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嗣育門

胎孕之原

天癸乃父母所賦,先天生身之真氣也。精血乃水穀所化,後天成形之本也。男子二八,先天腎氣盛,天癸至,與後天所生之精會合而盈。然男子屬陽,陽應日,故精盈而日舉。女子二七,先天腎氣實,天癸至,與後天所生之血會合而盛。然女子屬陰,陰應月,故血盛而月下也。所以至期男女媾其先天真氣、後天精血,陰陽會合,乃能有子。當此之時,陽盛自然成男,是乾道成男也;陰盛自然成女,是坤道成女也。

論先天真氣

胡氏曰:男女交媾,其所以凝結而成胎者,雖不離乎精血,猶為後天滓質之物。而一點先天真一之靈氣,萌於情欲之感者,妙合於其間。即朱子所謂:稟於有生之初;《悟真篇》所謂:生身受氣,初者是也。是以良醫,因人無子,語男則主乎精,語女則主乎血。著論立方,男補腎,女調經,而又參之以補氣行氣之說,察其脈絡,究其盈虧,審症施治,夫然後一舉可孕。天下之男無不父,女無不母矣。

論後天精血

袁了凡曰:聚精之道,一曰寡欲,二曰節勞,三曰息怒,四曰戒酒,五曰慎味。今之談養生者,多言採陰補陽,久戰不泄,此為大謬。蓋腎為精之府,凡男女交媾,必擾其腎,腎動則精血隨之而流。外雖不泄,精已離宮,未能堅忍者,亦必有真精數點隨陽之痿而溢出,此其驗也。如火之有煙焰,豈有復反於薪者哉?是故貴寡欲。

精成於血,不獨房室之交損吾之精,凡日用損血之事,皆宜裁節。如目勞於視,則血因視耗。耳勞於聽,則血以聽耗。心勞于思,則血以思耗。吾隨事節之,則血得其養而日積矣。是以貴節勞。

腎主閉藏,肝主疏泄,二臟皆有相火,而其繫上屬於心。心者,君火也。怒則傷肝,而相火動,動則疏泄者,用事而閉藏者,不得其職矣。雖不交合,精血亦暗流而潛耗,是以當息怒。

人身之血,各歸其舍則常凝。酒能動血,飲則面赤,手足俱紅,是擾其血而奔馳之也。醉酒者,其血衰,數月無房事,精始厚而可用。然使一夜大醉,精復薄矣。是故宜戒酒。

經云:精不足者,補之以味。然釀郁之味,不能生精,惟恬淡之味,乃能補精耳。蓋萬物皆有真味,調和勝而真味衰矣。不論葷素,但煮之得法,自有一段沖和之氣,益人腸胃。洪範論味曰:稼穡作甘,世間之物,惟五穀得味之,正人能澹食,穀味最能養精,是以當慎味。

論男女完實

褚尚書《求男論》曰:建平孝王,妃姬皆麗。無子,擇民間未笄女子入御,亦無子。問曰:求男有道乎?澄對曰:合男女必當其年。男子十六而精通,必待三十而娶,女子十四而天癸至,必待二十而嫁者,皆欲其陰陽完實,然後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其子堅壯長壽。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陰氣早泄,未完而傷,未實而動,是以交而不孕。孕而育,育而其子脆弱不壽。大王誠能訪求多男婦人至宮府,有子之道也。王曰:善。未再期,生六男。夫老陽遇少陰,老陰遇少陽,亦皆有子之道也。

論精血盛衰

褚氏曰:飲食五味所以養人,髓血骨肉肌膚毛髮也。男子為陽,陽中必有陰,陰之數八,故一八而陽精升,二八而陽精溢。女子為陰,陰中必有陽,陽之數七,故一七而陰血升,二七而陰血溢,陽精陰血皆五味之中秀實也。方其升也,智慮開明,齒牙更始,發黃者黑,筋弱者強及其溢也,肢體五官無不充周。凡子形肖父母者,以其精血賞於父母之身,無所不歷也,是以一肢廢則其子一肢不肖也。夫精未通而御女,以動其精,則精癉。其未滿之處,異日有難狀之疾。陰已痿而思色,以降其精,則精敗,內溢肌膚而成癰,尿竅梗塞而為淋,精已耗而復竭之,則大小便牽疼。愈疼則愈欲小便,愈便則愈疼矣。女子天癸既至,逾十年無男子合,則多不調。未滿二十,多與男合,亦致不調。不調則舊血不出,新血妄行,或濱而入骨,或泛而為痰,或交媾不孕,經病所由生矣。

附法

煉精之訣,須於半夜子時,披衣起坐床中,先以兩手搓極熱,將一手掩臍,以一手兜住外腎,而凝神於內腎,靜息片時,久久行之,精自旺矣。

種子門

論種子時候

聚精之道,惟在寡欲。交接女子,必乘其時,不可失之遲早。蓋婦人一月經行一度之後,必有一日絪縕之時,氣蒸而熱,如醉如癡,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狀,乃天然節候,成胎生化之真機也。

論絪縕之時

了凡曰:天地生物,必有絪縕之時。萬物化生,必有樂育之候。貓犬至微,將受孕也,其雌必狂呼而奔跳,以絪縕樂育之氣觸之而不能自止耳。世人種子有云:三十時辰兩日半,二十八九君須算者。此特言其大概,非確論也。又《丹經》云:一月只有一日,一日只有一時。凡婦人一月經行一度,必有一日絪縕之候於一二時間,氣蒸而熱如醉如癡,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狀。於此時,逆而取之則成丹,順而施之則成胎矣。其曰三日月出更,又曰溫溫鉛鼎,光透簾幃,皆言其景象也。

種子須察脈

陳楚良曰:人身氣血,各有虛實寒熱之分,惟察脈可知。舍脈而獨言藥者,妄也。脈有十二經,應十二時,一日一周,與天同運,循環無端。其至也,既不宜太過而數,數則熱矣。又不宜不及而遲,遲則寒矣。如太有力而實,非正氣能自實也。正氣虛而外邪來乘,以實之也。治法當先散郁,以伐其邪,邪去而後,正可扶也。如太無力而虛,虛乃正氣正血自虛也。治法惟當補其正氣正血耳。亦有男婦,上熱下寒,表實裡虛,而難得子者,當臨睡時服涼膈散,以清上熱,每晨吞八味地黃丸,以溫下寒,間進升散之藥,以達其表,及服厚味藥餌,以實其里,陰陽和矣。

又有婦人,氣多血少,寒熱乖違,月水不調,或前後想愆,帶下淫濁,皆當診脈,以活法治之。務使其夫婦之脈皆和平有力,不熱不寒,聚精會神,交合如期,自是宜男而且壽考。故欲求子者,必調勻夫婦之脈,兩得和平,適足相當。設有未調,當於夫婦中對脈立方,因症用藥。惟在醫者,以意消息之。世人因無子,專怪婦人不受孕,紛紛置妾,卒無一得,殊為不曉此中因也。

【附】脈略

《素問》曰:督脈生病,女子不孕。凡脈微弱而澀,必難受孕。肥人脈細,胞中有寒,體黃脈遲,胸中有寒,少腹冷久惡寒,年少得之主無子,年長得之主絕產。陰冷脈遲,主難受孕,余詳後卷。

