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篇录音资料仅限于提要,其他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篇首有“夫邪气之客人也”句,故以“邪客”名篇。而全篇的主要内容,并非专言“邪客”,粗分之略有三端。先言卫气生成和运行之理,并以之阐发“目不瞑”之所由致,即言睡眠质量与卫气有关,继又言体有八虚,因邪客而为病变,此论属于病理、生理范畴,此其一;“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一节,属于藏象范畴,非但了无精义,反近于董仲舒《春秋繁露》之形而上学,此其二;其余则言持针的纵舍屈折,以及少阴脉独无腧之论,皆属于针法范畴,此其三。全篇可分作四章。
【讲解】篇名很简单,是以文献第一句话的关键词命名的,在《内经》中这种命名的方式很多,这种现象在中国的著书历史上也很普遍,例如“子曰:学而时习之”是第一句,此篇就叫做“学而”。所谓“邪客”,是指病邪客于人体发生的病变。
这篇文献讲的三个内容,前、后两个内容都很有价值,特别是从生理、病理两个方面讲卫气的运行、人体的八虚、针刺手法等,对临床有指导意义。惟中间段讲“天人感应”,我看没有多大的医学意义,基本上属于形而上学的东西,需要批判地接受。
第一章 不寐证治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黄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覆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提要】发明目不瞑之理及其治法。
【讲解】“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对“不卧出”有的注家认为应该修改,我认为没有必要改,这句话可以理解。“不卧”是说睡不好觉,越睡不着就越烦躁,就越想起床走走,所以这个“出”字没有什么好改的,“不卧出”是描述“目不暝”程度的。
这样严重的失眠是何气使然呢?下面从卫气的生理、病理的角度进行了解释。其中“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这是讲卫气生理,卫气五十周于身,每行一周都要进入少阴,这是卫气运行特点,故曰“常从足少阴之分间”。“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这是讲失眠的病理。也就是说,卫气白天行于阳而夜晚行于阴,若卫气受到邪气的阻碍,只能在三阳经运行而不能入于三阴,于是导致失眠。因为卫气行于阳经则阳气盛,人处在兴奋状态,阴虚阳盛故“目不暝”。
怎样治疗呢?“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这是治疗失眠的治疗原则。“补其不足”是要把阳气引入到阴经中去,“泻其有余”是指泻三阴之邪气,“通其道”是指疏通卫气从阳经入于阴经的通道。“阴阳已通,其卧立至”,是指卫气从阳经能顺利进入阴经,人便不会失眠了。
“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和得者也。”“决渎壅塞”就是决渎、决壅、决塞之意。临床上可服用“半夏汤”来打通壅塞的气道,为什么呢?是因为“半夏”能“决渎壅塞”。这里还讲了“半夏汤”的具体用法,这是临床常用的方子,很有效果,但是不是都会“汗出”,以我的经验来看,“出汗”者不多。这个方子主要的作用就是通经脉,“半夏”要用“清半夏”,临床常以清半夏五六钱、黄小米一两左右煮汤服用,只要不是阴虚或者阳虚严重的情况,这个方子都适用,但是阴虚失眠这个方子就不适用了。
第二章 天人相应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曰:愿闻人之肢节,以应天地奈何?伯高答曰: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人有腋腘;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气;地有草蓂,人有毫毛;天有昼夜,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
【提要】言人与天地相应。
【讲解】这段讲人与天地相应,我的看法是这段文字对医学没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其与董仲舒《春秋繁露》的“天人合一”基本是一个调子。《春秋繁露》中论阴阳、五行,及其他岁露等,都是围绕着“天人合一”来讲的,认为天与人是相互对应的,天上有什么人体就有什么。我认为不能把董仲舒的思想搬到中医学里面来,董仲舒所阐述的“天人合一”有上下尊卑的关系,有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这完全是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所以不能拿他的话来解释人与自然的关系。《内经》这段文字所表达的思想与董仲舒的思想差不多,所以我说《内经》中有汉朝意识形态中的东西,这就是个例子。有人认为中医学也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提法值得商榷,《内经》讲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讲三维,天、地、人相关。
