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63千年圣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第50节

【63】千年圣火

1885年,一个半疯癫状态的哲学家写完了一本书。书的标题下写着:“一本为所有人而写却无人能懂的书”。结果,该书只印出40本。

十一年之后,德国作曲家理查·斯特劳斯受这本奇特哲学书的启发,写下了一部同名的交响曲,一举成名。

数十年之后,这个死去多年的人被追认为对20世纪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之一。而那本小书,也成为他最知名、最重要的一部书。

这个人,就是尼采;这本书,名叫《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尼采的大名如今已是无人不知,那么查拉图斯特拉何许人也,怕是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他正是我们这一集的主人公,公元前6世纪的第三座灯塔。人们更常提及他的希腊译名——琐罗亚斯德。

米底和波斯有这样一个传说。

曾经有一天,天空中一道亮光闪过,射入一个贵族少女的腹中,竟然使她怀孕,数月之后生下了婴孩,正是琐罗亚斯德。

琐罗亚斯德降生之后,随即放声大笑。他的笑声,使他身旁的魔鬼纷纷四散奔逃。

他远离世人,独居在一座山上。魔鬼竭尽全力地引一诱他、威胁他,在他的胸前插上匕首,在他的七窍灌满溶铅,他都不为所动,坚定地信奉唯一的真神——阿胡拉马兹达。

阿胡拉马兹达神满意于他的虔诚与智慧,便现身于他的面前,授他一部经典,命他下山去开导世人。这部经典,就是波斯人的圣经《阿维斯塔》。

这种神话式的宗教传说,或许只有该教的信徒才会相信。但历史学家们普遍认为,琐罗亚斯德确有其人。而且,在公元前6世纪初,此人所创教派已在米底全境广泛流传,被称作琐罗亚斯德教,又称拜火教。西晋末年,拜火教传入中国,在中国史籍中留下了祆教的名字。

从传说中即可看出,这是一种典型的一神教。

在此前的人类历史上,埃及法老阿肯那顿曾经做过一神教的尝试,但短短十数年,他的改革过早夭折;犹太人坚持着他们的上帝耶和华,但数百年过去了,他们的宗教还是未成体系。也就是说,历史上所有建立一神教的努力到此时为止还从未真正成功过。

然而,一个崭新的一神教忽然间横空出世。波斯圣经《阿维斯塔》,也开创了以一部经书来诠释整个宗教的历史先河。这种一神一经的宗教模一式,在之后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中得到了完美的传承。

可以说,拜火教改变了整个人类宗教史。

伴随着波斯帝国的壮大,拜火教迅速传播,整个西亚的人们都感受到一股清风扑面而来。

可是,我们有些不明白,这样一个具有神奇效应的宗教,怎么会产生于文化向来落后的伊朗高原上呢?

正如我在第5节所讲的那样,宗教,自人类文明诞生起就随之产生,到今天,仍是世界大多数人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这一点,对于大多数从未在宗教环境下生活过的中国人来说也许并不容易理解。但我们只能尽量去理解,否则,就没有办法搞清楚西方这两千多年究竟在干什么。

而像拜火教这样在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宗教,绝不是捏造个神,胡乱编个教义就能忽悠住千千万万人的。

事实上,它真正的起源,来自一个文化相当发达却时常被我们忽视的地方——印度。

这中间还有个有趣的过节。

我们在第9节讲过,公元前18世纪,一伙印欧人来到印度,慢慢成为这个地方的新主人。但当时我们没有说,公元前17世纪,又一伙印欧人也来到此地。

这两伙印欧人最大的区别是有着不同的信仰,早来的那伙人信奉的神叫做阿胡拉(ahura),晚来的那伙人信奉的神叫做迭瓦(deva)。

很显然,两伙人为争抢地盘起了冲突,后来信迭瓦的印欧人占据了印度,而信阿胡拉的跑到了伊朗。接下来,有趣的事情就发生了。

在印度的吠陀神话中(参见第19节),他们把魔鬼的名字起成了ahura,在中国的佛经中,被译作“阿修罗”;而在《阿维斯塔》中,魔鬼的名字被叫做deva,这也正是《圣经》中魔鬼(devil)一词的起源。

