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定慧品第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本篇导读

戒、定、慧三学是各宗公认的解脱之法。正如道安法师说:“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斯三者入道之门户,泥洹之要关也。”对初学道者,依戒定慧的先后顺序修行,很有必要。正如《宗镜录》云:“因戒生定,因定发慧。”然而,修到一定的程度,必须要超越修行的形式,觉悟“定慧一体,不是二”。本品是惠能为修行达到一定境界的自悟修行者开示的具体修行法门。他首先以灯与光之间的关系来诠释“定”与“慧”体用不二的法义,“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如果将定、慧视为有先后、有顺序的修行,定、慧便成了两种割裂存在的东西,产生先后、有无两种法相的对立,进而偏执一端,争论不休,“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接着惠能指出本宗法门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外离一切相叫作无相,对所有外境均不沾染叫作无念,对于一切时间善恶好坏、不思酬害爱、视为空幻的人之本性即是无住。最后惠能在实践上力倡“于一切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教人自识本心、自见本性。

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

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

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译文

六祖惠能开示众人说:善知识!我所讲的法门,以定、慧为根本。大家不要因此迷惑,误以为定、慧有别。定和慧是一体的,不是二分的。禅定是智慧的本体,智能是禅定的功用。就在智慧显现的时候,定存在于慧中;入定的时候,慧也存在于定中。如果了解了这个道理,就是定、慧平等无二。

各位学习佛道的人,不要说“先有禅定,才能引发智慧”;或者说“先有智慧,才能使人入定”这种二元论的话。持这种见解的人,显示他仍然认为“定”、“慧”是两种独立存在的东西,才会产生先后、有无两种法相的对立。

如同一个人口中虽说着好话,心中却没有善意,心口不一;同理,一个人若只停留于口头空谈“先定后慧”的名相,就不可能定慧等持,而是徒有定慧的虚名。如果心存善意,口出善言,心口相应,内外如一,定、慧即成一体。依此修行,自我开悟,不在于争执定、慧等名相差别;如果执着于争执定、慧孰先孰后,即与愚迷之人无异。如果不能断除胜负高下之心,必将增长我执、法执,就不能远离对“我、人、众生、寿者”四相的执着。

善知识!定、慧的关系好比什么呢?好比灯光。有灯就有光明,没有灯即是黑暗,灯是光的本体,光是灯的功用。两者名称虽不同,本质却是同一的。定、慧关系之理,也是如此。

赏析与点评

夜深人静之时,风越大,烛光越摇摆不定,灯光越暗弱,照明效果越差;同样,身处风高浪急的红尘,一个人的定力越小,越容易迷失自性,应对问题的智慧也越弱。若给灯配上防风罩,防风罩越好,烛光越趋于稳定,照明的能力也相应增强;同样,智慧如同人生的安全罩,人生智慧越高,化解问题的能力越强,心越安定。由此观之,定与慧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非一非异,相即不离,定慧一体。

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

译文

六祖惠能开示众人说:善知识!所谓一行三昧,就是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或行或住,或坐或卧,都能心行正直。《维摩诘经》说:“直心就是道场,直心就是净土。”

赏析与点评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来皆成章。

——北宋·韩驹

韩驹在这首诗中指明禅与诗自古以来似乎有不解之缘,两者皆须从悟入手。初学写诗时,需要参访明师,咬文嚼字;一旦入门,悟到诗的精髓,即可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学禅又何尝不是如此,参禅之初,需要在禅堂中学习参禅的步骤与技巧,参访善知识;一旦入门,“常行一直心”,砍柴挑水、行住坐卧皆有禅味。这就是六祖惠能所提倡的“一行三昧”,即专注一行而修习正定。这就将禅定的内涵由禅堂扩充到日常生活,专注于当下正在做的事,成为惠能禅法的最大特色。

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着。迷人着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

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译文

不要只在口头上说正直,心里却想着谄媚曲邪的事;不要口说着一行三昧,却不用正直的心来修行。要用正直的心来修行,不要在一切法上有所执着。愚迷的人执着于法相,执着于一行三昧的名相,因而会开口就说“常常静坐不动,不起妄想杂念,这就是一行三昧”。持这种见解的人,就如同没有情识的木石一样。这种修行观其实正是妨碍修道的因缘。

善知识!佛法必须是通达无阻的,为什么反而被名相滞塞灵性呢?心不执着于文字法相,便能通达“道”;心若执着于名字法相,就叫作茧自缚。如果说长时间地死坐不动,就是在修“一行三昧”的话,就如同舍利弗当年在树林中长久静坐,反而遭到维摩诘的呵斥。

善知识!还有人教人静坐时,只要守住自己的心,观想静止,身体不动,心念不起,认为以这种方法修行就可以建立功德。糊涂的人不懂打坐的真正方法,一再执迷修定慧的名相,以致颠倒虚妄。现在像这样理解修定慧的人很多,若再以此教导别人,更是大错特错。

