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桂枝汤类概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桂枝汤类计有二十一方,是全书最多的一组类方。桂枝汤类应以桂枝汤方为代表。桂枝汤用途极广,它能滋阴和阳、解肌祛风、外调荣卫、内和脾胃,故不惟发汗以止汗,且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又能对汗下后的表不解,或无关中风而荣卫不和等证均可用它治疗。

桂枝汤的加减方法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如桂枝汤或加葛根,或加附子,或加厚朴、杏仁等,则属于治疗太阳中风兼证而设,此时仍有风邪在表不解。至于桂枝汤或者增桂枝剂量,或者增加芍药剂量,抑或减去桂枝,或减去芍药等方,乃是中风表邪已解,为治疗各类杂病而设。另外,还有只以桂枝为名(如桂枝人参汤),其实并非桂枝汤加减之方,为了连类发明,也将它归纳于桂枝汤类进行论述。

学习本门方证,可以掌握对桂枝汤的运用,以及加减方证的灵活变化。还可看到桂枝汤的一药之增减,则原有证候面目全非,治疗的性质也随之而变。可见,经方用药如此严谨,对人的启发是很大的。

一、桂 枝 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以一二时许,遍身 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适应证】

(一)适用于太阳中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流涕、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等证。

(二)适用于表证或汗或下,而外证未解,脉见浮弱者,或下后其气上冲,或发汗后脉洪大而不烦渴者。

(三)适用于脏无他病,外见营卫失调,而时发热自汗出者。

(四)适用于头痛有热,不大便六七日,脉浮而小便色白者。

【原文】

第12条、13条、15条、16条、17条、19条、24条、25条、42条、44条、45条、53条、54条、56条、57条、91条、95条、164条、234条、240条、276条、372条、387条。

【方义】

本方为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而设。桂枝辛温,通阳散寒;芍药酸苦微寒,益营敛阴。桂芍相配,于解肌中寓敛汗之意,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辛散,温胃止呕,佐桂枝以发汗通阳;大枣甘缓,助芍药以敛汗护阴;甘草调和阴阳,既可佐桂枝辛甘发散,以祛在表之邪,又可助芍药酸甘化阴,以和在内之营,而能安内攘外,调和诸药。

【选注】

《医宗金鉴》:“名曰桂枝汤者,君以桂枝也。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营阴。桂枝君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臣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生姜之辛,佐桂枝以解表;大枣之甘,佐芍药以和中。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用以调和中气,即以调和表里,且以调和诸药。以桂芍之相须,姜枣之相得,借甘草之调和,阳表阴里,气卫血营,并行而不悖,是刚柔相济以相和也。”

【按语】

本方发汗而不伤正,止汗而不留邪,外能解散风邪、调营卫,内能理气血、协阴阳、和脾胃。它应用十分广泛,不仅用于外感,亦多用于杂病。凡由于气血不和、营卫失调引起的发热、汗出、脉弱等证,均可用本方治疗。仲景把桂枝汤列为第一方的意义,在于它的调和营卫、气血、阴阳,而有寓方于治的精神在内,体现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的这一原则。

使用本方时,桂枝与芍药的剂量要相等,否则,不能起到调和营卫的作用。本方凡增减桂枝、白芍任何一种药剂,都会改变其治疗的意义。

还应指出,服用桂枝汤,一定要喝热稀粥,这既可助药力以发汗,又可益胃气以资汗源。服药后,应当盖被避风,而有利于发汗的作用。此方不发汗则不能祛除风邪,但发汗以微似汗出者为佳,而不可令如水流漓。汗出中病,余药可不必再服。若不汗出,应当继续服药,并可缩短服药时间,以催促汗出。如汗不出,可连续服用二三剂,以汗出病解为目的。

本方对太阳病发热、无汗、脉浮紧的伤寒表实证,证类外感的酒客病,以及温病舌红口渴的,均应禁服。

【方歌】

桂枝汤方桂芍草,佐用生姜和大枣;

啜粥温服取微汗,调和营卫解肌表。

【医案选录】

余曾于某年夏,治一同乡杨兆彭。病先其人畏热,启窗而卧,周身热汗淋漓,风来适体,乃即睡去。夜半觉冷,覆被再睡,其冷不减,反加甚。次日诊之,病者头有汗,手足心有汗,背汗不多,周身汗亦不多,当与桂枝汤原方:

桂枝三钱,白芍三钱,甘草一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

又次日,未请复诊。后以他病来乞治,曰:“前次服药后,汗出不少,病遂告瘥。药力何其峻也?”然安知此方乃吾之轻剂乎?

(摘《经方实验录》第2页)

二、桂枝加葛根汤

【药物组成】

葛根四两 芍药二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桂枝(去皮)二两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适应证】

适用于太阳中风,发热汗出而兼有项背强 证。

桂枝汤能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加葛根,既可加强解肌祛风的作用,又可疏通经脉的凝滞,而又升腾津液,以滋润筋脉的拘紧,则项背强 自然得愈。

【原文】

第14条。

【方义】

【选注】

张志聪:“此承上文头痛而及于项背,以见太阳循经自上而下之义也。太阳经脉,循于脊背之间,今风邪涉于分部,而经气不舒,故项背而然也。是当无汗,反汗出者,肌腠不密也。肌腠虚,故恶风。用桂枝汤以解太阳肌中之邪,加葛根宣通经脉之气,而治太阳经脉之邪。”

【按语】

成无己云:“者,伸颈之貌也。动则伸颈,摇身而行。项背强者,动则如之。”这是风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能流通,筋脉失于濡养的表现。加葛根以宣通经络之滞,又可升腾津液而滋筋脉之拘急。后世还用本方治疗外感不解,而又有下利之证,或治疗风寒背部痹痛,以及下颌关节炎等也都有效。

桂加葛根走经输,项背 反汗濡;

