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慧卷二十八
【原文】
熠熠隙光,分于全曜。萤火难嘘,囊之亦照。我怀海若,取喻行潦。集“小慧”。
【译文】
一丝光线虽然微弱,也是阳光的一部分。荧火虫所发出的微小光芒,可以以布囊收集后用来照明。我虽胸怀江海,也不嫌弃雨后的水洼。
1031、周主
【原文】
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周主令人求,而得之家人屋间。[边批:自置自得,以欺众目。]周主曰:“我知吏之不事事也。”于是吏皆悚惧,以为神明。
【译文】
春秋时周主遗失了一支玉簪,命官员搜寻,找了三天三夜,仍一无所获。后来,周主又派别人寻找玉簪的下落,结果竟然在周主家人的内室中找到。周主说:“我就知道你们这些官员,一向不把我的话当真对待。”官员听了周主的话,都惊惧不已,认为周主周知诸事,有若神明。
1032、商太宰
【原文】
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顾反而问之曰:“何见于市?”曰:“无见也。”太宰曰:“虽然,何见?”对曰:“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太宰因诫使者:“毋敢告人吾所问于汝。”因召市吏而诮之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市吏甚怪太宰知之疾也,乃悚惧其所也。
【译文】
商太宰曾要少庶子到城中市集走走。少庶子回来后,太宰问他:“在市集里见到什么?”少庶子回答说:“没看见什么。”
太宰说:“总有一些特别的事吧?”
少庶子答:“只有南门外有许多牛只聚集在那儿,堵住了道路,南门的街道仅仅够一辆车通行。”太宰要随行人员不可泄露与少庶子的这番对话。
第二天,太宰召来京城的官员,讥诮他们说:“城外哪来这么多牛屎啊?”
官员对太宰的消息灵通惊惧不已,从此不敢再怠忽职守。
1033、韩昭侯 子之
【原文】
韩昭侯握瓜而佯亡一瓜,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瓜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诚。
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门者何白马也。”左右皆言不见,有一人走追之,报曰:“有。”子之以此知左右之不诚信。
【译文】
一天,韩昭侯与属下亲信一起吃瓜,他故意将手中的瓜掉在地上,然后表示惋惜。属下立即将自己手中的瓜分献给韩昭侯。韩昭侯借此举考察属下对他的忠诚。
子之(战国燕王哙的宰相)为燕相时,一天坐在厅堂上故意说:“刚才在门外一闪而逝的是一匹白马吗?”
左右亲信都说没看见,只有一人追出门外,回来时禀报说:“确实有一匹白马。”
子之借这事考察左右是否对他忠实。
1034、綦毋恢
【原文】
韩咎立为君,未定也,弟在周,周欲重之,而恐韩之不立也。[不立其弟。]綦母恢曰:“不若以车百乘送之。得立,因曰为戒;不立,则曰来效贼也。”
【译文】
战国时,韩襄王死后,公子咎虽然已经被立为嗣君,可是还没有正式即位。这时他弟弟在周很得周室君臣器重,但周君又怕韩咎不肯立他弟弟为国君。周臣綦毋恢说:“不如派一百辆兵车护送他弟弟回韩国,如果韩咎立他弟弟为国君,那么百辆兵车就算是沿途的护卫;否则,就说我们是专程为韩国押解叛徒而来的。”
1035、苏代
【原文】
苏代自燕之齐,见于章华南门。齐王曰:“嘻,子之来也!秦使魏冉致帝,子以为何如?”对曰:“王之问臣也卒,而患之所从生者微。今不听,是恨秦也;听之,是恨天下也。不如听之以为秦,勿庸称之以为天下。秦称之,天下听之,主亦称之;先后之事,帝名为无伤也。秦称之而天下不听,王因勿称,于以收天下,此大资也。”
【译文】
苏代离开燕国抵达齐国,来到章华南门。齐闵王对他说:“唉,先生怎么现在才来?秦国已经派太宰魏冉献给寡人帝王的尊号,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苏代回答说:“大王的问话太突然,以后天下的情势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现在也还看不出来。如果现在不听从秦国的建议,一定会招致秦国的怨恨;但如果听从秦国,又会招致天下诸侯的愤恨。所以不如姑且先尊称秦王为帝,不过大王先别急着称帝,这样可以对天下诸侯有所交代。如果秦王称帝后,天下诸侯并未极力反对,那么大王也可以跟着称帝,因为时间的前后与帝号是没有关联的;但如果秦称帝而天下诸侯都不服从,那么大王就不必步此后尘,以便收揽天下人心,这才是上上之策。”
