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答姚陶馥问(十一则)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问一:宗门称教外别传不立文字,达磨祖师指楞伽四卷可以印心,是何意旨?  答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即此亦是不立文字之文字。宋译楞伽谓宗通说通,唐译楞伽谓自觉圣智及随机说法。此自其宗通之自觉圣智边言之,即是不立文字之意旨;若自其说通之随机说法边言之,即有不立文字之文字。由此不立文字之文字,方可印证不立文字之意旨,故以楞伽四卷印心。

问二:宗门见性要祖师印证否?  答二:从佛得无师智、自然智、一切智成等正觉言之,自不待印证;而佛后以心传心,以证印证,诸祖相承,乃有印证事起。如六祖坛经中永嘉向玄策自谓:“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玄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威音王后即是佛后,此义可明。

问三:宗门见性有境界可见否?  答三:宗门见性,无分别智心境如如相应,绝能所对待之相,无是非差别之量,则无可对之境。然此如如相应之无分别智境,亦即境界,正如楞伽所言之自觉圣智境界,不过就无能所是非相待之境,故言无境,而亦即是无分别智境也。

问四:宗门见性后是分段身?抑变易身?  答四:此义不定。所谓见性,即依无分别智了了明见真如性也。此所见之真如性虽不落圣凡阶级,而能见之功用,却有浅深。要看见性行者之根基与程度如何,若地上菩萨即属变易身,地前菩萨则属分段身,故不能作一定之判断。

问五:宗门见性后具神通否?  答五:此与前条义略同,其所见真如性虽无阶级,而功用有差别,若已入圣位者则具神通,未具圣位者即无神通。然宗门本意,非以入地为见性,其所谓见性是不落功勋,不落阶段,只要凡夫众生一念相应,即是见性,不一定要有神通。故或具神通,或不具神通;而宗门所重者,则不在具神通。

问六:经云:‘恒沙诸佛一佛身’,是一切众生亦与诸佛同身矣,以众生皆可成佛故;但成佛后同身乎?抑在缠时同身乎?成佛无可疑;在缠若同身,则诸佛悟时,我何故仍迷也?悟不同悟,迷不同迷,而云一身,有何义证?  答六:此不明佛有三身之义,故纠缠不清。要知恒沙诸佛一佛身,或众生身同恒沙佛身,此等皆指法身──法性身而言。因法性身生佛平等,理体无殊,不仅多相不可得,即一相亦不可得,诸佛悟此故常住,众生迷此故流转。若就报身言,则诸佛报身,不一不异:四智圆满,遍一切处,佛佛皆遍,故言不异;虽然,随各各修因所成满之果德,因果相续,功用各殊,故言不一。至就变化身言,亦不一不异:因变化身变化无定,或一佛变化多佛,度诸众生,或多佛共现一佛,度一众生,故佛与佛,不一不异。然此二身与众生则皆异,因众生万行未立,垢染未除,未得此圆满功德(报身)及殊胜妙用(化身)故。是知平等法身虽生佛不二,但所招感业报总体不同,与夫所起之胜用不同,故众生无报、化二身之功德。故诸佛已悟,而众生仍迷,生佛差别,即系于此。若解三身,此疑冰释矣。

问七:觉理初闻,心如龙象,经即稍久,若存若亡,念佛睹佛,苦难无间,烦恼骤来,毫不得力,辗转数次,或且随溺!上焉者过后空悔,下焉者立相似法以自解,甚焉者明知故犯,此中必有症结?  答七:以初于觉理无透彻之了解,不能发广大长远之心,循序渐进,躐等务速,乃因屡遭挫折而退堕。

问八:佛度诸大弟子,必由阿含而方等,而般若,而法华,而涅槃,如此迂回,岂五百大阿罗汉等皆福薄乎?慧浅乎?  答八:此在法华亦一小分声闻弟子自叙其经历耳,非顿悟直往大乘人及诸声闻皆须有兹经历。

问九:世人多主张菩萨未能自度而先度人,此种知见,未知对否?如其对也,请示烦恼六根如何施用方可度人?又有无事相足证彼人受我度竟?  答九:自度度他,至佛圆满。未成佛以前,随分自解自行法,教导他人共解共行,即为度他;例如自归三宝为自度,教人亦归三宝为度他。

问十:多宗判教,高下互攻,究竟各宗菩萨至最后成佛时,佛位平等否?  答十:至成佛福智无不圆满,但亦依因行各有偏胜,而佛果摄机亦成差别。

问十一:普贤行愿云:‘众生无尽’,此理难明;依心经云:‘不增不减’,则成抵触。夫迷转成悟,悟不再迷,准心经言,则众生岂有无尽之理?使无尽者则必与时滋生矣,凭何义而自滋生乎?  答十一:心经不增不减,就“法空真如性”说;众生无尽,就“行愿所缘境”说。然非以时滋生,一、以极多故名无尽,二、以成佛仍名究竟众生故无尽。(竹摩记)(见海刊十七卷三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