解肌祛风滋经脉,用治柔痉理不殊。

【方歌】

【医案选录】

庚戌,建康徐南强得伤寒,背强、汗出、恶风。予曰:桂枝加葛根汤证。病家曰:他医用此方,尽二剂而病如旧,汗出愈加。予曰:得非仲景三方乎?曰:然。予曰:误矣。是方有麻黄,服则愈见汗多。林亿谓止于桂枝加葛根汤也。予令生而服之,微汗而解。

(摘许叔微《伤寒九十论》第19页)

三、桂枝加附子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炙)三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适应证】

治发汗后遂漏不止,恶风寒,四肢拘急疼痛,屈伸不便,而小便难。

【原文】

第20条。

【方义】

用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附子扶阳温经固表。俾阳能摄阴,则漏汗止,营卫调和而诸证可愈。

【选注】

成无己:“太阳病,因发汗,遂汗漏不止而恶风者,为阳气不足;因发汗,阳气益虚而皮腠不固也。《内经》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出’。小便难者,汗出亡津液,阳气虚弱,不能施化。四肢者,诸阳之本也,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亡阳而脱液也。《针经》曰:‘液脱者,骨属屈伸不利’。与桂枝加附子汤,以温经复阳。”

尤在泾:“夫阳者,所以实腠理、行津液、运肢体者也。今发汗而使阳虚,既不能护其外,又不能温其里,则汗出而小便难矣。邪风之气,亦不能随汗而解,所以恶风、四肢微急、难以屈伸。”

【按语】

桂枝加附子汤为表阳虚而风邪不解设,或因外邪不解而又误治伤阳之证。来路虽不尽同,然阳虚而兼外感则一。这里的辨证关键是汗出不止,然脉必浮而不沉。若汗多脉沉,则为亡阳之征,非四逆汤则不可为功。

本方还治疗风寒肢痛,脉沉而弦,而有温经散寒之用。若因风寒痹阻的肌肤麻木不仁,可酌加当归、红花等理血之品,则效果为更捷。

【方歌】

桂加附子治有三,风寒肢痛脉迟弦;

汗漏不止恶风甚,肌肤麻木卫阳寒。

【医案选录】

顾某,卫气素虚,皮毛不固,动则汗出。忽感风邪,始则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继则翕翕发热,腰臂酸楚,间以恶心、自汗淋漓。迁延两日,病势有增,四肢拘急,屈伸不利,手足发冷,延余就诊。见其面带垢晦,怯手缩足,自汗颇多,气息微喘。此太阳表证,卫虚末厥,必需一鼓而克之,否则顾此失彼,难保无肢厥脉沉之虞。乃处以桂枝加附子汤:桂枝三钱、芍药四钱、炙甘草二钱半、熟附片五钱、生姜钱半、大枣十枚,一剂而愈。”

(摘《江苏中医》1959,5:16)

有一士人得太阳证,因发汗,汗不止,恶风,小便涩,足挛曲而不伸。予诊其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予曰:在仲景方中有两证大同而小异,一则小便难,一则小便数。用药稍差,有千里之失。仲景第七证云;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第十六证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一则漏风小便难,一则自汗小便数,或恶风,或恶寒,病各不同也。予用第七证桂枝加附子汤,三啜而汗止。复佐以甘草芍药汤,足便得伸。”

(摘《普济本事方》第106页)

四、桂枝去芍药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适应证】

误下以后,心胸阳气受挫,表邪内陷,出现脉促、胸满等证。

【原文】

第21条。

【方义】

误下以后,心胸之阳虽伤,而犹能鼓其力以抗邪,故胸虽满而脉反促。桂枝配甘草辛甘化阳,以温心胸之阳气;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务使陷入之邪由胸出表,得以外解。去芍药之义,因其酸收,而反掣桂枝之肘,此乃治阳而远阴之义。

【选注】

成无己:“太阳病下之,其脉促不结胸者,此为欲解。此下后脉促而胸满,则不得为欲解,由下后阳虚,表邪渐入而客于胸中也。与桂枝汤以散客邪,通行阳气。芍药益阴,阳虚者非所宜,故去之。”

【按语】

太阳病误下伤正,表邪乘虚内陷。表与胸通,故首先犯胸,胸阳受挫,然犹能力争,故脉来急促。“满”读为“闷”,是邪客胸中,胸阳不振的反映。邪虽入胸,从脉促分析,仍有出表之势,故用桂枝汤去芍药,调和营卫,宣通胸阳,因势利导,则诸证可愈。

本证除有胸满外,往往伴有心悸、咳逆、短气等证。

【方歌】

桂枝去芍义何居,胸满心悸膻中虚;

若见咳逆和短气,桂甘姜枣治无遗。

【医案选录】

李某,女,46岁。患“心肌炎”,入夜则胸满气短,必吸入氧气始得缓解。切其脉弦而缓,视其舌淡而苔白。辨为胸阳不振,阴霾内阻之证。为疏桂枝去芍药汤,两剂而证减,后又改加附子而获愈。

(刘渡舟医案)

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适应证】

上述桂枝去芍药汤证,又见阳虚而微恶风寒证。

【原文】

第22条。

【方义】

误下后,脉促胸满,阳气虽力争,然已成颓势,故又见恶寒之证。于上方再加附子温经以扶阳。

【选注】

柯韵伯:“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更见微恶寒者,去芍药方中加附子主之。夫促为阳脉,胸满为阳症,然阳盛则促,阳虚亦促;阳盛则胸满,阳虚亦胸满。此下后脉促而不汗出,胸满而不喘,非阳盛也,是寒邪内结,将作结胸之脉。桂枝汤阳中有阴,去芍药之寒酸,则阳气流行而邪自不结,即扶阳之剂矣。若微见恶寒,则阴气凝聚,恐姜桂之力薄不能散邪,加附子之辛热,为纯阳之剂矣。仲景于桂枝汤一减一加,皆成温剂,而更有浅深之殊也。”

【按语】

本方证情比桂枝去芍药汤更重一层。此时阳气转衰,不但脉促胸满,而又兼见恶寒,故于桂枝去芍药汤中再加附子,补阳消阴,力大气雄,方能胜任。本方不仅适用于外感病的误治变证,而对胸阳不振、阴寒内盛的“胸痹”证也有较好的疗效。

