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邕
李邕(678—747),字泰和,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人。父善,以注《文选》称。邕少知名,武后长安初,召拜左拾遗。中宗时,复拜左台殿中侍御史,迁户部员外郎,以事贬崖州。玄宗开元初擢户部郎中,复谪括州司马。十三年(725),征陈州刺史。后以赃下狱,减死贬钦州遵化县尉。累转括、淄、滑三州刺史。又为汲郡、北海二太守。邕有大名,李林甫素忌之,诬以罪,遣酷吏于郡决杀之。以官终北海太守,故世称李北海。性毫奢,不拘细行,文名满天下,尤长碑颂,中朝衣冠及天下寺观,多持金帛往求其文。工书,行草尤著名。两《唐书》有传。《新唐书·艺文志》曾著录其《狄仁杰传》三卷、《金谷园记》一卷,文集七十卷,俱佚。明人辑有《李北海集》。
谏郑普思以方技得幸疏[1]
盖人有感一餐之惠,殒七尺之身[2],况臣为陛下官,受陛下禄,而目有所见,口不言之,是负恩矣。自陛下亲政日近[3],复在九重[4],所以未闻在外群下窃议,道路籍籍[5],皆云普思多行诡惑[6],妄说妖祥[7],惟陛下不知,尚见驱使,此道若行,必挠乱朝政[8]。臣至愚至贱,不敢以胸臆对扬天威[9],请以古事为明证。孔子云:“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10]陛下今若以普思有奇术,可致长生久视之道[11],则爽鸠氏久应得之[12],永有天下,非陛下今日可得而求。若以普思可致仙方,则秦皇、汉武久应得之[13],永有天下,亦非陛下今日可得而求。若以普思可致佛法,则汉明、梁武久应得之[14],永有天下,亦非陛下今日可得而求。若以普思可致鬼道,则墨翟、干宝各献于至尊矣[15],而二主得之,永有天下,亦非陛下今日可得而求。此皆事涉虚妄,历代无效,臣愚不愿陛下复行之于明时。惟尧舜二帝,自古称圣,臣观所得,故在人事[16],敦睦九族,平章百姓[17],不闻以鬼神之道理天下[18]。伏愿陛下察之,则天下幸甚。
《全唐文》卷二六一
* * *
[1] 郑普思以方伎受到中宗崇信。神龙初,中宗墨敕授郑普思秘书监,时大臣多谏之者,李邕为其中之一。文中以古事为例,说明郑普思诡行妄说之荒诞,奉劝中宗效法尧舜,注重人事,不要轻信妖妄之说。《旧唐书·李邕传》载,“及中宗即位,以妖人郑普思为秘书监,李邕上书谏曰”,下即引本文,则此文之作,当在神龙元年(705)。
[2] “盖人有”二句:一餐之惠,一顿饭的恩惠。《后汉书·孔虎传》:“一餐之惠必报。”又,《左传·宣公二年》:“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或为作者语之所本。殒,死亡。
[3] 亲政日近:亲政,皇帝亲理朝政。按,中宗神龙元年(705)正月,武则天病重,张柬之、崔玄、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以羽林兵迎太子李显即位,十一月,则天死,遗制“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故自中宗即位至亲政间当有一段时间,所谓“亲政日近”,当谓此。
[4] 九重:指天子所居之宫殿。古制,天子之居,有门九重,故称。
[5] 籍籍:众口喧腾的样子。
[6] 诡惑:蛊惑,惑乱。
[7] 妖祥:凶兆与吉兆。
[8] 挠乱:扰乱。
[9] “不敢”句:谓不敢以自己的臆测来上奏皇帝。胸臆,此指臆测。天威,帝王的威严。此指皇帝。
[10] “诗三百”句:语见《论语·为政》。诗三百,即《诗经》,以其有诗三百零五篇,举其成数,先秦称之曰“诗三百”。思无邪,取自《诗·鲁颂·》,意谓思想纯正,无邪念。
[11] 长生久视之道:长生不老之术。《老子》五十九章:“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视,活着。
[12] “爽鸠氏”句:爽鸠氏,相传为少暤氏的司寇。《左传·昭公二十年》载齐侯与晏子对话,云:“公曰:‘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对曰:‘古而无死,则古之乐也,君何得焉。昔爽鸠氏始居此地,季荝因之,有逢伯凌因之,蒲姑氏因之,而后大公因之。古者无死,爽鸠氏之乐,非君所愿也。”孔颖达疏:“自古者其无死,爽鸠至今犹存,则此齐地是爽鸠氏得而乐也,君不得为齐君。不死之事,此乐爽鸠氏之有,非君所愿乐也。”这里暗用此事,意谓人若得不死,爽鸠氏至今当存。
[13] 秦皇、汉武:秦始皇、汉武帝。二者均希冀长生,迷信方士,求不死之药。秦始皇求长生事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汉武帝求长生事见《史记·封禅书》。
[14] 汉明、梁武:即汉明帝刘庄、梁武帝萧衍。汉明帝曾派人去天竺求佛法,为佛教流传中国之始。事见《后汉书·明帝纪》;梁武帝在位则以佞佛著称,数次欲舍身佛寺。事见《梁书·武帝纪》。
[15] “则墨翟”句:墨翟(前468?—前376?),战国时期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有《墨子》传世。干宝,字令升。详见前刘知几《烦省》注〔4〕。《墨子》中有《明鬼》篇,干宝有志怪小说《搜神记》,二者都涉及鬼神,并相信鬼神的存在。至尊,国君。
[16] 人事:人的作为。
[17] “敦睦”二句:使九族之间关系融洽,使百官平和而彰明。《尚书·尧典》:“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孔安国传:“九族,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凡九族。”“百姓,百官。言化九族而平和章明。”
[18] 理:即治。唐时避高宗讳改。
姚崇
姚崇(651—721),本名元崇,字元之,武后时,以字行,玄宗时以避开元尊号更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人。少倜傥,尚节气,长乃好学。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迁夏官郎中、侍郎。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凤阁侍郎。中宗时,出为亳州刺史,转常州刺史。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以触太平公主,贬申州刺史、同州刺史等。玄宗即位,召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进封梁国公。开元四年(716),罢知政事。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文贞。两《唐书》有传。崇三居相位,励精图治,尤为玄宗所信重。亦善诗文。《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尝著录其《六诫》一卷、文集十卷,俱佚。《全唐文》录其文一卷。
执秤诫[1]并序
秤者衡,衡天下之平也[2],君子执之以平其心[3]。夫衡,在天以齐七政,在人以均万物[4]。称物平施,为政以公,毫厘不差,轻重必得,是执衡持平之义也。
圣人为衡,四方取则。志守公平,体兼正直。用于天官,铨综斯得[5]。行于里闬[6],纷竞以息。故南北以对,左右以持。秤物低昂,不差毫厘。使锱铢不惑[7],轻重无疑。智不能矫[8],愚不能欺。存信去诈,以公灭私。无偏无党[9],君子似之。法者天下公器,官者庶人之师[10]。其身既正,不令而行[11]。在下无怨,唯上之平。故曰上之所仰,人皆其向;我之所教,人皆其效。心苟至公,人将大同[12];心能执一,政乃无失。嗟尔多士[13],钦哉勉旃[14]。庶以观则[15],同夫佩弦[16]。
