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巴赫画传 第四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19. 闭门羹

正当巴赫希望找到一个管风琴师职位的时候,他得到了一个消息,汉堡的雅各布教堂目前正好缺一位管风琴师。他当即收拾行李去了汉堡应聘。面试于1720年11月21日进行,德高望重、年近百岁的前辈音乐家莱因肯也来进行观摩。20年前,巴赫就曾和莱因肯有过交往,并跟他学习。现在再次见到老师,巴赫十分激动。为了表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巴赫当场把圣咏《巴比伦河》演奏了一遍。这部作品,莱因肯当年也曾演奏过,不过,巴赫的演奏更加出神入化,感人至深,那雄浑的乐曲仿佛建造起一座座和谐的宏伟建筑,16分音符像瀑布般奔腾倾泻。观众们都十分震撼,莱因肯更是激动不已,他激动地上来紧紧拉住巴赫的手不肯松开:“我曾经以为这种艺术形式已经死亡,但现在我发觉它在您身上还活着。”

巴赫两个小时的演奏震撼了所有的人。按说,以巴赫这样的演奏技巧,就任雅各布教堂的管风琴师不在话下。然而这家教堂聘用乐师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那就是应聘者需向教堂交一笔“申请费”。所以这里招聘时既不看才,也不看德,而是看钱。水平最高的人不能当选,德行最高的人也不能当选,只有出钱最高的人才能当选。所以这次的面试结果出人意料,一代管风琴大师巴赫落选了,而一位技术平平、名叫海特曼的管风琴爱好者却由于出了4000马克,顺利地当上了雅各布教堂的管风琴师。

看到上帝的圣地被搞得这样污七八糟,巴赫十分愤怒。他离开了汉堡,离开前,他留下了一封信,对这种有着贿赂嫌疑的**现象进行了猛烈抨击。

雅各布教堂的**,也引起了其他正直人士的反感。因写了大量清唱剧作品而闻名德国的诺迈斯特尔牧师在圣诞讲道时公开说:“如果有一位天使从天而降,来这个教堂担任管风琴师,尽管他演奏得十分完美,但只要他不出钱,他恐怕还是得飞走,因为汉堡根本不会接纳他。” 诺迈斯特尔牧师音乐修养极高,巴赫曾为他的许多清唱剧谱曲。

既然暂时无法离开寇顿,那只好既来之,则安之了。在丧妻之后的那段时间里,巴赫一心埋头工作。1721年冬末,他完成了精妙绝伦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这六首协奏曲是为室内乐团演出的形式而写的。这组乐曲是应勃兰登堡侯爵路德维希之约而写的。路德维希找到巴赫,表示自己对收集协奏曲总谱有极大兴趣,他还说十分欣赏巴赫的才能。路德维希素以酷爱音乐著称,巴赫动心了,于是开始构思写作。后来,巴赫把这组耗时两年之久的旷世佳作寄给路德维希,这组协奏曲中维奥尔提琴的部分是专门为路德维希写的,因为他热衷于在乐团中用维奥尔提琴演奏。《勃兰登堡协奏曲》中的第二号第一乐章“生机勃勃的快板”,描绘一群兴奋的狩猎者;而第三号第三乐章则是一首欢快的赋格,主题开始由小提琴奏出,然后用其他乐器轻松地进行模仿,既清晰又精致的观点是巴赫音乐抽象性质的重点,这种主题旋律线条的相互交织,令人想起现代画家蒙德里安的名作《平行树》;而第五号协奏曲富丽堂皇的第二乐章则令人想起优美精致的法国宫廷舞会……在《勃兰登堡协奏曲》中,巴赫的艺术趣味和荷兰画家弗美尔颇多异曲同工之妙:譬如卓越的色彩控制,譬如迷人的质感对比,譬如对时空关系的兴趣等等。

让巴赫失望的是,路德维希是个徒有虚名、附庸风雅的家伙,当他收到巴赫这部呕心沥血之作时,根本没有当回事,看了一眼就随便扔在书架上,他从未让自己的乐队排演过这部作品。在他的收藏目录中,居然连巴赫的名字都不曾写!路德维希死后,《勃兰登堡协奏曲》这一成为管弦乐史上里程碑的巨著和其他普通作曲家的作品一起被扎成捆出售,才卖了可怜的36先令!

