神效。
痹痿二症
妊娠痹病
三痹之因,風寒濕雜合為病也。風邪盛者,其痛流走,故曰行痹。寒邪盛者,痛甚苦,故曰痛痹。濕邪盛者,其痛得著,故曰著痹。五痹者,皮痹、脈痹、肌痹、筋痹、骨痹也。辨症詳見初集。
小續命湯 見前中風,通治孕婦三痹、五痹,隨症加減。行痹走痛,加川獨活。痛痹苦痛,加川續斷。著痹重著,加製蒼朮。皮痹皮上麻木,微覺痛癢,加北黃耆。脈痹血停作痛,痛處色變,加紅花、薑黃。肌痹肌膚頑木,不知痛癢,加白芷、葛根。骨痹骨重痠疼,不能牽動,加虎骨。筋痹筋脈攣節,痛屈不伸,加羚羊角、川續斷。有汗,去麻黃。便溏,去防己加苡仁。寒甚,去條芩加炮姜。熱盛,去附子加石膏。風盛,加羌活、煨天麻。濕盛,加製蒼朮、苡仁。
加減三痹湯 治孕婦體虛,風寒濕三邪襲入成痹。手足拘攣,腰膝作痛,冷硬重著,屈伸無力,用此扶正祛邪。
人參 黃耆 炙術 茯苓 當歸 熟地 川芎 酒芍 續斷 獨活 炒杜仲 炒苡(各一錢) 秦艽 防風 細辛 炙草(各八分)
薑棗引。寒甚加桂心,此方最妥。
妊娠痿病
五痿者,心、肝、脾、肺、腎五臟之痿也。辨症詳見初集。但方中多峻利藥,孕婦難堪,且胎前患痿者絕少,聊附數方以備參考。
按:今人多以痹痿為一症,因相類也。然痿病兩足疼軟而不作痛,痹則通身肢節重痛。但觀古人治痿不用風藥,可知痿多虛、痹多實,所因不同也。
痿病治法
清燥湯 治時令濕熱熏蒸,足軟成痿。
蜜耆 當歸 生地 茯苓(各錢半) 人參 炙白朮 製蒼朮 制麥冬 川芎 陳皮 澤泄(各一錢) 升麻 柴胡 炙草 炒川連 炒川白 炒神麯(各五分)
薑棗引。
補元湯 治孕婦體虛,或因久病積弱成痿。
人參 蜜耆 炙術 當歸 川芎 炒芍 續斷 杜仲(各錢半) 熟地(二錢) 炒苡仁 木瓜 桂心 炙草(各一錢)
薑棗引。濕盛加製蒼朮,熱去桂加條芩。
妊娠腳氣
此因內有濕熱,外感風寒,相合為病,故往來寒熱,狀似傷寒。如兩腿脛膝火熱腫痛者,此濕熱盛也,名曰濕腳氣。若不腫不熱而作痛,或乾枯,大便難,虛煩微熱者,此寒濕盛也,名曰乾腳氣。另有皺腳、脆腳、足跟腫痛,見四卷胎前本病。
治濕腳氣
加味蒼柏散 孕婦脈浮數,發熱惡寒,兩腿膝脛腫痛火熱,症似傷寒。
製蒼朮 白朮 黃柏 川芎 羌活 獨活 生地 當歸 赤芍 木通 知母 防己 木瓜 苡仁 甘草 生薑 蔥白
溫服取汗。
當歸拈痛湯 治孕婦體虛,外感濕熱,而成腳氣。
當歸 炙術 製蒼朮 酒炒茵陳 酒炒苦參 酒炒條芩 酒炒知母 羌活 防風 升麻 葛根 豬苓 澤泄 炙草
虛甚加人參。
治乾腳氣
五積散 孕婦脈遲澀有力,虛煩微熱,足膝腿脛不熱不腫,一味重痛,寒濕為病,非此不除。
當歸 川芎 炒芍 茯苓 桔梗 白芷(各一錢) 炒川樸 炒枳殼 陳皮 製蒼朮(各八分) 法半 甘草 麻黃 桂枝 乾薑(各五分)
薑蔥引。
妊娠霍亂
乃因風寒暑飲之雜邪為病也。如卒然揮霍變亂,心腹大痛,吐瀉交作者,名濕霍亂。若欲吐不能吐,欲瀉不得瀉,腹中絞痛,邪無去路,名乾霍亂。總因飲食不節,寒熱不調,清濁相干,陰陽乖隔而成也。或吐或利,其邪易解。若寒盛則凝邪無去路,俗名絞腸痧是也。