種子先調經

婁全善曰:求子之法,莫先於調經。每見婦人之無子者,其經必前必後,或少或多,或將行作痛,或行後作痛,或過期經閉,或脹或痛,或不脹痛,或經行紫黑稠黏,或清淡腥臭,皆屬不調,不能成孕。其不調之由要,不外血熱、血虛、血瘀、血滯、氣虛、氣滯而已,治法主以四物湯隨症加味。血滯加元胡、香附、五靈脂,血瘀加桃仁、紅花,血熱加黃連、條芩,熱盛秘結加炒厚朴、大黃,氣虛加蜜耆、參、術,氣滯加木香、香附,氣實加檳榔、元胡、炒枳殼,脈症虛寒加附、桂,滯久血沉痼者,方吐之下之,直待積去滯行,虛回經調,然後氣血和平,乃能有子。予每治經不調者,用香附制過醋糊為丸,屢獲神效也。

朱丹溪曰:婦人無子者,多由血少不能攝精。俗醫悉謂子宮虛冷,投以辛熱之藥,煎熬臟腑,血氣沸騰,禍不旋踵。或有服艾者,不知艾性至熱,入火炙則下行,入湯藥則上行,多服損人,咎將誰執?

凡形體肥成,稟受甚厚之婦,經水不調不能受孕者,乃由脂膜滿溢,閉塞子宮,宜行濕燥痰。用羌、防、蒼朮、枳殼、炙朮、半夏、南星、陳皮、川芎、滑石之類。或常服啟宮丸、導痰湯,見後。

凡瘦怯性急之婦,經水不調不能成胎者,乃由子宮燥澀不能行精也。宜涼血降火,用四物加香附、丹皮、柴胡、地骨皮、條芩之類。若尺弱陰虛不足,可常服六味地黃丸。

薛立齋曰:婦人不孕,亦有因六淫七情之邪損傷衝任,或宿邪淹留,傳遺臟腑,或子宮虛冷,或氣旺血衰,或血中伏火,或有脾胃虛弱不能榮養衝任。更當審其男子之形質,脈息虛實何如。有腎虛精冷,不能融育成胎,稟賦素虧,氣血不平者;有嗜酒荒淫,精氣衰薄者;當求其源,兼治之。察脈大要,皆以尺脈為主。若右尺微細,或浮大無力,主以八味地黃丸。如左尺洪大,按之無力者,只服六味地黃丸,鹽湯下。兩尺微細,或浮大無力者,主以十全大補湯作丸,薑棗湯下。若誤用辛熱燥血之劑,則危矣。

種子良方

四物湯 治婦人血虛不能受孕,一切經候不調。隨症加減,更詳一卷。

蒸曬熟地黃(三錢) 酒洗當歸 酒炒白芍(各二錢) 川芎(錢半)

日煎二服。血熱去熟地用生地,加芩、連。血瘀去白芍用赤芍,加桃仁、紅花,氣虛加蜜耆、人參、炙朮、炙草,有痰加炙白朮、去白陳皮、製半夏,氣滯加木香、香附、元胡、砂仁,血滯加酒炒香附、元胡、鬱金、炒樸,實熱便秘加大黃、枳殼、朴硝,風盛加荊芥、防風、秦艽、羌活、薄荷,虛寒加附子、炮薑、吳萸、肉桂,血虛內熱加柴胡、丹皮、梔仁、條芩。

四君子湯 治婦人陽虛不能受孕。凡元氣虛弱,通用此方。加減見後。

人參 炒白朮 白茯苓(各二錢) 炙甘草(一錢)

生薑三片、紅棗二枚,引。

如無人參,用蜜蒸萎蕤五錢,北沙參代亦可。俗用薺蒡代,誤矣。

五味異功散 治脾虛不調,不能成孕。用此補氣兼理其氣,脾胃自調,即四君內加去白陳皮一錢。

六君子湯 治脾虛痰飲不能受孕。凡氣虛有痰,脾虛鼓脹,皆可常服。即四君內加陳皮、薑製半夏各一錢。

香砂六君湯 治胃虛嘔吐及虛寒胃痛,或腹痛泄下,久不受孕。即六君內加炒研砂仁、藿香、香附。

七味白朮散 治脾虛渴瀉及體虛脈弱,肌熱發渴,可常服之。即四君內加葛根、藿香各錢半,木香五分。

參苓白朮散 治脾胃虛弱,飲食不消,或吐或瀉。即四君內加炒苡仁、炒蓮肉、炒扁豆、炒山藥、炒砂仁、桔梗、陳皮。

十味人參散 治虛熱潮熱,倦怠自汗,煩渴脈弦。即六君內加柴胡、條芩、白葛根。

歸脾湯 治思慮損傷心脾氣血怔忡、驚悸,食少不眠,寒熱盜汗。即四君內加龍眼肉、炒棗仁、遠志肉、蜜耆、當歸各一錢,木香五分。

逍遙散 治血虛肝燥,骨蒸勞熱,咳嗽潮熱,寒熱往來,口乾便秘,脈弦。即四君內去人參,加柴胡、炒芍、當歸各二錢,薄荷五分,煨姜三片。

八珍湯 治心肺虛損,氣血兩虛,於補氣中兼補其血。即四君湯合四物湯煎服。

十全大補湯 治氣血虛極,不能受孕。即八珍湯加蜜炙黃耆二錢、肉桂五分、或用桂心。

人參養榮湯 於補氣中專養榮血。即八珍內去川芎加蜜耆、肉桂、遠志、五味子、陳皮。

益氣養榮湯 治氣血俱虛。凡瘡瘍潰後可常服之。即八珍內加蜜耆、香附、陳皮、桔梗、貝母。

理中湯 治脾胃虛寒,或吐或瀉,脈沉遲者。即四君湯去茯苓加乾薑錢半。虛寒甚者加炮附子,或加吳萸。

補中益氣湯 治氣虛不能生血,經水不調,不能受孕,凡煩勞血傷,身熱心煩,懶言惡食,脈洪大而虛,或喘或渴,或陽虛自汗,或瘧痢脾虛日久不愈,一切清陽下陷,中氣不足之症。

蜜炙黃耆(三錢) 人參(沙參代,三錢) 土炒白朮 酒洗當歸 炙草(各錢半) 陳皮(一錢) 升麻 柴胡(各八分) 生薑(三片) 紅棗(二枚)

加減法:

血不足者,倍加當歸;精神短少,加五味子;肺熱咳嗽,減去人參;口渴咽乾,加葛根;頭痛,加川芎、蔓荊子;腦頂苦痛,加藁本、北細辛;通身痛,加羌活、防風;腹痛,加白芍;熱痛,加黃連;有痰,加製半夏、南星;能食而心下痞悶,加姜炒黃連;渴盛身體重痛,加製蒼朮;咽痛,加桔梗;夾熱,加元參、牛蒡子;胸中有寒,加肉桂或桂心;陰虛,去升柴加熟地、棗皮、山藥;夾食滯,加炒曲、麥芽、山楂;陰火燥熱,加鹽水炒知母、黃柏;胃寒氣滯,加炒青皮、益智、木香;泄瀉,去當歸加茯苓、蒼朮、益智;腹脹,加炒枳實、厚朴、砂仁、香附;大便秘結,脈症尚實,加煨大黃;春月咳嗽,加芥穗、款冬、旋覆花;夏月,咳嗽加麥冬、五味子;秋月咳嗽,加天冬、貝母、條芩;冬月咳嗽,加連根節麻黃。