20. 第二次结婚

巴赫十来岁的时候就成了孤儿,他深知孤儿的苦痛。为了不让孩子们经历他自己曾经经历过的苦难,巴赫决定为孩子们找一位新的母亲。

合适的人选很快出现了,她叫安娜·玛格达莱娜·维尔克,是一位宫廷号手的女儿。安娜·玛格达莱娜也是巴赫家族的一员,她的父亲是巴赫的堂叔。当时她刚二十岁,她温柔美丽,才华出众,最引人注目的是,她还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高音,她那美妙的歌喉,如云雀,似银铃。在音乐上,安娜是一个多面手,嘶仅唱得好,还擅长演奏。

早在巴赫去汉堡应试的时候,他们就在汉堡圣卡特琳娜教堂里认识了。安娜对巴赫一见倾心,得知巴赫妻子死了,他们就开始深入交往,1721年12月3日,他们终于喜结良缘。

安娜的到来,使这个冷清了一年半的家又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安娜虽然年轻,却尽职尽责,把家务料理得井井有条,把孩子们教育得彬彬有礼。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贤妻良母。在巴赫家,客人无论什么时候来访都能受到热情又亲切的接待,这主要得归功于安娜·玛格达莱娜费心张罗。这个极具爱心、很懂音乐的女人,一辈子都是丈夫最好的知音、伴侣和助手。尽管家务繁忙,但她仍然在漫漫长夜的烛光下,为丈夫抄写乐谱,时间长了,她的笔迹也变得跟巴赫的一模一样,谁也无法分辨。

这个幸福的六口之家又重新充满了欢声笑语,他们时不时举办一场热闹非凡的家庭演奏会,令左邻右舍羡慕不已。

幸福的婚姻生活,使巴赫灵感大发。他为爱妻写下很多作品。1725年,他心血来潮为妻子编了两册绿色封面、装帧漂亮的作品集《给安娜·玛格达莱娜·巴赫的键盘乐曲集》,其中收录了他的重要作品——《法国组曲》和《英国组曲》。乐曲集中的古钢琴曲和歌曲反映了巴赫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这本乐曲集里还收录了巴赫写给玛格达莱娜的一首诗:

“我是你的奴仆,呵!可爱的新娘呀,愿这一个早晨,快乐和你同在!戴上花冠,穿上婚礼的衣裳,只要看到你的丽姿不管心肠有多硬,也会充满了快乐。

真是多么美妙啊,只要看看你,我温暖的心胸,与充满爱的双唇,就自然地哼出歌颂你的歌曲。”

巴赫与安娜之间热烈甜蜜的伉俪之爱,由此可见一斑。

巴赫和安娜同甘共苦、相濡以沫,一起生活了28年,他们一共生了13个孩子(其中6个因病夭折)。为了表达对妻子忠贞不渝的爱,巴赫还请一位著名画家为妻子画了一幅肖像作为纪念。

第二次结婚之后,巴赫每天都被强烈的幸福和感恩包围着,他知道这一切都不是他自己奋斗得来的,而是上帝赏赐给他的。在紧张的工作之余,他把越来越多的时间用在祷告和读《圣经》上。

21. 去意已决

巴赫婚后第8天,寇顿亲王利奥波德娶了自己的表妹弗里德里卡·亨利埃塔公主。为了庆祝他们的婚礼,整个宫廷大操大办,庆典活动整整持续了五个星期。为了向他们表示祝贺,巴赫写了两部清唱剧,一部是向新婚夫妇表达祝福之意,另一部则专门献给新嫁来的亨利埃耍后来,巴赫的第二任妻子玛格达莱娜生了一个女儿,也取了个和亨利埃塔公主一样的名字。

不幸的是亨利埃塔公主是一个对音乐和文化几乎无动于衷的女性,她崇尚玩乐,讨厌音乐,所以对巴赫的一系列友好表示一点也不领情。不仅如此,她还喜欢操纵丈夫。婚后,利奥波德亲王对音乐的兴趣锐减,因为亨利埃塔觉得音乐家只是一些地位卑下的奴仆,整天和他们厮混在一起简直是浪费生命,毫无意义。在她面前,利奥波德亲王屈服了。