可尽管两伙人赌气赌到了经书之中,不可否认的是,拜火教深受吠陀神话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拜火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印度吠陀文明的产物。

从这个角度上讲,其实拜火教与不久之后即将诞生的佛教实是一对孪生兄弟。

与世隔绝的印度人,无疑在思想的道路上当起了人类世界的领航员。

琐罗亚斯德教被称为拜火教,自是因为火在宗教中不同寻常的意义。

人类对火本就有着特殊的感情,这种感情在拜火教中得到了升华。如那跳动的火焰一样,光明和温暖成了拜火教的终极希望。

在拜火教义中,由于火神是阿胡拉马兹达的儿子,所以拜火教徒们只要屏气凝神地注视着火焰,就可以与阿胡拉马兹达神沟通,从而使心灵得到净化,灵魂得到升华。

一神、一经、拜火,都是琐罗亚斯德教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之处。然而,还有一点,更是成为整个西方后来宗教思想的基石,那就是善恶二元思想。

宗教,本就是一个基于生死、关乎善恶的命题。但在历史上,还从没有一个宗教对善恶有着如此明确、如此简易的划分。而跟它的起源,以繁琐复杂著称于世的印度哲学相比,这更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由最繁至最简,这一深刻的变化完全改变了人类的宗教史。

从纷繁的宗教概念中,拜火教层层剥离,最终创造了两组对立面——上帝与魔鬼,天堂与地狱。

波斯上帝阿胡拉马兹达把人造好之后,本是置他们于完美的乐园之中,但正因为有了魔鬼的引一诱,人世中有了邪恶。

于是,拜火教创立了一套善恶标准:信上帝者,上帝会通过心灵之火,教会人正思、正言、正行,自此走向善的道路。不信上帝者,将会在魔鬼的引一诱下迷失在人世之间。

而决定善人与恶人最终命运的,将是一场末日审判。当它到来时,作恶者,将永远堕入没有光明只有黑暗、没有食物只有毒一药的地狱;而行善者,终将升入满是鲜花与微笑、光明与温暖的极乐天堂。

上面这一小段如果不加注明,大家还以为我在写基督教呢。其实我们只要想想,是拜火教信徒居鲁士把犹太人放回了耶路撒冷,说犹太教、基督教没有受到拜火教的影响,那才有些说不通了。

拜火教就这样以简洁明晰的教义革命一性一地改变了宗教的内涵,为接下来两大宗教在全世界范围内的铺开打下了地基。

琐罗亚斯德,一个谜一般的人物,一个早已被遗忘的名字,早在两千六百年前,就已经点起了那座灯塔,照亮了整个西方宗教的前程。

如今的伊朗中部某些偏僻的山村里,竟然有着在波斯时代点燃的圣火。那些在两千六百年前就已开始跳动的火苗,被一种令人难以置信的虔诚呵护起来,跨越无数刀光剑影、战火硝烟,至今从未熄灭。

是什么力量,能够让火焰燃一烧几千年——光明的力量。

这些被称作帕尔西人的拜火教徒,在当今世界已经寥寥无几。他们被称作古老宗教的活化石,仿佛在提醒着我们,这个漫天杀戮,处处喋血恩仇的地球上,曾经有这样一个叫做琐罗亚斯德的圣人,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纯净的至善之门。

至于去不去,那要看人类自己了。

公元前529年,阿胡拉马兹达神的忠实追随者,千古难觅的仁慈帝王居鲁士二世在一场与中亚游牧民族马萨格泰人的战斗中意外身亡。渴望和平安宁的西亚人遭受了难以弥补的损失。

但第二年,在印度,一个离家出走的王子,在一颗菩提树下幡然悟道,在东方开始了另一段弘法扬善的伟大历程。佛教就此诞生,本世纪第四座灯塔随即点亮。请看下集——菩提悟道。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