李東垣曰:脾胃虛者,因飲食勞倦,心火亢甚而乘其土位,其次肺氣受邪。須多用黃耆,而人參、炙草次之。蓋脾胃一虛,肺氣先絕,故用蜜耆以益皮毛而固腠理,不令自汗。上喘、氣短,故用人參補之。心火乘脾用炙草,甘溫以瀉火熱而補脾元。若脾胃急痛並大虛,腹中急縮,宜多用之,惟中滿則當減去白朮。苦而甘溫,除胃中之熱,利腰臍間血。胃中清氣在下,必加升麻、柴胡以升之,引參、耆、炙草甘溫之氣味上升,以補胃氣之散而實其表,又緩帶脈之縮急。氣亂於中,清濁相干,用陳皮理之,又助陽氣上乘,以散滯氣。脾胃氣虛,為陰火傷其生髮之氣,榮血大虧,血減則心無所養,致令心滿而煩,病名曰悗,故加甘辛微溫之劑生陽氣。仲景之法,血虛以人參補之,陽旺則能生陰血,更以當歸和之,少加黃柏以救腎水,瀉陰中伏火。如煩猶不止,少加生地黃補腎水,水旺則心火自降矣。

李士材曰:虛人感冒不任發散者,此方可以代之。東垣謂肌熱者,表熱也,服此數服,得微汗則已,非正發汗,乃陰陽氣和,自然汗出也。

補中益氣湯加黃柏八分、生地錢半,治陰乘陽,發熱晝甚,自汗短氣,口渴無味。

順氣和中湯 即本方加川芎、白芷、蔓荊子各一錢,北細辛五分。治清陽不升,頭痛惡風,脈弦而細。

調榮養血湯 本方加羌活、防風、川芎、細辛。治勞力傷氣,外感風寒,惡寒發熱,微渴,汗出身痛,脈浮無力。

調中益氣湯 即本方去當歸、炙術,加製蒼朮、木香。治脾胃不調,胸滿體倦,食少,氣短,口不知味及食入反出者。

東垣調中湯 即本方加五味子、炒白芍。治同前症,凡氣虛多汗服之,以收耗散之氣,有發有收,最妙。

升陽順氣湯 即本方去白朮,加炒研草蔻、酒炒川柏、神麯、法半。治飲食勞倦後滿悶、短氣,不思飲食,口中無味,時或惡寒。

益胃升陽湯 即本方加酒炒條芩、炒神麯各一錢。治經水不調及脫血後,食少水瀉。

東垣曰:脫血益氣,古聖之法也,主法此湯,補胃氣以助生髮之氣。

六味地黃丸 治肝腎不足,真陰虧損,精血枯竭,憔悴羸弱,腰痛足廢,自汗盜汗,水泛為痰,發熱咳嗽,頭暈目眩,耳鳴耳聾,遺精便血,消渴淋瀝,失血失音,舌燥咽痛,虛火牙痛,足跟作痛,下部生瘡,皆可常服。

酒蒸酒曬熟地黃(八兩,石臼搗成膏,聽用) 淨棗皮 炒山藥(各四兩) 茯苓 丹皮 澤瀉(各三兩)

曬研極細,將地黃膏拌勻,另煉成白蜜斤半,和藥糊為丸梧子大,曬乾新瓶收貯。每服三錢,鹽湯送,日三服。

加減法:

稟賦素虧,血少陰衰,再加熟地;精滑,頭昏重,加山藥、棗皮;小便或多或少或赤,倍加茯苓;小水淋瀝或脹,再加澤泄;心虛火盛及有瘀血,再加丹皮;脾胃虛弱,皮膚乾澀,倍用山藥;若要陰陽平補,須煎補中益氣湯,每日吞送此丸二次。或於上午服補中益氣湯,下午鹽水送下六味地黃丸。

八味地黃丸 治虛羸少氣,相火不足,尺脈微弱,及右尺脈沉細數者。

砂仁末(和酒曬) 熟地(四兩另搗成膏) 炒山藥棗皮(各二兩) 茯苓 丹皮 澤瀉(各兩半) 炮附子 上肉桂(各五錢)

曬研篩末,和地黃膏拌勻,加煉蜜十兩,糊為小丸。酒水每下三錢。

王冰所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也。

李士材曰:腎有兩枚,皆屬於水。初無水火之別,《仙經》云:兩腎一般無二樣,中間一點是陽精。兩腎中間穴,名命門,相火所居也。一陽生於二陰之間,所以成乎坎而位乎北也。

李時珍曰:命門為藏精系胞之物,其體非脂非肉,白膜裹之,在脊骨第七節,兩腎中央。繫著於脊,下通二腎,上通心肺胃腦,為生命之原,相火之主,精氣之府,人物皆有之,生人生物皆由此出。《內經》所謂:七節之旁,中有小心是也,以相火能代心君行事,故曰小心。

汪訒菴曰:男女媾精,皆稟此命火以結胎。人之竅通壽夭,皆根於此。乃先天無形之火,所以主無為而應萬事,蒸糟粕而化精微者也。無此真陽之火,則神機息滅,生氣消亡矣。惟附子、肉桂能入腎命之間而補之,故加入六味地黃丸中為補火之劑。亦有腎虛火不歸經,大熱煩渴,目赤唇裂,舌上生刺,喉如煙火,足心如烙,脈洪大無倫,按之微弱者,宜煎十全大補湯,吞送八味地黃丸。或問:燥熱如此,復投桂附,不以火濟火乎?曰:心包相火附於命門,男以藏精,女以系胞。因嗜欲竭之,火無處所附,故厥而上炎。且火從腎出,是水中之火也。火可以水折,水中之火不可以水折。附桂與火同氣,而味辛能開腠理、致津液、通氣道,據其窟宅而招之,同氣相求,火必下降。然則附桂者,固治相火之正藥歟。

錢仲陽將仲景八味丸減去附桂,製為六味地黃湯,用治小兒,今通用之。

六味地黃湯 通治肝腎不足、真陰虛損等症,詳前篇。

制熟地(四錢) 炒山藥 棗皮(各二錢) 茯苓 澤瀉 丹皮(各錢半)

空心日二服。知柏地黃湯即本方加鹽水炒川柏、知母各一錢。

王冰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也。

元麥地黃湯 即本方加去心麥冬、元參各錢半。治陰虛火動,喉癉咽痛,煩渴懊憹,用此散浮游之火。

七味地黃湯 即本方加肉桂五分。治陰虛火炎,用此引無根之火降而歸元。

八仙長壽飲 即本方加五味子一錢,麥冬錢半。治陰虛虧損勞熱勞嗽。

本方加姜炒杜仲、川牛膝、川續斷,治腎虛腰膝痠疼、足跟腫痛。

加味地黃丸 《金鑑》治月水不調,不能受孕,即使受之,亦不全美,宜常服此丸。

蒸曬熟地(四兩,另搗成膏) 炒山藥 淨棗皮(童便浸炒) 香附(各二兩) 茯苓 丹皮(各兩半) 澤泄(一兩)