《全唐文》卷二六〇
* * *
[1] 宰相之职,总揽国政,统领百官,辅佐皇帝,燮理天下,而持平则为执政要义之一。姚崇为开元名相,任紫微令期间,励精图治,奠定了开元盛世的基础。本文以执秤为喻,阐述为政之道,强调“志守公平,体兼正直”,并以此诫勉臣僚,从中可见其为政理念。诫,亦称“戒”,古代文体之一。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按《字书》云:‘戒者,警敕之辞,字本作诫……其词或用散文,或用韵文。”
[2] “秤者”句:前一衡指衡器,后一衡意为衡量、比较。
[3] “君子”句:谓君子执秤,是用以平衡自己的心。《北堂书钞》卷三七三引诸葛亮《杂言》:“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
[4] “夫衡”二句:谓衡在天上平衡七政,在人间衡量万事万物。“夫衡”之“衡”,指玉衡,乃古代天文仪器部件,形如横管,用以观测日月星辰。七政,诸说不一,依《尚书》孔颖达疏,指日月与五星。《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疏:“玑衡者,玑为运转,衡为横萧,运玑使动于下,以衡望之,是王者正天文之器。……七政,其政有七,于玑衡察之,必在天者,知七政谓日月与五星也。木曰岁星,火曰荧惑星,土曰镇星,金曰太白星,水曰辰星。”
[5] “用于”二句:谓将之用于吏部,就可以公平地铨选官员。天官,《周礼》记古职官,分设六官,以天官冢宰居首,总御百官。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此以天官代吏部。
[6] “行于”二句:谓以之行于乡里,百姓就可以平息纷争。里闬(hàn翰),乡里。
[7] 锱铢:古代重量单位。锱,为一两的四分之一。铢,说法不一。或谓一锱为六铢,或谓为八铢,或谓为六两,或谓为八两。多从六铢说。锱铢,喻微小的数量。
[8] 矫:假,诈。
[9] 无偏无党:犹言公正无私。《尚书·洪范》:“无偏无党,王道荡荡。”
[10] “法者”二句:谓法律是国家公有之物,官员应是百姓学习的对象。公器,众人共有之物。《庄子·天运》:“名,公器也,不可多得。”庶人,平民,百姓。
[11] “其身”句:《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不正,虽令不从。’”语本之。
[12] 大同:是儒家理想中天下为公的社会。这里指人与人之间和谐而无隔阂。
[13] 多士:众多的贤士。《诗·周颂·清庙》:“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孔颖达疏:“济济之众士,谓朝廷之臣也。执行文王之德,谓被文王之化,执而行之,不使失坠也。”
[14] 钦哉勉旃:犹言谨慎对待,努力行之。钦哉,敬慎。《尚书·尧典》:“帝曰:往,钦哉!”孔安国传:“敕鲧往治水,命使敬其事。”旃,之,焉。
[15] 庶:希冀之词。
[16] 佩弦:犹言以为警策。《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警。”
宋璟
宋璟(663—737),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少耿介有大节,博学工文词。弱冠中进士,调上党尉,又为监察御史,迁凤阁舍人。中宗时,迁吏部侍郎,兼谏议大夫,寻拜黄门侍郎。睿宗立,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后贬楚州刺史,历兖、冀、魏三州刺史、河北按察使等。玄宗开元初,为京兆尹,进御史大夫,坐小累为睦州刺史,徙广州都督。后征拜刑部尚书,迁吏部尚书,尚书右丞相。封广平郡公。开元二十五年卒,赠太尉,谥文贞。璟为相,随才任人,刑赏无私,敢犯颜直谏,与姚崇并称贤相。亦工诗善赋,少即以《长松赋》、《梅花赋》知名一时。两《唐书》有传。《新唐书·艺文志》曾著录其文集十卷,已佚。《全唐文》卷二○七存录其文十八篇。
梅花赋[1]并序
垂拱三年[2],余春秋二十有五,战艺再北[3],随从父之东川[4],授馆官舍[5]。时病连月,顾瞻圮墙[6],有梅一本,敷蘤于榛莽中[7],喟然叹曰:“斯梅托非其所,出群之姿,何以别乎[8]?若其贞心不改,是则可取也已。”感而成兴,遂作赋曰:
高斋寥阒[9],岁晏山深[10],景翳翳以斜度[11],风悄悄而龙吟[12]。坐穷檐以无朋[13],命一觞而孤斟[14],步前除以踯躅[15],倚黎杖于墙阴[16]。蔚有寒梅,谁其封植[17]?未绿叶而先葩[18],发青枝于宿枿[19],擢秀敷荣[20],冰玉一色。胡杂遝于众草[21]?又芜没于丛棘?匪王孙之见知,羌洁白其何极[22]?若夫琼英缀雪[23],绛萼著霜[24],俨如傅粉,是谓何郎[25]。清香潜袭,疏蕊暗臭[26],又如窃香,是谓韩寿[27]。冻雨晚湿,夙露朝滋[28],又如英皇[29],泣于九疑[30]。爱日烘晴[31],明蟾照夜[32],又如神人,来自姑射[33]。烟晦晨昏,阴霾昼[34],又如通德[35],掩褎拥髻[36]。狂飚卷沙,飘素摧柔[37],又如绿珠,轻向坠楼[38]。半含半开,非默非言,温伯雪子[39],目击道存[40]。或俯或仰,匪笑匪怒,东郭慎子,正容物悟[41]。或憔悴若灵均[42],或欹傲若曼倩[43],或妩媚如文君[44],或轻盈若飞燕[45]。口吻雌黄,拟议难遍[46]。彼其艺兰兮九畹[47],采蕙兮五柞[48],缉之以芙蓉[49],赠之以芍药[50],玩小山之丛桂[51],掇芳洲之杜若[52]。是皆物出于地产之奇,名著于风人之托[53]。然而艳于春者,望秋先零[54];盛于夏者,未冬已萎。或朝华而速谢,或夕秀而遄衰[55],曷若兹卉[56],岁寒特妍[57],冰凝霜冱[58],擅美专权[59]。相彼百花[60],谁敢争先?莺语方涩,蜂房未喧[61],独步早春,自全其天[62]。至若栖迹隐深,寓形幽绝,耻邻市廛[63],甘遁岩穴。江仆射之孤镫向寂,不怨凄迷;陶彭泽之三径长闲,曾无愔结[64]。谅不移于本性,方可俪乎君子之节[65],聊染翰以寄怀[66],用垂示于来哲。从父见而勖之曰[67]:“万木僵仆,梅英再吐。玉立冰姿,不易厥素[68]。子善体物,永保贞固[69]。”
《全唐文》卷二七〇
请停广州立遗爱碑奏[70]
臣伏见韶州奏事云[71],广州与臣立遗爱颂[72]。但碑所以颂德纪功,披文相质[73],臣在郡日[74],课无所称[75],纵恭宣政理,幸免罪戾[76],一介俗吏,何足书能?滥承恩私,见在枢密[77],以臣光宠,成彼谄谀。欲革此风,望自臣始,请敕广府即停。
《全唐文》卷二七〇
* * *
[1] 此是宋璟应举落第后所作的一篇咏物赋。圮墙之下、榛莽丛中一本盛开的寒梅,引起了他的注意,此梅虽托非其所,然却冲寒怒放,清香潜袭,素雅高洁,坚贞不移。作者因感而赋之。赋中作者既着力描摹梅之外美,又强调其幽独不群的内质,并以多种手法来刻画其独特的神韵与品格,吐词婉丽而格调高雅,堪称赋梅佳作。
[2] 垂拱三年:即公元687年。垂拱(685—688),武则天执政年号。
[3] 战艺再北:犹言科场又一次失利。战艺,以文艺参与竞争,指科举考试。北,失败。
[4] “随从父”句:从父,伯父、叔父之通称。《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未载宋璟伯父、叔父,故不详其名。东川,唐有剑南东川节度使,治梓州(今四川三台),管梓、绵、剑、普、荣、遂、合、渝、泸等州,其地约当今四川东部。据《旧唐书·地理》,剑南东川节度使乃唐肃宗至德后设立,故有以此疑赋非宋所作者。不过,此处云“东川”,或为川东地区之泛称,似不必拘于“东川节度使”。
[5] 授馆官舍:谓宿于官舍行馆。《周礼·秋官》:“环人掌送逆邦国之通宾客……舍则授馆。”贾公彦疏:“馆则道上庐宿,市所馆舍。”
[6] 圮(pi譬)墙:残垣断壁。圮,坍塌。
