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论疾诊尺第七十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此篇录音资料仅限于提要,其他据《黄帝内经章句索引》整理)

篇解: “疾诊尺”者,诊尺肤以知疾病之谓,此为古诊法之一,亦饶有实践意义。前半篇言诊尺之法,后半篇言色脉诸诊,故不限于诊尺也。全篇可分作三章。

第一章 调尺诊疾

【原文】黄帝问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甚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悗有加,立死。

【提要】言调尺诊疾诸法,即如何从尺肤的变化来诊断疾病。

【讲解】有的注家认为“尺”是指寸口脉,这里的“尺”不是指寸口脉,因为前面说了“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所以下面的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等,都是指尺肤而言。皮肤为什么言大小呢?这个“大小”实际上是指皮肤的粗细。诊皮肤的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是尺肤诊的基本内容。

“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不治”是说病情复杂比较难治,因为正气亏虚已极而邪气尚在,正气大伤而邪气犹存就不太好治疗。“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润泽发亮,属风。“尺肤涩者,风痹也”,因营血不能达于皮肤,故皮肤涩。“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粗如枯鱼之鳞是由于土的精气衰败之极,土衰而水盛,土不能制水,水反侮土之故。“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甚而滑者,病且出也。”“且”是“将要”之意,说明邪气将要撤退,正气将要恢复。“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这段文字比较容易理解。“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这里的“所”是指部位,“肘所”是指肘这个部位,肘部候腰,“手所”是指手这个部位,手候腰以下。“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前”是指“内廉”穴,是三阴经所过之穴,所以候胸膺部心肺的病变。“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肘后”是指“外廉”穴,外廉属阳,肩背也属阳,故可诊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这是“中”以候“中”之意。“肘后粗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肘后粗以下三四寸”是指“内关”这一段,主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这段文字不难理解。“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此属阴虚火旺证。“尺坚大,脉小甚,少气,悗有加,立死”,“悗”同“闷”,这是形有余而气衰少,加之又有烦悗,也属阴虚邪热盛,病情严重。以上均为诊尺肤的内容,从尺肤来观察和判断病变的表里、内外、虚实。

第二章 色脉诸诊

【原文】“目赤色者病在心”至“手足温,泄易已”。

【提要】讲色诊和脉诊。可分作三节。

第一节 目与齿之诊

【原文】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

【提要】言目与齿之诊。

【讲解】先讲诊目色,次讲“诊目痛”,再讲“诊寒热”,最后讲“诊龋齿痛”。“诊寒热”与前面《灵枢·寒热》的内容相似,赤脉之多少与邪气聚散有关,邪气聚则病重,邪气散则病情较轻。“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阳之来”的“阳”是指阳明经的“人迎”脉,“上”“下”指上齿和下齿而言。

第二节 络脉黄疸诊

【原文】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提要】诊血脉黄疸。

【讲解】“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是指络脉诊,如小儿的“指诊”、舌下血脉诊等属此范畴。“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这是诊黄疸病,前面说的是阳黄,后面说的是阴黄。

第三节 诸病之脉诊

【原文】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大便赤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

【提要】诸病之诊。

【讲解】“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本来人迎、寸口之脉若引绳大小齐等,这在《灵枢·禁服》已经讲过了,为什么这里说“病难已”呢?按四时之脉来讲,春夏人迎为大,秋冬寸口为大,这里的人迎、寸口,大小浮沉都一样,没有阴阳盛衰的规律性变化,所以说“病难已”。

“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一般的注家解释这里的“手少阴脉”都是讲的寸口的心脉,其实《内经》中没有这个概念,这里实际上指的是“神门”穴,神门脉动甚者是妊娠的脉象。

“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这可以理解,毛发枯槁不泽,预示精气大伤。

“大便赤瓣”,指大便夹血;“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这是说邪盛正衰,故曰“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已”,这说明正气未衰,故曰“易已”。

第三章 四时病变

【原文】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瘅热;春伤于风,夏生后泄肠澼;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提要】言四时病变。

【讲解】此内容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讲的意思基本是一样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