曬研極細,將地黃拌勻末內。煉成白蜜十四兩,糊藥為丸梧子大,曬乾收好,酒水每下三錢。

滌痰湯 《金鑑》治肥盛婦人身中有脂膜,閉塞子宮,不能受孕,煎此湯吞送後丸藥。

茯苓(四錢) 炙白朮 製半夏 炒香附 當歸 白芍 陳皮 川芎 甘草(各一錢)

配成數十帖,每日煎一帖,加生薑引,作二次吞送後丸。

滌痰丸

土炒白朮(四兩) 薑製半夏 酒炒香附 川芎 茯苓(各二兩) 炒神麯 陳皮 甘草(各一兩)

有熱加條芩一兩。曬研極細,煮米粥糊丸梧子大,每日煎滌痰湯,吞送二次,每服三錢。

大補丸 《金鑑》治瘦弱婦人,血少不能受孕,宜常服此丸。

去心麥冬 天冬(各二兩,另曬研為末) 石菖蒲 炒枸杞 炒益智 遠志肉 北沙參 地骨皮 白茯苓(各一兩)

曬研極細,和入前末,煉蜜八兩,糊丸梧子大,酒水每下三錢。

蓯蓉菟絲丸 此丸不寒不熱,助陰生子,久服自效。

漂制肉蓯蓉 鹽水炒菟絲 覆盆子 當歸 川芎(各三兩) 蛇床子 白芍 煅牡蠣 酒炙 海螵蛸(各兩半) 五味子 防風 條芩(各一兩) 陳艾葉(五錢)

曬研極細,蜜丸梧子大,早晚鹽湯,送下三錢。

《金鑑》調經丸 此丸理氣養血,調經種子,中和之品。

薑汁炒杜仲 酒香附(各四兩) 酒炒肉蓯蓉 炒小茴 炒枯芩 醋炒青皮 炙焦生地 炙海螵蛸 炒烏藥 元胡 陳皮 當歸 川芎 白芍(各二兩)

曬研極細,煮麵糊為小丸,酒水每下三錢,日三服。

調經種玉湯 治因七情所傷,久而無子,一切經帶崩漏,皆可常服。

熟地 當歸酒炒 香附(各二錢) 白芍 川芎 茯苓(各錢半) 吳萸 元胡索 陳皮 丹皮(各八分)

生薑引。每於行經前後煎服數劑。有熱去吳萸加條芩。先期血熱色赤,去吳萸加川連五分、條芩一錢。若過期血少色淡,面唇㿠白,脈沉遲者,加桂心、炮薑、艾茸。

加味八珍湯 治氣血兩虛,不能受孕,一切體弱脈微,經水愆期者。

沙參 炙術 茯苓 當歸 熟地 山藥(各錢半) 川芎 炒芍 炙草 酒炒肉蓯蓉 炒研益智仁(各一錢)

薑棗引。每於經行前後服此數劑。

濟陰導痰湯 治肥盛婦人恣情酒食,致經不調及痰脂閉塞子宮,不能攝精成孕。

薑製半夏 泡製南星 滑石末 白茯苓(各二錢) 陳皮 枳殼(各錢半) 川芎 防風 羌活 製蒼朮(各一錢) 車前子(五分)

生薑引。

啟宮丸 治子宮脂膜壅塞,不能受孕,此即丹溪茂芝丸。

製半夏 炙白朮 香附 川芎(各二兩) 茯苓 炒神麯(各一兩) 陳皮 甘草(各六錢)

共研極細,米粥糊為小丸,薑湯每下三錢,日二服。

調生丸 治衝任虛寒,子宮冷而不能受孕,孕而損墜者。

炙焦地黃 炒當歸 澤蘭葉 酒炒石斛 土炒白朮 元胡 川芎 炒芍(各二兩) 炮姜 肉桂 艾茸(各五錢)

曬研極細,煮米醋糊為丸梧子大,每日早晚空心酒下三錢。

暖宮丸 治子宮虛冷,不能受孕,或帶下白淫,面色萎黃,四肢痠痛,倦怠無力,飲食日減,經脈不調,血不華色,肚常脹悶,久無子息,可常服此。更能戒惱怒、禁生冷、清心寡慾,自是宜男。

醋煮透熟香附(六兩) 炙黃耆 酒炒白芍 川續斷 陳艾茸 川芎(各二兩) 瓦上焙焦地黃(三兩) 炒砂仁 泡吳萸 肉桂(各五錢)

曬研極細,煮醋糊丸梧子大,酒水每下三錢。

溫經湯 治月水或前或後,不能成孕。凡尺脈細弱,目眩眼花,腰膝痠痛,腎氣虛寒等症,皆可常服。

熟地 當歸 炒芍 棗皮 炒山藥 炙白朮(各錢半) 酒炒香附 姜炒杜仲 川芎 茯苓(各一錢) 酒炒元胡 炒小茴 澤泄(各八分)

洪氏方 治經行數日不止,五心煩熱。此熱盛迫血,法當清解,不與崩漏同治。

生地 歸身 白芍 阿膠 酒炒條芩 炒黑芥穗(各錢半) 川芎 柴胡 地榆皮 酒炒黃柏(各一錢)

童便兌煎服。

歸附丸 治氣亂血虛,月水愆期,時來時止,不能受孕。

當歸(四兩,切片曬乾,另研細末,以聽後用) 香附(八兩,先用童便浸三日,水洗淨去毛,次用酒炒熟曬乾,又用醋炒曬乾,後用薑汁拌炒,曬極干,另研末篩盡,方將當歸末和勻)

煮麵糊為小丸,白湯每下三錢日三服。

抑氣散 治婦女氣盛於血,月水不調。氣壅則胸膈滿悶,上攻則頭暈目眩。

酒煮香附(四兩) 去白陳皮(三兩) 茯神(二兩) 炙草(一兩)

曬研極細,篩末,白湯每下二錢,或減分量,煎作湯服。

天香散 治一切諸氣,氣上湊心,心胸攻築,脅肋刺痛,月水不調。

香附(四兩) 烏藥(一兩) 陳皮 蘇葉(各五錢) 乾薑(三錢)

共研極細,白湯調,每服三錢。

附益丸 《濟陰》治月水不調,不能受孕。

香附(八兩,童便浸一日,洗去毛,露一宿,曬乾再浸,再露再曬,如此三次) 益母草 蓮花葉及子(共十六兩,洗淨曬乾,忌犯鐵器)

入石臼內和香附杵為細末,篩盡。醋煮麵糊為小丸,白湯下三錢,蜜為丸亦可。

返魂丹 《產寶》書用治月經不調,赤白帶下,胎前產後一切諸病。五月五、六月六、小暑日,益母草開花結子時,連根採取,水洗陰乾。用花葉及子共一斤,忌鐵器,入石臼杵細篩末,煉白蜜一斤,糊為丸梧子大,曬乾收好,每服三錢。