1036、薛公
【原文】
齐王夫人死。有七孺子皆近,薛公欲知王所立,乃献七珥,美其一,明日视美珥所在,劝王立为夫人。
【译文】
齐王的王后去世后,齐王准备在七位侍妾中,选自己最喜爱的一位,册立为后。薛公想知道齐王究竟会册立谁,就献上七副耳环,而其中有一副特别精美。第二天,薛公见其中一位侍妾戴了那副最美的耳环,就劝齐王册立她为王后。
1037、江西术士
【原文】
赵王李德诚镇江西。有日者,自称世人贵贱,一见辄分。王使女妓数人与其妻滕国君同妆梳服饰,立庭中,请辨良贱,客俯躬而进曰:“国君头上有黄云。”群妓不觉皆仰视,日者因指所视者为国君。
【译文】
赵王李德诚治理江西时,有个卜卦的术士自称能一眼看出他人身份的贵贱。赵王想试测他,就找来几名妓女,让她们和自己的王后都穿上同样的服饰,打扮好后站在前庭,让术士分辨谁贵谁贱。
术士走近她们,俯身轻声说:“王后的头顶会有黄云。”话才说完,妓女们不约而同的都朝王后头上看,结果术士立刻指出王后来。
1038、江彪
【原文】
诸葛令女庾氏妇既寡,誓云:“不复重出。”此女性甚正强,无有登车理。恢既许江思玄彪婚,乃移家近之,初诳女云:“宜徙。”于是家人一时去,独留女在后。比其觉,已不复得出。江郎暮来,女哭詈弥甚,积日渐歇。江暝入宿,恒在对床上。后观其意转帖,江乃诈魇,良久不寤,声气转急,女乃呼婢云:“唤江郎觉!”江于是跃然就之,曰:“我自是天下男子,魇何与卿事?而烦见唤,既尔相关,那得不共语?”女嘿然而惭,情意遂笃。
【译文】
诸葛令的女儿嫁给庾氏,不久就守寡了,她发誓这辈子绝不走出家门再嫁。这女子的个性非常倔强固执,诸葛令虽然把她又许配给江彪,但江彪料想这女子决不会登上迎亲轿,于是就在她家附近住下。
诸葛女的家人先是骗她说要搬家,于是家人全都离去,只留下她一人,等她发觉自己受骗后,已真的走不出家门了。
到了晚上,江彪来到诸葛女住处,诸葛女对他哭骂不停,一连好多天后,她的哭骂声才稍见缓和。
江彪每晚都睡在诸葛女对面的床榻上,见她怒气稍减,就故意假装做恶梦,口中胡言乱语,模样十分恐怖。诸葛女便呼叫婢女将他叫醒,江彪向女子说:“我是堂堂男子,做恶梦与你有何相干,竟劳动你来叫醒我?如果你关心我做恶梦,那又为什么不和我说话?”
女子因而羞惭得说不出话来,从此,两人的情感日渐深厚。
1039、孙绰
【原文】
王文度坦之弟阿智[处之,字文将]恶乃不翅,当年长而无人与婚。孙兴公绰有女阿恒,亦僻错,无复嫁娶理。孙因诣文度,求见阿智,既见,便佯言:“此定可,殊不如人所传,那得至今未有婚处!我有一女,乃不恶,但吾寒士,不宜与卿计,欲令阿智娶之。”文度欣然而启蓝田[王述]云:“兴公欲婚吾家阿智。”蓝田惊喜,既成婚,女之顽嚣殆过阿智,方知兴公之诈。
[评]
阿恒得夫,阿智得妻。一人有智,方便两家。
【译文】
晋朝王坦之的弟弟王处之,小名阿智,因为个性怪诞,所以虽已早届适婚年龄,却没有一家肯将女儿嫁他。
孙兴公(即孙绰)的女儿名叫阿恒,也因为性情古怪还没有出嫁。
有一次孙兴公到王坦之家,见到了阿智,便故意对王坦之说:“我看阿智是个很不错的青年人嘛,和我在外面听到的传言完全不同,怎会到现在还没有娶媳妇呢?我有一个女儿,虽长得不错,但因我家境穷困,门第又不高,所以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婆家。不如我们商议商议,要阿智娶阿恒吧!”
王坦之听了这话非常高兴,赶紧给父亲王述写信,说孙兴公要把女儿嫁给弟弟阿智。王述看了信大为惊喜,很快就答应这门亲事。
两人成亲后,王坦之立刻发现,原来阿恒的性情远比阿智还乖僻得厉害,才知道上了孙兴公的当。
1040、张幼于
【原文】
科试故事,邑侯有郊饯。酒酸甚,众哗席上。张幼于令勿喧,保为易之,因索大觥,满引为寿,侯不知其异也,既饮,不觉攒眉,怒惩吏,易以醇。
【译文】
古时士子赴京参加科举考试,官员都会为本乡子弟在效外饯别。