对于本证脉促主寒主热也有争议。程郊倩说:“有阳盛而见脉促,亦有阳虚而见脉促者,当辨于有力无力。”可见本证当为促而无力者。

【方歌】

桂枝去芍避阴寒,加附助阳理固然;

脉促无力舌质淡,胸痹治法非等闲。

【医案选录】

王某,男,36岁。自述胸中发满,甚或作痛,每逢冬季发作更甚,兼见咳嗽、气短。切其脉弦而缓,扪其手则凉而不温,问其小便则清白而长。参合上述脉证,诊为胸阳不振而阴寒上踞。处方用:桂枝9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附子9克。

服此方数剂,而胸满气短皆愈。

(刘渡舟医案)

六、桂枝麻黄各半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一两十六铢 芍药 生姜(切) 甘草(炙) 麻黄(去节)各一两 大枣(擘)四枚 杏仁(汤浸去皮尖子及两仁者)二十四枚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适应证】

太阳病八九日不解,病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次发,面色发红,阳郁不伸而周身发痒。

【原文】

第23条。

【方义】

本方取桂枝汤、麻黄汤各三分之一的剂量,属于小汗之法。一般认为:无汗不得用桂枝汤,邪微不得用麻黄汤。本方取小剂量的桂枝汤与麻黄汤合方,吸两方之长,弃两方之短,使之疏解肌表,发散小邪,实有刚柔相济、邪去而不伤正之美。

【选注】

柯韵伯:“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赤色者,是阳气怫郁在表不得越。因前此当汗不汗,其身必痒。法当小发汗,故以麻桂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合为半服而急服之。盖八九日来,正气已虚,表邪未解,不可不汗,又不可多汗。多汗则转属阳明,不汗则转属少阳。此欲只从太阳而愈,不再作经,故立此法耳。”

【按语】

本证邪气虽微,但郁久不汗,其身必痒,故不汗不可,汗多也不可。用麻黄汤则嫌其峻,用桂枝汤则又虑其缓,故两方合用则愈。正如尤在泾说:“桂枝麻黄各半汤,助正之力,侔于散邪。”说的非常恰当。

【方歌】

桂加麻杏名各半,肌表小邪不得散;

面有热色身亦痒,两方合用发小汗。

【医案选录】

尝记一亲戚病伤寒,身热、头痛、无汗,大便不通已四五日。予讯问之,见医者治大黄、朴硝等欲下之。予曰:子姑少待,予为视之。脉浮缓,卧密室中,自称其恶风。予曰:表证如此,虽大便不通数日,腹又不胀,别无所苦,何遽便下?大抵仲景法须表证罢方可下,不尔,邪乘虚入,不为结胸,必为热利也。

予作:桂枝麻黄各半汤,继以小柴胡汤,汗出,大便亦通而解。

(摘《普济本事方》第120页)

七、桂枝二麻黄一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去节)十六铢 生姜(切)一两六铢 杏仁(去皮尖)十六个 甘草(炙)一两二铢 大枣(擘)五枚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适应证】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寒热如疟,一日二、三度发。

【原文】

第25条。

【方义】

此证已经大汗,正气已虚,故取桂枝汤三分之二,解肌以调营卫;又寒热似疟而邪未尽解,故取麻黄汤三分之一,用以发表祛邪。

【选注】

《医宗金鉴》:“若形如疟,日再发者,虽属轻邪,然终是为风寒所持,非汗出必不得解,故宜桂枝二麻黄一汤,小发荣卫之汗。其不用麻黄桂枝各半汤者,盖因大汗已出也。”

徐大椿:“此与桂枝麻黄各半汤意略同。但此因大汗出之后,故桂枝略重,而麻黄略轻。”

【按语】

此证邪微而正亦受虚,故少用麻黄略开郁闭之表,增用桂枝以助正而祛邪。桂麻合剂药味全同,而药量则稍有差异。这种组方纤细不苟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方歌】

桂二麻一名合方,寒热如疟治法良;

大汗之后表未解,去邪同时正亦匡。

【医案选录】

刘某,女,12岁。初春感受风寒,头疼发热。家人为购“平热散”服之,汗出较多,继之热退。然甫一日,又见发热、恶寒,其形如疟,上午发一次,下午则发作两次。切其脉浮而略数,视其舌苔薄白而润。辨为发汗过多,而营卫之邪反稽留不解,乃法仲景之桂二麻一汤。

桂枝5克,白芍5克,生姜5克,炙麻黄3克,炙甘草3克,大枣3枚,杏仁3克。

服药后,微微汗出,嘱其避风慎食,因之而解。

(刘渡舟医案)

八、桂枝二越婢一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 芍药 麻黄 甘草(炙)各十八铢 大枣(擘)四枚 生姜(切)一两二铢 石膏(碎,绵裹)二十四铢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适应证】

太阳病日久不解,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而脉由紧变弱,寒欲化热者。

【原文】

第27条。

【方义】

本方是桂枝汤与越婢汤合方,但剂量较小。取桂枝和麻黄小发其汗,以散在表之邪;纳石膏之辛凉清泄,以解郁遏之热。证因“热多寒少”,故小汗中须佐辛凉而为佳。

【选注】

《医宗金鉴》:“此方即大青龙汤以芍药易杏仁也。名虽越婢,辅桂枝,实则大青龙汤变制也。去杏仁,恶其从阳而辛散;用芍药,以其走阴而酸收,以此易彼,裁而用之,则主治不同矣。以桂枝二主之,则不发汗可知,越婢一者,乃麻黄、石膏二物,不过取其辛凉之性,佐桂枝二以和表而清肌热,则是寓微汗于不发之中,亦可识也。非若大青龙汤以石膏佐麻黄,而为发汗驱肌热之重剂也。”

【按语】

此方正如《医宗金鉴》所说,名虽越婢辅桂枝,实则大青龙之变制也。当然,由于它的剂量甚微,而且又去掉降利肺气的杏仁,加了酸收的芍药,发汗之力就十分微弱。本方于辛温中配有石膏,就为辛凉清解之法开辟了先河。

