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北宋帝陵选址巩县之谜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北宋帝陵全部建在远离首都的巩县,而不是在开封附近,其原因是什么?有人说与赵匡胤想迁都洛一陽一有关,只是最后没有迁成罢了。有人认为与当地的土质有关,因为巩县土质疏松,便于深挖厚葬。有人推测主要与当时流行的风水有关。北宋共历9帝,除徽、钦二帝因靖康之变,被金军俘走,死于塞北五国城外,其他7位皇帝的陵墓都建在河南巩县芝田镇的东南、东北和西南不到10公里的范围之内。加上宋太祖的父亲宣祖永安陵,习惯上称巩县八陵。帝陵旁还有后妃、皇亲、皇族、未成年子孙和功臣墓约300多座,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皇陵区。

众所周知,宋朝的首都在开封,按理皇陵当在开封周围地区,将皇陵建在巩县,想必有比较特殊的原因。那么,赵匡胤将皇陵建在巩县的原因是什么?

有人认为与赵匡胤想迁都洛一陽一有关。其实,唐末五代时期,洛一陽一的经济和文化在一场连一场的战火中已遭到巨大的破坏,而开封由于地处贯通南北经济命脉的大运河中枢,是全国水陆运输的中心,经济十分发达,地位显得愈来愈重要,成为控引河汴,南通淮泗,北接滑魏的舟车辏集之地。后周世宗曾对开封进行过整修,将城郭和宫殿维修一新。进入宋朝,开封实际上已取代长安、洛一陽一的地位,成为我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然而开封作为首都也有缺点,因为地势平坦,四周无险可守,一旦政局发生动荡,城市安全大成问题。而且开封近黄河,黄河如果发生水患,根本无法抵御。赵匡胤自幼在洛一陽一闯荡,深知洛一陽一在中原地区的重要地位。洛一陽一四周有险可守,经济可在短期内得到恢复,因此他在朝中多次提出迁都的主张。他曾对大臣们说:“吾欲西迁洛一陽一,据山河之胜,以去冗兵。”有险可据,军队也可以减少,何乐而不为?但想不到他的迁都主张遭到臣下的反对。大臣们为什么要反对?一些学者研究后认为,主要是辅佐宋太祖定天下的王公贵族都定居在开封,他们购置了田产、庄园,迁都要损害他们的利益。赵匡胤一看大家都反对,他无奈地说:“不出百年,天下民殚矣。”但赵匡胤迁都洛一陽一的想法从没有改变过,他最后还是把洛一陽一建为陪都,同时还考虑把祖宗陵墓迁到洛一陽一,期待有朝一日实现迁都之梦。巩县距洛一陽一故城只有几十里地,可以说也是京畿之地,四周有山河险固,是开封和长安的锁钥。赵匡胤选葬巩县,其实是他迁都洛一陽一的第一步准备工作。巩县距洛一陽一很近,古人称“巩洛”,它是洛一陽一的门户,是一处咽喉要地。将皇陵建在这里,四周有险可守,十分安全,而且祭祀、管理也很方便。

从事实来看,宋太祖的想法确有一些道理。如范仲淹就曾对宋仁宗说过,洛一陽一山川险固,边防不宁,则可退守。陕西的粮食如有多余,可以通过黄河东下;东边粮食有剩下的,也可通过黄河、洛河运到洛一陽一。如此要不了几年,国家的物资就会很雄厚。皇帝太平时可住在东京开封,情况危急时就可退住到洛一陽一去,凭着山河之险,可以坚守中原。宋仁宗最后并没有听取范仲淹的意见,,但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有识之士的想法其实是十分相近的。一种意见认为,将陵墓建在巩县与那里的地势土质和自然资源有关。宋太祖建国后,在乾德二年(964)将其父赵弘殷(宣祖)之墓从开封东南迁到巩县西南,因为这里地处郑州和河南府之间,南有嵩岳少室,北靠黄河天险,东枕绵亘的青龙山,洛水横贯县境,土质优良,水位较低,宜于深挖墓穴,便于就近开采石料。选定地点后,宋太祖即派宰相范质为改卜安陵使,具体落实陵墓的迁建,陵墓形式则采用秦汉旧制,宣祖的陵墓称永安陵。从宋太祖以后,连续七位皇帝死后都葬在这个皇陵内。