隨症用引

月經不調,赤白帶下,白濁白淫,血風勞嗽,從無嗣息,酒水送下。

心煩頭痛,血暈血風,及中風癇痙,頭風眩掉,風濕水腫,薑湯下。

風熱上干,目赤腫痛及老年便秘、嗝噎、咳血、嘔血,薄荷湯送下。

胎動腹痛,下血不止及素慣墮胎者,用當歸湯送下。

胎前腹痛,或子鳴腹中,內作聲者,米湯送下。

胎前產後,臍脅刺痛,或跌打顛仆,胎損下血,當歸、川芎煎湯下。

行經前後,腹中脹痛,或瘀血攻衝,血凝氣滯,童便和滾酒送下。

臨產酒調化服三錢,能催生保產,或煎川芎、當歸湯化服,能治怪產。

臨產血暈氣亂及去血過多,胎幹不下,雞湯和酒調化五錢頻服。

胞衣不下及橫生倒產,胎死腹中,心胸脹滿,鹽湯化服三錢。

凡新產之後,用童便和滾酒調化此丸,服二三次。能安魂魄,調血脈,通經絡,百病皆除。

凡產後血暈血沸,煩渴發狂,昏迷不醒,產後中風,口噤失音,偏痱心煩,或鼻中衄血,舌黑口乾,或瘀血結滯,奔走刺痛,時發寒熱,面赤心煩,常流冷汗,或月內咳嗽,自汗發熱,漸變骨蒸,或產後跌磕,損傷乳陰,癰疽、楊梅、瘡毒、瘰癧、疔腫、癥瘕、頹疝,俱用童便和酒煎滾,每送下三錢。

產後瀉下血水,煎黑棗湯送下三錢,日二服,以愈為度,後仿此。

產後赤白痢疾,俱用米湯送下三錢。

產後赤白帶下,煎阿膠艾葉湯送下。

產後崩漏,下血不止,煎糯米湯送下。

盤腸產及子腸不收,水調鹽湯送下。

產後喘滿痰嗽,噁心吐酸,面目浮腫,脅痛自汗,舉動無力,水酒下。

產後二便秘結,燥熱目赤,口苦耳聾,及咯血嘔血,或乾咳嗽,薄荷湯送下。

胎前產後,太陽穴痛,呵欠煩熱,滿悶懶食,手足麻木,百節痠疼,米湯下。

凡胎產中風、中氣、中濕、中暑、中毒、中痰,或跌僕損傷,一切筋骨風痰,俱用酒煎薄荷生薑湯送下,日三服。

附法

凡小兒初生,化開此丸數兩,滾湯調勻,綿蘸洗兒,永無瘡疥風疾。

凡小兒尿血、瀉血、痢疾、疳疾,用米湯化服一錢。

凡小兒丹毒、遺毒、疔瘡、梅瘡、疥癲、瘡癤,甘草湯化服。

凡小兒無名腫毒,紅腫痛硬者,研化此丸,麻油調敷。

凡男婦喉痹咽腫及停耳出汗,俱細嚼此丸,徐徐以津液送下。

凡跌打損傷,血瘀氣滯,用童便和酒,煎數沸送下。

治白痢,用乾薑湯送下三錢。

治赤痢,用甘草湯送下三錢。

經驗方 治產後血暈、血風、血瘀、氣閉,及中風痰氣,食俱效。

益母草 連花葉子(四錢) 酒炒香(附二錢) 酒炒芥穗(二錢) 生薑(三片)

夾熱去姜加薄荷引,血瘀童便引,風盛薑蔥引,血虛加芎歸。

受孕門

脈見有子

少陰動甚知有子,陰搏陽別尺寸憑,但搏不滑胎三月,搏而滑石五月形。少陰腎脈動甚者,有子脈也。但當憑其兩尺陰脈若搏指有力,兩寸陽脈不搏指面,別於兩尺,斯為有子脈無疑矣。其但搏不滑者,主三月之胎。搏而滑石者,主五月之胎也。

四言脈訣

婦人有子,陰搏陽別,少陰動甚,其胎已結。滑疾而散,胎必三月。按之不散,五月可別。陰搏陽別者,寸為陽,尺為陰。言尺陰之脈,搏指而動,寸陽之脈,則不搏指,迥然分別,此有子之徵也。

或手少陰心脈獨動而甚者,蓋心主血,血主胎,故胎結而心脈動甚也。動者,謂往來流利之動而滑,非厥厥搖動將發為病之動也。疾即數也,滑而且數,按之而散,三月之胎。按之不散,五月之胎也。左為陽,故左尺脈數為男胎。右為陰,故右尺脈疾為女胎也。

又曰:但搏不滑胎三月,搏而滑石五月形。

按:當以前條為正,亦有三月之胎,因胎氣阻隔而見代脈者。代者動而中止,不能即還,須臾復動,或一二十至一止,或三四十至一止,至數不乖,總不能滿五十動也。又曰:代者,真氣乏而求代之象也。孕已三月,因胎氣阻隔見此無妨。若平常無故見代脈者,不病亦凶。然或因跌打氣悶,暴病奪氣,瘡痛傷氣,而見代脈,俱不為凶。

辨男女胎

上小下大女腹箕,中正圓高男腹釜,右疾為女左為男,胎氣陰陽原作主。蓋以女胎,面向母腹,其足膝盤曲抵母腹,故其形如箕之上小下大也。男胎面向母背,則背脊抵腹,故其形如釜之中正圓高也。右手屬陰,脈疾為女。左手屬陽,脈疾為男。是胎氣鍾於陰則右盛,主女胎。氣鍾於陽則左盛,主男也。

四言要訣

男左女右,孕乳是主,女腹如箕,男腹如釜。此言五六月之後,孕婦之乳房有核,吮之有乳者,則主有子也。

辨別孕病

婦人月經不至,不分是孕是病者,五個月內察其乳房。若升大有乳者,的是孕也。若不升大而無乳,則是經病。如孕婦有病。脈象和平者無害。

分男女論

分男女之說,先賢有以血分至裹精則成男胎,精先至裹血則成女胎,若精血散分並裹則成駢胎品胎者;有以月水盡後一三五日成男,二四六日成女,與夫經水斷後一二日成男、四五日成女者;有以受氣於左子宮則成男,受氣於右子宮則成女者。皆各執一見,殊為不曉此中因也。

蓋獨男獨女之胎,可以日數,論其駢胎品胎或男或女,亦可以日數論乎?稽之史載:一產三子四子,有半男半女,或男多女少,女多男少者,則一三五日成男,二四六日成女之說不足憑矣。抑豈有一日受男而二日復受女之理乎?夫丹田,命門也。在男子曰精室,在女子曰子宮。形如合體,並無兩岐之可分。茲曰左曰右,則是有兩子宮矣,此說尤屬不經,然則何法定之?亦惟以會合天人,陽盛乾道成男,陰盛坤道成女,斯足為確論!

論男女百脈齊到

程鳴謙曰:褚氏言:男女交媾,陰血先至,陽精後沖而成男胎;陽精先入,陰血後參而成女胎。信斯言也,亦有精先泄而生男,或後泄而生女者,獨何歟?東垣言:經水才斷一二日,血海始淨,感者成男。四五日,血脈已旺,感者成女。至於六七日後,則雖交感亦不成孕。信斯言也,亦有經始斷交合而生女,經淨交合而生男者,亦有四五日以前交合無孕,八九日以後交合而成孕者,獨何歟?俞子木撰《廣嗣要略》,著方立圖謂:實陽能入虛陰,實陰不能受陽。即東垣之故見也。又言:微陽不能射陰,弱陰不能攝陽。信斯言也,世有尫羸之夫,怯弱之婦,屢屢受胎,欲止之而不能止者;亦有血氣方剛,精力過人,乃艱嗣育而無聊者,獨何歟?