对本方证的解释历来不一。有的医家认为:“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应接“热多寒少”下;“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则是阳虚之脉,而属于另一种病机,与本文无关。我们认为:“脉微弱”是与脉浮紧对比而言,因邪渐化热,故脉由紧急而变弛缓,并非亡阳的微脉,况“无阳”也不等于“亡阳”。观46条“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刷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这里的“阳”指的表邪而言,可见“无阳”是指表不实的意思。所以,不可用麻黄汤峻发其汗,而改用桂二越一小发其汗。以方测证,应当有热证出现。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与桂枝二越婢一汤,是《伤寒论》中三个小汗之方,补充了桂枝汤和麻黄汤两方之不足,适用于太阳表不解的轻证。桂麻各半汤和桂二麻一汤,症情单纯,仅为表邪未解,前者表邪较重,后者表邪较轻。而桂二越一汤则非但小邪不解,且兼有内热。临床上要详细辨证,方能得心应手,用之无误。

【方歌】

桂加麻膏量要轻,热多寒少脉不丰;

小汗法中兼清热,桂二越一记心中。

【医案选录】

刘某,女,10岁。深秋受感,迤至初冬不解,发热恶寒,每日发作数次,脉浮无力,舌质红,有薄白苔。问其二便正常,饮食尚可。辨为风寒表邪不解,寒将化热而游离于表里之间的轻证。

为疏:麻黄3克,桂枝3克,芍药3克,炙甘草3克,生姜3克,大枣4枚,生石膏6克,玉竹3克。

共服两剂,得微汗而解。

(刘渡舟医案)

九、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药物组成】

芍药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 白术 茯苓各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本云桂枝汤,今去桂枝,加茯苓、白术。)

【适应证】

水结于中,经气阻于外,而出现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等证。

【原文】

第28条。

【方义】

水气内停,使膀胱经气不利,用茯苓、白术健脾利水,芍药、大枣、甘草调和营卫,并能解除上腹部的痉挛疼痛。俾经气通畅,则诸证遂除。

【选注】

柯韵伯:“汗出不彻而遽下之,心下之水气凝结,故反无汗而外不解,心下满而微痛也。然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如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本病,而非桂枝症未罢也,故去桂枝,而君以苓术,则姜芍即散邪行水之法,佐甘枣效培土制水之功。此水结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所以与小青龙、五苓散不同法,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表里证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陈修园:“太阳之气陷于中土,心下为脾之部位,故满而微痛;脾不能转输其津液,故小便不利。今用桂枝去桂加白术、茯苓,则转输灵而小便自利。小便利而太阳之气达于内外,而内外之邪俱净矣。”

【按语】

本方去桂还是去芍,历来医家争论不休。《医宗金鉴》认为去桂当是去芍之误。成无己不去桂而加苓术,则模棱两可。陈修园、柯韵伯服膺原文,仍主去桂。我们认为:本证的病机关键在于小便不利,所以才有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等证。这是膀胱停水,腑病及经,出现类似太阳经表之证。为此,去桂枝而加苓术,不在发汗而在于利小便。陈修园说:“俾小便利而太阳之气达于外,而内外之邪俱净矣。”观方后注有“小便利则愈”五字,对本方治疗目的,自可了如指掌矣。

【方歌】

桂枝汤中去桂枝,苓术加来利水湿;

小便不利心下满,头项强痛热翕翕。

【医案选录】

嘉庆戊辰,吏部谢芝田先生令亲,患头项强痛,身疼心下满,小便不利。服表药无汗,反烦,六脉洪数。初诊疑为太阳阳明合病,谛思良久,曰:前病在无形之太阳,今病在有形之太阳也。但使有形之太阳小便一利,则所有病气俱随无形之经气而汗解矣。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一服遂瘥。

(摘《长沙方歌括》)

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芍药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厚朴(炙去皮)二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适应证】

素有喘疾而病太阳中风,症见:气喘、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或太阳病误下,表邪未解,而致微喘。

【原文】

第18条、43条。

【选注】

成无己:“下后大喘,则为里气太虚,邪气传里,正气将脱也。下后微喘,则为里气上逆,邪不能传里,犹在表也。与桂枝汤以解外,加厚朴、杏仁以下逆气”。

【按语】

今之临床治疗肺炎作喘,往往首先想到麻杏甘膏汤,对于风寒表未解,而见发热、汗出、咳喘的肺炎患者,本方常有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上切勿忽视。

【方歌】

桂加厚朴杏子仁,喘家中风妙如神;

如今肺炎求治法,媲美麻杏说与君。

【医案选录】

戊申正月,有一武弁在仪真为张遇所虏,日夕置于舟艎板下,不胜跧伏,后数日得脱。因饱食,解衣以自快,次日遂作伤寒。医者以因饱伤食而下之,一医以解衣中邪而汗,杂治数日,渐觉昏困,上喘息高。医者怆惶罔知所措。予诊之曰:太阳病下之,表未解,微喘者,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此仲景法也。医者争曰:某平生不曾用桂枝,况此药热,安可愈喘?予曰:非汝所知也,一投而喘定,再投而濈濈汗出,至晚,身凉而脉已和矣。

(摘许叔微《伤寒九十论》第2页)

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生姜四两 芍药四两 甘草(炙)二两 人参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生姜、人参。)

【适应证】

太阳病误汗,损伤营血,而身体疼痛,脉沉迟无力。

【原文】

第62条。

【方义】

桂枝汤加重芍药用量以滋营血;重用生姜之宣,使药力外走体表而止痛,增加人参益气养营而扶正。

【选注】

尤在泾:“发汗后,邪痹于外,而营虚于内,故身痛不除,而脉转沉迟。经曰:其脉沉者,营气微也。又曰:迟者,营气不足,血少故也。故以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以益不足之血,而散未尽之邪。东垣云:仲景于病人汗后身热亡血、脉沉迟者,下利身凉、脉微血虚者,并加人参。古人血脱者,必益气也。然人参味甘气温,温固养气,甘亦实能生血。汗下之后,血气虚衰者,非此不为功矣。”

