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10 兜了一个大圈子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孔子的一群弟子坐在院子当中,听圣人在房间里弹奏古琴。当他们突然被一阵刺耳的杂音惊了一跳的时候,赶紧冲进屋子里想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当他们来到圣人身边的时候,发现大师正在继续用完美的技巧抚琴。当他们问及为什么刚才出现奇怪的杂音时,圣人解释说,当他正在抚琴的时候看见一只猫扑向一只老鼠,为了拯救老鼠的生命,他用手指猛地横扫所有琴弦,把猫吓走了。

还有一次,一个孔子不喜欢的人去拜访他,圣人推说自己病得很重,不能会见这名客人。然而,在来访者还没有走到听力所不能及的地方时,孔子拿起自己的古琴,尽情地一边演奏,一边歌唱,以此表明他的身体非常健康。这样做无非是想告诉来访者他是何等的不受欢迎,显然孔子这样做的效果比任何粗鲁的言语都要有效得多。

还有一个更著名的故事,圣人迫于当时的礼仪,不得不去拜访一位他试图回避的官员。于是他总是精心地挑选拜访的时间,这样一来就能保证主人既不在家,但孔子又完成了拜见的礼仪。这位官员一定是料到孔子可能会有如此举措,因为他出乎意料地回到了家中,圣人也只好硬着头皮去觐见了。

中国历史上俯拾皆是这样的事件,它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屡见不鲜。中国人有一种天赋,可以用拐弯抹角的办法,或者是一些他们自己完全能够理解,却让外国人一头雾水的习俗来实现他们的目的。当孔子推脱说他病了,然而很快就又弹又唱的时候,他只是遵循了当时的一种解决问题的社会习俗,并没有欺骗任何人。那些喜欢钻文字牛角尖的外国人往往对中国的习俗一无所知,因而会指责中国的百姓充满了虚伪、欺骗和狡诈。

早在近代这些年轻的民族国家面临类似的问题之前,中国人就迫于严酷的生存斗争环境而不得不磨炼自己的聪明才智。因为在纯粹的农耕和田园社区里,只靠耕种土地和收获庄稼的简单劳作已经不能很好地生活下去了。聪明的商人和有权势的官员开始在这个国家的社会事务中扮演各自的角色,而那些头脑简单的庄稼汉则很难生存下去,因为他要么会饿死,要么就必须学会新的技能。如果说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商人,就像有些人相信的那样,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因为他们比世界上其他民族有着更长的在最艰苦竞争条件下生存的经验。

中国人当中世代流传着许多著名的关于军事和政治的权谋故事,这种现象不仅与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本身有关,更与中国历史学家们对它们格外地关注有关。毫无疑问,农夫、工匠和商人们在他们各自的从业领域里,同样会开动脑筋、利用种种奇思妙想为自己带来更多的收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孔子制定并取得实效的第一个规章中获得一些线索,当时孔子正在鲁国(今天的山东省境内)管理一个小镇并开始了他短暂的职业生涯。农民们在出售他们的牲畜之前都会给它们喂带盐的食物,这样牲畜在去市场的路上就会不断地饮水,如此一来,牲畜的体重就增加了,可以卖更多的钱。许多的工匠都在仿制过去的各种古董,即使在那个遥远的时期,也会在收藏家当中卖个好价钱。商人们有着几套不同用途的计量工具,一套用来买进东西,而另一套则用于销售商品。根据古代史书的记载,孔子颁布的法规威胁要严肃惩处那些犯了弄虚作假罪行的人,并且这些法规也得到了严格的执行,城镇贸易的风气也被提升到很高的道德水平。这个故事或许是真的,但是改革永远不可能一劳永逸,因为许多弄虚作假的技巧今天依然在普遍地加以应用。