朱丹溪論治,專以婦人經水為主。夫富貴之家,妻妾滿前,其中寧無月水當期者乎?有已經前夫頻頻生育,或娶之以圖其易者,顧亦不能得胎,及遺適他人,轉⿰⿱向臼盒生男矣,豈不能受孕於此而獨受孕於彼者乎?

《易》曰:地道其順乎,承天而時行。乃知地之生物,不過順承乎天,則知母之生子,亦不過順隨乎父,而已知母之順承乎父,則種子者,果以婦人為主乎?以男子為主乎?是故主乎男子者,不拘老少強弱及精之易泄難泄,只要交感之時,百脈齊到為善耳。交感而百脈齊到,雖老弱、病患、易泄,亦可成胎。交感而百脈參差,雖少壯、強健、精堅,亦難以成胎矣。

至婦人所構之血,固由於百脈合聚,而較之男子之精,不無輕重之分。孔子贊乾元資始曰大,贊坤元資生曰至,詎無意乎?若夫男女之辨,又不以精血後為拘,不以經淨幾日為拘,不以夜半前後交感為拘,不以父強母弱、母強父弱為拘,只以交感時精血各由百脈齊到,別勝負耳。是故精之百脈齊到,有以勝乎血則成男胎。血之百脈齊到,有以勝乎精則成女胎。其有既孕而小產者;有產而不育,育而不壽者;有壽享遐齡者;亦在精血之堅,脃分俱短耳。世人不察其精血之堅,脃已定於稟受之初,乃以小產胎滑專責之母,以不育專付之兒,以壽夭專諉之數,謬矣!

論雙胎品胎

古以雙胎乃精氣有餘,岐而分之,血因分而攝之之故也。若男同孕者,剛日陽時也。女同孕者,柔日陰時也。男女同孕者,剛日柔時或柔日陽時也。其他或有不成男女,俗名陰陽子者,又皆陰陽變常,駁氣所感,事之所有,理之所無,莫可嵇考者也。

闢趕經法

婦人月經,行有常度,三旬一下,自然受孕。或前或後,乃其病也,隨症調治,務令如期,自能生育。原不以上弦下弦為拘,今方書載有趕經法,俾從下弦越至上弦,非惟拂其常性,亦且損傷氣血,貽害將來者不淺矣!

闢斷子法

《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予維方書所載斷子法類,皆忍心害理,非惟仁人所深嫉,抑且陰譴所必加。

按:《夷堅志》載:東京女子名牡丹者,以售墮胎藥,故生得惡報。可不畏歟!薛立齋曰:大抵斷產之法藥多峻厲,往往有不起者,是則產之為害,未若斷產之法為尤酷也。

戒溺女說

世俗輕棄女命,才離母腹,旋溺水中,殊堪忡憫!我先人曾助修育嬰堂,全活不少。特以村莊小戶有出於不得已處,勢難保全者,亦復何限所賴鄉黨中之仁人君子,平日將天地好生之德講令明白,以啟其善心,又敷衍溺女受惡報諸條,以遏其妄念,臨時曲為調護,或倡眾資助,或勸人撫養,或捐盤費,令其送入育嬰堂,庶幾其有濟乎!

養胎門

巢元方分經養胎說

妊娠一月名胚胎,足厥陰肝脈養之。

妊娠二月名始膏,足少陽膽脈養之。

三月名始胎,手厥陰心主胞脈養之。血不流行,形象始化。

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手少陽三焦脈養之。

五月始受火精以成氣,足太陰脾脈養之。

六月始受金精以成筋,足陽明胃脈養之。

七月始受木精以成骨,手太陰肺脈養之。

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膚革,手陽明大腸脈養之。

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髮,足少陰腎臟脈養之。

十月五臟六腑、關節人神皆備,足太陽膀胱脈養之。

後人推巢氏養胎之說,謂四時之令,必始於春。所以一月二月間,是肝膽二脈養胎,屬木也;三月四月間,是心包絡、三焦脈養胎,屬火也。五月六月間,是脾胃二脈養胎,屬土也。七月八月間,是肺與大腸脈養胎,屬金也。九月十月間,是腎與膀胱脈養胎,屬水也。惟手少陰心經脈、手太陽小腸脈二經無所專養者,以君主之官無為而已。此說不經。

《金鑑》曰:男女交媾,精血聚而成胚,此孕形之始也。雖未分身軀臟腑,而其理無不具也。猶太極渾然,包羅萬象,而陰陽之一氣絪縕,漸次化生,而成母子分形,自然而然,如草木成實,殼脫蒂落也。

受孕分房靜養

受孕之後,分房靜養,恐動相火,致生胎毒。謹戒飲食厚味、煎炙生冷,使其脾胃調和。故青蔬白飯最能養生。母之氣血易盈,子之形成必育,且內調七情,外避風濕寒冷燥熱,起居安順,不持重努傷,勿貪眠過逸,毋登高涉險,勿暴怒悲呼,則母無痛,胎自安矣。

凡受孕在一二三個月內,有胎暗墮而人不自覺者。如肆行交接,擾亂子宮,勤洗下體,啟開陰竅,及暴怒傷肝,思慮傷脾,生冷傷胃,努力傷氣,皆能令胎暗墮而不自知,故靜養為急務也。

安胎母子二法

安胎有二法,母病子病分而施治。凡因母病以致胎動者,但療其母,母安則胎自安矣。若因胎病有所觸動以致母病者,但宜安胎,胎安則母病自愈矣。症治詳在三四卷中。

胎前用藥三禁

三禁者,禁汗、禁下、禁利小便也。蓋過汗亡陽,恐傷其氣。過下亡陰,恐傷其血。過利小便,恐傷其津液也。但當確審其寒熱虛實以施治,用藥均不可過峻也。

安胎審宜調治

形瘦之人多火,過用溫熱,則傷陰血。肥盛之人多痰,過於補氣,恐壅氣動痰。白朮消痰健脾,條芩清熱養陰,二味為安胎要藥。若有他症,則以他藥佐之二味,任其抽添。如火盛則倍芩以清火,痰盛則倍術以消痰,血虛則合四物湯,氣虛則合四君子湯,胎動不安更加阿膠、艾茸、杜仲、續斷以安之,氣盛胎高則加蘇梗、伏毛、陳皮、枳殼、香附、砂仁以舒之。

朱丹溪曰:胎前當以清熱養血為主,恐傷陰血也。又曰:理脾,脾健則氣血易生。疏氣,氣順則氣血調和。

張潔古曰:胎前產後患傷寒雜病者,皆從厥陰肝經論之,是祖氣生化之原也。厥陰與少陽相為表裡,故治法毋犯胃氣及上二焦。有三禁,禁汗、禁下、禁利小便也。能不犯此三禁,則榮衛自和而寒熱止矣。

