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一回在《红楼梦》中是一回大书,是一回细书,是一回情书,前半写宝玉与袭人,后半写宝玉与黛玉。在写黛玉一段中,穿插了一个极有趣的故事,真可以谓之生花妙笔,别出机枢。“庚辰本”在故事结尾“却不知盐课林老爷的小姐才是真正的香玉呢”句后有“脂批”道:
前面有试才题对额,故紧接此一回无稽乱话。前无则可,此无则不可。盖前系宝玉之懒为者,此系宝玉不得不为者。世人诽谤无碍,奖誉不必。
脂砚斋特别重视这个故事,把它比之于“题对额”,而且认为“前无则可,此无则不可”,看得似乎比“题对额”还重要,可见其意义与作用了。细思之,也的确如此,《红楼梦》中显示宝玉才学之处甚多,并不只靠“题对额”一回书。而讲这样有趣故事的地方却不多,因此说“此无则不可”也。“脂评”之可贵处,这种中肯的见解也是其中之一吧。
在曹雪芹时代,在那种能题联书额的辞章家、四六才子多如过江之鲫的社会里,要找能够写漂亮对联的,那真是车载斗量,要多少有多少;而要找能够这种随口编耗子故事,又穿插在爱情故事中的作者,却是十分不容易的。所以“庚辰本”在“竟变了一个最标致、最美貌的小姐”句下批云:“奇文、怪文!”我们读时,在这种地方,也应该感到这真是“奇文、怪文”。而就在这段奇文、怪文中,写了耗子也吃腊八粥,这不真也是奇中之奇,怪中之怪吗?
但是如果仔细想想,耗子也的确是爱吃腊八粥的,腊八粥又是人人爱吃,家家要熬的,惟其如此,所以宝兄便把耗子议事,商量熬腊八粥的故事编出来了。
腊八粥很值得一谈,这里先引几句原文,然后再讲腊八粥的风俗故事。
林子洞里原来有一群耗子精。那一年腊月初七老耗子升座议事,说:“明儿是腊八儿了,世上的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里果品短少,须得趁此打劫些个来才好。”乃拔令箭一枝,遣了个能干小耗子去打听。小耗子回报:“各处都打听了,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老耗子便问:“米有几样?果有几品?”小耗子道:“米豆成仓。果品却只有五样:一是红枣,二是栗子,三是落花生,四是菱角,五是香芋。”……
这个故事一开头就充满了生活、风土气息,说得极为有趣。这一方面是曹雪芹的生花妙笔,一方面也是因为生活的情趣,惹人喜爱,因为腊八吃腊八粥,这本身就是一种古老而有情趣的风俗,作者所写,正是来源于真实的生活的。注意这几点:
一是“庙里”,就是说和尚庙里更重视熬腊八粥。
二是“米豆”,就是说腊八粥,既要有米,又要有豆,而且米贵多种,豆贵多样,米、豆为主。
三是“果品却只有五样”,就是说腊八粥,果品不能只用五样,还要多有几样才好。“却只有”,嫌其少,不足也。
以上三点可以说是熬腊八粥的纲要。因为腊八粥是粳米、糯米、赤豆、芸豆再加八种果料熬成的,首先是和尚庙中为供佛而熬的,然后才普遍到一般家庭里。这是很古老的一种节令食品了,早在宋人笔记《梦粱录》、《武林旧事》中就有记载。据《永乐大典》摘抄元人《析津志》云:
是月(旧历十二月、即腊月)八日,禅家谓之腊八日,煮红糟粥以供佛,饭僧。都中官员士庶,作朱砂粥,传闻禁中亦如故事。
这说明元代就以腊月初八为腊八,在这一天煮腊八粥供佛饭僧了。但在宋代吃腊八粥的日期与后来则稍有不同。《日下旧闻》引元人孙国敕《燕都游览志》云:
十二月八日,赐百官粥,以米果杂成之。品多者为胜,此盖循宋时故事。然宋时腊八,乃十月八日。
这是说宋时腊八和元以后的腊八在日期上小有差异。按,腊八本是腊月,怎么会在十月呢?可能佛家另有说法,因为和尚有“僧腊”的说法,从受戒出家的日子算起,计算年令。这宋时以十月八日为“腊八”,或者与此有关。不过我们不去考证这个,只是说“腊八粥”。这段记载说“以米豆杂成之,品多者为胜”。这就更证实《红楼梦》中所说“果品只有五样”,是极言其少也。那么多少才不少,才比较符合标准呢?世俗习惯,喜欢凑数,“八”才够上标准数,腊八嘛,没有“八样”,哪能够上腊八的标准呢?如果十二样,那就更好,可以上谱了。刘若愚《酌中志》记腊月故事云:
初八日吃腊八粥,先期数日,将红枣捶破,泡汤,至初八日,加粳米、白米、核桃仁、菱米,煮粥,供佛圣前,户牖园树井灶之上,各分部之。举家皆吃,或亦互相馈送,夸精美也。
这是明代吃腊八粥的情况。在清人著作中,关于腊八粥的记载就更多了。富察敦崇氏《燕京岁时记》云:
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即糯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加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即葡萄干),以作点染。切不可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元,用则伤味。每至腊七日,则剥果涤器,终夜经营,至天明时,则粥熟矣。除祀先、供佛外,分馈亲友,不得过午。
富察敦崇这段文字介绍腊八粥十分详尽。第一是米、豆、果料极为齐全,白糖、红糖如算一样,则共十六样之多,即生料八种,熟料八种,都是“八”,符合腊八“八宝”之数。因为这种粥,腊八日叫“腊八粥”,平时则叫“八宝粥”,所以配料都有八样之外。所说第二点是“经夜经营,天明即熟”。这不禁唤起许多人童年的记忆,是十分美妙的。做母亲的催孩子早点睡,说道:“快睡吧,明儿早点起来喝腊八粥;太阳一出,再喝,要红眼睛哩……快睡吧,乖孩子!”
