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痘疹心法

卷之二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古今經驗諸方

八十六、玉積散 冬月痘出不快,用此發之。

白芷 川芎(各二分) 桔梗(一分半) 芍藥 甘草(炙) 茯苓 當歸 桂枝 半夏(各二分) 陳皮 枳殼 麻黃(各五分) 蒼朮(一錢) 厚朴(四分)

上除桂、枳二味,別為粗末,外十二味銼細,慢火炒令轉色,攤冷,次入二味末,令勻,水一盞半,姜三片,煎一盞,去滓,溫服,不拘時。

八十七、辰砂散 預解痘毒。

好辰砂(一錢) 絲瓜近葉(三寸,連子燒灰存性,此物發痘瘡最好)

上研末,密水調服,尤佳。

八十八、連翹湯 此解裡熱良方,痘疹通用。

連翹 防風 瞿麥 荊芥穗 木通 車前子 當歸 柴胡 蟬蛻 赤芍藥 黃芩 白滑石 山梔子 甘草(各五分)

上銼細,加紫草五分,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滓,食前溫服。

八十九、黃連解毒湯 此解火毒,痘疹通用。

黃連 黃芩 黃柏 梔子(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半,煎一盞,去渣,熱服。

九十、桂枝芍藥湯

桂枝 白芍藥 防風 黃耆(炙) 甘草(各等分)

上銼細,加棗二枚,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溫服。

九十一、木香大安丸 治傷食。

木香(二錢) 黃連 陳皮 白朮(各三錢) 山楂肉 萊菔子(炒) 枳實 連翹 神麯(炒) 麥蘖(炒) 砂仁(各一錢半)

上為末,神麯糊為丸,陳倉米湯下。

附方:補中順氣湯

人參 當歸 木香 青皮 山楂肉 厚朴 甘草(炙)

上銼細,水煎服。

九十二、宣風散 治黑陷裡實,以代百祥丸、牛李膏。

檳榔(二個) 陳皮 甘草(炙,半兩) 牽牛(四兩,用半生半熟,取頭末一兩)

上為細末,二、三歲,蜜湯調下半錢,已上一錢,食前服。

九十三、闢穢香 痘家常宜焚之。

蒼朮(一斤) 大黃(半斤)

上銼細研末,放火爐中燒之,不可間斷。

九十四、天水散 治痘乾燥而痛。

白滑石(四兩) 甘草(一兩)

共為細末,白湯調服,或用塗痘,甚佳,以蜜水調刷之。

九十五、洗肝明目散 治痘後目疾。

當歸 川芎 羌活 防風 山梔仁 龍膽草 柴胡 木賊 密蒙花(各等分)

上銼細,共為末,每服一錢,淡砂糖水調服。

九十六、蟬蛻散 治痘後目疾良方。

蟬蛻 密蒙花 黑豆蔻 望月沙(各等分)

共為細末,每用一錢,以豬羊肝一片,批開,入藥末在內,用苧麻扎定,米泔煮熱,頻與食肝飲湯。

九十七、拔毒膏(一名必勝膏) 治痘癰。

馬齒莧(杵汁) 豬膏脂 石蜜 生綠豆(末) 赤小豆(末)

上,以三味,共熬為膏,徐腫處,如干,以水潤之。

九十八、百花膏 治痘燥,以痂皮濺起作痛。

石蜜不拘多少,略用湯和,時時以鵝翎刷之,瘡痂亦易落無痕。

九十九、柴胡飲子 治痘瘡表裡俱實良方。

防風 當歸 白芍藥 柴胡 黃芩(炒) 人參 甘草 大黃(各等分 渭石倍用)

生薑一片,水煎服。

一。。、當歸丸 治便堅,三五日不通者。

當歸(半兩) 黃連(錢半,炒) 大黃(二錢半) 甘草(炙,一錢) 紫草(三錢)

先以當歸、紫草熬成膏,以下三味研為細末,以膏和為丸,如胡椒大,三歲以下兒服十丸,七八歲兒服二十丸,食前米飲下。漸加,以和為度。

一。一、解毒防風湯

防風(一錢) 地骨皮 生黃耆 白芍藥 荊芥穗 鼠黏子(各五分)

上銼細,水煎服,或加升麻五分。

一。二、九味順氣散(又名勻氣散)

白朮 白茯苓 青皮 白芷 陳皮 烏藥 人參(各半錢) 甘草(二分) 木香(二分)

