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奥义书

第一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梵论者们说:

何为原因?何为梵?我们从哪里产生?

我们依靠什么生活?我们安居在哪儿?

众位知梵者啊,我们按照既定的情况,

生活快乐或不快乐,这一切由谁主宰?(1)

时间,自性,必然,偶然,元素,

子宫,原人,均在考虑之列,还有,

它们的结合,但都不是,因为自我存在,

而自我对于苦乐的原因,也不能自主。(2)

注:“自性”指事物的固有性质。“元素”指空、风、火、水和地五大元素。“原人”和“自我”在这里都指个体自我。这里指出上述这些以及它们的结合,甚至包括个体自我,都不是终极原因或最高主宰。

那些修行禅瑜伽的人看到,

那个隐藏在自己性质中的

神的自我能力,这个唯一者,

主宰从时间到自我的一切原因。(3)

我们知道它为一个轮毂,有三重轮箍,

有十六顶端,五十辐条,二十副辐条,

六组八种物,呈现万象的一条绳索,

三条道路,出自两个原因的一种愚痴。(4)

注:这里将梵比作轮毂。“三重轮箍”指善性、忧性和暗性。“十六顶端”指五大元素、五种感觉器官(眼、耳、鼻、舌和身)、五种行动器官(语言、手、足、肛门和生殖器)和心。“五十辐条”指五十种状态:五种颠倒、二十八种无能、九种满意和八种成功。“二十副辐条”指十种感官和十种感官对象。十种感官即上述五种感觉器官和五种行动器官。十种感官对象指色、声、香、味、触、说话、抓取、行走、排泄和交媾。“六组八种物”包括:一、原初物质的八种衍生物:五大元素、心、觉和我慢(“自我意识”);二、八种身体构成因素:表皮、内皮、血、肉、脂肪、骨、骨髓和精液;三、八种瑜伽神通:变小、变轻、变大、获得力、意欲力、控制力、自在力和如意力;四、八种状况:正法、非法、知识、无知识、执著、不执著、神通和无神通;五、八种神灵:梵天、生主、天神、健达缚、药叉、罗刹、祖先和毕舍遮;六、八种品德:慈悲、宽容、不妒忌、纯洁、自如、慷慨、知足和无贪欲。“一条绳索”指欲望,而欲望表现多种多样。“三条道路”指正法、非法和智慧。“两个原因”指善业和恶业。业是导致生死轮回的原因。

有五种水流的河,五个源头,迅猛,

曲折,以五种气息为波浪,以五种觉

为根源,有五种旋涡,以五种痛苦

为激流,有五十条支流,五个区域。(5)

注:这里将梵比作河。“五种水流”指眼、耳、鼻、舌和身。“五个源头”指空、风、火、水和地。“五种气息”指元气、行气、下气、中气和上气。“五种觉”指五种感官知觉。“五种旋涡”指色、声、香、味和触。“五种痛苦”指处胎、生、老、病和死。“五十条支流”即前面五十辐条指称的五十种状态。“五个区域”指无知、我执、贪爱、憎恨和执著。

在这大梵轮中,一切得以生存,

一切得以安居,天鹅飞行其中,

认识到自己不同于这位驱动者,

满怀喜悦,由此获得永恒性。(6)

注:“天鹅”指个体自我,“驱动者”指驱动梵轮的至高之神。

这至高的梵受到赞颂,它含有

三重物,是坚实的根基,不灭者,

那些知梵者知道其中的不同,

沉潜梵中,专心致志,摆脱再生。(7)

注:“三重物”指个体自我、世界和至高之神。

自在之神支撑世界这一切,它们是

可灭和不灭、显现和不显现的结合;

自我不是神,作为享受者而受束缚,

而认识到这位神,便摆脱一切束缚。(8)

两种不生者:知者和不知者,神和非神,

享受者和享受对象的结合是另外一种

不生者,还有无限的自我,呈现万象,

不行动;一旦知道这三者,也就知道梵。(9)

注:“两种不生者”指神和个体自我。“另外一种不生者”指原初物质。“无限的自我”指至高自我。

原初物质可灭,诃罗永恒不灭,

这唯一的神主宰可灭者和自我;

沉思他,与他结合,进而与他的

本质合一,最终摆脱一切幻觉。(10)

注:“诃罗”(hara)指至高之神。

认识到这位神,便解除一切束缚,

消除烦恼,摆脱生死;身体瓦解时,

沉思他,达到主宰一切的第三状态,

从而成为唯一者,愿望获得实现。(11)

应该知道它永远居于自我中,

没有任何比它更高的可知者,

享受者认清享受对象和驱动者,

这就是所说的一切,三重的梵。(12)

注:“享受者”指自我,“享受对象”指原初物质,“驱动者”指至高之神,这三者都是梵的表现形式。

火在胎藏中,无形而不可见,

但是它的特征并没有消失;

使用引火木,便可从胎藏中

钻取,身体和唵也是如此。(13)

注:这里以使用引火木钻取胎藏中的火,比喻依靠唵认知身体中的自我。

以自己的身体作为下引火木,

以唵这个音节作为上引火木,

依靠沉思,不断地转动钻取,

便能看到如同隐藏其中的神。(14)

正如芝麻中的油,凝乳中的酥油,

正如河流中的水,引火木中的火,

自身中的自我也是这样得到把握,

依靠真理,依靠苦行,得以目睹。(15)

自我遍及一切,犹如乳中酥油,

它是自我知识和苦行的根基;

这便是梵,至高无上的奥义,

这便是梵,至高无上的奥义!(16)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