【按语】

虚弱之人,发汗不当,可能出现伤阴和伤阳两种情况。若阳虚而汗漏不止者,则采用桂枝加附子汤;若阴血受损而身痛脉沉迟者,则用新加汤。

发汗不当,营血受伤,筋脉失养,故尔身痛。其脉由浮变沉迟,说明表邪虽解而正气已虚,故当采用扶正之法,切忌再发虚人之汗。

【方歌】

桂枝加参新加汤,增姜加芍效力彰;

身疼脉沉非表证,血虚营弱汗多伤。

【医案选录】

曾治一樊姓妇女,新产之后,忽而身痛。自服“生化汤”两帖无效。随我实习的学员诊为气血两虚身疼,用当归、黄芪、党参、白术、甘草等药,服之有效,但治不彻底。切其脉沉缓无力,舌淡苔白,嘱用新加汤,三剂而病愈。学员不解,我解释说:关键在于新加汤走表而参芪走里,此身疼一证,是在表的营卫气血不足,故服新加汤更为合拍。

(刘渡舟医案)

十二、桂枝甘草汤

【药物组成】

枝桂(去皮)四两 甘草(炙)二两

【煎服法】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适应证】

太阳病发汗过多,伤及心阳,出现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的心阳不足证。

【原文】

第64条。

【方义】

心为阳中之太阳,心阳不足,则心悸不安,故喜用手按,俾外有所护则内悸稍安。桂枝入心助阳,甘草益气补中,二药相配,辛甘合化,则有温通心阳之功。心阳得复,则诸症自愈。

【选注】

徐大椿:“发汗不误,误在过多。汗为心之液,多则心气虚。二味扶阳补中,此乃阳虚之轻者。甚而振振欲擗地,则用真武汤矣。一证而轻重不同,用方迥异,其义精矣。”

柯韵伯:“此方用桂枝为君,独任甘草为佐,以补心之阳,则汗出多者,不至于亡阳矣。姜之辛散,枣之泥滞,固非所宜。并不用芍药者,不欲其苦泄也。甘温相得,气和而悸自平,与心中悸而烦、心下有水气而悸者迥别。”

【按语】

本方药味简单,却是补助心阳的要方。凡平素心阳不足之人,稍动则气促,心悸汗出者,均可应用本方。如有水气者,可以加茯苓、白术;如阳虚至甚,出现振振欲擗地者,则用真武汤为宜。

据临床报道,本方水渍代茶,对低血压而致头晕者,效果亦佳。

【方歌】

桂枝甘草补心虚,两手叉冒已浇漓;

汗多亡液心阳弱,药少力专不须疑。

【医案选录】

某女,58岁,消瘦,体质虚弱,在冬天温暖室内仍需用被炉,如果突然把被炉拿掉,就加重心悸,坐立不安,如果不躺下就会更加痛苦。投与:桂枝末0.6克,甘草末0.3克后,心跳遂渐渐平静,而且30分钟后,还能干活。这种情况不是一次,而是数次。什么时候用桂枝甘草末,都能收到又快又好的疗效。心悸发作时,如不立即服药,不仅心悸更加厉害,还会发生呕吐。

(摘殷晓明译《汉方四临床》第25卷)

十三、小 建 中 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胶饴一升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适应证】

平素气血不足之人,感寒之后,出现心中烦悸;或少阳病,由于正气不足,土不培木,而见腹中拘急疼痛,阳脉涩,阴脉反弦者。

【原文】

第100条、102条。

【方义】

饴糖补虚养血、缓急止痛为主药。配桂枝、甘草能温中补虚;合芍药、甘草可缓急止痛;又以大枣、生姜健胃而和营卫。六药相配,使中焦之气得复,土能培木,则腹痛自止,气血得充,虚烦心悸得宁。

【选注】

成无己:“脾者,土也,应中央,处四藏之中,为中州。治中焦,生育营卫,通行津液。一有不调,则营卫失所育,津液失所行,必以此汤温建中藏,是以建中名焉。胶饴味甘温,甘草味甘平,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建脾者,必以甘为主,故以胶饴为君,甘草为臣。桂枝辛热,辛散也,润也,荣卫不足,润而散之。芍药味酸微寒,酸收也,泄也,津液不逮,收而行之,是以桂芍药为佐。生姜味辛温,大枣味甘温……卫为阳,不足者益之必以辛;荣为阴,不足者补之必以甘。辛甘相合,脾胃健而荣卫通,是以姜枣为使。”

【按语】

本方实际是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不以桂枝加味名方,是因其重点不在于解表,而在于建中。中焦为营卫气血之源,太阳中风固然可使营卫失调,中焦虚衰同样亦可致营卫失调,而出现阴阳不和的寒热证象。小建中汤正为此证而设,它开辟了内伤甘药补虚的法门。

临床上常用本方治疗虚寒性腹痛,如消化道溃疡、肠痉挛、慢性肝炎等,凡中医辨证属虚寒者,皆可酌情使用。

【方歌】

桂加饴糖小建中,倍加芍药方奏功;

虚劳里急心烦悸,伤寒尺迟梦失精。

【医案选录】

李妇,38岁,大连人。产后失血过多,又加天气酷寒,而腹中疼痛,痛时自觉肚皮向里抽动。此时,必须用热物温暖,方能缓解。切其脉弦细而责,视其舌淡嫩苔薄。辨为血虚而不养肝,肝急而刑脾,脾主腹,是以拘急疼痛,而遇寒更甚。

为疏:桂枝10克,白芍30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7枚,当归10克,饴糖40克(烊化)。

此方服至三剂,而腹痛不发。转方用双和饮气血两补收功。

(刘渡舟医案)

十四、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甘草(炙)二两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牡蛎(熬)五两 蜀漆(洗去腥)三两 龙骨四两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