看样子,巴赫是无法继续留在寇顿在那些世俗音乐里打滚了。反正前段时间,他就想离开这里,他心里十分清楚,上帝不喜欢他留在寇顿,上帝要带领他离开这个地方,就像带领以色列人离开埃及一样。要不是汉堡方面认钱不认人,他早就远走高飞了。虽然上次没能走成,但这并不说明上帝的旨意已经改变。恰恰相反,他认为上帝一定要把他带到一个新的地方去,进行他最擅长、也最热心的圣乐创作。正是因为这些原因,他不认为是亨利埃塔要撵他走,而是上帝要带他走。既然是上帝带他走,他就不必再犹豫。

只是离开寇顿后去哪里,巴赫还没有想好。

有一天,莱比锡市政委员会派人来找巴赫,原来莱比锡托马斯学校的乐长屈诺已经于1722年6月5日去世。他的职位一直空着,最近莱比锡要举行公开竞聘,他们想到了邀请巴赫参加竞聘。莱比锡有空余职位的事情巴赫早就有所耳闻,只是他从来没有考虑过去莱比锡的事情。莱比锡派人来找他之后,他才开始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相对于寇顿而言,信奉新教的莱比锡要大得多,它拥有三万居民,崇尚文化、注重教育、人杰地灵的莱比锡是德国文化名城,是德国的文化发源地之一,许多文化名人都在这里出生、成长、腾飞,或者去世。早在17世纪,这里的印刷业就十分发达,莱比锡出版印刷的乐谱,以其精美和准确闻名世界,只要看到它那淡黄色的封面、那有力的德文字体,就能让人从心底产生一种敬仰之情。莱比锡之所以能成为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它的出版印刷业十分发达。

可以想象,莱比锡人对音乐是多么热爱。事实上,这里是整个基督教德国的音乐摇篮,所有的天才青年都汇集在这里,学习管风琴演奏和作曲。托马斯学校始建于1212年,历史非常悠久,这所学校的乐长除了担任学校唱诗班的指挥以外,也是莱比锡所有教堂的音乐指导,享有极高声望。看起来,这里的职位非常适合巴赫。

唯一的问题就是,莱比锡托马斯学校乐长职位提供的报酬不高,一年才100弗罗林,只有寇顿的四分之一。到莱比锡工作,能不能养活这么一大家子人,还是个问题。

虽然困难重重,但39岁的巴赫还是决定举家前往。他相信上帝既然能帮助以色列人把红海分开,也必然能帮他解决前面可能出现的任何困难。想当年,阿恩斯塔特容不下他,米尔豪森的聘书随即寄来;米尔豪森的宗派斗争逼得他无法安静,魏玛的管风琴师职位马上空了出来;而当威廉公爵对他恨之入骨时,寇顿亲王利奥波德又向他伸出了温暖的手;上帝收走了他的爱妻芭芭拉,不到两年,又给他送来了第二任妻子安娜……上帝在过去显示了多少奇迹,也会在未来向他显示更多的奇迹。

22. 一波三折

以巴赫之才担任一所中学的乐长,当然不是什么难事。然而这一次求职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耗力耗时,职位不高,竞争却十分激烈。参加竞争的对手中,既有泰勒曼这样的乐坛泰斗,也有克罗普纳这样的音乐名流,他们的影响都比巴赫大得多,要想获胜,十分不易。为了使自己更有竞争力,巴赫厉兵秣马,猾准备。

好在泰勒曼参加竞争,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参与竞争的真实目的,是想借此机会向汉堡有关方面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提高薪酬。目的一旦达到,他就自动退出。与此同时,克罗普纳也退出了角逐,因为他现在的雇主哈雷亲王不肯放他走。