[7] 敷蘤(wěi 纬):犹开花。蘤,花的古字。榛莽,杂乱丛生的草木。
[8] 别:犹言区分辨别。
[9] 高斋寥阒(qù去):高雅静谧的书斋。寥阒,寂寥静谧。
[10] 岁晏:岁末。
[11] “景翳翳”句:黄昏暗淡的日光斜照下来。景,同“影”,日光。翳翳,昏暗不明貌。
[12] “风悄悄”句:龙吟,似龙的啸鸣声。《文选》张衡《归田赋》:“尔乃龙吟方泽,虎啸山丘。”李善注:“言己从容吟啸,类乎龙虎。”
[13] 穷檐:空寂的屋檐。
[14] 觞:古代饮酒用酒器。
[15] 前除:庭前的台阶。踯躅:徘徊。
[16] 黎杖: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黎,通“藜”。
[17] 封植:犹种植。《左传·昭公二年》:“宿敢不封殖此树,以无忘《角弓》,遂赋《甘棠》。”杜预注:“封,厚也;殖,长也。”按,封植同“封殖”。
[18] 葩(pā 杷):花。此用为动词,意为开花。
[19] 宿枿(niè蘖):老枝。枿,老株经砍伐后新生的枝条。
[20] 擢秀敷荣:谓含苞开花。擢秀,草木生长欣欣向荣。刘宋沈演之《嘉禾颂》:“擢秀辰畦,扬颖角泽。”敷荣,开花。嵇康《琴赋》:“迫而察之,若众葩敷荣曜春风,既丰赡而多姿,又善始而令终。”
[21] 杂遝(tà踏):众多而杂乱。
[22] “匪王孙”二句:谓若非为有教养的人所发现,这洁白的梅花还不知默默无闻到何时呢。王孙,贵族子弟。《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夫之《楚辞通释》:“王孙,隐士也。秦汉以上,士皆王侯之裔,故称王孙。”这里为作者自指。羌,句首语气词。
[23] 琼英:似玉的美石。此喻梅花。
[24] 绛萼:红色的花萼。
[25] 何郎:指三国魏之何晏。何晏美姿容,喜修饰,面至白,而动静粉白不去手,行步顾影,人称“傅粉何郎”。见《世说新语·容止》及《三国志·何晏传》裴松之注引《魏略》。
[26] 暗臭:谓幽香。臭,香气。《易·系辞上》:“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颖达正义:“言二人同齐其心,吐发言语,氤氲臭气,香馥如兰也。”
[27] “又如”二句:用晋贾充女与韩寿事。韩寿美姿貌,善容止,贾充辟为掾属,充每宴宾僚,其少女贾午辄窥之,见寿而悦焉。后潜通之,并盗取帝赐其父之西域奇香以赠寿,充僚属闻香以告充,充知其女与寿通,秘之,遂以女妻寿。见《晋书·贾充传》。
[28] 夙露:早晨的露水。滋,润。
[29] 英皇:指女英与娥皇。乃尧之二女,嫁于舜,为二妃。相传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二妃望苍梧而泣,挥泪于竹,竹尽斑。见张华《博物志》。
[30] 九疑:即苍梧山。九疑,亦写作九嶷,在今湖南宁远南。《山海经·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
[31] 爱日:冬日之日。《左传·文公七年》:“酆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32] 明蟾:指月亮。古代神话传说谓月中有蟾蜍,故常以明蟾代月。
[33] “又如神人”二句:《庄子·逍遥游》:“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此用其事。
[34] 阴霾昼:谓被阴霾笼罩的白昼。(bì 必),掩蔽。
[35] 通德:即樊通德,汉代伶玄的妾。
[36] 掩褎拥髻:谓以袖掩面,捧持发髻。伶玄《赵飞燕外传》附《伶玄自叙》:“通德占袖,顾视烛影,以手拥髻,凄然泣下。”褎,同“袖”。
[37] 飘素摧柔:谓白色的梅花飘落而下,柔弱的枝条摧折。
[38] “又如绿珠”二句:用晋石崇妾绿珠坠楼亡身事。石崇有妾名绿珠,美而艳,善吹笛,石崇甚宠之。时赵王伦嬖臣孙秀与崇有憾,既贵,向崇求绿珠,崇不许,秀怒,因劝伦诛崇。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我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而死。事见《晋书·石崇传》。
[39] 温伯雪子:《庄子》中的人物。《庄子·田子方》:“温伯雪子适齐,舍于鲁。”成玄英疏:“姓温名伯,字雪子,楚之怀道人也。”
[40] 目击道存:意谓只用目光一接,就领略到道之所在。《庄子·田子方》:“仲尼见之(按,指温伯雪子)而不言。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成玄英疏:“击,动也。夫体悟之人,忘言得理,目裁运动而玄道存焉,无劳更事辞费,容其声说也。”
[41] “东郭慎子”二句:东郭慎子,当为“东郭顺子”之讹误。东郭顺子,《庄子》中的人物,魏人,田子方之师。《庄子·田子方》:文侯问子方,“曰:‘子之师谁也?’子方曰:‘东郭顺子。’文侯曰:‘然则夫子何故未尝称之?’子方曰:‘其为人也真,人貌而天,虚缘而葆真,清而容物。物无道,正容以悟之,使人之意也消。无择何足以称之!’”二句意谓,像东郭顺子一样,遇到与道不合之事与邪僻之人,自正容仪,旷然清虚,令其晓悟,祸乱之意自然消除。
[42] “或憔悴”句:灵均,屈原字。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又,《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
[43] “或欹傲”句:欹傲,犹兀傲。欹,倾斜。曼倩,即东方朔。朔(前160?—?)字曼倩,汉武帝时人,为人诙谐滑稽,尝待诏金马门。《史记·滑稽列传》及《汉书》皆有其传。
[44] 文君:即卓文君。西汉时蜀中富翁卓王孙女,貌美,寡居在家,司马相如以琴调之,因与相如私奔。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45] 飞燕:即赵飞燕。汉成帝宫人,善歌舞,身轻如燕。后立为皇后。《汉书·外戚传》有传。
[46] “口吻雌黄”二句:意谓梅花之美,难以用语言形容。雌黄,一种矿物质,柠檬黄色。古人书写用黄纸,因以雌黄制成颜料,书写有误,则以之涂抹改写。后引申为评论、品藻。
[47] “彼其”句:艺兰,种植兰草。畹(wǎn碗),古代地积单位。或云三十亩为一畹,或云十二亩为一畹,或以三十步为一畹。《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48] 蕙:一种香草。古人以兰蕙为佩,取其香洁。五柞:山名。传说尧时仙人方回隐于此。见《列仙传》、《云笈七签》卷一八〇。
[49] “缉之”句:语本《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缉,集,团合。芙蓉,荷花的别名。
[50] “赠之”句:《诗·郑风·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语本之。芍药,植物名,花大而美,根可入药。
[51] “玩小山”句:小山,淮南小山。汉代淮南王刘安一部分门客的总称,作有《招隐士》。王逸《招隐士》序:“《招隐士》者,淮南小山之所作也。昔淮南王安,博雅好古,招怀天下俊伟之士,自八公之徒,咸慕其德而归其仁,各竭才智,著作篇章,分造辞赋,以类相从,故或称小山,或称大山,其义犹《诗》有《小雅》、《大雅》也。”丛桂,淮南小山《招隐士》中有“攀援桂兮聊淹留”句,故云。
[52] “掇芳洲”句:《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语本之。掇,摘取。杜若,香草名。
[53] “是皆”二句:谓以上所述,都是植物中的奇花异草,其名字都出现于诗人托物咏怀的作品中。地产,土地所产物品。《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地产作阳德。”郑玄注:“地产者,植物,谓九谷之属。”此指植物。