从这种观点引申的一种看法认为,选址巩县主要与厚葬有关。因为巩县系黄土高原,水位极深,便于深挖厚葬和建筑巨大的地下宫殿,赵匡胤想风风光光地改葬其父亲,选择这个地方也就成为必然的事情了。

而更多人认为,将宋陵建在巩县与宋初讲究风水有关。

巩县地处北邙山区,从风水角度讲是块宝地。北宋统治者从陵墓的选址,到各陵陵穴间的相互位置,乃至陵台、地宫的高深等都是根据当时流行的“五音利姓”说设计的。据史载,北宋皇帝生前不预造寿陵,皇帝驾崩时才开始选调修陵使、修陵副使、修陵督监,按照一陰一一陽一堪舆术进行墓地选择和建陵。

北宋时一陰一一陽一堪舆术盛行,在葬制上信奉唐代盛行的“五音利姓”之说。他们把人的姓氏分为宫、商、角、徵、羽五音,分别与一陰一一陽一五行的土、金、木、火、水相对应,在一陰一一陽一地理上找到与其姓氏相应的埋葬方位。北宋皇帝的赵姓为角音,与木行对应,木主东方,一陽一气在东,称为吉方。因此所选葬地宜东南仰高,西北低垂,要求有“山高水来”的山水条件。北宋皇室在多方勘察之后,发现巩县左有绵延百里的青龙、石人山环绕,右有白虎滩相衬,南有嵩岳少室、金牛、黑砚山,北有洛水、黄河,整个地势东南穹隆,西北地垂,按堪舆学讲,左青龙,右白虎,南山北水,山高水来,福贵不断,柏林如织,万山来朝,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皇家茔地。用今天的眼光来看,陵墓东、南方向诸山峭拔兀立,蓊郁苍苍,云雾缭绕,而北部的洛水碧澄清澈,似一玉带。早在建隆二年(961)三月二十六日,赵匡胤在《宣祖昭武皇帝改卜安陵哀册文》中就说:“洛州南原兮山有嵩,山川王气兮洛一陽一东。宫阙崔嵬兮形胜通,土圭测景兮天之中。惟帝运之兴隆兮,盛大德而照融。”自然环境这样好,是皇运兴隆的重要原因。南宋时,有个叫赵彦卫的学者在《云麓漫钞》一书中说:“永安诸陵,皆东南地穹,西北地垂。东南有山,西北无山,角音所利如此。七陵皆在嵩少之北,洛水之南,虽有冈阜,不甚高,互为形势。自永安县西坡上观安、昌、熙三陵在平川,柏林如织,万安山来朝,遥揖嵩少。三陵柏林相接,地平如掌,计一百一十三顷,方二十里云。”按角音选的陵址,既有环境优势,又符合宋朝人对风水追求的兴趣。山水形势至关重要,它关系到人间的贵贱荣辱,后嗣子孙的福祸命运。皇帝希望国祚长久,万寿无疆,当然将自己的心愿寄托在一孔吉穴上,盼望能将福泽遗留给后世子孙。

从964年开始,北宋政府正式开始在巩县兴建皇陵,前后长达160年之久,共历经9帝,除宋徽宗、宋钦宗外,其余7个皇帝均葬在巩县,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弘殷,通称“七帝八陵”。皇陵中还祔葬了22个皇后以及数百座皇室宗亲及当代名臣勋将的陵墓,占地面积之大是当今世上绝无仅有的。陵园布局、建筑风格不同于历史上其他朝代的陵墓,是中国古代陵寝建筑史上的一个孤例。

上述这些解释,各有自己的理由,似乎都有可信的地方,更有人认为建在巩县是几种因素综合的结果。不知道读者认为哪一种更加可信?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