【适应证】

治疗伤寒误用火攻,损伤心阳,出现惊狂,卧起不安等证。

【原文】

第112条。

【方义】

桂枝合甘草,辛甘以扶心阳之虚;生姜配大枣,补中益气兼和营卫;龙骨、牡蛎潜镇心神,定其惊狂。夫胸阳不振,则阴霾内生,痰浊之邪可以迷心,故用蜀漆之辛劫痰以开窍。

【选注】

尤在泾:“阳者,心之阳,即神明也。亡阳者,火气通于心,神被火迫而不守。此与发汗亡阳者不同。发汗者,摇其精则厥逆、筋惕肉,故当用四逆。被火者,动其神则惊狂起卧不安,故当用龙牡。其去芍药者,盖欲以甘草急复心阳,而不须酸味更益营气也。与发汗后,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用桂枝甘草汤同意。蜀漆,即常山苗,味辛,能去胸中邪结气。此证火气内迫心包,故须之以逐邪而安正耳。”

【按语】

本方即桂枝汤去芍药,再加蜀漆、龙骨、牡蛎而成。胸阳不振,如出现胸满脉促者,用桂枝去芍药汤。若阳虚为甚,阴邪内凝,出现胸满烦惊、卧起不安等证,应以本方扶阳消阴、涤痰开窍而镇静安神。

本证由心虚烦躁发展至惊狂卧起不安,显然病情较前为重,而又有痰邪内阻之变,故此方加蜀漆,以去痰水之结,方有利于桂枝的温通,而达到治疗目的。

【方歌】

桂枝去芍恐助阴,痰水犯心狂躁纷;

龙牡安神桂枝助,蜀漆涤饮有奇勋。

【医案选录】

董某,男,28岁,包头人。因精神受刺激而成疾。自称睡眠不佳,心中烦躁,并有三幻(幻听、幻视、幻觉)症状,有时胆小害怕,有时悲泣欲哭,胸中烦闷,不能自已。切其脉弦滑,视其舌苔白腻而厚。辨为痰热内阻,上扰心宫,而肝气复抑所致。

疏方:蜀漆6克,黄连9克,大黄9克,生姜9克,桂枝6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竹茹10克,胆星10克,菖蒲9克,郁金9克。

服两剂而大便作泻,心胸为之舒畅。上方减去大黄,又服三剂,突然吐出痰涎盈碗,从此病情好转。后用涤痰汤与温胆汤交替服用而获愈。

(刘渡舟医案)

十五、桂枝加桂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五两 芍药三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桂满五两,所以加桂者,以能泄奔豚气也。)

【适应证】

治奔豚气,因烧针发汗,针处受寒,核起而赤,导致气从少腹上冲于心。

【原文】

第117条。

【方义】

桂枝汤解表以散外寒,加重桂枝剂量,使其平冲降逆,以泄奔豚于下。

【选注】

陈修园:“少阴上火而下水,太阳病以烧针令其汗,汗多伤心,火衰而水乘之,故发奔豚。用桂枝加桂,使桂枝得尽其量,上能保少阴之火脏,下能温少阴之水脏,一物而两扼其要也。”

徐大椿:“重加桂枝,不特御寒,且制肾气,又味重则能达下。凡奔豚证,此方可增减用之”。

【按语】

丹波元简认为:奔豚一证,多因寒水上冲,故治法不出降逆散寒的范围云云。我们认为:少阴阳虚是奔豚证的内因,外受风寒和精神刺激则是奔豚的诱因。此证气从少腹上冲心胸以外,亦可见到少腹鼓起如木棒状,兼见心下悸动、短气、急迫、起卧不安等证。若气冲至咽喉,则有窒息欲死的恐怖之感,并可伴有出冷汗及精神极度紧张等证。

桂枝既可以疏肝解郁,又可以补心阳以降逆气。所以,加重桂枝的剂量而制大其服,则外可散寒,内可平冲,而奔豚自已。

本方是加桂枝还是加肉桂,有两种不同看法。我们认为,根据原文“更加桂二两”,应是加桂枝,然验于临床,加肉桂亦能取得疗效。

【方歌】

桂枝加桂剂量增 奔豚冲心来势凶

平冲降逆解外寒 补心伐肾立奇功

【医案选录】

崔某,女,50岁。其证颇奇,自觉有一股气流,先从两腿内侧开始,沿阴股往上滚动,至小腹则腹胀;至心胸则心悸不稳,头出冷汗,胸中憋气,精神极度紧张,有濒死恐怖感。稍呆一会儿,气往下行,症状随之减轻。每天发作三四次,兼见腰酸,白带多。患者面色青黄不泽,舌胖质嫩,苔白而润,脉弦数而无力。

辨证:此病为“奔豚气。”然从内踝上冲,而不从少腹上冲则为仅见之证。凡犯上之气,必因上虚所致,今心阳上虚而肾之阴气则得以上犯。夫阴来搏阳,虚阳被迫而与之争,故脉虽数而按则无力也,弦脉属阴,阴盛则脉弦。舌质胖嫩,亦非阳虚之象。今阴来搏阳,凡阴气所过之处,则发胀憋气,心悸不安,亦勿怪其然。治当助心阳伐阴降冲。

方用:桂枝五钱,白芍三钱,生姜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七枚,另服“黑锡丹”二钱。共服五剂,其病不发而愈。

(刘渡舟医案)

十六、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一两 甘草(炙)二两 牡蛎(熬)二两 龙骨二两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适应证】

治心阳虚而烦躁不眠,或见心悸、汗出等证。

【原文】

第118条。

【方义】

本方为治心阳不足,神不潜敛而烦躁不眠。用桂枝、甘草补心阳之虚,加龙骨、牡蛎以潜敛心神。

【选注】

尤在泾:“火逆下之,已误复误,又加烧针,火气内迫,心阳内伤,则生烦躁。桂枝、甘草,以复心阳之气;牡蛎、龙骨,以安烦乱之神。”