[54] 零:凋落。
[55] 遄:快,迅速。
[56] 曷若兹卉:哪里比得上此花。曷若,怎么比得上。兹卉,此指梅花。
[57] 妍:美好,美丽。
[58] 冱(hù 互):冰冻,冻结。
[59] 擅美专权:犹言将美独占。
[60] 相:看,审察。
[61] “莺语”二句:指早春时节。此时黄莺的叫声还不够清亮圆润,蜂儿还没有飞出蜂房嗡嗡喧闹,故云。
[62] “独步”二句:谓此时只有梅花独一无二地开放,保全着自己的天性。
[63] 市廛:犹市井、闹市。廛,卖东西的店铺。
[64] “江仆射”四句:谓有梅花做伴,即使孤灯寂寞的江总也不会因凄清而哀怨烦乱,归隐闲居的陶渊明,也不会心中忧郁。江仆射,江总。总(519—594)字总持,南朝陈诗人,曾官尚书仆射,故称。江总《和张记室源伤往诗》有“空帐临窗掩,孤灯向壁燃”句,故句中“向寂”疑当作“向壁”。陶彭泽,陶渊明。渊明(365—427)字元亮,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晋、宋间诗人。因其曾官彭泽令,故又称陶彭泽。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愔结,疑当为“慉结”。慉结,忧郁、郁结。《艺文类聚》卷九三引汉应玚《慜骥赋》:“牵繁辔而增制兮,心慉结而槃纡。”
[65] “谅不移”二句:料想梅花不会改变其本性,这样才能和君子的节操相配。俪,成对,匹配。
[66] 染翰:犹言执笔为文。翰,毛笔。
[67] 勖(xù畜):勉励。
[68] 不易厥素:不改变其本性。厥,其。素,素心,本性。
[69] “子善”二句:意谓你既然善于体察物情,那就请永远保持梅花那样坚贞不移的品性吧。
[70] 开元初宋璟任广州都督,其善政曾惠及当地百姓。后官居中枢,广之民怀惠感念,欲为之立遗爱颂碑。此文即是其闻说此事后给玄宗的奏事,呈请玄宗下诏予以制止。文长不过八十馀字,而一代名相黜浮尚真,清正自律的风节灼然可见。
[71] 韶州:唐属岭南道,治曲江(故址在今广东韶关西南)。奏事,向皇帝上奏陈事。
[72] “广州”句:广州,唐属岭南道,治南海(今广东广州)。遗爱颂,也即遗爱碑。是古代为颂扬官员德政而立的碑。唐封演《封氏闻见记·颂德》:“在官有异政,考秩已终,吏人立碑颂德者,皆须审详事实,州司以状奏闻,恩敕听许,然后建之,故谓之颂德碑,亦曰遗爱碑。”据此,唐时此类碑,须经奏请方可树立。
[73] 披文相质:是就文辞与内容而论,意谓文当植根于事实,读文可以得到真实情况。披文,文饰。质,指内容。《文选》陆机《文赋》:“碑披文以相质。”李善注:“碑以叙德,故文质相半。”
[74] 郡:此指广州。广州旧为南海郡,故称。
[75] 课无所称:犹言无突出的政绩。课,古代对官员任职期间履职情况的考核。唐时官员考课,有四善二十七最,以为黜陟标准。见《旧唐书·职官二》、《新唐书·百官一》。
[76] 戾:乖违,违误。
[77] 枢密:中枢官署的总称。据两《唐书》本传,宋璟自广州都督入京,先后历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右丞相等,俱为中枢要职,故云。
张说
张说(667—731),字道济,一字说之。其先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世居河东,后迁居洛阳(今属河南),因称洛阳人。弱冠中举,应诏对策为天下第一,授太子校书,累迁凤阁舍人。以不附张易之、张昌宗,坐忤旨配流钦州。中宗即位,召拜兵部员外郎,累转工部、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睿宗时,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玄宗即位,为中书令,封燕国公。后罢为相州刺史、河北道按察使,转岳州刺史。开元九年(721),复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又除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知院事。卒谥文贞。两《唐书》有传。说前后三度为相,掌文学之任凡三十年,为文精壮俊丽,堪称一代宗匠。时朝廷制诰多出其手,许国公苏颋与之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其诗亦风格朴实遒劲,初具盛唐特征。有《张说之集》三十卷传世。
广州都督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宋公遗爱碑颂[1]
维唐御天下九十有八载,苍生贲乎海隅[2],元泽漫乎荒外[3],天子念穷乡之僻陋,徼道之修阻[4],吏或不率不驯[5],人或不康不若[6],乃命旧相广平公宋璟[7],镇兹裔壤[8],式是南州[9],笃五管之政教,总三军之旗鼓[10]。幅员万里,驯致九译[11],诏书下日,靡然顺风。曷由臻斯[12]?威名之先路也[13]。公曩时执白简[14],登琐闼[15],推诚謇谔[16],不私形骸[17],忤英主之龙鳞,蹹奸臣之虎尾[18]。挫二张之锐[19],则声怛寰域[20];折三思之角,则气盖风云[21]。由是极有四星,维帝之辅[22];地有五岳,维天之柱[23]。其入宰也,君之股肱[24];其出守也,人之父母[25]。至于此邦之长人也[26],饮食有节,衣服有常,清心而庶务简,正色而群下一。瑟兮兮,赫兮喧兮[27],固以不怒而威,不言而信。虽有文身凿齿,被发儋耳,衣卉麫木,巢山馆水[28],种落异俗而化齐,言语不通而心喻矣[29]。其率人版筑,教人陶瓦。室皆斁塈,昼游则华风可观;家撤茅茨,夜作而灾火不发。楝宇之利也自今始[30]。祖国之舶车,海琛云萃[31],物无二价,路有遗金。殊裔胥易其回途,远人咸内我边郡[32]。交易之坦也有如此。故能言之士,举为美谈。盖微子去殷,以后王者[33];襄公伐楚,将得诸侯[34]。尚书东汉之雅望,黄门北齐之令德[35],宋氏世名,公其济美[36],《诗》所谓“无念尔祖,聿修厥德”[37],广平有焉!若夫往者屈也,来者伸也,往来相召,而哀乐继之[38]。鸿飞遵渚,于汝信处[39],龙章衮衣,以我公归[40]。郁陶乎人思,嗟叹之不足[41],广府司马谭瓌、番禺耆老某乙等[42],相与刻石[43],传徽斯文[44]。予《春秋》之徒也,岂将苟其辞哉[45]?雅敬宋公王臣之重,次嘉谭子赞德之义[46],遥感耆旧去思之勤[47]。越裳变风,知周公之才之美[48];吉甫作颂,见申伯于藩于宣[49]。观政将来,恶可废也[50]?颂曰:
降王宰兮远国灵[51],歌北户兮舞南溟[52]。酌七德兮考六经,政画一兮言不再,草木育兮鱼鳖宁[53]。变蓬屋兮改篱墙,鱼鳞瓦兮鸟翼堂。洞日华兮皎夜光,火莫炖兮风莫飏[54],事有近兮惠无疆[55]。昆仑宝兮西海财[56],几万里兮岁一来。舟如鸟兮货为台,市无欺兮路无盗,旅忘家兮扃夜开[57]。越井冈兮石门道,金鼓愁兮旌旆好[58]。来何暮兮去何早?犦牛牲兮菌鸡卜,神降福兮公寿考[59]。
《全唐文》卷二二七
* * *
[1] 本文是作者给广州地方官为宋璟树遗爱碑所作的碑文,因是赞颂性文字,故称“碑颂”。文章由序文与颂词两部分组成,这种写法,是碑铭类文的正体。文中对朝廷任命宋璟为广州都督及岭南按察五府经略使一职的背景、原因,宋璟的人品、个性,宋璟在广州任职期间的善政,宋氏家族的显赫历史以及自己作此文的因由等,作了简切的叙述与说明,行文庄重而典雅。文中称宋璟曰广平公,据颜真卿《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宋公神道碑》,宋之被封为广平郡公,在玄宗开元八年。又,张说开元九年九月入朝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则此文之作,或当在开元九年张说入朝后。