治濕霍亂
藿香正氣散 見四時感冒。治孕婦因風寒暑食雜揉為病。發熱惡寒,腹痛吐瀉,頭身疼脹,里雖解而表不除,用此散而和之。傷食加消導二香散,見前中暑門。治暑飲合邪,吐多瀉少,胸腹脹痛,口渴引飲,通治伏暑吐瀉、轉筋。
薷苓湯 見前中暑門。治孕婦夏月中暑,霍亂吐瀉,發熱惡寒,小便短赤,脈虛而濡。煩渴去桂加葛根,無寒熱者單用五苓散。
治乾霍亂
鹽湯探吐法 見前中食門。治孕婦初患乾霍亂,欲吐不得吐,欲瀉不得瀉,胸腹刺痛欲死。照法隨飲隨探,必令或吐或下,方可用藥治之。若未得吐瀉,切忌妄飲食。蓋穀食下咽,反助邪強,氣悶立死。
桂苓甘露飲 治孕婦寒濕暑邪凝結中脘,不得吐瀉,腹中絞痛,煩渴尿秘熱盛者。
茯苓 炙術 豬苓 澤泄(各錢半) 熟石膏 寒水石 滑石末(各三錢) 桂心(五分)
燈芯引。此方治夾熱霍亂。
加味理中湯 治孕婦乾霍亂。裡寒肢冷,舌卷陰緊,脈伏不見,腹中冷痛,轉筋陰症。
人參 炙術 炮姜 炙草 藿香(各錢半) 炒研砂仁 益智仁(各一錢) 桂心(五分)
木香引。外用薑蔥熨法,見前中寒門。
霍亂附法
萬氏香蘇散 治孕婦霍亂吐瀉。
酒炒香附 蘇莖葉(各二錢) 陳皮 甘草 藿香(各一錢) 研砂仁(五分)
轉筋加木瓜,胎動不安加炙朮、芎歸。夏加炒連、香茹、條芩,冬加桂枝、炮薑、炙術。
《濟陰》白朮散 治霍亂吐瀉不止。
炙白朮 炒研益智仁 陳皮(各錢半) 煨研草蔻 炒枳殼 炒良薑 赤茯苓(各一錢)
頻頻與服。
嘔吐噦瀉
妊娠嘔吐噦
古人謂:嘔屬陽明,有聲有物,氣血俱病也。吐屬太陽,有物無聲,血病也。噦屬少陽,有聲無物,氣病也。李杲謂:三者皆屬脾胃虛弱。
二陳湯 通治嘔吐,隨症加味。
陳皮 法半 茯苓 甘草
生薑、蘇莖引。
血虛脈澀加當歸、川芎、炙術,氣虛脈弱加炙朮、人參,血熱加條芩,裡寒脈遲加砂仁、丁香、吳萸,熱盛便秘脈實加炒芩、連、炒枳殼。
藿香正氣散 見四時感冒門。治感冒風寒暑濕,發熱惡寒,頭痛嘔吐。夾食加炒曲、麥芽、山楂、附米,氣逆加炒研白蔻、砂仁、木香。
比和飲 治久病胃虛,聞食即吐。
人參 炙術 茯苓 炙草 藿香 陳皮 炒砂仁 炒神麯 陳穀米 伏龍肝 姜 棗
虛而夾寒加丁香、木香、白蔻。
和胃湯 治傷食嘔吐,肚腹脹熱,惡食吐酸,眼胞虛浮,潮熱好臥。
陳皮 法半 砂仁 蒼朮 炒樸 合香 香附 炙草 楂肉 炒曲 麥芽 蘇葉 生薑
香砂六君湯 治孕婦痰飲嘔吐,頭暈目眩面青,頻吐痰水涎沫。
人參 炙術 茯苓 炙草 陳皮 法半 炒香附 煨砂仁 藿香
薑棗引。
清熱四物湯 治孕婦實吐。平日壯盛,偶因停滯,胸腹脹滿,二便秘結,痞硬口渴,思飲寒涼,吐多酸臭黏汙,脈弦滑實。
酒炒大黃 炒川樸 陳皮 甘草(各一錢) 炒枳殼(五分) 當歸 生地 川芎 白芍 條芩(各錢半)
姜引。
加味溫膽湯 治孕婦熱吐,因過食煎炒熱物,熱積胃中,食入即吐。口渴飲冷,吐多痰涎,身熱唇紅,小水赤澀,脈數而弦。
陳皮 法半 茯苓 甘草 麥冬 炒芩 炒連 竹茹 炒枳實
燈芯引。熱甚加石膏末。