上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滓,溫服。

一。三、馮氏天花散 治痘失聲。

天花粉 桔梗 白茯苓 訶子肉 石菖蒲 甘草(各等分)

上為細末,用水調半匙在碗內,外以小水竹七莖,黃荊七條,縛作一束,點火在碗內煎,臨臥服。

一。四、如聖湯

芍藥 升麻 乾葛(各一錢) 甘草 紫草 木通(各五分)

上銼細,加姜一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解毒快斑湯

羌活 防風 升麻 葛根 柴胡 川芎 白芷 紫草 桔梗 甘草 麻黃(炒)

上銼細,生薑蔥白作引,水煎服取汗,解去熱毒,則痘自易出易靨也。

附方:尤膽安神丸 治痘中昏悶譫妄良方。

水辰砂(一錢) 龍腦(五釐) 牛黃(五釐)

共研為細末,取獖豬心中血,小豬尾尖血,和丸,如綠豆大,每服一丸,新汲水化下,燈心煎湯亦可。

附方:退火回生丹 治痘中狂妄神方。

滑石(一錢) 辰砂(一錢) 冰片(三釐)

共為細末,冷水調一分服,得睡少時,神安氣寧,痘轉紅活矣。

一。五、蟬蛻膏

蟬蛻(去毒) 當歸 防風 甘草 川芎 荊芥穗 升麻 白芍藥 人參

共為末,煉蜜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薄荷湯下。

一。六、養脾丸

人參 白朮 當歸 川芎(各一錢半) 木香 青皮 黃連 陳皮(各一錢) 砂仁 山楂肉 神麯(炒) 麥芽(炒,五分)

共為細末,水調神麯糊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三、五十丸,陳倉米飲湯送下。

一。七、東垣鼠黏子湯

鼠黏子(炒香) 當歸身 甘草(炙,各一錢) 柴胡 連翹 黃耆 黃芩(各一錢半) 地骨皮

共銼細,水一大盞,煎六分,去渣,溫服。腹空服藥,畢日休與乳食。

一。八、解毒湯(又名溯源解毒湯) 解胎毒良方。

當歸身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甘草(生) 人參 連翹 黃連 陳皮 木通(各等分)

共銼細,加淡竹葉十片,水一盞,煎半盞,去滓,溫服,無時。

一。九、瀉黃散(一名瀉脾散) 治脾熱。

藿香葉(七錢) 山梔仁(一兩) 石膏(半兩) 甘草(七錢半) 防風(二兩)

共銼細,用蜜酒微炒香,為末,每服二、三錢,水一盞,煎七分溫服。

一一。、瀉青丸(一名瀉肝丸) 治肝熱作搐良方。

羌活 大黃(炒) 川芎 當歸 防風 山梔仁 龍膽草(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雞頭子大,每服半丸至一丸,竹葉湯同沙糖水化下。

一一一、粉紅丸(一名溫驚丸)

牛膽南星(四兩) 硃砂(一錢半) 天竺黃(半兩) 坯子胭脂(一錢) 龍腦(五分)

共為末,用牛膽汁和丸,雞頭子大,每服一丸,小者半丸,沙糖溫水化下。

一一二、實表解毒湯

黃耆 人參 當歸梢 生地黃 白芍藥 甘草 柴胡 地骨皮 酒片芩 玄參 升麻

共銼細,加薄荷葉少許,淡竹葉十片,水煎溫服無時。

一一三、托裡快斑湯

當歸 黃耆 川芎 木香 青皮 牛蒡子 紫草 連翹 木通 防風 桂枝 蟬蛻

共銼細,加淡竹葉十片,水煎,溫服,不拘時。

一一四、惺惺散 解發痘疹良方。

桔梗 人參 甘草(炙) 白茯苓 白朮 瓜蔞根(各等分) 細辛(少許)

共為末,每服二錢,水一盞,入薄荷葉五片,煎七分,溫服,不拘時。

一方有防風、川芎。

一一五、通關散 此藥通心經,利小便,良方。

山梔仁 大黃(炒,各一分) 木通 甘草(炙) 赤茯苓 車前子(炒) 瞿麥 滑石 人參(各二分) 萹蓄(炒,五分)

共銼細,水一盞,燈草十根煎半盞,溫服。

一一六、蟬殼明目散 治痘後目疾。

蟬蛻(去足翅) 地骨皮 黃連 牡丹皮 白朮 菊花 蒼朮(米泔浸,切,焙,各一兩) 龍膽草(五錢) 甜瓜子(半斤)