[2] 贲,犹布。清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用宏兹贲”:“《大诰》敷贲,亦谓敷布此美绩也。”海隅:海角,海边。此指广州。
[3] 元泽:德泽,恩惠。荒外:八荒之外。常指边远地区。
[4] 徼道:巡逻警戒的道路。此言道路。修阻:漫长而多险阻。
[5] 不率不驯:不顺从,不服从。
[6] 不康不若:不安乐,不和善。
[7] 旧相广平公:宋璟在睿宗即位后,迁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玄宗开元八年,累封广平郡公。
[8] 镇兹裔壤:犹言镇守边地。裔壤,边远地区。裔,本意为衣服的边缘。这里指边远的地方。壤,地区,区域。
[9] 式是南州:为南州之楷范。也即为南州地方官的意思。式,示范,作为榜样。南州,这里指岭南诸州,因其位于南方,故称。
[10] “笃五管”二句:唐高宗永徽以后,以广、桂、容、邕、安南府,皆隶广州都督府都督统摄,谓之五府节度使,名岭南五管。又,广州为岭南五府经略使治所所在,统经略军、清海军、桂管经略使、镇南经略使、邕管经略使,故云。
[11] 驯致九译:教化而使边远地区归向朝廷。九译,指边远地区或外国。这里指岭南诸府,因其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与中原言语有别,故称。
[12] 曷由臻斯:何以达到这样。曷,通何。臻,到,达到。
[13] 先路:先行。
[14] 曩时:往日。白简:古时弹劾官员的奏章。
[15] 琐闼: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这里代指朝廷。
[16] 推诚:以诚相待。謇(jiǎn简)谔:正直敢言。
[17] 不私形骸:犹言不吝惜自己的性命。形骸,人的躯体。
[18] “忤英主”二句:《旧唐书·宋璟传》载,武后时,“张易之与弟昌宗纵恣骄横,倾朝附之。昌宗私引相工李弘泰观占吉凶,言涉不顺,为飞书所告。璟奏请穷究其状,武则天曰:‘易之等已自奏闻,不可加罪。’璟曰:‘易之等事露自陈,情在难恕,且谋反大逆,无容首免。请勒就御史台勘当,以明国法。易之等久蒙驱使,分外承恩,臣必知言出祸从,然义激于心,虽死不恨。’则天不悦。内史杨再思恐忤旨,遽宣敕令璟出。璟曰:‘天颜咫尺,亲奉德音,不烦宰臣擅宣王命。’则天意稍解,乃收易之等就台,将加鞠问。俄有特敕原之,仍令易之等诣璟辞谢,璟拒而不见,曰:‘公事当公言之,若私见,则法无私也。”二句所云当指此。蹹,同“踏”。
[19] 二张:指张易之、张昌宗。二人为武则天倖臣。
[20] 声怛(dá达)寰域:声威惊天下。怛,惊动。
[21] “折三思”二句:《旧唐书·宋璟传》载,中宗神龙初,“时武三思恃宠执权,尝请托于璟,璟正色谓之曰:‘当今复子明辟,王宜以侯就第,何得尚干朝政?王独不见产、禄之事乎?’俄有京兆人韦月将上书讼三思潜通宫掖,将为祸患之渐,三思讽有司奏月将大逆不道,中宗特令诛之。璟执奏请按其罪状,然后申明典宪,月将竟免极刑,配流岭南而死。”二句事当指此。武三思,武则天之侄。性倾巧便辟,颇为武则天所崇信;又谄媚宠臣张易之、张昌宗,勾结亲信宗楚客、纪处讷等,猜嫉正直,干黩朝政。神龙三年,为太子率羽林军所杀。
[22] “由是”二句:赞美宋璟为天子的辅弼大臣。极有四星,《晋书·天文志》:“北极五星,钩沉六星,皆在紫宫中。……抱北极四星曰四辅,所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这里以北极四星,比喻帝王的辅佐。
[23] “地有”二句:称道宋璟为国家的柱石。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维天之柱,即天柱。这里比喻担当重任者。
[24] 股肱:大腿和胳膊。以喻辅佐之臣。
[25] 人之父母:古时称地方官为民之父母,故云。人即“民”,因避讳改。
[26] 长(zhǎng掌)人:官长,居上位者。这里指任地方长官。
[27] “瑟兮”二句:语出《诗·卫风·淇奥》。原句作“瑟兮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毛传:“瑟,矜庄貌;,宽大也。”孔颖达疏:“瑟,矜庄,是外貌庄严也。,宽大,是内心宽裕。”这里是说宋璟为政庄敬宽厚。
[28] “虽有”数句:皆为南方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身即在身体上刺画有色的花纹或图案。凿齿,古代传说中的野人,其齿如凿,长五六尺。西南某些少数民族也有以之为尚的。被发,即披发下垂。儋耳,即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以为装饰,是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习俗。衣卉,即穿草织的衣服。面木,树名,即桄榔,出于西南地区,木中出屑,如面可食。巢山馆水,即在山上巢居、水上为屋。
[29] “种落”二句:意谓风俗不同的种族而治化得以统一,言语虽然不同而能够相互了解。齐,统一,一致。喻,明白,理解。
[30] “其率人”数句:指宋璟在广州教人改造茅竹屋为瓦房以消除火灾事。《旧唐书·宋璟传》载,“广州旧俗,皆以竹茅为屋,屡有火灾。璟教人烧瓦,改造店肆,自是无复延烧之患。”室皆斁塈,屋室都用泥来涂饰。斁(tú 图),“涂”的古字。塈(jì记),以泥涂屋。
[31] 祖国之舶车:效法中原所造的大船与车子,使海中的宝货云集荟萃。祖,效法、承袭。舶,航海的大船。
[32] “殊裔”二句:谓边远地区的人全都回转归来,远方的人都纳附于边郡。胥,全。易,改变。咸,都。内,同“纳”。
[33] “盖微子”二句:微子,名启,帝乙之元子,纣同母庶兄。《史记·殷本纪》载,殷纣王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离殷而去。后周武王伐纣灭殷,建立周朝,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祠。武王死后,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诛之,立微子于宋,以为殷后。
[34] “襄公”二句:襄公,指宋襄公。春秋时宋国国君,名慈父。齐桓公死后,与楚争霸。《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载:“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上之盟,以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实际上,宋襄公与楚争霸,曾为楚所执;与楚人战,又为所败。这里作者仅取《左传》所载“求诸侯于楚,楚人许之”意。
[35] “尚书”二句:尚书东汉之雅望,尚书,疑指宋均。《后汉书·宋均列传》载,均字叔痒,南阳安众人。“(明帝)永平元年,迁东海相,在郡五年,坐法免官,客授颍川。而东海吏民思均恩化,为之作歌,诣阙乞还者数千人。显宗以其能,七年,征拜尚书令。……均尝寝病,百姓耆老为祷请,旦夕问起居,其为民爱若此。以疾上书乞免,诏除子条为太子舍人。均自扶舆诣阙谢恩,帝使中黄门慰问,因留养疾。司徒缺,帝以均才任宰相,召入视其疾,令两驺扶之。均拜谢曰:‘天罚有罪,所苦浸笃,不复奉望帷幄!’因流涕而辞。帝甚伤之,召条扶侍均出,赐钱三十万。”雅望,美好的声望。黄门北齐之令德,黄门,指宋钦道。《北齐书·宋钦道传》载,“宋钦道,广平人,魏吏部尚书弁孙也。初为大将军主簿,典书记。后为黄门侍郎。又令在东宫教太子习事。郑子默以文学见知,亦被亲宠。……二人幸于两宫,虽诸王贵臣莫不敬惮。”据颜真卿《有唐开府仪同三司行尚书右丞相上柱国赠太尉广平文贞公神道碑铭》,钦道为宋璟之祖。令德,美好的品德。
[36] 济美:在以前的基础上使美好的东西发扬光大。济,成。