某地有位地方官举行郊饯,准备给客人喝的酒太酸,使得席间一时大乱,群情不满。有个叫张幼于的人劝众人不要喧嚷,他保证一定请主人换酒,张幼于拿来一只大酒杯,斟满酒向地方官敬酒致意,地方官以为这酒和自己所喝的相同,就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饮下后不由皱眉大怒,立刻叱责吏员换上好酒待客。
1041、俞羡章
【原文】
吴中镂书多利,而甚苦翻刻。俞羡章刻《唐类函》将成,先出讼牒,谬言新印书若干,载往某处,被盗劫去,乞官为捕之,因出赏格,募盗书贼。由是《类函》盛行,无敢翻者。
【译文】
吴中地方出版商的利润很大,因此从事翻刻(即今日的盗印)的人也特别多,为此出版商相当苦恼。俞羡章所编著的《唐类函》,尚未出版,他便一状告到官府,假称他的新书出版后,用车载往他处时遭盗匪劫走,希望官府派吏卒缉捕盗匪,他并且出钱悬赏缉捕盗书贼。这件事轰动一时,结果使《唐类函》大为畅销,而且也没有书局再敢翻刻。
1042、孟陀
【原文】
张让在桓帝时,权倾中外。让有监奴主家,扶风富人孟陀倾囊结奴。奴德之,问陀何欲,欲为成就。陀曰:“望汝曹为我一拜耳。”时公卿求谒让者车每填门,陀一日诣让,壅不得前。监奴望见,为率诸苍头迎拜于路,共辇入。时宾客大惊,谓让厚陀,遂争赂陀,旬日积资巨万。
[评议]
无故而我结者,必有以用我矣。孟陀善贾,较吕不韦术更捷。
【译文】
后汉桓帝时,张让(曾因奏请灵帝征收田亩税修建宫室,招致民怨,袁绍起兵后,张让劫持少帝,被袁绍追杀,最后投河自尽)位高势重,权倾中外。
张让的管家住在扶风,当地财主孟陀倾襄结交。管家因而对孟陀的盛情厚意感激在心,就问孟陀有什么事需要他帮忙,他一定尽力促成。
孟陀说:“希望你当众向我一拜而已。”原来当时朝廷公卿到张府求见张让的人络绎不绝,甚至造成道路的拥塞。孟陀便故意到张府造访,让车子被堵在路途中。总管得知,立即率奴仆到路口迎拜孟陀车驾。
等孟陀车进入张府,所有的宾客无不大感惊讶,认为张让对孟陀另眼看待,于是争相巴结贿赂,孟陀从此更加富有。
[评议译文]
无故去结交一个人,一定是因为那人对我有用处。孟陀是个精明的商人,他的致富术比吕不韦更快捷。
1043、窦公
【原文】
唐崇贤窦公善治生,而力甚困。京城内有隙地一段,与大阉相邻,阉贵欲之,然其地止值五六百千而已。窦公欣然以此奉之,殊不言价。阉既喜甚,乃托故欲往江淮,希三两护戎缄题。阉为致书,凡获三千缗,由是甚济。东市有隙地一片,洼下停污,乃以廉值市之,俾婢妪将蒸饼盘就彼诱儿童,若抛砖瓦中一指标,得一饼。儿童奔走竞抛,十填六七,乃以好土覆之,起一店停波斯,日获一缗。
【译文】
唐朝人窦公生意做得不错,但却经营得相当辛苦。他在京城上有一块空地,与大宦官的府邸相邻,他知道大宦官想要这块地,但这块地的地价才不过五、六十万钱而已。窦公就将这块地送给大宦官,大宦官见他不谈价钱,非常高兴。
窦公故意在言谈间表示有事前往江淮一带,希望能有两三封介绍信,大宦官立即为他修书,结果窦公借此赚了三千缗钱,扎扎实实地捞了一笔。
东市有一块空地,地势低洼常有积水,于是窦公用很低廉的价钱买下,在容易积水的洼地树立靶标,又命女婢做蒸饼,引诱贪嘴的小孩,要他们拿着砖瓦,凡击中地面的靶标,就可以得到一块饼。儿童们觉得有吃又好玩,都纷纷前来击靶标,很快地十之六七的洼地都被砖瓦填盖了。
这时窦公再坟土整地,开起一家招待波斯商人的旅馆,每日可获利一缗。
1044、窦义
【原文】
扶风窦义年十五,诸姑累朝国戚,其伯工部尚书,于嘉令坊有庙院。张敬立任安州归,安州土出丝履,敬立赍十数緉,散诸甥侄。咸竞取之,义独不取。俄而所剩之一緉又稍大,义再拜而受,遂于市鬻之,得钱半斤密贮之。
潜于锻炉作二支小锸,利其刃。五月初,长安盛飞榆荚,义扫聚得斛余,遂往谐伯所,借庙院习业。伯父从之,义夜则潜寄褒义寺法安上人院止,昼则往庙中,以二锸开隙地,广五寸,深五寸,共四十五条,皆长二十馀步,汲水濆之,布榆荚于其中。寻遇夏雨,尽皆滋长,比及秋,森然已及尺馀,千万馀株矣。及明年,已长三尺馀,义伐其并者,相去各三寸,又选其条枝稠直者悉留之。所斫下者作围束之,得百馀束。遇秋阴霖,每束鬻值十馀钱。又明年,汲水于旧榆沟中,至秋,榆已有大者如鸡卵,更选其稠直者,以斧去之,又得二百馀束。此时鬻利数倍矣。后五年,遂取大者作屋椽,约千馀茎,鬻之,得三四万钱。其端大之材在庙院者,不啻千馀,皆堪作车乘之用。此时生涯已有百馀,遂买麻布,雇人作小袋子。又买内乡新麻鞋数百緉,不离庙中。长安诸坊小儿及金吾家小儿等,日给饼三枚、钱十五文,付与袋子一口,至冬拾槐子实其内,纳焉。月馀,槐子已积两车矣,又令小儿拾破麻鞋,每三緉以新麻鞋一緉换之。