赏析与点评

舍利弗一心在森林中苦练禅修,维摩诘严厉批评他:“不必是坐,为宴坐也。”唐中期兼通华严和禅的圭峰宗密把“禅”分为五种: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最上乘禅。“是坐”属于小乘禅,强调常坐不动,看心观静,容易使人误入断绝一切念头的傻坐,成为障道因缘。“宴坐”属最上乘禅,通过参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心不住内亦不在外,是为宴坐;不断烦恼而入涅盘,是为宴坐。若能如是坐者,佛所印可”。通过参禅,观照万法空无自性,“心不住法,道即通流”,顿悟自心本来清净。

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

译文

六祖惠能说:善知识!真正的教法原本没有顿、渐之分,只因人的根性有聪明和愚钝之不同罢了。愚迷的人渐次修行,觉悟的人当下契悟真理。聪明的人和愚痴的人,通过不一样的方法开悟,最终识得自己的本心,见到自己的本性,明心见性时,就没有顿悟、渐悟的差别了。所以顿悟、渐悟只是权且设立的假名而已。

赏析与点评

上人心猛利,一闻便知妙。中流心清净,审思云甚要。

下士钝暗痴,顽皮最难裂。直待血淋头,始知自摧灭。

看取开眼贼,闹市集人决。死尸弃如尘,此时向谁说。

男儿大丈夫,一刀两段截。人面禽兽心,造作何时歇。

——唐·寒山

神童遇名师指导,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普通学生十二年才能完成的课程。但对普通学生而言,必须按部就班,先上小学,再读中学,最后才读大学,学习必要的知识。然而,就知识内容而言,神童与普通学生所学并无不同。同理,寒山在此偈中说明,像舍利弗、大迦叶、菩提达摩和惠能等上等根机的人,听闻佛法,当下即悟;而对一般根机的众生则要花费更长时间,甚三大阿僧祗劫(即菩萨由发心成佛的修行期)方能消化、领悟佛所说的法。尽管众生悟道有先与后、快与慢之别,悟道的内容却一样缘起性空的中道实相。因此惠能说,“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

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

译文

善知识!我所宣讲的法门,从佛祖以来,一直是首先立无念为宗旨,以无相为本体,以无住为根本。所谓无相,基于一切相状而超离一切相状;所谓无念,生起心念而不执着于心念;所谓无住,乃是人的本性。

赏析与点评

三无思想(无念、无相、无住)是惠能禅修思想的精髓。就内心修炼而言,“无念”不是断一切念,而是不对已过去和未到来的事起执着妄念,以便专注于当下这一念;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而言,“无相”不是否定万物存在的虚无主义,而是“于相而离相”,觉悟万物空无自性的本质;就修行用功的方法而言,“无住”心念明明白白地认识一切法,但不执一法,念念无住,随缘而住,正念不断,直觉悟般若空性,圆证佛果。

于世间善恶好丑,乃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1。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1 系缚:指众生的身心为烦恼、妄想或外界事物所左右,如被绳子束缚,不得自在,长时流转于生死之中。

译文

对于世间一切善恶好丑,甚冤家对头、亲朋好友,在言语上发生攻击、刺伤、欺诳、论争的时候,一并将这些看成空幻,不去考虑报复伤害,时时刻刻,不追思拘泥于以前,这就是以无住为本。如果对于过去、现在、将来的心念,念念相续,思量不断,这叫作自我系缚。相反,对于一切法相,念念之间毫不执着,就是没有系缚,这就是以无住为本。

赏析与点评

阿拉伯人马沙与朋友吉伯、阿里一同出外旅行。三人行经一处山谷时,马沙一不小心失足滑落,眼看就要掉下深谷,机敏的吉伯拼命拉住他的衣襟,将他救起。为了永远记住这一救命之恩,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用刀镌刻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

三人继续旅行,后来到一条河边,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控制住自己,没有还手,一口气跑到沙滩上又写下一行大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不寻常”的旅行结束了。有一天,阿里不解地问马沙:“你为什么要把救你的事刻在石头上,而把打你的事写在沙滩上?”马沙很平静地回答:“我将永远感激并记住吉伯救过我的命。于他打我的事,我想让它随着沙子的流动忘得一干二净。”

人生在世,时常会被误解、被伤害、被欺骗、被嘲笑,若念念不忘过去的痛楚,时刻被复仇的阴影所纠缠,这正是《六祖坛经》中讲述的“系缚”,“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反之,若能以空观看透过去不愉快的事,放下复仇的念头,就能做到“念念之中不思前境”,专注于当下所做的事,开始新的生活,便能领略以“无住为本”的含义。

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即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