丁萸理中湯 治中寒吐噦,因過食生冷,停滯不消,或胃氣虛寒,不化飲食,朝食暮吐,不臭不酸,時作噦噫,面白肢冷,脈遲而澀。
公丁香 泡吳萸 人參(各五分) 炙術(二錢) 炙草 炮姜(各錢半)
或加法半、陳皮。
另有惡阻症,乃系胎病,見四卷。
妊娠泄瀉
加味理中湯 治孕婦寒瀉。脈沉而遲,腸鳴腹痛,暴下清冷,溏如鴨糞。
人參 炙術 炮姜 炙草 赤茯 合香(各錢半) 木香(三分)
寒甚加附片。
升陽益胃湯 治孕婦飧泄,谷完不化,食後即瀉。
人參 蜜耆 炙術 當歸 炒芍(各錢半) 炙草 陳皮 炒曲 炒芩(各一錢) 升麻 柴胡(各五分)
薑棗引。
胃苓湯 見前中濕。治濕泄,水泄,泄下多水,腸鳴而不腹痛。
甘露飲 見前霍亂。治飲泄,口渴而飲,飲而即泄,反復如是。
滌痰湯 見前屍厥。治痰泄,痰壅氣粗,脈來沉滑,時瀉時止。
清暑益氣湯 見前中暑。治暑泄口渴,自汗心煩,面垢脈虛。
補中益氣湯 見前嗣育。治諸泄日久,清陽下陷,氣乏脈微。
參苓白朮散 見嗣育方。治脾虛腹滿,食入即泄,肢冷倦臥。
芩連葛根湯 治孕婦火瀉,痛一陣泄一陣,口渴尿秘,脈洪數者。
條芩 葛根 白芍(各二錢) 川連 甘草 赤茯 木通(各一錢)
燈芯引。
升陽除濕湯 治濕泄清濁不分,小水短赤,面色淡黃,身體重痛。
製蒼朮 炒神麯 陳皮 防風 升麻 柴胡 羌活 甘草 茯苓 澤泄
生薑引。
加減保和湯 治傷食作泄,臭穢黏汙,噯氣吞酸,腹痛惡食,脈滑。
炒厚朴 炒附米 炒蘿蔔子 炒研砂仁 炒神麯 炙白朮 陳皮 炙草 楂肉 炮姜
和氣飲 治風冷傳入大腸,腸鳴腹痛,泄下清冷。
製蒼朮 蘇莖葉 藿香 炒樸 防風 茯苓 陳皮 炙草 砂仁 木瓜 木香 生薑
八柱散 治瀉下日久,腸滑不禁。
人參 附片(各五分) 炙術 炙草 炮姜(各錢半) 訶子肉 肉蔻 砂仁 罌粟殼(各一錢)
烏梅引。
四神丸 治腎氣虛寒,每晨行瀉。
補骨脂(二兩) 五味子 煨肉蔻(各一兩) 泡吳萸(五錢)
研細,煮棗肉糊為小丸,米湯每下二錢,日三服。
口糜下瀉
瀉心導赤散 治上發口糜,下泄即止,及至下泄,口瘡即愈,上下相移,此心經實熱。
生地 木通(各二錢) 甘草梢 淡竹葉(各一錢) 川連(五分)
口糜發時,先服此數劑。
茯苓車前飲 治心熱移於小腸,小水甚少,而下泄甚多,此為水走大腸,宜利小便。
茯苓 車前子(各一兩)
煎湯以代茶飲。
妊娠吐瀉
吐瀉交作、唇色深紅者,內熱也。若色久不退,及面黑氣喘遺尿者凶。
六合湯 治長夏夾暑,吐瀉交作,腹痛喘嗽等症。
陳皮 法半 茯苓 甘草 炒研扁豆 砂仁 炒川樸 制杏仁 藿香 木瓜 炙術 姜 棗
夏加香茹。
七味白朮散 治脾虛吐瀉,肌熱口渴,不思飲食。毋論新久,皆可常服。
炙術 沙參 茯苓 藿香 葛根 炙草(各錢半) 木香(五分) 姜 棗
加味五苓散 治孕婦先吐後瀉,面赤唇焦,煩渴便秘,脾胃有熱者。
赤茯苓 豬苓 澤泄 炙術 竹茹 車子 片芩 花粉 石膏末 燈草
加味理中湯 見上寒瀉。治先瀉後吐,不熱不渴,面白神疲,額有微汗,脈沉遲,脾胃虛寒之症。