远近知之,送破麻鞋者云集,数日获千馀緉。然后鬻榆材中车轮者,此时又得百馀千。雇日佣人于宗贤西门水涧,洗其破麻鞋,曝干,贮庙院中。又坊门外买诸堆积弃碎瓦子,令工人于流水涧洗其泥滓,车载积于庙中,然后置石觜碓五具,剉碓三具,西市买油靛数石,雇人执爨,广召日佣人,令剉其破麻鞋,粉其碎瓦,经疏布筛之,合槐子、油靛,令役人日夜加工烂捣,从臼中熟出。命二人并手团握,例长三尺以下,圆径三寸,垛之。得万馀条,号为“法烛”。建中初,六月,京城大雨,巷无车轮,义乃取此法烛鬻之,每条百文,将燃炊爨,与薪功倍,又获无穷之利。先是西市秤行之南,有十馀亩坳下潜污之地,目为“小海池”,为旗亭之内众污所聚,义遂求买之。其主不测,义酬钱三万。既获之,于其中立标悬幡子,绕池设六七铺,制造煎饼及团子,召小儿掷瓦砾,击其幡标,中者以煎饼团子啖,不逾月,两街小儿竞往,所掷瓦已满池矣。遂经度造店二十间,当其要害,日收利数千。店今存焉,号为“窦家店”。
【译文】
扶风人窦义年仅十五岁,姑姑是朝廷的皇亲国戚,伯父是工部尚书。
在嘉令坊有座庙院,当时张敬立由安州刺史一职任满返乡,安州产的丝鞋一向最为出名,张敬立带了十多双丝鞋回来,送给甥侄。大伙争相挑选,只有窦义不与众兄弟争鞋。众人挑选完后,只剩下一双较大的丝鞋,窦义一再拜谢后,才收下这双鞋,接着拿着鞋到市集变卖,得钱半斤,窦义把这些钱好好的存起来。
五月初的长安城,处处可见飞榆策掉落满地,窦义将地面的飞榆策扫作一堆,大约有八斗多,接着又暗中打造两支小铁铲,一切准备妥当后,窦义便向伯父要求到庙院中读书习业,伯父答应了窦义的要求。
窦义晚上睡在褒义寺,白天则在庙院用两只铁铲开垦空地,一共开垦了四十五条长沟,宽五寸,深五寸,每条沟长二十多步,每天浇水灌溉,又把榆策埋入沟中。七月时夏雨充沛,榆策都开始抽芽,到秋天时,只见榆苗已有一尺多高了,总计有上万株榆苗。
第二年,榆树有三尺多高了,窦义把其中生长得较密集的榆株砍去,使每株榆树保持三寸的间隔,又挑选枝干挺直的榆株,特别加以照料。砍下的榆枝一束束捆好,共有一百多束,碰到秋雨季节,每束榆枝可卖到一千多钱。
第三年秋天,榆枝树围已粗如拳头,窦义挑选枝干稠密挺直的榆枝,砍下后又捆成二百多束,这时更卖得比以前多好几倍的价钱。
五年后,窦义选最粗大的榆干十多株,用作屋梁建材,卖得三四万钱,其他有可作车事板的榆干共有一千多株,都堆积在庙院。
后来窦义已有家财百万,于是他又买进大批麻布,雇人做成麻袋,又从内乡买进数百双新麻鞋,存寄庙中,窦义召来长安街上的小孩,每天给他们每人饼三块及十五文钱,再交给他人每人一口麻袋,在冬天里捡拾槐子放在麻袋内。一个多月后,槐子已有满满两车了。
窦义又要小孩们拣拾破麻鞋,每三双破鞋换新麻鞋一只,消息传开后,远近居民纷纷拿破鞋来换,一天之内,就换得一千多双破麻鞋。
窦义遂卖掉庙院所存可以制成车轮的榆材,共卖得好几十万钱,接着窦义雇人在西门外清洗破麻鞋,再带回庙院晒干,又在城外购买他人丢弃废置的碎瓦片,要工人在河沟内把碎瓦片上的泥渣冲去,堆放在庙里,然后命人把破麻鞋捣烂,碎瓦片磨成粉状,以疏布筛拣后,加入槐子,油靛放进大锅命人日夜不停搅动,等搅成糊状,就要两人将糊状物搓成长三尺,粗三寸的麻条,称为“法烛”。
建中某年六月京城大雨,窦义乘机大卖法烛,每条卖百文钱,用法烛燃火煮饭,效果不比木柴差,因此窦义又获利不少。
最初西市的南边,有十多亩洼地,一般人称这块地为“小海地”,是城中无赖汉常聚集的地方。窦义想把这块地买下,地主不肯,于是窦义又再加价三万钱才买下。接着就在洼地设立标范旗幡,沿着洼地四周,设立六七个铺子,做煎饼及饭团,召附近孩童扔掷瓦块,凡是击中旗标,都可免费吃煎饼或饭团。
街上的孩童对此驱之若狂,不到一个月,所掷的瓦片几乎将整个洼地都填满。窦义在此开设二十家店铺,由于位置适宜,每天获利数千。这些店铺至今犹存,人们称为“窦家店”。
1045、石鞑子
【原文】
吴中有石子,貌类胡,因呼为石鞑子。善谑多智,尝困倦,步至一邸舍,欲少憩,有一小楼颇洁,先为僧所据矣。石登楼窥之,僧方掩窗昼寝。窗隙中见两楼相向,一少妇临窗刺绣,石乃袭僧衣帽,微启窗向妇而戏,妇怒,以告其夫,夫因与僧闹,僧茫然莫辨,亟移去,而石安处焉。
【译文】
吴中有个姓石的人,因为面孔长得很像胡人,人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石鞑子”。