[37] “《诗》所谓”句:无念尔祖,聿修厥德,语出《诗·大雅·文王》。
[38] “若夫”数句:是说宋璟任广州都督及按察岭南五管经略府为屈就,离任归朝则可展其怀抱,一去一来,感慨莫名。
[39] “鸿飞”二句:语本《诗·豳风·九罭》。原诗句是:“鸿飞遵渚,公归无所,于女信处。”孔颖达疏:“郑(玄)以为,鸿者大鸟,不宜与凫鹥之属飞而循渚,以喻周公圣人,不宜与凡人之辈共处东都。及成王既悟,亲迎周公,而东都之人欲周公即留于此,故晓之曰:公西归若无所居,则可于汝之所诚处耳。今公归则复位,汝不得留之。美周公所在见爱,知东人愿留之。”这里是说像宋璟这样的贤才,尽管当地百姓希望其留在当地,但他终归应回到京城任职。
[40] “龙章”二句:亦化用《诗·豳风·九罭》诗句。原句是:“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孔颖达疏:“郑(玄)以为,此是东都之人欲留周公之辞,言王是以有此衮衣兮,王令赍来,愿即封周公于此,无以我公西归兮。若以公归,我则思之,王无使我思公而心悲兮。”这里借以指宋璟备受当地百姓爱戴。
[41] “郁陶”二句:谓人们因思念宋璟而忧思积聚,叹息不已。郁陶,忧思积聚的样子。嗟叹之不足,《礼记·乐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嗟叹,叹息。
[42] “广府”句:广府,即广州府。司马谭瓌,司马,官职名。唐州、郡、都督府及王府佐吏中皆有司马一职,其中大都督府置二人,馀皆一人;节度使府僚属则有行军司马。谭瓌,其人事迹无考。番禺,县名,唐为广州属县,今属广东。耆老,此指年老而有地位的绅士。
[43] 相与:共同,一起。
[44] 传徽斯文:传播(记载宋璟)美德的颂文。徽,美,善。
[45] “予《春秋》”二句:相传孔子作《春秋》,文字谨严,下笔不苟。这里是说自己继承《春秋》传统,不会写褒贬随意的文章。苟,随便、马虎。
[46] 嘉:赞许。赞德:襄赞、辅佐之德。
[47] 耆旧:年高望重者。去思:地方士民对离职官吏的怀念。
[48] “越裳”二句:越裳,古南海国名。《后汉书·南蛮列传》载:“交趾之南,有越裳国。周公居摄六载,制礼作乐,天下和平,越裳以三象重译而献白雉。”这里以宋璟比拟周公,是说岭南诸州经过宋璟的教化而风俗一变,显示出他卓越的理政才能。
[49] “吉甫”二句:吉甫,指周宣王贤臣尹吉甫。姓兮,名甲,字伯吉父(甫),尹为官名。吉甫作颂,指尹吉甫所作赞美周宣王的颂歌,相传《诗·大雅》中的《崧高》、《烝民》、《韩弈》、《江汉》等皆是。后以之指宰辅颂扬君主的作品。见申伯于藩于宣,语本《诗·大雅·崧高》。原诗是:“维申及甫,维周之翰。四国于蕃,四方于宣。”郑玄笺:“申,申伯也。甫,甫侯也。皆以贤知入为周之桢干之臣。四国有难,则往扞御之,为之蕃屏。四方恩泽不至,则往宣畅之。”按,蕃同藩。作者作此文时任宰相,故这里以吉甫作颂赞美申伯,喻己作此文赞美宋璟。
[50] 恶:疑问代词。意同何、安、怎么。
[51] “降王宰”句:意谓将具有宰辅之才的人安排于国家威灵难及的边远地区。国灵,国家的威灵。
[52] “歌北户”句:谓其治理岭南有方,当地百姓生活安定,载歌载舞。北户,古国名。《尔雅·释地》:“觚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郭璞注:“觚竹在北,北户在南。”邢昺疏:“北户者,即日南郡是也。颜师古曰:‘言其在日之南,所谓北户以向日者。’”南溟,南方的大海。北户、南溟,这里均代指岭南边远地区。
[53] “酌七德”三句:谓宋璟治理岭南,文武并用,政令统一,言出无二,使其地得以兴旺安定。七德,武功的七种德行。《左传·宣公十二年》:“夫武,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众、丰财者。故使子孙无忘其章……武有七德,我无一焉,何以示子孙?”六经,指《诗》、《尚书》、《礼》、《易》、《乐》、《春秋》六部儒家经典。这里以七德、六经分别代武功与文治。画一,统一。
[54] “变蓬屋”三句:指宋璟在广州改当地人的茅屋为瓦房事。鱼鳞瓦,谓房瓦排列如鱼鳞之状。鸟翼堂,改瓦屋后,鸟巢于屋,常飞堂上,故云。炖(tún囤),风火炽盛的样子。飏,风吹起。
[55] 惠无疆:指受惠无尽。
[56] 昆仑宝:指岭南海外的宝货。昆仑,古代中印半岛南部及南洋诸岛各国也泛称为昆仑。昆仑、西海,这里均指海外。
[57] 扃:门户。
[58] “越井冈”二句:描摹宋璟离任时依依不舍情景。越井冈、石门,皆广州地名。越井冈,又名天井冈,在旧南海县(今属广州)北四里。见《太平寰宇记》卷一五七。石门,在番禺县西北二十里。
[59] “犦(bó勃)牛”二句:是对宋璟的祝祷之词。犦牛牲,即以犦牛祭祀。犦牛,即犎牛。《尔雅·释畜》“犦牛”郭璞注:“即犎牛也,领上肉犦胅起,高二尺许,状如橐驼,肉鞍一边,健行者日三百里,今交州合浦徐闻县出此牛。”菌,竹;鸡卜,流行于岭南的一种占卜方法。占卜时用竹、用鸡,故称菌鸡卜。宋周去非《岭外代答·鸡卜》说其法甚详:“南人以鸡卜,其法以小雄鸡未孳尾者,执其两足,焚香祷所占而扑杀之,取腿骨洗净,以麻线束两骨,以竹梃插所束之处,伸两腿骨相背于竹梃之端,执梃再祷,左腿为侬,侬者,我也。右骨为人,人者,所占之事也。乃视两骨之所有细窍,以细竹梃长寸馀者遍插之,或斜或直或正或偏,各随其斜直正偏而定吉凶。”寿考,长寿。考,老、寿。
张嘉贞
张嘉贞(665—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人。弱冠以五经举,补平乡尉。则天长安中,拜监察御史。累迁兵部员外郎,进中书舍人,历梁、秦二州都督、并州长史。开元八年(720)擢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旋迁中书令。后出为豳(一作幽)州刺史,次年复拜户部尚书,兼益州长史,判都督事。左迁台州刺史,未几复为工部尚书。又为定州刺史,知北平军事,封河东侯。卒赠益州大都督,谥曰恭肃。两《唐书》有传。嘉贞为盛唐重臣,屡历清要。能诗文,今见存不多,《全唐诗》存诗三首,《全唐文》录文八篇。
石桥铭序[1]
赵郡洨河石桥[2],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试观乎用石之妙,楞平砧[3],斗方版[4],促郁[5],穹隆崇[6],豁然无楹[7],吁可怪也[8]。又详乎义插骈坒[9],磨砻致密[10],甃百象一[11],仍糊灰璺[12],腰纤铁,蹙两涯[13],嵌四穴[14],盖以杀怒水之荡突[15],虽怀山而固护焉[16],非夫深智远虑,莫能创是。其栏槛华柱,锤斫龙兽之状,蟠绕拏踞,睢盱翕欻[17],若飞若动,又足畏乎!夫通济利涉[18],三才一致[19],故辰象昭回,天河临乎析木[20];鬼神幽助,海石到乎扶桑[21]。亦有停杯渡河[22],羽毛填塞[23],引弓击水[24],鳞甲攒会者,徒闻于耳,不观于目。目所观者,工所难者,比于是者,莫之与京[25]。
《全唐文》卷二九九
* * *
[1] 赵州桥,原名安济桥,俗名赵州大石桥,是隋朝名工李春于炀帝大业(605—617)年间所建造的一座大跨度石拱桥,位于赵州(今河北赵县)城南洨河上,为我国现存的古代桥梁建筑杰构。张嘉贞同乡柳涣作有《赵州洨河石桥铭》,此为张所作《序》文。文中赞叹石桥建筑工艺之精妙,称道其通济利涉之功用,尤其对其建造艺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2] 赵郡:隋名赵郡,唐改赵州,属河北道,治平棘(今河北赵县)。辖境约相当于今河北宁晋、元氏、赵县、赞皇、高邑、栾城、临城、柏乡等县和隆尧县的一部分。洨(xiáo 崤)河,源出河北获鹿西南井陉山,东流至宁晋县入宁晋泊。
[3] 楞平砧:将平整的石块磨出棱角。楞,棱角。此用作动词。砧,捣衣石。此代指平整的石块。
[4] 斗方版:拼合方形石版以使合逢。斗,拼合,凑。
[5] 促郁:使(具相近)纹理的料石得以聚合。(cù 促),《集韵》:“,聚文也。”