共為末,每服一錢半,荊芥煎湯調下,食後及臨臥時各一服治時疾後餘毒,上攻眼目甚效。忌熱面,炒豆,醋醬等物。

一一七、紫草飲子 治倒陷腹脹,大小便秘。

紫草茸 人參 山楂肉 蟬蛻 枳殼 穿山甲(土拌炒) 木通(各等分)

共銼細,水一盞,煎五分,作三四次溫服。

一一八、經驗方 治痘眼。

白菊花 綠豆皮 穀精草(去根,各半兩)

共為細末,每服抄一大錢,乾柿一個,生粟米泔一盞,熬米泔盡,將柿去核食之,一日可食三枚,無時。病淺者二十日,遠者一月必效。

一一九、快斑越脾湯 治痘瘡手足不起發者。

黃耆(炙) 白芍藥 桂枝 防風 甘草(炙)

上銼細,加生薑一片,棗一枚,水煎,不拘時服。

一二。、桃仁承氣湯

桃仁(二十個,去皮尖,研泥,勿煎) 大黃(二錢) 官桂(研末,勿煎) 紅花(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三味研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滓,入官桂末、桃仁泥化開,食前服。

一二一、酸棗仁湯

酸棗仁(去殼取仁) 甘草(炙) 生地黃 梔子仁 麥門冬 人參 當歸身(各等分)

共銼細,如燈心,水一盞,煎七分,去渣,不拘時服。

一二二、排毒散 治痘毒發癰。

大黃(一兩) 白芷 沉香 木香(各半兩) 穿山甲(上炒焦卷,七片) 當歸梢(一兩)

上為細末,看虛實大小加減,長流水煎沸調服。

附方:解痘內托散 治痘癰。

金銀花 黃耆 當歸 防風 甘草節 赤芍藥 荊芥 連翹 木通

水煎,入酒少許服。

一二三、蕎麥粉 治痘瘡潰爛。

蕎麥一味,磨取細面,痘瘡破者,以此敷之,潰爛者,以此遍撲之,絹袋盛撲以此襯,臥尤佳。

一二四、升麻解毒湯

當歸 升麻 柴胡 桔梗 牛蒡子 甘草 蟬蛻 連翹 防風 密蒙花 荊芥(各等分)

上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渣,食後溫服。

一二五、綿繭散 治痘後疳蝕瘡。

出蛾綿繭(不拘多少) 白礬(搗碎入繭內,以炭火燒令礬汁盡)

共研極細末,每用干貼疳瘡口內。

一二六、棗變百祥丸 此可代百祥丸、牛李膏用。

紅牙大戟(去骨,不用白者,一兩) 青州棗(去皮核,三十個)

上用水一盞,同煎,水盡為度,去大戟不用,將棗搗爛為丸,從少至多,木香湯吞,以利為度。

一二七、四白滅瘢散 治痘後面瘢,以此敷之。

白芷 白附子 白殭蠶 鷹矢白 密陀僧(各等分)

共研極細末,以水調搽面䵟,神效。

一二八、流氣飲 治痘癰。

川芎 當歸梢 白芍藥 防風 人參 木香 黃耆 紫蘇葉 甘草節 桂心 桔梗 白芷 厚朴 烏藥 枳殼 雞心檳榔(各四錢)

共銼細末,水一盞,煎七分服。氣血虛而自利者,加熟附片,大便實者,加大黃。

一二九、小柴胡加生地黃湯 治痘癰。

柴胡 人參 黃芩(各三錢) 甘草(炙,二兩) 生地黃 半夏(湯泡七次,薑汁拌炒,各二兩)

共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一枚,煎半盞,去渣,溫服。

一三。、篳衣湯 治癮疹疙瘩作癢。

炊飯篳衣煮水,洗癮起疙瘩者神效,如無,以炊篳煮湯亦好。

一三一、蜞針法 治痘癰及丹瘤。

取水蛭大者五六條,放腫處,吮去惡血,可以消丹瘤,可以消癰腫。

附方:砭法 治丹瘤。

用細瓷器,擊碎取有鋒鋩者,以箸一根劈開頭夾之,用線縛定,兩指輕捉箸梢,令瓷鋒正對患處,懸寸許,再用箸一根,頓擊箸頭,今毒血遇擊,刺之皆出。

一三二、消風散

人參 羌活 川芎 甘草(炙) 防風 荊芥穗 白茯苓 蟬蛻(去毒) 厚朴 白殭蠶(炒) 陳皮(去白) 藿香葉(各半兩)

