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广语丝

第三十 但愿平安无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据一份公开发行的刊物援引一位市委书记的话说,他们那里经常都在看香港电视,也没有什么事情云云。这表现出这位领导人物豪迈之态可掬,是何等的开放,何等的信心十足!我听了他的话之后,也为他所领导的那个地方庆幸,觉着从今以后可以高枕无忧,连一些“新潮”派理论家们所硬塞给咱们的“忧患意识”也一扫而光了。

的确,香港电视有什么了不起呢?那无非是一些色情、凶杀、暗害、打斗,加上一些为实现极端个人主义的目的,不顾伤天害理的生存竞争;那里面的所谓流行歌曲,无非是一些卿卿我我,无病呻吟的陈词滥调,大体上也无非鼓吹宿命论、悲观论和感伤论的人生哲学;此外也顶多不过加上一些无时、无刻、无年、无月不在喧嚷的政治谣言和政治谩骂。这些东西综合起来又有什么了不起呢?一个市的人民就是在那里天天看、月月看、年年看,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难道它就能把那个市拉出去,成为香港属下的一个市么?看来似乎不大可能。就算真能拉出去,到七年以后,它不是仍然和香港一道,要回归祖国么?那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但是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比较稍为有点复杂,也不像那位领导人所想的那么简单明瞭,可以对之高枕无忧了。从最简单的意义上来说,香港电视是资本主义的政治新闻和文学艺术。它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文化,也是一种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它跟台湾的电视剧,流行歌曲和文学作品一样,都是接受美国文化和其他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的熏染、影响、渗透而成的,属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体系。它含有力量较强的娱乐作用和麻醉作用,也是一种强力的精神污染。人们如果整天沉浸在这种精神污染里面,久而久之,就会被它迷惑、麻醉和潜移默化,对它产生爱慕的感情,崇敬的心理和信任的观念。到这个时候,也只有到这个时候,经过一定的量变,到了质变的时候,问题——或者说意想不到的问题,就会出现了。

自然,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渗透,是要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艺术观等等方面都起作用的。当然,在这方面起作用的也决不仅仅限于香港电视和流行歌曲,它跟咱们的报纸、杂志、各种课堂、各种沙龙、各种演讲会、各种研讨会、各种大字报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只要咱们稍为留心回顾一下,看看一九八九年北京的七十天风波的前前后后,就可以了如指掌的。

从前看过一个电影,大概叫做《平原游击队》吧,在“五七”干校时是被指定看了又看的。片子里面有一个巡更人,手持铜锣,边敲边喊:“平安无事噢!”这巡更人是一位爱国志士,形象非常可爱。“平安无事噢!”这句话,妙语双关。说给日本兵听的时候,是麻痹日本兵,是假话,说给中国游击队员听的时候,是鼓励,是实话。意思是指游击队员已经绕过日本炮楼,在日本兵的鼻子底下越过了封锁沟。那镜头明快有力,看过二十多年,还历历在目。如今咱们这位领导人物也声称平安无事,到底他是说给中国人民听呢,还是说给洋大人听呢?到底对谁说的是假话,而对谁说的却是真话呢?难道不值得稍为平心静气地想一想么?

八旬开外一老翁,但愿世世代代年轻人平安无事。国泰民安总比腥风血雨更自在些。可世事不由我作主。一厢情愿无济于事。那么,为更加保险起见,还是少来一点豪气,对人对己都更加有益吧。

殷鉴不远……善哉!善哉!

一九九〇年三月二十四日,广州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