这样,便带着甜蜜而温暖的憧憬入梦了,一大早,起来,吃这碗一年一度的香甜而美妙别致的腊八粥,这种生活的情趣,不是也像西方儿童在睡梦中等待圣诞礼物那样地美好吗?
第三点说的“分馈亲友,不得过午”,这也是极有情趣的礼物。北京过去有一种“绿盆”,是一种上了绿琉璃瓦釉子的瓦盆。有的人家,用这种盆,盛上红艳艳的腊八粥,上面用雪花绵白糖洒成“寿”字、“喜”字、“福”字等等,再洒上一点青丝、红丝。如此,亮晶晶的绿釉器皿,红艳艳的粥,雪白的糖,鲜艳的青丝、红丝,相映成趣。因为粥很稠,稍一冷却,表面就结成皮,所以白糖不化,能够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样的食品,送到亲友家中,充满了欢乐的艺术生活情趣,却毫无庸俗、雕琢的富贵气息,这才是真正的色、香、味、形、器,五美兼备,又有丰富情趣的精美食品。
不过富察敦崇所说腊八粥中不宜用莲子、扁豆、薏米、桂圆等,“用则伤味”的说法,据我所知,其说似不尽然。桂圆肉一般是不放的,放了稍有苦味。莲子、薏米仁都是可以放的,而且很讲究放这些。有的还放芡实(即鸡头米)。在同时人震钧的《天咫偶闻》中,就记有芡实。可见《燕京岁时记》之说,也并不尽然。
在清代皇宫中仍然继承了明代的传统,十分重视腊八日吃腊八粥。道光帝爱新觉罗·旻宁有一首《腊八粥诗》,收在《养正书屋全集》中。诗是七古,从诗来说,自然不是好诗。但作为史料,亦可见旧时风俗和宫廷生活之一斑,这和《红楼梦》中所写的皇亲贵戚的侈糜生活风尚是很有关系的。现引在下面:
一阳初复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应节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共尝佳品达妙门,妙门色相传莲炬。
童稚饱腹庆升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从诗中可以看出,重点是说腊八粥是佛教的食品,是清素的。但流传至民间,在一般家庭中,已失去它佛教的意义,成为一种岁时节令、富有生活情趣的精美节日食品了。但在宫廷中,它的宗教意义还是很重要的,而且还有政治意义。清代《京都风俗志》说:“黄衣寺僧,亦多作粥。”所说“黄衣寺僧”就是喇嘛。清代大概自曹雪芹写《红楼梦》时代,雍和宫喇嘛就按定制在腊八日用特大铜锅熬腊八粥了。《光绪顺天府志》记云:
腊八粥,一名八宝粥。每岁腊月八日,雍和宫熬粥,定制,派大臣监视,盖供上膳焉。其粥用粳米和糖而熬。民间每家煮之,或相馈遗。
《燕京岁时记》也记云:
雍和宫喇嘛,于初八日夜内,熬粥供佛。特派大臣监视,以昭诚敬。其粥锅之大,可容数石米。
从这两则记载中,可以看出,清代宫廷对于腊八粥多么重视,还要派大臣监视熬粥,现在想起来,似乎是很滑稽的事了。但要想到当年那许多喇嘛,准备果料,围着那可容数石米的大铜锅,在灯笼、油灯盏的照耀下,忙乱着熬粥,穿貂褂,带朝珠、大红顶子、海龙暖帽的大臣隆重地在旁边监视熬粥,这种矇眬的历史画面,不是具有十分神秘感的吗?
正因为清代宫廷十分重视腊八粥,所以影响所及,在皇亲贵戚家中,在北京民间,也都特别重视腊八熬腊八粥。同样腊八这个节日,在江南的重视程度,就远远不及北方,不及北京。江南民间,腊八这天,不一定家家都熬腊八粥,而在北京,一般人家,却是十分讲究这个的。而且一般人很少有不爱吃腊八粥的。这也就是宝玉编这个故事的生活基础,是与当时风俗密切相关的。“庚辰本”在“世上人都熬腊八粥”一句旁,有“脂砚斋夹批”云:
难道耗子也要腊八粥吃,一笑。
这一条不知是否真的“脂批”,但客观上耗子也肯定爱吃“腊八粥”的,因此故事似乎是瞎编的,而耗子爱吃腊八粥,却是真实的。因此这一问、这一笑,也可以说是“一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