症治見三卷。

校正逐月養胎宜忌

一月始受孕,胎形如露珠。乃太極動而生陽,天一生水,名曰胚胎,足厥陰肝脈養之。是月也,經始閉,飲食稍異。宜食大麥、稻米飯與酸羹,忌食辛辣與腥物,是謂正其始。毋針灸肝經穴道,大敦、行間、太衝、中封、彝溝、中都、膝關、曲泉、陰包、五里、陰廉凡十一穴,左右足同。足厥陰肝經行足股內,穴起足大指端,行三陰之前。

二月始如桃花瓣,乃太極靜而生陰,地二生火,名曰始膏,足少陽膽脈養之,蓋膽主精。百節痛者,是為胎始結也。若吐逆惡食,謂之惡陰,或偏嗜一物,乃一臟之虛。如愛食酸,是肝虛不能養胎,宜調肝,余仿此。是月也,居必靜處,調和飲食,毋食辛臊生冷物。若吐逆甚者,詳後四卷惡陰門調治。忌針灸膽經穴道,竅陰、俠谿、五會、臨泣、邱墟、懸鐘、陽輔、光明、外邱、陽交、陵泉、陽關、中瀆、環跳、風市凡十五穴,左右足同。足少陽膽經行足股外,穴起足四指端,行三陽之中。

三月始如清鼻涕,先成鼻與雌雄二器,乃分男女,名曰始胎,手厥陰心包絡脈養之。是月始化形象,最易動搖。徐之才謂「三月始胎,未有定儀,見物而化。」古云:欲生男者,操弓矢。欲生女者,弄珠璣。欲子美好,數玩壁玉。欲子賢良,間觀經史。是謂外象而內感者也。宜端坐清虛,調飲食,慎起居,毋食酸鹼、飲醇酒,勿悲憂、呌怒、努力、過勞。蓋心包主脈,內屬於心。忌針灸心包絡穴道,中衝、勞宮、大陵、內關、間使、郗門、曲澤、大泉凡八穴,左右手同。手厥陰心包絡行手臂內,穴起手中指端,行三陰之中。

四月始受水精以成血脈,形象具,手足成,手少陽三焦脈養之。宜靜養身體,調和心志,食宜粳稻,羹宜魚雁。是謂養氣血,以通耳目而行經絡。忌針灸三焦穴道,關衝、液門、中渚、陽池、外關、支溝、會宗、陽絡、四瀆、天井、消爍、清冷淵凡十二穴。手少陽三焦脈行手臂外,穴起無名指端,行三陽之中。

五月始受水精以成氣,四肢已成,足太陰脾脈養之。是月也,宜食稻麥、精飯、豬羊、雞肉,調以香豉,毋犯辛酸、煎炒生冷,勿過飢過飽、努力勞作。是謂養氣,以定五臟。忌針灸脾經穴道,隱白、大都、太白、公孫、商邱、陰交、漏谷、地機、陵泉、血海、箕門凡十一穴。足太陰脾經行足股內,穴起足大指內側端,行三陰之中。

六月始受金精以成筋,口目已具,足陽明胃脈養之。是月也,宜微微勞動,運化氣力,毋貪眠、長坐、忍飢、過飽,食宜甘美,忌食酸苦生冷。是謂變腠理,舒筋脈,以養其力而兼脊膂。忌針灸胃經穴道,厲兌、內庭、陷谷、衝陽、解谿、豐隆、下巨虛、上巨虛、條日、三里、犢鼻、梁邱、陰市、伏兔、髀關凡十五穴。足陽明胃經行足股外,穴起足三指端,行三陽之前。

七月始受木精以成骨,遊其魂,能動左手,手太陰肺脈養之。是月也,皮毛始具,毋怒叫、悲號、納涼、洗冷,食宜稻粳,忌辛辣生冷。常常運動,是謂養骨而堅齒。忌針灸肺經穴道,少商、魚際、太淵、經渠、列缺、孔最、尺澤、俠白、天府凡九穴,左右手同。手太陰肺經行手臂內,穴起手大指端,行三陰之上。

八月始受土精以成膚革,九竅方成,遊其魄,能動右手,手陽陽大腸脈養之。是月也,節飲食,謹風寒,毋食鹼,毋使性氣。是謂密腠理而光澤顏色。忌針灸大腸穴道,商陽、二間、三間、合谷、陽谿、偏歷、溫溜、下廉、上廉、三里、曲池、肘髎、五里、臂臑凡十四穴,左右手同。手陽明大腸經行臂外,穴起手食指端,行三陽之上。

九月始受石精以成毛髮,六腑百節皆備,足少陰腎脈養之。是月也,宜飲醴食甘,緩帶護持,待兒三轉其身,清心養性,兒脈續縷皆成。是謂養毛髮而致才力。忌針灸腎經穴道,湧泉、然谷、太谿、大鐘、照海、水泉、復溜、交信、築賓、陰谷凡十穴,左右足同。足少陰腎脈行足股內,穴起足心,行三陰之後。

十月之內,五臟皆備,六腑齊通,納天地精氣于丹田,故使關節、人神畢具,足太陽膀胱脈養之。是月也,慎起居,調心志,緩步行動,安眠稔食,待時而生。或有試胎弄胎,切勿輕舉妄動。忌針灸膀胱穴道,至陰、通谷、束骨、京骨、京門、申脈、僕參、崑崙、跗陽、飛陽、承山、承筋、合陽、委中、委陽、浮郗、殷門、承扶、會陽凡十九穴,左右足同。足太陽膀胱脈行足股後,穴起足小指外側端,行三陽之後。

按:手少陰心脈與手太陽小腸脈相為表裡。昔人因巢氏養胎之說,見其無所專養,遂謂君主之宮無為而已。夫心為身主,自受孕以訖胎產,皆賴此虛靈不昧之體坐運於中,而各經之分養,特供其指使耳。則凡調養孕婦者,逐月切忌觸犯二經,而心與小腸穴道,俱忌針灸也。

【附錄]

手少陰心經脈行手臂內,穴起手小指內側端,行三陰之下。少衝、少府、神門、陰郗、通里、靈道、少海、青靈、極泉,心經凡九穴,左右手同。手太陽小腸脈行手臂外,穴起手小指外側端,行三陽之下,少澤、前谷、後谿、腕骨、陽谷、養老、支正、小海,小腸凡八穴,左右手同。

辨井滎俞經合原

井滎俞經合原,十二經穴名也。手足陽經有原穴,手足陰經無原穴。陰之俞穴,即陰之原穴也。所出為井,井者,如水之出也。所流為滎,滎者,如水之流也。所注為俞,俞者,如水之注也。所行為經,經者,如水之行也。所入為合,合者,如水之會也。所本為原,原者,如水之源也。十二經所屬穴道,詳見九集刺灸門。

奇經八脈總括

脈有奇常,十二經者,常脈也。奇經則不拘於常,故謂之奇也。蓋人之氣血,常行於十二經脈,經脈滿溢,流入他經,別道而行,故名奇經。有八:曰任、曰督、曰沖、曰帶、曰陰蹺、陽蹺、曰陰維、陽維是也。任脈,任於前。督脈,督於後。衝脈,為諸脈之海。帶脈,猶身之束帶。陽蹺脈,為足太陽之別。陰蹺脈,為足少陰之別。陽維,則維絡諸陽。陰維,則維絡諸陰。陰陽相維,諸經乃調。此八脈,譬猶圖設溝渠,以備水潦,斯無濫溢之患。人有奇經,亦若是也。其循行次第,詳見九集刺灸門。