柯韵伯:“火逆又下之,因烧针而烦躁,即惊狂之渐也。急用桂枝甘草以安神,加龙骨牡蛎以救逆。比前方(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汤)简而切当。近世治伤寒者,无火熨之法,而病伤寒者,多烦躁惊狂之变,大抵用白虎、承气辈,作有余治之。然此证属实热者固多,而属虚寒者间有,则温补安神之法不可废也。更有阳盛阴虚而见此症者,当用炙甘草汤加减,用枣仁、远志、茯苓、当归等味,又不可不知。”

【按语】

医用烧针刺病人,则精神上的紧张和惊恐是难免的。惊则心怯气乱,而使邪有可乘之机,所以本病的产生与惊恐有关。至于素有心虚神怯之证,虽不经烧针误治,亦可产生此证。正如陈修园所说:“今人不用烧针而有火逆之证者,炮姜、桂、附、荆、防、羌、独之类逼其逆也”。他的话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方歌】

桂枝甘草组成方,龙牡加入安神良;

心悸同时兼烦躁,补阳宁心效果彰。

【医案选录】

宋先生与余同住一院,时常交谈中医学术。一日,宋忽病心悸,悸甚而神不宁,坐立不安,乃邀余诊。其脉弦缓,按之无力,其舌淡而苔白。余曰:病因夜作耗神,心气虚而神不敛之所致。

乃书:桂枝9克,炙草9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凡三剂而病愈。

(刘渡舟医案)

十七、桂枝附子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四两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甘草(炙)二两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适应证】

治风寒湿痹,身疼不能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

【原文】

第174条。

【方义】

桂枝辛温,通经散风;附子大热,驱逐寒湿而扶阳止痛;甘草、生姜、大枣辛甘发散,调和营卫,而使风湿之邪从外而解。

【选注】

成无己:“不呕不渴,里无邪也。脉得浮虚而涩,身有疼烦,知风湿但在经也。与桂枝附子汤,以散表中风湿。”

尤在泾:“伤寒至八九日之久,而身疼不除,至不能转侧,知不独寒淫为患,乃风与湿相合而成疾也。不呕不渴,里无热也。脉浮虚而涩,风湿外持,而卫阳不振也。故于桂枝汤去芍药之酸寒,加附子之辛温,以振阳气而散阴邪。”

【按语】

桂枝辛温,发散风邪,更能通经活络;配以附子大热之品,温散寒湿而力大功专。甘草、生姜、大枣则调和营卫,扶正去邪,为治疗寒湿痹证的要方。

本方的药物与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同,但在剂量上却加重许多。附子熟用而量大,则可温经止痛以治痹;生用则扶阳消阴而治厥。

【方歌】

桂枝附子寒痹痛,去芍加附量要重;

扶阳散寒应兼顾,脉浮虚涩是其应。

【医案选录】

黄某,女,24岁。下肢关节疼痛已年余,曾经中西治疗效果不显。现病情仍重,尤以右膝关节疼痛为甚,伸屈痛剧,行走困难,遇阴雨天则疼痛难忍,胃纳尚好,大便时结时烂,面色白,苔白润滑,脉弦紧,重按无力,诊为寒湿痹证。

处方:桂枝尖一两,炮附子八钱,生姜六钱,炙草四钱,大枣四枚,三剂。

复诊:服药后痛减半,精神食欲转佳。

处方:桂枝尖一两,炮附子一两,生姜八钱,炙草六钱,大枣六枚。

连服十剂,疼痛完全消失。

(摘《广东医学·祖国医学版》1964,6:30)

十八、去桂加白术汤

【药物组成】

附子(炮、去皮、破)三枚 白术四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初一服,其人身如痹,半日许复服之,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此以附子、术并走皮内,逐水气未得除,故使之耳。法当加桂四两。(此本一方二法,以大便硬、小便自利,去桂也;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当加桂。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

【适应证】

全身疼痛剧烈,转侧为之困难,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脉来浮虚而涩。

【原文】

第174条。

【方义】

炮附子温经助阳散寒,白术健脾燥湿,术附合用,并走皮间,以逐寒湿之邪。姜枣调和营卫,炙甘草和中安正。

【选注】

柯韵伯:“脉浮为在表,虚为风,涩为湿,身体烦疼,表证表脉也;不呕不渴,是里无热,故于桂枝汤加桂以治风寒。去芍药之酸寒,易附子之辛热,以除寒湿。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表证未除,病仍在表。不是因于胃家实,而因于脾气虚矣。盖脾家实,腐秽当自去;脾家虚,湿土失职不能制水,湿气留于皮肤,故大便反见燥化。不呕不渴,是上焦之化源清,故小便自利。濡湿之地,风气常在,故风湿相搏不解也。病本在脾,法当君以白术,代桂枝以治脾,培土以胜湿,土旺则风自平矣。”

【按语】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本方所治为寒湿偏胜,所以术附并用。“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一句,注家意见不一,唯柯氏指出:大便溏为脾虚之常,大便硬系脾虚之变,而能一言道破病机。

本方后有“其人身如痹”、“其人如冒状”之语,这既是正气驱邪的反映,也提示了附子剂量不能再大。所以,既言“勿怪”,又说“附子三枚恐多也,虚弱家及产妇宜减服之,”其中有瞻前顾后之意。

【方歌】

去桂加术大便硬,寒湿相搏身疼痛;

术附姜枣加甘草,三服都尽冒始应。

【医案选录】

韩某,男,37岁,工人。自诉患关节炎有数年之久,右手腕关节囊肿起如蚕豆大,周身酸楚疼痛,尤以两膝关节为甚,已不能蹲立,走路很困难,每届天气变化,则身痛转剧。视其舌淡嫩而胖,苔白滑,脉弦而迟,问其大便则称干燥难解。辨为寒湿着外而脾虚不运之证。

为疏:附子15克,白术15克,生姜10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

服药后,周身如虫行皮中状,两腿膝关节出黏凉之汗甚多,而大便由难变易。

转方用:干姜10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

服至三剂而下肢不痛,行路便利。又用上方三剂而身痛亦瘳。后以丸药调理,逐渐平安。

(刘渡舟医案)

十九、桂枝加芍药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芍药六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生姜(切)三两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本云桂枝汤,今加芍药。)