石鞑子为人幽默机智,有天他觉得心情烦躁出外散步,走到一户人家门前坐下休息时,看见有座公共楼台搭得漂亮,一位和尚已捷足先登了。石鞑子悄悄登楼一看,和尚正靠窗午睡,而对窗另有一座楼台,有位少妇正面向和尚的楼台刺绣。
石鞑子偷偷穿上和尚的袈裟,然后打开窗户作状调戏少妇,少妇非常生气,就把事情告诉丈夫,丈夫立即前来向和尚兴师问罪,和尚在满头雾水、不知云何,急忙离开楼台。石鞑子悠闲的登上楼台,躺在椅上睡大觉。
1046、黠童子
【原文】
一童子随主人宦游。从县中索骑,彼所值甚驽下。望后来人得骏马,驰而来,手握缰绳,佯泣于马上。后来问曰:“何泣也?”曰:“吾马奔逸绝尘,深惧其泛驾而伤我也。”后来以为稚弱可信,意此马更佳,乃下地与之易。童子既得马,策而去,后来人乘马,始悟其欺,追之不及。
【译文】
有一童子随主人四处求官。但童子所骑的马不好,想换一匹好马。他远远看见有个人骑着一匹骏马急驰而来,心生一计,就手握着缰绳假意哭泣起来,来人见童子哭得伤心,就问童子为何哭泣。童子说:“我的马儿跑起来速度奇快,是匹好马,但我担心无法控制它而伤到自己,所以不知道怎么办?”来人见童子年幼,不致骗人,于是贪念大起,心想童子的马比自己的好,就下马表示愿意与童子交换。童子换了马便急驰而去,那人骑上童子的驽马,才知道受骗上当,但已追不上了。
1047、黠竖子
【原文】
西岭母有好李,苦窥园者,设阱墙下,置粪秽其中。黠竖子呼类窃李,登垣,陷阱间,秽及其衣领,犹仰首于其曹,曰:“来,此有佳李。”其一人复坠,方发口,黠竖子遽掩其两唇,呼“来!来!”不已。俄一人又坠,二子相与诟病,黠竖子曰:“假令三子者有一人不坠阱中,其笑我终无已时。”
[评]
小人拖人下浑水,使开口不得,皆用此术,或传此为唐伯虎事,恐未然。
【译文】
西岭有位妇人所种的李子又大又甜,常有人来偷,于是妇人就在墙下设引陷阱,并把粪便倒在陷阱内。
有个童子带着同伴前来偷李,跳下墙时误入陷阱,粪便溅到衣领。童子仍抬头呼同伴:“快点下来,这里有好多上好的李子!”
另一位同伴也掉进陷阱,正要张口大叫,童子赶紧用手捂住他的嘴,再呼第三位同伴下来,不久,第三同伴也上当。
二人同声骂童子,童子却说:“我们三人中,如果有一人不掉入陷阱,那我会被没掉入陷阱的人嘲笑个没完没了。”
[评文]
世上小人事发泄密,故意拖人下水,都是用这方法。也有人说这事是唐伯虎小时候的趣事,不过未必是真。
1048、刘贡父
【原文】
刘贡父为馆职。节日,同舍遣人以书筒盛门状,遍散人家。刘知之,乃呼所遣人坐于别室,犒以酒肴,因取书筒视之,凡与己一面之旧者,尽易以己门状。其人既饮食,再三致谢,遍走巷陌,实为刘投刺,而主人之刺遂已。
[评]
事虽小,却是损人利己。
【译文】
宋朝人刘贡父担任馆职(宋制,凡直史馆,昭文馆,集贤馆者谓之馆职)时,有位同事雇人用书筒内附名片,遍投各家。
刘贡父知道后,就邀请同事所雇用的人到房内,请他喝酒,接着请求借看书筒,暗中更换自己名片,那人吃饱喝足后,向刘再三道谢,然后走遍大街小巷投名片,却不知主人的名片已被调包了。
1049、某秀才
【原文】
王卞于军中置宴。一角抵夫甚魁岸,负大力,诸健卒与较,悉不敌。坐间一秀才自言能胜之,乃以左指略展,魁岸者辄倒,卞以为神,叩其故。秀才云:“此人怕酱,预得之同伴;先入厨,求得少许酱,彼见辄倒耳。”
【译文】
王卞在军中设宴款待宾客,在宴中命人角力助兴。有一位力士体格魁梧,好几名勇士都败在他手下。
席间有位秀才自夸能胜力士,于是上台,只见秀才略伸左指,力士就倒地不起。
王卞大惊,以为秀才是神人,叩问原因,秀才说:“我事先由他同伴那儿知道他怕酱汁,所以我先到厨房要了一些酱汁,他见我手中沾有酱汁,就倒地了。”
1050、定远弓箭手
【原文】
濠州定远县一弓手善用矛。有一偷亦精此技,每欲与决生死。一日,弓手因事至村,值偷适在市饮,势不可避,遂曳矛而斗。观者如堵。久之,各未能进,弓手忽谓偷曰:“尉至矣,我与你皆健者,汝敢与我尉前决生死乎?”偷曰:“诺。”弓手应声刺之而毙,盖乘其隙也。
又有人曾遇强寇,斗方接刃,寇先含水满口,忽噀其面,其人愕然,刃已揕胸。后有一壮士复与寇遇,已先知噀水之事,寇复用之,反为所刺。
【译文】
濠州定远县有一名弓箭手善长用矛,有一名偷儿也是使矛好手,两人一直想找机会分出胜负。
一天,弓箭手有事到村中,碰巧偷儿正在村馆喝酒,两人相见不禁眼红,于是各持一矛决斗,围观者形成一堵人墙。两人缠斗许久,却一直不分胜负。弓箭手突然对偷儿说:“县尉来了,你敢与我在县尉面前决生死吗?”
偷儿说:“好呀!”