消導二陳湯 見中濕門。治吐瀉交作,因脾胃有積滯,不能運化水穀,及頭身重痛傷濕等症。
妊娠痢疾
痢疾,多因外感暑濕,內傷生冷而成。傷於氣者,色多白,肺與大腸相表裡也。傷於血者,色多赤,心與小腸相表裡也。腹窘痛者為裡急,頻下墜者為後重。又有寒熱、時痢、噤口、五色、休息之分,校列於下。
理中湯 治孕婦寒痢。臟氣本虛,復為風冷所乘,腸胃受傷,痢時腸鳴切痛,面白唇青,口渴喜飲熱湯,脈沉遲者。
人參 炙術 乾薑 炙草(等分)
白痢加炒研砂仁、益智仁,赤痢加訶子、肉桂心。
養臟湯 治寒痢日久,脈遲肢冷,下利清稀,唇緩氣乏。
人參 炙術 土炒當歸 炒芍 蜜耆 炙草 煨肉蔻 訶子肉 瞿粟殼 煨木香 桂心 烏梅 乾薑
當歸芍藥湯 治孕婦熱痢。濕熱結於腸胃,腹痛下利,尿赤舌紫,唇焦渴飲,脈洪。
當歸 白芍 條芩 川連 酒炒大黃 甘草 桂心 檳榔 木香
香連和胃湯 此方治熱痢,兼補氣血,尤為妥當。
片芩 白芍 木香 川連 當歸 炙術 砂仁 陳皮 甘草 茯苓
白痢加炮姜,血痢加炒地榆。
倉廩湯 治時疫痢。患痢復感時氣,寒熱無汗,身痛嘔逆。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枳殼 桔梗 川芎 茯苓 陳皮 炙草 人參 陳穀米
生薑引。
參連開噤散 治噤口痢。火毒沖胃,脈大身熱,不能飲食,舌赤唇紅,喜飲涼水者。
人參 姜炒川連 去心蓮子(等分)
煎汁徐徐嚥下。
外治方 經霜王瓜藤和莖葉,燒灰存性,麻油調作餅子,貼臍心上,以帛裹住,解毒保胎。或用灶心土末,井底泥調作餅,貼臍心。
調中益氣湯 治水穀痢。脾胃素虛,不能運化,痢下水穀,氣乏脈微。
人參 蜜耆 炙術 茯苓 陳皮 炙草 製蒼朮 炒升麻 炒柴胡 煨木香 姜 棗
痢久加酒炒白芍。
胃風湯 治濕痢血痢。風傷陰絡,血不循經,妄下大腸。濕痢則利下清濁不分,身或重痛。
人參 炙術 當歸 川芎 白芍 茯苓 桂心 粟米 姜 棗
濕痢加製蒼朮、苡仁,血痢加酒炒地榆。
和中丸 治休息五色二痢。滯熱蘊於腸胃,時利時止,五色雜呈者。
人參 歸身 炙術 茯苓 川芎 蓮肉 澤泄 車子 炙草 白芍 陳皮 炒神麯 麥芽(各二錢) 炮姜 煨肉蔻 木香(各一錢)
研細麵糊小丸,薑湯下十二,日三服。凡痢後足腫,脾氣下陷也。胸膈脹悶,脾虛作痞也。身重氣喘,土不生金也。當在脾家調治,見初集。
妊娠瘧疾
凡寒熱為病,多屬半表半裡之界,故瘧脈自應得弦象。弦遲多寒,弦數多熱,弦短傷食,弦滑痰飲。瘧脈代散,是邪未解而正先衰,凶症也。
麻黃羌活湯 治風瘧。先傷於寒,後傷於風,先寒後熱,熱少寒多,脈浮緊而無汗。
麻黃 羌活 防風 甘草(等分)
薑蔥引。
孕婦合四物湯服。
桂枝羌活湯 治風瘧。先傷於風,後傷於寒,先熱後寒,寒少熱多,脈浮緩而有汗。
桂枝 羌活 防風 甘草(等分)
薑棗引。合四物湯服。
麻桂各半湯 治瘧初起。寒熱兩平,先宜發汗。
麻黃 桂枝 酒芍 炙草(各二錢) 制杏仁(七粒)
薑棗引。溫服取微汗,汗多去麻黃。
桂枝白虎湯 治溫瘧。熱多寒少,煩渴不眠,脈弦數有力。