[6] 穹隆崇:此指拱形的桥洞。穹隆,物中间高,四周低。崇,高大。
[7] 楹:柱子。
[8] 吁:叹词。
[9] 义插骈坒(bì必):犹言使石块与石块交错插入,排列衔接。骈坒,排列相接貌。
[10] 磨砻(lóng龙):磨治。
[11] 甃百象一:谓石块砌得很整齐。甃,垒砌砖石。
[12] 灰璺(wèn 汶):裂纹。灰,碎裂。扬雄《太玄经》卷一:“童麋触犀,灰其首。” 璺,裂纹。扬雄《方言》卷六:“器破而未离谓之璺。”
[13] 蹙两涯:犹言使两边紧缩。蹙,紧缩。
[14] 嵌四穴:在桥身嵌上四个孔洞(以泄水势)。
[15] “盖以”句:谓用来减弱猛水冲击荡突的力量。杀,这里为减弱、缓释的意思。
[16] 怀山:怀山襄陵的省语,指洪水。《尚书·尧典》:“荡荡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蔡沈集传:“怀,包其四面也。襄,驾出其上也。”
[17] “锤斫”数句:谓其雕造的龙兽等类动物的形状,或盘绕,或蹲踞,或睁眼仰而视,或飘然欲举,极为生动。蟠绕,指龙的婉转蟠曲之貌。拏(ná拿)踞,指兽威猛蹲踞的样子。睢盱(hui xu灰须),张目仰视貌。翕欻(xi xu 西需),闪动的样子。
[18] 通济利涉:谓助往通来,渡河便利。利涉,《易·需》:“贞吉,利涉大川。”
[19] 三才:指天、地、人。《易·说卦》:“是以立天地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刚与柔,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
[20] “故辰象”二句:谓列星回转,辰光照耀,银河临近于析木星次。辰象,天象。此指列星。昭回,谓星辰光耀回转。天河,银河。析木,星次名,为十二星次之一。与十二辰相配为寅,与二十八宿相配为尾、箕两宿。
[21] “鬼神”二句:言似有鬼神之助,海中石块亦自扶桑国而来。扶桑,古国名。《梁书·扶桑国传》:“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因扶桑国之地理方位,约与日本相当,后成为日本的代称。
[22] 停杯渡河:慧皎《高僧传·神异下·杯度》:“杯度者,不知姓名,常乘木杯度水,因而为目。”此用其事。杯度,亦写作“杯渡”。
[23] 羽毛填塞:用乌鹊填河以渡织女事。应劭《风俗通义》:“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24] 引弓击水:《史记·秦始皇本纪》:“方士徐市等入海求神药,数岁不得,费多,恐谴,乃诈曰:‘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俱,见则以连弩射之。’”此用其事。
[25] 莫之与京:犹言没有能与之相比者。京,大。《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孔颖达疏:“莫之与京,谓无与之比大。”
潘好礼
潘好礼(生卒年不详),贝州宗城(今属河北)人。明经及第,累迁上蔡令。坐小累,除芮城令。擢监察御史。开元三年(715),累转邠王府长史。俄邠王出为滑州刺史,以其兼邠王府司马,知滑州事。后迁豫州刺史。坐事左迁温州别驾,卒。好礼为政孜孜,清廉无所私,然繁于细事,人惮其清严,亦厌其苛察。《全唐文》录其文二篇。
徐有功论[1]
客有问于主人曰:“地官徐员外[2],何如也?”答曰:“守道君子也[3]。”客曰:“徐公明识,诚难为俦也[4]。何不稍圆通,以协随时之义,而取富贵乎[5]?何为固守方正,乖相时之道,几致死亡者数矣[6]?此岂大雅君子全身之义哉[7]?”答曰:“夫随时相宜[8],而取富贵,凡情所晓,徐公岂不达之?若徐公者,仁人也。夫仁者济物也[9],此道大矣,非常人所知。故孔子曰:‘有杀身以成仁,无求生以害仁。’[10]徐公之不爱死亡[11],固守诚节,用此道也,岂以贵贱生死而易其操履哉?[12]”问曰:“仁则信矣,忠则如何?”答曰:“岂有仁者不忠乎?当今帝德文明,忧劳庶政,思致刑措,以隆中兴[13]。徐公献可替否[14],尽忠尽节,诚欲戴明主于尧舜之上,置苍生于大道之中[15],事迹显然,有识同悉,子何疑而问哉?”客曰:“鄙人固鄙,不闲大体[16],忠则信矣,孝则如何?”答曰:“岂有忠臣而非孝子也?《孝经》曰[17]:‘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18]。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代,以显父母。’[19]今徐公之名,闻于四海,有志之士,莫不增气[20],岂直扬名,亦永锡尔类矣[21]!《礼》曰:‘大孝扬名’[22],徐公之谓也。”问曰:“徐公之道既高矣,何为暂处霜台[23],即奏天官得失[24],榜诸门以示天下[25],规规然是钓名耳[26],其故何哉?”主人胡卢而笑[27],久而应之曰:“子徒见培[28],未睹泰山乎?夫天官者,奔竞既久[29],滥进宏多[30],选司权轻[31],且未能止,此弊之甚也。徐公既处霜台,以澄清为已任[32],切于救弊[33],急于为善。此徐公之情也,以为钓名,可谓不知言矣[34]。”客有惭色,问曰:“此人当今,可谁与比?”答曰:“宇宙至广,人物至多,匿迹韬光者[35],固有之矣,仆宁敢厚诬天下之士乎[36]?若所闻见,一人而已,当于古人中求之。”问曰:“何如张释之?”[37]答曰:“释之为廷尉[38],天下无冤人,此略同耳。然而释之所以者甚易,徐公所行者甚难,难易之间,优劣可知矣。”问曰:“张公徐公,皆是国士[39],至于断狱[40],俱守正途。事迹既同,有何难易?”答曰:“张公逢汉文之时[41],天下无事,至如盗高庙玉环,及渭桥惊马[42],守法而已,岂不易哉?徐公逢革命之秋,属维新之命[43],唐朝遗老,或有包藏祸心,遂使陶公之璧,有所疑矣[44]。至如周兴、来俊臣者,更是尧舜之四凶也[45],掩义隐贼,毁信废忠,崇饰恶言,以诬盛德,遂使忠臣侧目,恐死亡无日矣[46]。徐公守死善道[47],深相明白[48],几陷囹圄[49],数挂纲罗[50],此吾子所闻,岂不难矣?《易》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徐公得之矣[51]。”客曰:“若使此人为司刑卿[52],方得展其才用。”答曰:“吾子徒见徐公用法平允,即谓可置司刑,仆观其人,固奇士也,方寸之地[53],何所不容者?其用之,何事不可?岂直司刑而已哉!”客曰:“今日闻吾子议,知徐公之令德,未可尽言乎。固知君子之道,非小人所测也。”
《全唐文》卷二七九
* * *
[1] 武则天执政期间,酷吏周兴、来俊臣等,构陷无辜,残害正直,致使冤滥之声,闻于四海,朝野上下,莫敢正言。时徐有功仕为司法官,不避犯鳞之险,守正持法,冒死累谏,三陷死刑,而执志不渝,前后得其济以活者数十百家。潘好礼慕有功之为人,因作此论。文章仿东方朔《答客难》之体,设为问答,围绕“守道君子”这一主旨展开论述,层层深入,力辟攻讦徐有功不知圆通、意在钓名的谬说,赞扬徐有功不避险恶,守正不阿,胆识过人的才略与品格。据文中“当今帝德文明,忧劳庶政,思致刑措,以隆中兴”及“徐公逢革命之秋,属维新之命,唐朝遗老,或有包藏祸心”语看,文当作于中宗神龙之初。徐有功(635—702),名弘敏,以字行。历任蒲州司法参军、司刑丞、秋官(刑部)郎中、左肃政台侍御史、司刑少卿等职。两《唐书》有传。
[2] 地官徐员外:地官,本为《周礼》六官之一。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曾改户部为地官。这里指户部。徐员外,徐有功。员外,即员外郎。两《唐书》本传未见载徐有功任地官员外郎,《旧唐书》本传载其曾任秋官(刑部)员外郎,转郎中;《新唐书》本传称累转秋官郎中,故这里“地官”疑为“秋官”之误。
[3] 守道:坚守道德规范。
[4] 俦:犹言匹敌。