弓箭手却趁偷儿在答话分神之际,刺向偷儿,偷儿应声倒地毙命。
又有一人曾遇强盗,两人正挥刀打斗时,没想到强盗含了一口水,吐向那人脸上,那人正为强盗的举动惊愕不已时,胸前已中了一刀。
后来有位壮士又碰上这强盗,由于已经听说吐口水出刀的事,便利用强盗重施故技时,趁隙将他刺杀。
1051、种氏
【原文】
忻、代种氏子弟,每会集讲武,多以奇胜为能。一夕步月庄居,有庄户迎曰:“数夕来,每有一虎至麦场软藁间,转展取快,移时而去,宜徐往也。”或请以一矣毙之。一子弟在后笑曰:“我不烦此,当以胶黐之,如粘飞雀之易。”众责其夸,曰:“请醵钱五千具饮,若不如所言,我当独出此钱。”众许之。翌晨,集庄户置胶黐斗余,尽涂场间麦杆上,并系羊为饵,而共伺其旁。至月色穿林,虎果至,遇系羊,攫而食之,意若饱适,即顾麦场转舒其体,数转之后,胶杆丛身,牢不可脱。畜性刚烈,大不能堪,于是伏地大吼,腾跃而起。几至丈许,已而屹立不动,久之,众合噪前视,已死矣。
【译文】
忻州种氏子弟们,每次集会比武,多以能用奇谋取胜为能事。
一晚,众人来到月庄居,庄主说:“这些日子来,每晚都有一头老虎出没在麦田附近的软藁间,行动快速,不久就离去。我们若要捉虎,现在就得出发。”
有人建议一箭将老虎射杀算了。有一名种氏子弟笑着说:“我无需用箭,只要用骨胶,就好比用木胶粘飞鸟一样,轻松愉快就能捉到老虎。”
众人都讥讽他吹牛,种氏说:“我愿意与各位打赌,各位凑五千钱买酒菜,如果我没有抓到老虎,酒钱全由我一人出。”众人一口答应。
第二天早晨,种氏邀集庄户,炼制一斗多的骨胶,然后涂上麦杆上,并绑上一头羊作为诱饵,众人各自在四周埋伏。
当晚月光穿过林间时,老虎果然来了,它发现那头羊,立即大嚼饱餐一顿,吃饱了,就来到麦田想伸个懒腰打个滚,没想到几滚后却被麦杆上的骨胶粘住,无法动弹。老虎性情刚烈,一被粘住后就猛力挣扎,大声吼叫,不时想跃起挣脱,突然,老虎大吼一声,奋力一跃,跳了几乎有一丈高,就此僵直不动。过了一段时间,众人上前检视,发觉老虎已经死了。
1052、王守仁
【原文】
王阳明年十二,继母待之不慈。父官京师,公度不能免。以母信佛,乃夜潜起,列五托子于室门。母晨兴,见而心悸。他日复如之,母愈骇,然犹不悛也。公乃于郊外访射鸟者,得一异形鸟,生置母衾内,母整衾,见怪鸟飞去。大惧,召巫媪问之,公怀金赂媪,诈言:“王状元前室责母虐其遗婴,今诉于天,遗阴兵收汝魂魄,衾中之鸟是也。”后母大恸,叩头谢不敢,公亦泣拜良久。巫故作恨恨,乃蹶然苏。自是母性骤改。
【译文】
王阳明十二岁时,继母常常虐待他,而他父亲远在京师任官,根本不知王阳明的遭遇。
王阳明不得已,乃利用继母笃信佛教的弱点,于半夜悄悄起床,把茶盘放在佛堂门外,第二天早晨继母见了,觉得非常奇怪,可是日后每天都如此,继母不由得心中发毛,但她对王阳明的态度依然如故。
有一天,王阳明到郊外找寻捕鸟人,买下一只平日罕见的怪鸟,放在继母被内。继母整理床铺时,突然看见这只怪鸟,害怕鬼魁作祟,便赶紧请来巫婆占卜。谁知王阳早就买通巫婆,对继母说:“王状元前妻对自己儿子遭人虐待很生气,上告天帝,现在天帝派阴兵下凡拘捕你的魂魄,被中的怪鸟,就是阴兵的化身。”
继母听了这话,吓得脸色发青,赶紧下跪谢罪,王阳明不觉心软,也下跪向天帝求情,一旁的巫婆故意连声叹息离去。从此继母对王阳明便视如己出。
1053、京城士人
【原文】
《艺文类聚》:京邑士人妇大妒,尝以长绳系夫脚,唤便牵绳。士密与巫妪谋,因妇眠,士以绳系羊,缘墙走避。妇觉,牵绳而羊至,大惊,召问巫。巫曰:“先人怪娘积恶,故郎君变羊,能悔,可祈请。”妇因抱羊痛哭悔誓,巫乃令七日斋。举家大小悉诣神前祈祝,士徐徐还,妇见,泣曰:“多日作羊,不辛苦耶?”士曰:“犹忆瞰草不美,时作腹痛。”妇愈悲哀,后略复妒,士即伏地作羊鸣,妇惊起,永谢不敢。
【译文】
《艺文类聚》记载,京城有个士人,他的妻子心性狭窄、疑心病重。平时睡觉用一根长绳绑在丈夫脚上,有事呼唤丈夫,就拉动长绳。士人实在无法忍受,就暗中与巫婆商量,回到家后,趁老婆熟睡后,将自己脚上的绳子解下来绑在羊腿上,偷偷爬墙离家。妇人睡醒后,拉动绳子,竟然来的是一只羊,震惊不已,就召来巫婆占卜。
巫婆说:“你家列祖列宗怪你平日不善待丈夫,因此把你丈夫变成一只羊,如果你能悔过,就该诚心祈求上苍饶恕。”妇人听了,抱着羊儿痛哭,立誓悔过。
巫婆于是把羊牵走,要妇人斋戒七天,斋戒期间全家大小都要在神前祝祷谢罪。士人回家后,妇人见了他,哭着问:“你变成羊有好多天了,辛不辛苦?”