施展阴谋诡计却获得军事策略成功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书籍中比比皆是。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将军率领部队包围了长江沿岸的一座城池,然而就在战事的紧要关头,攻城用的重要武器——羽箭却几乎消耗殆尽了。距离最近的补给源,除了敌人手中的,都在几百里之外。迫于形势,这位将军正准备放弃攻打城池计划的时候,一个足智多谋的船长却奇迹般地解决了弓箭的补给问题。他下令建造了许多从外形上看就像战舰的驳船,只不过它们上层的各种结构全部是由稻草扎成的。某一天,趁着夜色和大雾的掩护,他让这些驳船靠近被围城市的城墙,为了让效果更加逼真,他下令将稻草捆扎的假人安装在船的重要位置上,而安全地隐藏在船舱里面的士兵们则开始擂鼓、鸣炮、高声呐喊,不断地喊敌叫阵发出挑衅的声音。守城的士兵赶紧冲到城墙上,对着驳船开弓放箭,虽然城头上的箭如雨点般射来,但围城的士兵躲在船舱中却毫发无伤。那个狡猾的船长在敌人的箭射满稻草船的左边之后,又下令调转船头让其右边置于敌人的箭雨之下。如此这般,围城的军队补充了武器,并且在第二天就出击占领了这座城市。这一著名的事件在中国很多流行的戏剧当中都得到了演绎。

中国的寓言故事并不是很多,但大多数寓言都在赞美那些没有防御能力的弱者所具有的聪明才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来对付最强大的敌人。下面举几个最为典型的例子,讲述的都是万兽之王的老虎被智取的故事。

有一只老虎,它注意到猫在捕捉猎物时的办法非常多,就拜在猫的门下做徒弟。这只猫每天都给老虎上课,过了几周之后,猫希望结束自己繁重的教学工作,它告诉老虎,自己已经把所有的本事都教给了它,再没有什么可教的了。

老虎说:“如果是这样,你对我已经没什么用了,我要把你吃掉。”猫赶紧顺着树干爬到了树枝上边并且安全地待在那里,讥讽地对老虎说道:“我这里还有一招没有教你。”

在另一个寓言中,老虎成了连环欺骗的受害者。有一天,他抓住了一只小猴子,正准备吃掉它。猴子说自己实在是太小了,都不够给老虎塞牙缝的。但如果老虎能饶它一命,它就会带着老虎享受一次令人满意的盛宴。老虎同意了,猴子就把它带到一片山坡上,那里有一头老虎过去从来没见过的动物——驴,正在吃草。驴子看见了老虎,责备地盯着猴子说:

“小弟,你平时总是给我带回两只老虎做晚饭。今天为什么只给我带回来一只?”驴子一边说着,一边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吼声,吓得老虎赶紧逃命去了。

在中国的田野里没有篱笆墙,中国的农民几百年前就发明了一种保护其农作物生长的办法,它既不需要花钱来建造篱笆,也不会切断那些小块田地之间的生产区域。现在同样的计策仍然在全国各地广泛地使用。农民们只是在种植的作物上撒上一些鸡毛,庄稼就能像在密密的铁丝网里一样的安全,因为那些觅食的动物厌恶羽毛。

这种长期而持续的生存斗争,似乎使中国动物的智商也像中国人一样变得更加敏锐。每一个有经验的渔民都会向你证明,没有哪里的鱼会像中国水域里的鱼那样机敏,因为在中国的水域中,人类所能想到的每一种捕鱼设备都已经使用了好几个世纪。

从来来往往的中国渔民展示的一串串攒到一起的鱼,再到市场上出售的大量的鱼都显示,在中国的大河小溪里边鱼的数量应该非常之多,但是业余的垂钓者很少能抓住它们以作为自己和朋友们闲聊时的谈资。专业的中国渔民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捕鱼过程中使用鱼笼和渔网,而这些方法是艾萨克·沃尔顿(英国作家,写过《垂钓大全》一书)的弟子们不屑一顾的。