保胎門

《達生編》保胎要訣

《達生編》曰:保胎以絕欲為第一義,其次亦宜節欲。蓋欲寡則心清,胎氣寧謐,不特胎安,且易生易育,少病而多壽。保胎又宜少少勞動,使氣血流通,筋骨固,胎在腹中習以為常。以後雖有些微閃挫,不致壞事。倘安逸不動,則筋骨柔脆,氣血不行,略有閃挫,便至墮落。看鄉村農婦、僕婢下人墮胎者少,以其習於勞動故也。然非謂胎後方勞,正謂平日不宜過於安逸耳。若平日安逸已慣,及受孕之後方強力勞動,適足損胎,何筋骨堅強之有?夫敬姜百乘之家也,老而猶績,時常富貴之家,年少力強婦女,正當勤所事事,豈可暇逸以自病乎。

護胎法

孕已知覺,即用布一幅,寬五六寸,長則隨人肥瘦,約纏兩道余,橫束腰間上,至臨盆時,方才解開。若是試胎弄胎,切莫解去。此法有二妙。一則胎未長成時,得此護持,胎有倚傍,孕母腰膂有力,縱有些微跌,亦不致動胎,但不可時束時解。二則常令腹中窄狹,以約束其胎,及當正產之時,將布解開,腹中作然寬闊,俾兒容易轉身,順便生下。

慎起居

孕婦睡覺,須要端正,不可縱恣,或左或右,輪睡有時,不可盡在一邊,又不可時刻翻轉。轉身從容不迫,俾胎安腹中,左右便利,手足活動,則臨產順溜,自然從中道而出矣。

《訣》曰:短睡以安神。謂日間操作之時,覺精神疲倦,不妨短睡一覺。醒來時,當起身穿衣,緩緩行動,則精神自旺,切忘整日貪眠,損傷血脈也。至若夜間嚮晦入息之侯也。不可坐到更深,不可時睡時起,睡要穿衣,不宜裸體。寒月勿臥炕床,勿烘被褥,免熱毒蘊胎也。夏月勿當風貪涼,勿臥地上及藤鋪竹床,免濕冷浸胞也。若帶兒女同睡,謹防夢中亂踢。床上用扇,扇畢當插放枕前。睡宜周正,不可盤曲蹻架,凡此皆當慎之。

調飲食

保胎藥餌,備載三四卷內,難以悉陳。茲將孕婦飲食,一道分別宜忌,以備參考。大抵孕婦飲食宜淡泊,不宜肥濃。宜輕清,不宜重濁。宜甘平,不宜辛熱。青蔬白飯最能養生,故貧賤之家,安淡泊而勤所事事,鮮有胎產患病者。但富貴之家,平日厭慣肥甘,此時抑令崇儉,勢所不堪。然亦當酌乎其中,於所宜者食之,所忌者勿食。保胎養生之道胥得矣!

孕婦宜食

豬肚、豬肺、臀精、板油、大腸、線雞、母雞、雞蛋、老鴨、鴿子、鴿蛋、鯽魚、銀魚、桂魚、金魚、淡鯗、海參、燕窩、山藥、白蓮、熟藕、藕粉、豆腐、腐皮、黑豆、豆豉、豇豆、冬瓜、白菜、蘿葡、蔥白、冬莧、齒莧、饔菜、青菜、菠菜。凡食魚肉海味,只可煮取清湯,吹去油汁,隨意飲食,不可貪多。切忌五味烹調,煎炒燔炙,恐內釀濕熱也。凡食蔬菜,亦宜清潔,或用麻油,或用豬油,少少調和,入鹽盡煮,自有一段沖和之味。忌用香料諸物烹調。

按:五方之風土不齊,所有穀食,各隨其鄉土所常食以養生者,食之無害。若因受孕後,必變亂其常食,反拂人之常性矣。總以宜者食之,忌者勿食,各承其鄉土,因時制宜而已。

凡孕至八九個月,常用麻油煮熟豆腐皮,每日服食最妙。蓋麻油能解毒,腐油皮能清熱滑胎,富貴皆宜。

孕婦忌食

胡椒、芥末、子薑、大蒜、煎炙、野味、豬血、心肝、脾腎、牛犬、驢馬諸血、心肝,腳魚、螃蟹、蝦蟆,河豚、白鱔、茵藎、茼蒿、瓜果、生慄、山禽、野獸、酢魚、陳脯、糖食。

凡六畜疫死、禽獸自死者勿食,免中毒也。羊犬勿多食,免熱毒蘊胎也。妊婦食兔肉,令子缺唇。多食鴨肉,令子無聲音。食腳魚,令子縮頭短項。食螃蟹,令子橫生。多食生薑,令子生枝指。雞肉糯米合食,令子生寸白蟲。雞蛋鯉魚合食,令子生疳疾。鮮魚田雞合食,令子多喑啞。雀肉與酒同食,令子多淫亂。雀肉豆醬合食,令子生黑痣。食山羊野獸肉,令子生惡瘡。食牛馬犬肉,滿月難產。豆醬與藿香同食,令胎自墮。多食慈菇,能消胎氣。食諸菌藎,生子多狂疾驚癇。食冰漿,令婦絕產。多食鰍鱔無鱗魚,主多產厄。食瓜果生冷,寒胎。鮮魚與鵝鴨同食,主動風火。豬油與梅子同食,相反。

彤園附法

受孕婦人勿亂服藥,勿過飲酒,勿妄針炙,勿向非常地便溺,勿舉重、登高、涉險。心有驚觸,犯之難產,子必顛癇。毋整日食眠,宜少勞動,使氣血流通。又勿努力過勞,致傷脾胃,生子解顱。衣勿過溫,亦勿太薄,食勿過飽,飽勿即睡。慎起居,調飲食,以和榮衛而調脾胃,母子俱安矣。

至若自家及鄰家修造動土,勿往觀看,恐適與凶煞相值,致犯胎氣,令子破形,或生胎病。要當確守胎教,循規蹈距,勤乃職事。凡凶惡宰殺、古井廢溝、冷廟古塚、迎神賽會之類,俱忌遊行觀看,免中惡也。

先賢張仲景著《金匱要略》二十五章,其治婦人也則有第二十章,妊娠篇二十一章,產後篇二十二章,雜病篇法律井然,以明胎產之病,異乎常治,示人以有所遵循也。但系千載遺書,錯偽闕漏,文義多不相屬,雖經歷代注家編次詮解,然各執已見,位置無常,每遇疑難,隨文附會,鮮有明白旨陳者。

惟御纂《醫宗金鑑》蒐羅全經,詳加註釋,訂正訛謬,標出衍文,間合舊注,以備參考,而義始元余蘊焉。今婦科方書不下數十家,悉體法言永昭畫一者,蓋亦寡矣。茲准經義而折衷之,編成六卷。首調經、崩帶、積聚、癥瘕、痞悶、淋疝、雜症,次嗣育種子、養胎諸法,三妊娠傷寒雜症,四胎前本病從治,五臨產要訣、產後雜病,六乳陰頭足、外科摘要,分門施治,毋令目迷五色云。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