【适应证】

治太阴脾家的气血不和而发生腹满时痛等证。

【原文】

第279条。

【方义】

本方即桂枝汤原方而倍加芍药。芍药大于桂枝,则不治表而治里,故能调和脾胃气血阴阳的不和。气血通利,脾经调和,则腹满时痛等证自已。

【选注】

尤在泾:“病在太阳,不与解表,而反攻里,因而邪气乘虚陷入太阴之位,为腹满而时痛,陶氏所谓误下传者是也。夫病为邪陷而来者,必得邪解而后愈;而藏阴为药所伤者,亦必以药和之而后安,故须桂枝加芍药汤主之。桂枝所以越外入之邪,芍药所以安伤下之阴也。按‘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者,与小建中汤;不差者,与小柴胡汤’。此亦邪陷阴中之故,而桂枝加芍药亦小建中之意,不用胶饴者,以其腹满,不欲更以甘味增满耳。”

【按语】

本病来源于太阳,经误下转入太阴,使脾脏气血不利。气滞则胀,血滞则痛,故曰“腹满时痛”。

本方为和里之剂,但有的注家囿于桂枝汤解表,认为此方解表和里,这是不妥当的。因为方中芍药倍于桂枝,阴药大于阳药,显然它已不具解表的作用了。临床应用本方,要抓住脾胃不和、气血不利和脾阴偏虚这三个病理环节,使用本方则万举万当。

气血不利的腹满,则有别于以胀为主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证。彼则气滞而胀,此则兼有血脉不利,故既有腹胀,同时也有腹痛。

脾属土,肝属木。脾家气血不利,必然会影响及肝,而使肝木不达。脾气不和,肝来刑之,故其脉常弦。由于气血郁滞而又使脾阴不和,此与阴血不足有关,所以临床表现舌质也多偏红。

【方歌】

桂枝加芍腹痛珍,此病原来属太阴;

慢性菌痢久不已,脉沉弦缓是指针。

【医案选录】

李某,男,43岁,湖北人。患慢性菌痢已五载,大便每日七八次,里急后重,大便带有白色黏液。大便镜检:红细胞0~1,脓细胞3~5,吞噬细胞0~1。经西药治疗未能痊愈。切其脉弦,按腹肌挛如条索,舌红而苔薄白。

辨证:久利伤阴,腹痛而肌肉痉挛,脉来又弦,反映了肝脾不和,气血乖戾,疏泄失司之象。治法:调和肝脾,缓解拘急。

方药:桂枝9克,白芍18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

上方连服四剂,而下利悉愈。

(刘渡舟医案)

二十、桂枝加大黄汤

【药物组成】

桂枝(去皮)三两 大黄二两 芍药六两 生姜(切)三两 甘草(炙)二两 大枣(擘)十二枚

【煎服法】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适应证】

太阴病,腹满疼痛而大便不通。

【原文】

第279条、280条。

【方义】

桂枝加芍药汤,可调和脾家气血,再加大黄,又可攻逐肠胃间的腐秽之物。

【选注】

尤在泾:“腹满而未实,痛而不甚者,可以桂枝加芍药和而解之。若大实大痛者,邪气成聚,必以桂枝加大黄越陷邪而去实滞也。夫太阴脾脏也,何以能实而可下。阳明者,太阴之表,以膜相连,脏受邪而腑不行则实,故脾非自实也,因胃实而实也。大黄所以下胃,岂以下脾哉?”

【按语】

本方所指的病机,是以脾家气血不和,外累阳明,即“脏受邪而腑不行则实”的病变。

本方主证是腹满疼痛拒按,脉弦有力,舌红苔厚,大便秘结,或大便泻下不爽,或便脓血后重难通。

【方歌】

桂加大黄治腹痛,太阴阳明表里病;

调和气血泻结滞,胃弱之人宜慎用。

【医案选录】

李某,男,36岁,腹痛下利红白,里急后重,每日三四次,经年不愈,而治疗罔效。切其脉弦而任按,舌苔黄而质绛。余曰:此病脾胃气血不和,又中夹凝滞之邪,积邪不去,则下利不能止。法当通因通用,扫除肠中腐秽则病可愈。

疏:桂枝6克,白芍18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7枚,大黄6克。

嘱一次煎服。服药不久而大便作泻,皆黏腻臭秽之物。从此而下利日见轻缓,因此获愈。

(刘渡舟医案)

二十一、桂枝人参汤

【药物组成】

桂枝(别切)四两 甘草(炙)四两 白术三两 人参三两 干姜三两

【煎服法】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适应证】

治协热利而表里皆寒,内见腹痛泻下不止而心下痞满,外见发热恶寒而其表不解,以舌淡苔白,脉浮迟无力为准。

【原文】

第163条。

【方义】

人参、甘草补中益气,干姜温中驱寒,白术健脾燥湿,用桂枝通阳解表。后下桂,取其气薄而先解表之义。

【选注】

柯韵伯:“外热未除,是表不解;利下不止,是里不解,此之谓有表里症。然病根在心下,非辛热何能化痞而软硬?非甘温无以止利而解表。故用桂枝甘草为君,佐以干姜参术。先煎四物,后内桂枝,使和中之力饶,而解肌之气锐,于以奏双解表里之功。”

【按语】

本方与葛根黄芩黄连汤都是表里双解之剂,而有寒热补泻之别。此为表里皆寒而设,彼为表里皆热下利而立;此补太阴之里虚,彼清阳明之内热。两证对比自明,不得混为一谈。

【方歌】

人参汤方即理中,加桂后煎力方增;

痞利不解中寒甚,温中解表建奇功。

【医案选录】

刘君利病复作,投当归银花汤,另送伊家制利疾散茶二包,病虽愈,唯便后白色未减,心下痞硬,身热不退。愚思仲景曰: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遂书此以服,大效。后因至衡州取账目,途中饮食不洁,寒暑失宜,病复大作,遂于衡邑将原方续服三剂乃愈。

(摘《中医杂志》谢安之医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