说起来,中国的鱼并不是唯一一种能自己抵御各种意外的生物,因为中国的昆虫也同样智慧。最近,一名作家在中国的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关于在福建省养蜂的文章,文中说道:国内蜜蜂面临的最大威胁来自巨大的黄蜂,它们就在蜂巢周围游荡,当工蜂带着满满的蜜归来的时候,那些缺乏警惕的成员就会遭到黄蜂的杀害和抢夺。那些面临此种威胁的中国蜜蜂进化了几百代之后,在躲避凶残的强盗并组织大规模反击时变得非常聪明。通过这种方式,它们设法生存了下来,但其他的蜜蜂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中国的养蜂人曾经试图通过引进意大利蜜蜂的方式来提高蜂蜜的品质和产量,但是实验并没有成功。那些进口蜜蜂的祖先并不习惯无情的战争,因此它们根本无法抵御黄蜂的劫掠,轻而易举地就沦为黄蜂的猎物。

绑架在中国是一项组织严密的犯罪活动,而且有很高的得手机率,中国人时常生活在对这类犯罪行为极度的恐惧之中。几年前,两名胆大包天的绑匪在一名当铺老板门店的附近胁迫他,并押着他穿过一条相当繁华的街道。他们警告他说如果他试图逃跑或发出报警的声音就会立刻被杀死。受到惊吓的俘虏不敢说一句话。终于这三个人,包括当铺老板和押他的两个人,被红绿灯拦住了,在一个交通警察可以一览无余的街角上站了一会儿。当铺老板没有说话,但悄悄地把绳子做的腰带解开了,他的裤子掉到了地上。大吃一惊的警察赶紧跑过去控制住了他,而那两个绑匪也逃走了。当当铺的老板被押至法庭接受“暴露下体,有伤风化”的指控时,这个故事才传了出来。

我的一位美国朋友经常到中国内陆省份进行商务旅行,并且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个星期,每次住的都是当地旅馆提供的简陋且极不舒适的房间。就像大多数在中国内地旅行的富有经验的外国旅行者一样,他也琢磨出了一套特殊的办法,使坑洼不平的地方变得平坦,使日常生活尽可能变得舒适。中国的旅馆里最让人头疼的是总有臭虫,但我的朋友发明了一套装置可以很好地隔离它们,哪怕在最糟糕的旅店里都能让他度过一个相当舒适的夜晚。他随身带着一个凡是在中国旅行的人都装备着的轻便折叠床。晚饭后,他的佣人会在房间的中央支起这张小床,把床的每条腿都浸在一个装了浅浅煤油的小罐子里,这样就能有效地防止那些臭虫、蜈蚣以及其他害虫的侵扰了。我的朋友在他的床头上点起一支蜡烛,阅读着书刊直到进入梦乡,这样他就获得了一定程度的舒适和娱乐,而这几乎不需要什么。

在某次漫长旅途刚刚开始的时候,一天晚上,他愉快的夜生活被一只鲁莽的老鼠打扰了,它在地板上窜来窜去,还不停地嗅着装在铁皮罐里的煤油。他对此忍了半个小时,后来实在忍不下去了就愤怒地把书砸向了老鼠,难道他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随后,他只好吹灭了蜡烛,听着老鼠窸窸窣窣的声音进入了梦乡。天亮的时候,他发现老鼠不见了,他的书除了那些不能消化的东西老鼠没有吃,也不见了。这是他携带的唯一一本书,因此一路上他都没有什么可读的,直到两周后回到上海。

我的一名中国雇员在美丽的黄山旅行,一天夜晚,他在一家中国的旅馆当中发现了不止一只老鼠,而是有五六只在房间里蹦蹦跳跳地乱窜。但是他没有恼怒地把书扔向这些害虫。相反,他给旅店的一个服务员几枚铜板,让他帮着租来了一只猫,把猫就关在自己和老鼠所在的房间里,然后他就得以安静地读书、睡觉,当然他的书也被完好无损地带走了。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