士人说:“一想到那股草味,我肚子就痛。”妇人听了更是难过。以后,妇人只要稍显妒意,士人就趴在地上学羊叫,妇人每次都立即惊慌的拉起士人,向天谢罪不敢再犯。
1054、敖陶孙
【原文】
韩侂胄既逐赵汝愚至死,太学生敖陶孙赋诗于三元楼壁吊之。方投笔,饮未一二行,壁已舁去矣。敖知必为韩所廉,急更衣持酒具下楼,正逢捕者,问:“敖上舍在否?”对曰:“方酣饮。”亟亡命走闽。韩败,乃登第一。
【译文】
南宋宰相韩侂胄(韩琦曾孙,字节夫)将赵汝愚逼死后,太学生敖陶孙(字器之,号佗庵)写了一首诗悼念,并且把诗题在三元楼的墙壁上。他刚停笔还没喝几口酒,壁板已被人抬走。
敖陶孙知道一定是韩侂胄的手下,就立即换了酒保衣服拿着酒器下楼,正巧碰到捕衙来拘捕他,捕衙问他敖某人是否在楼上饮酒,敖陶孙答:“他正在楼上痛饮。”
于是立即亡奔福建。韩侂胄后来事败,敖陶孙考中第一名。
1055、愈澹
【原文】
荆公素喜俞清老。一日谓荆公曰:“吾欲为浮屠,苦无钱买祠部牒耳。”荆公欣然为具僧资,约日祝发。过期寂然,公问故,清老徐曰:“吾思僧亦不易为,祠部牒金且送酒家还债。”公大笑。
[议]
肯出钱与买僧牒,何不肯偿酒债?清老似多说一谎。
【译文】
荆公(王安石)一向喜欢俞清老(俞澹)。有一天,愈清老对荆公说:“我想出家当和尚,但没有钱买祠牒。”荆公表示愿意出钱,两人并约定在俞清老剃渡那天要好好庆贺一番。但日子一天天过去,却没有俞清老剃渡出家的消息,荆公问原因,俞清老不慌不忙的说:“我想当和尚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你给我的牒金,我拿到酒家还债了。”
荆公听了大笑不止。
[议译]
肯出钱买僧牒,难道不肯还酒债吗?看来俞清老多说了一次谎。
1056、王姓官员
【原文】
宋时有世赏官王氏,任浙西一监。初莅任日,吏民献钱物几数百千,仍白曰“下马常例”。王公见之,以为污己,便欲作状,并物申解上司。吏辈祈请再四,乃令取一柜,以物悉纳其中,对众封缄,置于厅治,戒曰:“有一小犯,即发。”由是吏民警惧,课息俱备,比终任荣归,登舟之次,吏白厅柜,公曰:“寻常既有此例,须有文牍。”吏赍案至,俾舁柜于舟,载之而去。
[评]
不矫不贪,人己两利。是大有作用人,不止巧宦已也。
【译文】
宋朝有位王姓官员到浙西就职。刚上任的第一天,当地的官员百姓就按以往新官上任旧例,捐了好几十万,还说是“接风惯例”。王姓官员见了,认为对自己是种侮辱,便故作生气状,并且扬言要连同财物一并呈报上级处置。吏卒再三的解释,王姓官员才命人取来箱子,将所捐献的财物全部放进箱中,当众人面在箱上贴上封条,放在府堂,训令属下官员说:“只要有人犯错,我就将此事呈报上级。”
从此无论官员或百姓都战战兢兢,诫慎守纪。
后来王姓官员官期届满,即将登船离浙西的前一天,官吏提醒他存放在府堂大箱的赠金,王姓官员说:“既然这是此地新官到任的旧例,你们执意要我收下,就必须要有白纸黑字为凭。”写完捐条后,才命人把柜子抬到船上,装载走了。
[评译]
这位王姓官员不矫作,不贪财,最后人己两利。就这件事就可看出他是位有作为的人,而不是个投机耍诈的官老爷。
1057、无赖书生
【原文】
《广记》:唐洛中,顷年有僧持数粒所谓“舍利”者,贮于琉璃器中,昼夜香火,檀越之礼日无虚焉。有贫士子无赖,因诣僧请观舍利子,僧出瓶授与,遽取吞之。僧惶骇无措,复虑外闻之,士子曰:“与我钱,当服药出之耳。”赠二百缗,乃服巴豆泻下,僧欢然濯而收之。
【译文】
《太平广记》记载:唐朝有位僧人把舍利子贮存在玻璃瓶中,日夜诵经供奉,没有一日间断,依靠那个东西收了不少信徒的贡献。有个落魄的无赖书生来到寺院,请求见识舍利子。僧人拿出玻璃瓶,书生倒出瓶中舍利子,一口吞下。僧人被书生突来的举动吓得手足无措,但又担心消息走漏,不知如何是好。
书生说:“只要你给我钱,我就吃药取出舍利子。”僧人不得已,只好给书生二百缗,书生就吃巴豆泻肚,僧人见书生泻出舍利子,满心欢喜的拣起舍利子,洗干净后仍装进瓶中。
1058、陈五
【原文】
京师闾阎多信女巫。有武人陈五者,厌其家崇信之笃,莫能治。一日含青李于腮,绐家人疮肿痛甚,不食而卧者竟日,其妻忧甚,召女巫治之。巫降,谓五所患是名疔疮,以其素不敬神,神不与救,家人罗拜恳祈,然后许之。五佯作呻吟甚急,语家人云:“必得神师入视救我可也。”巫入案视,五乃从容吐青李视之,捽巫,批其颊而叱之门外。自此家人无信祟者。
[评议]
以舍利取人,即有借舍利以取之者;以神道困人,即有诡神道以困之者。无奸不破,无伪不穷。信哉!
