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戏剧评论

问张骏祥、史东山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个天大的好消息,重庆两位富有盛名的导演,前前后后,最近全到了上海。一位在中央电影厂,一位在中国制片厂。全由国家做后盾,他们两位飞到上海来了,我们将有好戏看了。

胜利是普遍的,只有上海最感到胜利的浮光。戏剧自然不应当是例外,戏剧需要观众,尤其需要文化的空气培育,尤其需要商业的自由的基础。除去上海这个远东大码头,中国真还一时寻不出第二个来。

戏剧工作者一位一位在这里集中了。顾一樵来了,凤子来了,徐苏灵来了,舒湮来了,夏衍来了,唐绍华来了,于伶来了,葛一虹来了,徐昌霖来了,鲁觉悟来了,陈光来了,赵清阁来了,白杨来了,张道藩来了,柏李来了,许许多多全来了,传说王人美也来了,金山也来了,最后两位富有盛名的导演全来了。张骏祥来了将近一个月,史东山在昨天也出现了。上海是福地。上海人多有福气呀!

但是,我们等到现在,却还是一直什么也没有看见。你们站在黄浦江边,真就要像楚霸王站在乌江头,唱着什么“时不利兮骓不逝”的英雄气短的哀歌吗? 就这样一直呜咽下去? 蹉跎下去?

问张骏祥史东山,你们这两位有国家做背景的富有盛名的导演,什么时候才拿出好戏给我们开眼呢? 你们没有剧院 (全倒在电影商的功利心窝了)。你们没有演员 (班底来不了,上海的演员不全好用)。怎么办? 看,本期的《新戏推荐》就中断了。

问张骏祥史东山,你们不觉得寂寞吗? 连我们在旁的人也深深感到冷落呵!

(载1945年12月8日《前线日报·戏》)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