第三章 针道诸论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至“适神不散,邪气得去”。
【提要】言持针的纵舍、五输的屈折、少阴无腧,均关乎针刺法。此章可分作三节。
第一节 输穴顺行逆数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余愿闻持针之数,内针之理,纵舍之意,扞皮开腠理,奈何?脉之屈折,出入之处,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输于身者,余愿尽闻少序。别离之处,离而入阴,别而入阳,此何道而从行?愿尽闻其方。岐伯曰:帝之所问,针道毕矣。黄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屈循白肉际,至本节之后太渊留以淡,外屈上于本节,下内屈,与阴诸络会于鱼际,数脉并注,其气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于寸口而行,上至于肘内廉,入于大筋之下,内屈上行臑阴,入腋下,内屈走肺,此顺行逆数之屈折也。心主之脉,出于中指之端,内屈循中指内廉,以上留于掌中,伏行两骨之间,外屈出两筋之间,骨肉之际,其气滑利,上二寸,外屈出两筋之间,上至肘内廉,入于小筋之下,留两骨之会,上入于胸中,内络于心脉。
【提要】言五输的“顺行逆数”之屈折。
【讲解】具体解释了五脏腧穴精气的出入流行。
第二节 手少阴脉无腧
【原文】黄帝曰:手少阴之脉独无腧,何也?岐伯曰:少阴,心脉也。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故独无腧焉。黄帝曰:少阴独无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经病而脏不病,故独取其经于掌后锐骨之端。其余脉出入屈折,其行之徐疾,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本腧者,皆因其气之虚实疾徐以取之,是谓因冲而泻,因衰而补,如是者,邪气得去,真气坚固,是谓因天之序。
【提要】释少阴脉无腧之理。
第三节 持针纵舍之道
【原文】黄帝曰:持针纵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皮肤之寒热,脉之盛衰滑涩。其脉滑而盛者,病日进;虚而细者,久以持;大以涩者,为痛痹;阴阳如一者,病难治。其本末尚热者,病尚在;其热以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坚脆,大小、滑涩、寒温、燥湿。因视目之五色,以知五脏而决死生。视其血脉,察其色,以知其寒热痛痹。黄帝曰:持针纵舍,余未得其意也。岐伯曰:持针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静,先知虚实,而行疾徐,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裹,泻欲端以正,补必闭肤,辅针导气,得淫泆,真气得居。黄帝曰:扞皮开腠理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别其肤,微内而徐端之,适神不散,邪气得去。
【提要】言持针纵舍之道。
【讲解】这是讲针刺的手法,如轻重如何、深浅如何,怎样判断是正气之来还是邪气之聚等。
第四章 八虚理论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人有八虚,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脏。黄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
【提要】言“八虚”乃气血之所由行之处,正气居之则为用,邪气居之则为病挛。
【讲解】“八”是指两肘、两腋、两髀、两腘等八个部位,这是人体正气聚会的地方,这八个部位的正气虚了,邪气就会趁虚而入,故曰“八虚”。这里的“八虚”与《素问·五脏生成》讲的“八溪”是一个意思,是指人体气血灌注的地方,若气血灌注得少,那就是“八虚”,若邪气客于这八个部位,不仅会导致拘挛,还会为萎、为痛、为痹。
文曰:“凡此八虚者,皆机关之室,真气之所过,血络之所游,邪气恶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则伤筋络骨节机关,不得屈伸,故痀挛也。”由此可以看出,“八虚”在临床上多属于关节病,特别是风湿性关节病。若表现于“两肘”关节,可从心肺治疗;若表现于“两腋”关节,可从肝胆治疗;若表现于“两髀”关节,可从脾胃治疗;若表现于“两腘”关节,可从肾治疗。这是非常有临床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