[5] “何不”三句:意思是说,为什么不稍微婉转融通一些,以适应顺时变通之道获取富贵呢?协,和谐,融洽。随时,顺应时世。
[6] “何为”三句:犹言为什么一定要守方持正,违背相时而动的哲学,以致多次差点丢掉自己的性命?乖,悖逆,不协调。相时,观察时机。几,差点,几乎。数,多次。
[7] 大雅君子:指德高又有大才的人。全身之义:犹言保全性命的道理。
[8] 随时相宜:犹言及时地观察时机的适当与否。
[9] 济物:犹济人。
[10] “有杀身”二句:意谓只有舍弃生命成就仁道的,没有为了偷生而损害仁道的。语见《论语·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1] 爱:吝惜。
[12] “岂以”句:易,改变。操履,操守。
[13] “当今”数句:谓当今皇帝文德昌明,为各种政务忧心操劳,又致力于停用刑罚,以期达致中兴之盛。当今帝德文明,指中宗。刑措,刑律搁置不用。按,武则天执政时,任用酷吏,冤狱四起,人人危惧,故作者有此语。
[14] 献可替否:进献可行者,废去不可行者。常指对君主劝善规过。亦指议论国事兴革。
[15] “诚欲”二句:谓诚心希望将英明的国君遵崇至尧舜之上,把百姓引致于教化的正道之中。
[16] 闲:通娴。熟习。大体,关乎大局的道理、原则。
[17] 《孝经》: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孔子为曾子陈述孝道而作。汉时《孝经》有今、古文两本传世,今文本十八章,郑玄注;古文本二十二章,孔安国注。孔注本亡于梁,隋刘炫伪作孔注传世,唐玄宗时命诸儒鉴定今、古文本,刻石太学,后玄宗又为之作注,郑注及伪孔注由是并废。清代乾隆、嘉庆时,自日本又得孔注、郑注本,二者复传于世。
[18] “君子”二句:见《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意思是说,君子事亲以孝,转而事君就能尽忠。
[19] “立身”三句:见《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意思是说,君子在世上自立,行事遵奉大道,将名声传扬于后世,用来荣显自己的父母。后代,原文作“后世”,因避李世民讳而改。
[20] 增气:犹言受到鼓舞。
[21] 永锡尔类:语出《诗·大雅·既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郑玄笺:“永,长也。孝子之行,非有竭极之时,长以与女之族类,谓广之以教道天下也。”
[22] 大孝扬名:今本《礼记》未见此句,或作者别有所本。
[23] 霜台:指御史台。御史台司弹劾纠察之职,为风霜之任,故称。按,徐有功曾任左肃政台(武后时御史台改称左肃政台)侍御史。
[24] “即奏”句:武则天光宅元年(684)曾改吏部为天官,天官因亦指吏部。据两《唐书》本传,徐有功在左肃政台侍御史任,曾上疏指斥吏部铨叙之弊,故作者有此句。
[25] 榜诸门:张贴于门。榜,公开张贴。
[26] 规规然:浅陋拘泥貌。《庄子·秋水》:“子乃规规然而求之以察,索之以辩,是直用管闚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规规,经营之貌也。”
[27] 胡卢:喉间的笑声。
[28] 培:小土丘。
[29] 奔竞:奔走竞进。此指奔走钻营以谋取官职。
[30] 滥进宏多:指选取的官员冗多而无实才。
[31] 选司权轻:武则天时封赏无时,官员多夤缘而进,吏部权力受到削弱,故云。选司,指吏部。以其掌管官员的铨选,故称。
[32] 澄清:此指改革吏治、刷新政治。
[33] 切:急切,急迫。
[34] 知言:有见识的话。
[35] 匿迹韬光:指人藏而不露。匿迹,隐藏形迹。韬光,掩饰光彩。
[36] 厚诬:犹言深加欺骗。
[37] 张释之:西汉时人,字季,南阳堵阳(故址在今河南方城东)人。文帝时以资选为郎,累迁公车令、中郎将。后迁廷尉,以持法平正著称。景帝立,任为淮南相。《史记》、《汉书》有传。
[38] 廷尉:职官名。秦始置,汉景帝时改称大理,武帝复旧。掌刑狱,为九卿之一。
[39] 国士:一国中的才德之士。
[40] 断狱:判决案件。
[41] 汉文:指汉文帝刘恒。事迹见前魏徵《十渐疏》注〔23〕。
[42] “至如”二句:《史记·张释之传》载:有人盗高庙座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令下廷尉治罪,欲灭族,释之按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断,奏当弃市。又,文帝行出中渭桥,有人自桥下走出,惊乘舆马,文帝使骑捕得,属之廷尉,释之按律断以罚金,文帝很不满,释之说:“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两句所云事谓此。
[43] “徐公”二句:是说徐有功处于应天变革的年代,正值新受天命的时候。革命,古代以为帝王受命于天,故称朝代变更为革命。维新,指新受天命。语本《诗·大雅·文王》“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此处革命、维新,均指武则天称帝,以周代唐。
[44] “唐朝”四句:意谓唐朝的旧臣,有的还怀有不臣之心,于是就产生了审理案件时如何正确判断的问题。按,此文写作时,中宗刚复位,武后尚在,故作者有此语。陶公,即陶朱公范蠡,春秋时人。陶公之璧,贾谊《新语》卷五《连语》载:“梁尝有疑狱,半以为当罪,半以为不当。梁王曰:‘陶朱之叟,以布衣而富侔国,是必有奇智。’乃召朱公而问之。朱公曰:‘臣鄙人也,不知当狱。臣家有二白璧,其色相如也,其径相如也,其泽相如也,然其价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王曰:‘径与色泽,皆相如也,一者千金,一者五百金,何也?’朱公曰:‘侧而视之,其一者厚倍之,是以千金。’王曰:‘善。’故狱疑从去,赏疑从予。”这里以之代疑狱,指难以判明的案件。
[45] “至如”二句:周兴、来俊臣,皆武则天时的酷吏。周兴,雍州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累迁官司刑少卿、秋官侍郎,为其所陷害者至数千人。来俊臣,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以告密得武则天崇信,累迁侍御史、左台御史中丞。其专事酷刑逼供,并招引无赖,共为罗织,先后被其族诛者千馀家。两《唐书·酷吏传》俱有传。四凶,尧舜时的四个恶人浑顿、穷奇、梼杌、饕餮,被舜流放。《左传·文公十八年》:“舜臣尧,宾于四门,流四凶族浑顿、穷奇、梼杌、饕餮,投诸四裔,以御魍魉。”
[46] “掩义”六句:是说周兴、来俊臣等压制正义、包庇坏人,打击诚实,废弃忠信,把恶劣的谬论修饰得动听迷人,用来欺骗德行崇高的皇上,以致使忠臣们敢怒而不敢言,担心随时都会遭遇杀身之祸。
[47] 守死善道:指坚持操守,至死不离于善道。《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孔颖达正义:“‘守死善道’者,守节至死,不离善道也。”
[48] 深相明白:犹言深入观察探究。相,观察,察视。
[49] 囹圄:牢狱。
[50] 罗网,此指法网。
[51] “《易》曰”三句:意谓《易》所说的“懂得如何对待进取退让与生死存亡而又能坚持正道”,徐公算是做到了。《易·乾卦·文言》:“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
[52] 司刑卿:即大理卿。武后光宅元年,改大理寺曰司刑寺。司刑卿,掌折狱详刑事。
[53] 方寸之地:指心。以其处于胸中方寸间,故称。葛洪《抱朴子·嘉遁》:“方寸之心,制之在我,不可放之于流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