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伤风不必过分端,医家何苦聚讼谈。
伤风不过寒较浅,所以不住汗外钻。伤寒实是寒凝重,所以一身血不宣。
其实风寒二字分不开,(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言风不言寒,而寒亦在其中矣。)只因人身气血未周全。
气不周兮寒凝重,血不周兮风摧残。(气血壮盛,断无风寒之病。)
那有寒处风不来,那有风动寒不参?只将风寒二字谍谍讲,何如气血二字细细研?气血有虚实,便有多药与干旋。何必泥住麻黄与桂枝,使人离此不能餐?气虚更加辛(细辛)芷(白芷)补气内,即此便是麻黄单。
血虚便加荆(荆芥)防(防风)补血中,即此便是桂枝丸。
此皆气血之表寒,故增补气补血之多端。
若是表寒里亦寒,干姜吴萸紧相连。
若是上寒下亦寒,肉(肉桂)附(附子)故纸紧相牵。
如此气血虚寒甚,故须热补叠叠兼。
亦有气血滞而热,尤须凉破多多添。
岂无痞胀受风寒?枳(枳实)朴(厚朴)硝(芒硝)黄(大黄)交相关。
岂无肝横受风寒?桃(桃仁)红(红花)赤芍并上前。
内宜清泻,外宜热3。
一切热补全不用,夹入清利此为先。皆兼麻黄、桂枝以散外寒。
所以石膏和二药,便是神龙上青天。(大青龙汤治内热而外寒。)
由此以推吾所加,二药变化有万端。即不变化仍如旧,药味何必尽如前?麻黄不过大发汗,芎(川芎)归(当归)二活(芜活、独活)亦能兼。
桂枝不过带敛肝,荆(荆芥)防(防风)枣仁亦能参。
纵有仲景再临凡,亦必谓我善传宣。何必聚讼口不休,动将二药讲数篇。
真是中了风症了,拉拉扯扯到人间。
(张仲景二汤,实是万古不磨,然其好处不过数言尽之。而汪刃庵动讲数千言,阅之令人头晕脑闷。
吾平生性躁,不善读书,故有此失问之。他人尽以为然,故书此以见吉人辞寡之难。
且其书中呶呶不已者,不一而足。吾于武成1取二、三策焉,始知读书者不可不奉教于孟子者也。
注;1武成:《书》序:“武王伐殷……识其政事,作武成”。传“武功成,文事修。”这里作开门见山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