看来巴赫是稳操胜券了。然而他不敢掉以轻心,为了证明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乐长职位,他还专门在托马斯教堂指挥了受难曲《约翰受难曲》的首演。“受难曲”是纪念耶稣受难而创作的一种音乐形式,一般在复活节前演出。它和康塔塔一样来源于中世纪的神剧。受难曲的音乐肃穆、庄重,保留了早期基督教音乐朴素的古风,形式上相对比较简单。在《圣经》只有拉丁文本可读、而欧洲多数人都是文盲的时代,一部受难曲就像一次讲道一样,有利于基督教的传播和深入。而巴赫的受难曲则把德国作曲家许茨等人开创的“受难清唱剧”形式与传统的受难曲相结合,发展成了既使用圣经原文,又采用非经文的诗歌,既有素歌、众赞歌,也有咏叹调、重唱的新样式,这就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戏剧性与观赏性。巴赫的《约翰受难曲》根据《圣经》中的《约翰福音》创作而成,作品风格高亢壮丽、大气磅礴,由福音传道者以吟咏的方式叙述史实,而其中的主要人物由独唱者担任,群众部分则由唱诗班担任。在朗诵中间以咏叹调穿插,表达当年基督徒决心跟随基督的决心,由全体会众唱出的赞美诗也有同样的意义。《约翰受难曲》一经上演,就给莱比锡观众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然而《约翰受难曲》仍然未能彻底说服莱比锡市议会。由于托马斯学校缺少拉丁文教师,而巴赫正好精通拉丁文,市议会提出了一个条件,要巴赫兼任拉丁文教师。巴赫急于获得这一职务,就答应了,他还作出了更多的承诺:完全戒酒,过一种体面的生活;始终尊重宗教委员会;专心教授学生声乐和器乐;创作的间奏既不过长又不过于戏剧化;不以粗暴不当的方式对待学生;不在唱诗班里使用不称职的歌手;没有市长的许可绝不离开莱比锡;没有委员会的允许绝不接受大学的任何职位……

最后,市议会还提出要对巴赫进行神学考核。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当时的德国教派林立,水火不容,他们不希望一个在信仰上有偏差的人担任他们的乐长。好在巴赫信仰纯正,成绩优异,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现。

1723年4月22日,市议会正式作出了聘用巴赫的决定。巴赫回到寇顿以后,马上去找利奥波德亲王,向他提出辞职。得知巴赫有了新的去处,利奥波德算是从那种左右为难的尴尬中解放了出来,他向巴赫表示祝贺。

于是,巴赫一家六口离开了寇顿,来到了莱比锡。这一年,他的长女多罗西娅15岁,长子弗里德曼13岁,次子埃马努埃尔8岁,三子伯恩哈特7岁,次女亨利埃塔只有几个月。他把宫廷音乐家那套鲜艳的衣服脱下来,代之以一身古老呆板、令人敬畏的长袍,出任莱比锡托马斯教堂合唱学校的乐长。

正式就职仪式于1723年5月5日在托马斯学校大厅举行。根据当时的有关记录,莱比锡政要、学校领导及各方代表都参加了这次仪式,他们都端坐在主席台上,唯独找不到巴赫——原来他被那些有头有脸的人们挤到了椅子后面。

23. 恪尽职守的乐长

相对于巴赫以后遇到的挫折而言,就职仪式上的冷遇根本不值一提。

托马斯学校虽然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亲自过来一看,情况却完全两样。它破败不堪,像贫民窟。校舍又小又破,又脏又臭。由于教室不够用,三个年级的学生要挤在一间泥灰脱落的教室里上课,这还不算,这教室还有其他用途,吃饭时它当餐厅用,睡觉时它是宿舍。晚上,那些寄宿生不得不三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睡觉。这些寄宿生住得糟,吃得差,食不果腹,面如菜色,一不小心就会感染各种疾病。虽然如此,每周两次的外出演唱任务还必须完成。而天寒地冻的一月,他们更是要每天到街上去唱歌募集慈善捐款。要是谁家死了人,他们还得去唱歌送葬,风雨无阻。如果不出去,学校就会少一份收入。由于劳累过度,有些学生的嗓子都累哑了。这一切,都让巴赫想起自己少年时代在吕讷堡读书时的艰辛岁月。为了让他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巴赫不得不经常给有关方面写报告,请求提高这些孩子们的待遇,自然,这些报告全都泥牛入海。

托马斯学校的校风,更是没法提,学校一直处于无组织、无纪律状态。校长约翰·海因里希·埃内斯蒂年老体衰,软弱无力,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根本不听他的。上课的时候,吵嚷一片。维持纪律的工作由四名老师轮流担当,也就是说,巴赫每四周得花一周时间维持纪律,要不然,孩子们会打架斗殴,乱得不可开交。

最让巴赫措手不及的是,托马斯教堂和托马斯学校的音乐水准都十分低下,市议会又官僚气十足,而且敌视任何革新,为了更换或修理损坏的乐器,巴赫要不停地跟他们据理力争。

可以想见,工作是多么难以展开。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没有足够的金钱,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巴赫的私人办公室,也就是通常专供乐长创作的工作室,和一些小教室之间只隔着一道薄薄的石膏墙,坐在里面一点也安静不下来,哪里还谈得上静心创作。