译文

善知识!超离一切外在形相,叫作无相。能超离于形相,就是自性法体清净。这就是以无相为本体。

赏析与点评

智通禅师半夜忽然起床大叫:“我开悟了!我开悟了!”一寺人众都被他吵醒,归宗禅师严肃地问他:“你悟到了什么?”智通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我悟的道理是尼姑原是女人做!”这样的回答,实在太妙了!尼姑是女人,是多平常的事。但普通人处处着相,只知“尼姑相”与“女人相”,却不知“尼姑相”在“女人相”中。其实,尼姑不就是光头的女人吗?!更重要的是,无论是尼姑、女人,还是山河大地,乃宇宙间一切事物,皆是由种种条件组合而成的现象,并无固定不变的实相。正如《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因此,惠能要求我们在认识事物时,“于相而离相”,才能了知其本体。这就是“以无相为本体”的本意。

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误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译文

善知识!在接触世间万事万物时不被其所沾染,叫作无念。在接触事物时,我们的心念若能常脱离事物的表象,就能做到不对任何事物起心动念。然而,这并不等于要人什么都不想,把念头全部断绝。因为一念断绝等同于死亡,一样还要到别处去受生轮回,这是极大的错误。学道的人应该仔细思考这一道理!如果不理解佛法要义,自己迷妄而犯错误,只是误自己一人;如果再以此误导他人,则害了别人,也谤了佛经,所以要立“无念”为宗旨。

赏析与点评

武则天为了测试一个人是否真能做到“不于境上生心”,就让死囚们头顶一碗油穿过闹市。临行前,她对死囚们说,碗中的油若洒了一点,立即砍头;若一滴不洒,将被赦免,重获自由。为了增强测试效果,武则天在死囚必经之街道安排了不少美女跳舞。测试结果,只有一位死囚没有洒一滴油,重新回到武则天面前。她好奇地问:“沿途看到什么有趣的事?说来听听。”死囚说:“我沿途只专注于头顶的油,没有看到其他有趣的事。”这则历史故事告诉我们,无论红尘如何翻滚,只要心专一境,“不于境上生心”是完全有可能的。禅定修为很高的人,完全可以不被身边的花花世界所左右,不被名、利所污染,妄念不起,便是“无念”。所以惠能说:“于诸境上,心不染,曰无念。”

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

译文

善知识!为何立无念为宗呢?只因为那些口头说见性而心犹执迷的人,在外境上仍有所念,有所念就会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就从此产生。菩提自性从来就不是可以通过某种具体方法获得的,如果以为有所得而妄说祸福,这就是尘劳邪见,所以这个法门要以无念为宗。

赏析与点评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情性攀缘空费力,不成道果也徒然。

——明·憨山德清

人们明知河豚有毒,却经受不住河豚鲜美肉香的诱惑,拼命争食,死也甘心;美人有倾国倾城之貌,不少人心甘情愿受其诱惑,连英雄也难过此关。项羽和拿破仑二人,平生不肯落泪,然而项羽被困在垓下,在虞姬面前,也泣不成声;拿破仑被囚孤岛,想起约瑟芬来,竟落泪如雨。同理,我们的感觉器官与外界接触时,若经不住美酒、美食、美名的诱惑,便会迷失本性,妄念丛生。惠能因而说:“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

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色声当时即坏。

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1而不动。』

1 第一义:高无上的真理。以名究竟之真理,是为最上,故云第一。

译文

善知识!无,无的是什么?念,念的又是什么?所谓无,是没有差别对立的二分之相,没有执迷尘世之心;所谓念,是心念与佛性相一的自我本性,真正的如来佛性是心念的本体,心念是真如佛性的效用。真如自性生起的念,不是眼耳鼻舌能生起的念。真如佛性是自我本具的自我之性,所以能随缘起念;真如如果没有自性,那么眼睛、耳朵等六种感觉器官会立即坏死。

善知识!自我真如本性生起心念,六种感觉器官虽然能看见、听到、觉察、了解,但不被外在一切事物现象所侵染,真如本性就是永恒自在的,所以佛经上说,善能分别一切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赏析与点评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和一位老朋友在雅典城里悠闲散步,忽然有位愤世嫉俗的青年出现,用棍子打了他一下就跑了。朋友要找那个家伙算账,但是苏格拉底拉住他,不让他去报复。朋友觉得很奇怪,就问“难道你怕这个人吗?”苏格拉底说:“不,我绝不是怕他。”朋友又问:“那么人家打你,你都不还手吗?”苏格拉底笑着说:“老朋友,你糊涂了,难道一头驴子踢你一脚,你也要踢它一脚吗?”朋友点点头,就不再说什么了。

苏格拉底可谓“善分别”的典范,以智慧如实观照愤世嫉俗青年的真实面貌,才能在受到棍棒袭击时仍保持平和的心态。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惠能所说的“无念”,不是断一切念想,而是断除眼耳鼻舌所能生起的分别之念,使真如自性起念。惠能解释说:“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自性一旦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