【译文】
京城有点钱的人家多半迷信女巫。有个当兵的叫陈五,厌恶家里人迷信过头,想改变家人的想法。
一天,陈五在嘴里含了一颗青李,却骗家人口内生疮,嘴巴肿痛,整天不吃不喝的赖在床上呻吟。陈五的妻子非常担心,召来女巫医治丈夫。女巫来了后,说陈五嘴里长了疔疮,因为他平日对神明不敬,现在神明不肯救他。陈五的家人听了非常害怕,排成一列不停行礼恳请女巫搭救,女巫这才答应尽力试试。
陈五躺在床上故意大声呻吟哀号,告诉家人说:“我的病一定要请神师亲自入室救治,才能医好。”女巫进入内室探视陈五,这时陈五才不慌不忙吐出口中青李给女巫看,接着陈五左右开弓,猛打女巫两颊,叱喝她滚出门外。从此陈五的家人便不再迷信巫术。
[评议译文]
僧人借舍利子向信徒敛财,倒头来却遭人用舍利子勒索;女巫用神道愚弄百姓,倒头来却被反神道者愚弄。俗话说:“无奸不破,无伪不穷。”这话的确很有道理。
1059、幻术
【原文】
凡幻戏之术,多系伪妄。金陵人有卖药者,车载大士像问病,将药从大士手中过,有留于手不下者,则许人服之,日获千钱。有少年子傍观,欲得其术,俟人散后,邀饮酒家,不付酒钱,饮毕竟出,酒家如不见也。如是者三,卖药人扣其法,曰:“此小术耳,君许相易,幸甚。”卖药曰:“我无它,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少年曰:“我更无它,不过先以钱付酒家,约客到绝不相问耳。”彼此大笑而罢。
[评议译文]
凡是幻术,多半都是骗人的把戏。金陵有位卖药的郎中,车上供奉大士法像。病患前来,先问明病情才给药,药从大士手上经过,如果留在大士手中,就表示可以让病家服用。前来求诊的病家甚多,郎中每天可赚取一千钱。
有个青年人在旁观察许久,想知道郎中的秘密。等人群散去,就邀郎中到酒家喝酒,青年人喝完酒竟然不付酒账就走出酒家,而酒保也好像没见少年走出店门一般,未加拦阻。一连三次,卖药郎中禁不住好奇,问少年如何学得隐身术。
青年人说:“这是小法术,不知是否有幸与你的法术交换。”
卖药郎中说:“我的法术其实很简单,大士的手是一块磁石,药上沾有铁屑的,自然能粘附在大士手上。青年人说:“我的更简单,只不过事先付钱给酒家,约定好等我的客人来了之后,绝不要求我们付钱。”
两人不禁相视大笑。
1060、朱古民
【原文】
朱古民文学善谑,冬日在汤生斋中,汤曰:“汝素多智术,假如今坐室中,能诱我出户外乎。”朱曰:“户外风寒,汝必不肯出,倘先立户外,我则以室中受用诱汝,汝必信矣。”汤信之,便出户外立。谓朱曰:“汝安诱我入户哉。”朱拍手笑曰:“我今诱汝出户矣。”
【译文】
有个叫朱古民的读书人,平日喜欢开玩笑。有一个冬天,他来到一位汤姓朋友的书房,汤说:“你一向聪明,现在我坐在室内,你能骗我走出室外吗?”朱古民说:“室户风大天寒,你一定不肯出去。但如果你先到室外,我就会告诉你到室内有多好,你一定会相信我的话走进室内。”汤就真的走出户外,对朱说:“现在你可以说服我入座了。”朱古民拍手大笑,说:“我已经骗你走出室外了。”
1061、谢生
【原文】
长洲谢生嗜酒,尝游张幼于先生之门。幼于喜宴会,而家贫不能醉客。一日得美酒招客,童子率斟半杯,谢生苦不足,因出席小遗,纸封土块,招童子密授之,嘱曰:“我因脏病发,不能饮,今以数文钱劳汝,求汝浅斟吾酒也。”发封得块,恨甚,故满斟之,谢是日独得倍饮。
【译文】
长洲谢生酷爱饮酒,经常去张幼于先生家作客。张幼于非常好客,但因境遇不甚宽裕,常常不能让客人尽兴。
一天,张幼于得到一酝好酒邀客共饮,斟酒的小童替每位客人斟酒半杯,谢生觉得不过瘾,于是故意离坐小解,用纸包土块,招来小童,偷塞给他,叮嘱说:“我肾脏病发,不能多喝酒,这里有几文钱请小哥喝杯茶,拜托小哥斟酒时替我少斟些。”
小童打开纸包发觉竟是土块,不由暗骂,故意把谢生的酒杯斟得满满一杯,于是谢生比旁人多喝了一倍酒。
(第1062则至1238则文本迭,待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