共為末,每服二錢,清茶調下。

一三三、小柴胡加枳桔湯

柴胡(一錢) 半夏 甘草(各半錢) 人參 黃芩(各三錢) 枳殼 桔梗(各一錢)

共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姜一片,煎六分服。

一三四、五皮湯 治痘後面腫。

桑白皮 地骨皮 生薑皮 大腹皮 五加皮(各等分)

共銼細,取長流水一盞,燈心十二莖,煎七分,溫服。

一三五、塌氣丸 治腹脹。

木香(半兩) 雞心檳榔(白者,一隻) 黑牽牛(二兩半生半炒,取頭末,一兩)

共為末,神麯糊為丸,如黍米大,薑湯下。

一三六、胃苓湯 治痘後遍身浮腫。

豬苓 澤瀉 白朮 白茯苓 蒼朮 厚朴(紫油者,薑汁炒) 陳皮 桂心 甘草

共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一三七、洗心散 治口舌生瘡良方。

當歸 生地黃 木通 黃連 麻黃 大黃 薄荷葉(各等分)

共銼細,水一盞,加燈心引,煎七分,去渣,溫服。

一三八、馬鳴散 治走馬牙疳良方。

人中白(即溺桶底白垢也,以物刮取,用新瓦盛之,火煅過,如白鹽,乃佳,半兩) 馬鳴退(即蠶退紙也,火燒過,二錢半) 五倍子(生一錢,另用一錢,同礬煅枯) 白礬(二錢,捶碎,另取五倍子一錢,入礬於內,以火煅枯)

共為極細末,以米泔濃汁浸洗,以此敷之。

一三九、化䘌丸

黃連(半兩) 蜀椒(去閉目者,用開口者,炒去汗,二錢) 苦楝根白皮(陰乾,二錢)

共為末,用烏梅肥者七個,艾湯浸去核,搗爛和丸,艾湯下。

一四。、養血化斑湯 治白疹。

當歸身 生地黃 紅花 蟬蛻 人參(各等分)

共銼細,水一盞,姜一片,煎六分,去渣,溫服無時。

一四一、大青湯 解斑疹火毒良方。

大青 玄參 生地黃 石膏 知母 木通 甘草 地骨皮 荊芥穗(各等分)

共銼細,水一盞,淡竹葉十二片,煎七分,去滓,溫服無時。

一四二、柴胡橘皮湯

柴胡 橘皮 黃芩 半夏 人參 白茯苓(各等分)

共銼細,加竹茹一團,生薑一片,水一盞,煎七分,去渣,無時服。

一四三、柴胡四物湯 治疹後餘熱。

柴胡 人參 黃芩 當歸身 川芎 生地黃 白芍藥 地骨皮 麥門冬 知母 淡竹葉

共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不拘時。

一四四、門冬清肺湯 治疹後咳嗽不止。

天門冬 麥門冬(各去心) 知母 貝母 桔梗 款冬花 杏仁(去皮尖,炒研) 馬兜鈴 甘草 地骨皮(各等分)

共銼細,水一盞,煎七分,去渣,溫服。

一四五、當歸養心湯

當歸身 麥門冬 升麻(炒) 甘草(炙) 人參 生地黃(酒洗)

共銼細,加燈心十二莖,水一盞,煎七分,去渣,食後服。

一四六、安胎飲 娠婦痘疹常宜用之。

條實黃芩(沉水者,二錢) 白朮 當歸身 白芍藥 人參(各一錢) 川芎 陳皮 大腹皮(黑豆水浸,酒洗淨,各八分) 甘草 紫蘇葉(八分) 連殼砂仁(炒研,五分)

共銼細,水一盞半,糯米一撮,煎一盞,去渣,溫服,無時。

一四七、河間涼膈散 解痘疹表裡俱熱,純陽無陰之痘。

大黃 朴硝 甘草(各五分) 連翹(一錢) 梔子 黃芩 薄荷(各二分半) 淡竹葉(五片)

共銼細,作一服,水一盞,煎八分,去渣,入蜜一匙,和勻服。

附方:東垣涼膈散 解痘疹裡熱良方。

即前方去大黃、朴硝,加桔梗。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