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家风
也说家风
薛梅花
我的爷爷是九二五起义的士兵,我的奶奶是一名家庭主妇,我的父母则是地地道道的农民,要说有什么家训的话,那就是他们的言传身教,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这一代代兵团人的勤劳勇敢,不怕困难,坚强不屈。
1959年爷爷跟随部队来到新疆,那时的新疆到处是戈壁沙漠,人烟稀少,人们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很难维持,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中,爷爷不怕苦,不怕累,硬是咬着牙关挺了过来,1961年冬天,爷爷接回了奶奶和爸爸、妈妈,还有大姐,当时大姐还不到十岁。那时的冬天比现在冷,一下车,大姐就被冻哭了,由于长时间的坐车,不能活动,再加上寒冷,大姐的手脚都麻木了。父亲面包爱怜的抱着姐姐说,:“没事,走,进房子就暖和了。”说着拉着姐姐的手进了屋。
那时,天气寒冷,风沙大,人们就在地上挖坑当房子,俗称“地窝子”,既暖和又解决了盖房子的材料问题。“地窝子”在当时非常盛行。人们的通讯方式只有通过信件,一份信往往从发出到收到在路上一般要走一二十天。
我7岁那年爷爷就去世了,整个家塌了半边。父亲姊妹三人,父亲排行老大,当时我们都在现在的131畜牧连居住,整个连队解散,给部队腾地方,面临着分流,奶奶则在爸爸、姑姑和叔叔三家中一家选了一个孩子,带在身边,在当时算是城市户口。至今想起来,奶奶的这一举动真的是不一般,想想奶奶裹着小脚,要养活三个上学的孩子,有多么不容易,爸爸带着妈妈和我们姊妹四人和叔叔一家来到了128团,姑姑留在了离奶奶不远的131团连队。
这一走就是一辈子。
我们小的时候,物质上很缺乏,主食苞谷面糊糊,粮食都不够吃,每次从奶奶或者姐姐家回来,爸爸都扛着面粉或者大米,从下车的5斗渠,要走5公里路才能到家,每次我跟着父亲走路,我都在想,家离公路太远了,啥时候能离得近一点才好呀,当时的父亲是不是和我一样的迫切想要改变这个现实已不得而知。
我穿的都是姐姐穿过的衣服,裤子烂了,就在里面衬点颜色相近的布,补上,条件稍好一点的,家里有缝纫机在补丁上来回绕圈扎几道,远处看像两个眼睛,屁股上两个眼睛是我对那个时代最深的印象。
现在想想当时的那个年代,人们没有那么多的埋怨,一心想着把工作干好,听党的话,把子女抚养成人,兵团的每个人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自己壮丽的人生篇章。
姓名:薛梅花
地址:新疆奎屯第七师一二八团
邮编:833207 手机:833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