无法静心创作也要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因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巴赫要组织领导莱比锡城内所有教堂的音乐工作,到了星期天和其他节日,他都得为托马斯教堂和尼古拉教堂写经文歌或清唱剧,由于教堂的仪式有时候长达四小时,需要的音乐时间也会相应增长。至于临时增加的额外创作,如耶稣受难日的受难曲、葬礼上的经文歌、婚礼上的喜庆乐曲、管风琴的指挥曲等都还不包括在内。而在各种庆典、洗礼、婚礼、葬礼上,他还得带领唱诗班前去。

巴赫的生命力真是令人无法想象,就是在这样简陋的环境和紧张的压力下,他仍然能精品迭出。为了迎接到莱比锡后的第一个圣诞节,他就创作了瓤气势雄伟的清唱剧。后来,巴赫基本上就以每周一部的速度进行宗教音乐作品的创作,到他生命终结时,总共完成了各种清唱剧近三百部,这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数字,普通人一辈子听都袒过来,巴赫却写了出来!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只有不到二百部得以流传下来,其余的不是散失,就是在巴赫死后被穷困潦倒的长子弗里德曼卖掉换了酒钱。

24. 贫困

巴赫的处境十分艰难。如果说过去的最大障碍是环境的话,那么在莱比锡最大的障碍就是贫困。巴赫自小就饱尝贫困的滋味,对于贫困,他还是有着足够的承受能力的。然而在莱比锡的贫困,却远远超越了他所能承受的极限。

巴赫在莱比锡一年只能挣100弗罗林,这个数字相当于在寇顿收入的四分之一。除基本薪俸外,他还能得到一些杂七杂八的小笔收入:寄宿生支付的住宿费、婚丧活动的演出费、应景作曲费、乐器修理费、管风琴鉴定费……等等,无论怎么算,这些收入都是微乎其微的。加之莱比锡的宗教音乐仪式不允许女性参加,他妻子安娜的美妙歌喉根本派不上用场,家庭收入又减少了一笔。

收入低倒也罢了,还时不时拖欠,甚至还会遇到其他意想不到的麻烦。在和莱比锡大学的波利娜教堂打交道时,巴赫就遇到了一件扯皮事。由于莱比锡大学拥有较多自主权,不受市议会管辖,所以对于市议会派来的乐监,他们也不放在眼里。在安排工作时,他们自作主张把莱比锡大学的音乐主管、管风琴师格尔纳插了进来,这样一来,付给巴赫一人的报酬就得分成两半了。由于两个人处在磨合时期,格尔纳跟巴赫有些合不上拍。有一天在排练时,巴赫实在忍无可忍,他把格尔纳的假发扯了下来猛地扔到他的脸上,冲他大吼道:“你最好还是去当鞋匠!”好在两个人都不计前嫌,巴赫去世后,格尔纳成为巴赫遗嘱的执行人和家庭的监护人。

但是巴赫和莱比锡大学的关系搞得更僵了,必须打官司才能解决。巴赫怒气冲冲给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二世递交了一份诉状,控告莱比锡大学的违约行为。他坚持享有理应属于他的应得权利,包括那笔报酬。本来一切事实非常清楚,可奥古斯特二世认为这些鸡毛蒜皮之类的小事,不值得太多干预。他根本没有认真过问就宣布莱比锡大学有理,巴赫败诉。

官司出现了这样的结局,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谁让他只是一个地位卑微的乐师呢?他从此彻底放手,再也不去过问莱比锡大学教堂的事情。

让人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是,在巴赫放弃了莱比锡大学教堂的工作之后,事情发生了出人意料的戏剧性变化,这场失败的官司使巴赫在莱比锡的大学生中获得了极高的声望。事情会这样发展,只能有一种解释,这是上帝的作为。这些大学生三天两头来找巴赫,向他学习音乐技巧,请他创作世俗清唱剧。巴赫和他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后来他们纷纷加入唱诗班,使巴赫麾下的乐师和歌手队伍得到了很好的补充。如果不是这些多才多艺、充满热情的年轻人鼎力相助,凭借巴赫一己之力,他那些雄心勃勃的计划是难以完成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