桂枝 酒芍 甘草(各一錢) 石膏末(三錢) 知母(錢半) 粳米(一撮)
薑棗同煎。
柴胡白虎湯 治癉瘧。脈弦數,發熱不惡寒,煩渴口苦,胸滿咳逆,陽氣獨盛者。
沙參 柴胡(各二錢) 條芩 法半 知母(各錢半) 石膏末(四錢) 甘草(一錢) 粳米(一撮)
薑棗引。
柴胡桂枝湯 治牝瘧。脈弦而遲,惡寒而不發熱,腰疼足冷,身重,陰氣獨盛者。
人參 柴胡 炒芩 法半 甘草 桂枝 酒炒白芍 姜 棗
服取微汗。
柴平湯 治食瘧。內傷飲食,外感風寒暑濕,發熱惡寒,腹膈痞悶,吐酸惡食。
沙參 柴胡 條芩 法半 陳皮 甘草 製蒼朮 炒樸 姜 棗
加煨草果。
清脾飲 治痰瘧。素停痰飲,復感風寒,寒熱交作,嘔逆暈眩,口吐涎飲。凡瘧已經汗下,表裡無症,均用此和解。
柴胡 冬芩 法半 炙草 炒樸 炙術 蒼朮 陳皮 人參 茯苓(各一錢) 檳榔 醋炒青皮 煨研草果(各五分)
姜引。
加減法:飲盛倍白朮、茯苓加桂心,痰多倍陳皮加炒研白芥子,渴熱加花粉、知母、石膏末,濕盛加苡仁,食滯加炒曲、麥芽、蘿蔔子。
以上系通用之方,若治孕婦,聽加養血安胎之藥。
治瘧要訣
風瘧初起,惡風自汗,頭痛煩渴,先熱後寒,初服 桂枝白朮湯 。
桂枝 炙術 白芷 川芎 蘇葉 桔梗 陳皮 甘草 茯苓 法半 當歸 炒芍 蔥白 生薑
次服四物湯加柴胡、炒芩、煨草果、薑、棗。日久不止,服補中益氣湯加草果。
寒瘧初起,寒甚無汗,項背強痛,先寒後熱,初服五積散,見腳氣門。次服 養胃湯 。
蒼朮 藿香 法半 茯苓 陳皮 甘草 草果 桂枝 蘇梗 姜 棗
暑瘧,但發熱不惡寒,煩渴喘嘔不眠,此陽氣獨盛,陰氣衰微。初服柴胡白虎湯,見上。次服香茹飲加草果、烏梅,日久服清暑益氣湯,見中暑。
濕瘧,寒熱身重,肢節痠疼,嘔逆脹滿。初起服胃苓湯,見上濕瀉。次服清脾飲,見上。久瘧不止,服參苓白朮散,見嗣育匯方。
痰瘧、食瘧,過食生冷油膩,停痰夾食,發熱憎寒,飢不喜食,食則滿悶,腹痛嘔逆或吐痰涎。初服清脾飲,次服 四獸飲 。
人參 炙術 茯苓 炙草 陳皮 法半 煨草果 木香 烏梅 生薑
食瘧,用消導二陳湯,見前中濕門。
夜瘧不止,每逢下午或夜間發熱惡寒,及子時或清晨出汗而愈,此寒邪並於血分。初服 加味麻桂湯 。
桂枝 當歸 生地(各錢半) 麻黃 黃芩 酒芍 炙草(各一錢) 制杏仁 紅花(各五分) 姜 棗
服取微汗。次用四物合小柴胡湯,日久服八珍湯,見嗣育匯方,加草果、烏梅、檳榔。
瘧痢並作,初服 加味柴胡湯 。
人參 柴胡 當歸 酒芍(各錢半) 條芩 炙草 赤茯(各一錢) 檳榔 醋炒青皮(各五分) 姜 棗
痢止瘧不止,用薑桂六君子湯。
《濟陰》祛邪散 治風寒痰食瘧久不止,用此每於發瘧之前,服之可除。
炒良薑 煨草果 炒砂仁 蘇莖葉 藿香 陳皮 炙術 茯苓 炙草 薑棗(等分)
凡瘧發作,必待寒熱退盡,方可進食,免停滯成癖也。口渴忌飲冷湯,只用生薑、茶葉同煎服,或用老米炒黃,煎湯頻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