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类共八方,一是麻黄汤,是发散太阳经表寒邪而设。其证候表现以无汗、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气喘等证为主。二是大青龙汤,是外散风寒,兼清阳郁的主方,其证候表现以伤寒不汗出而烦躁为主。三是小青龙汤,是治外寒内饮的主方,其证候表现以咳而发热,或见气喘等证为主。四是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是清肺平喘的主方,其证候表现以汗出而喘、身热等证为主。五是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外散瘀热,内利湿邪的主方,其证候表现以脉浮、发热、恶寒、一身面目悉黄为主。六是麻黄细辛附子汤,是温经散寒的主方,其证候表现以发热而脉反沉为主。七是麻黄附子甘草汤,是在麻黄细辛附子汤证的前提下,其病已过两三日,此时虽无表证,但正气已虚,故于上方减细辛之散,而加甘草之补。八是麻黄升麻汤,是宣发阳郁之邪,而又上滋肺阴,下温脾阳的主方,其证候表现以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手足厥冷,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等证为主。
上述麻黄汤加减八方,从其加石膏则清热,加附子则温寒,加赤小豆、梓皮则利湿,加葳蕤、天冬则生津滋燥,可见麻黄方之变化多端,固不拘于发汗散风寒之一格。若能师其法而推广其义,则又非八方所能尽矣。
一、麻 黄 汤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三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一两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适应证】
(一)治太阳病伤寒,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寒、无汗而喘,脉浮紧等证。
(二)治太阳伤寒,失于发汗,鼻衄不畅等证。
(三)治太阳阳明合病,不大便,气喘胸满而表证偏重之证。
【原文】
第35条、36条、37条、46条、51条、52条、55条、232条、235条。
【方义】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方以麻黄为君,既能解表发汗以散风寒,又能宣利肺气而治气喘。辅以桂枝辛温通阳,可助麻黄解肌发汗,又可温通血脉以解疼痛。杏仁宣肺降气,协麻黄止咳平喘。炙甘草调和诸药,而守中养正。
【选注】
徐大椿:“此痛处比桂枝证尤多而重,因营卫俱伤故也。恶风无汗而喘者,乃肺气不舒之故。麻黄治无汗,杏仁治喘,桂枝、甘草治太阳诸证,不一味不紧切,所以谓之经方。”
柯韵伯:“余治冷风哮与风寒湿三气成痹等证,用此辄效。”
【按语】
本方为太阳表实证而设。其病机为寒邪外束,卫闭营滞,所以出现无汗和诸种疼痛。是方宣通卫气,畅达营阴,使寒从汗出,则发热恶寒自解。一般称之的“麻黄八证”,即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其中疼痛占半,可见此方擅治风寒疼痛,且有宣肺平喘之效,而不可不知。
还应当指出,妇人难产,由于表寒不解,使营卫闭塞不畅,服用本方散寒利营,即可顺利分娩。
本方麻黄的剂量应大于桂枝、甘草,否则,将不能起到发汗解表的作用。尤在泾曰:“桂枝甘草,虽曰佐之,实以监之”。说明桂枝甘草有监制麻黄发汗的作用,所以,若麻黄量小而桂甘量大,则就失去了它发汗解表的意义。
本方先煎麻黄去上沫,以免发烦。张锡驹说:“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可见去沫之举,亦不可忽视。
【方歌】
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药联;
表实无汗头身痛,脉紧气喘更恶寒。
【医案选录】
有豪子病伤寒,脉浮而长,喘而胸满,身热头疼,腰脊强,鼻干不得眠。予曰:太阳阳明合病证,仲景法中有三证,下利者葛根汤;不下利呕逆者加半夏;喘而胸满者麻黄汤也。治以麻黄汤,得汗而解。
(摘《伤寒九十论》证八十四)
二、大 青 龙 汤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六两 桂枝(去皮)二两 甘草(炙)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枚 生姜(切)三两 大枣(擘)十枚 石膏(碎)如鸡子大
【煎服法】
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适应证】
太阳病表邪实不汗出而发生烦躁,或不汗出而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
【原文】
第38条、39条。
【方义】
本方为麻黄汤倍麻黄加石膏、生姜、大枣而成。倍用麻黄,配以生姜、桂枝、杏仁加强发汗之力,以解风寒闭郁之邪;加石膏以清阳郁之热而除烦躁;用甘草、大枣则有扶正去邪,调和营卫之功。
【选注】
柯韵伯:“盖仲景凭脉辨证,只审虚实,故不论中风伤寒,脉之缓紧,但于指下有力者为实,脉弱无力者为虚;不出而烦躁者为实,汗出多而烦躁者为虚;证在太阳而烦躁者为实,证在少阴而烦躁者为虚。实者可服大青龙,虚者便不可服,此最易知也。凡先烦不躁而脉浮者,必有汗而自解;烦躁而脉浮紧者,必无汗而不解。大青龙汤为风寒在表而兼热中者设,不是为有表无里而设,故中风无汗烦躁者可用,伤寒而无汗烦躁者亦可用。盖风寒本是一气,故汤剂可以互投……大青龙之点睛,在无汗烦躁、无少阴证二句。合观之,知本方本为太阳烦躁而设。”
【按语】
烦躁一证,应当具体加以分析。本证的烦躁,是表实不解,阳气内郁,郁而化热的结果,它和阳明热证的烦躁而兼有烦渴者不同。柯韵伯称之为太阳经的烦躁,因为麻黄配石膏正是为了解决这类烦躁而设的药物。程应旄说:“寒得麻黄之辛热而外出,热得石膏而内解,龙升雨降,郁热顿除”。
本方是发汗的峻烈之剂,一定要控制使用。凡阳气不足,表虚有汗,脉象微弱者,一律禁用。
还应指出,本方发汗解表,且有杏仁宣肺利气,故又能发散水气之邪而从汗解。《金匮》用治饮水流行,归于四肢的“溢饮”证,乃是本方治疗的另一个方面。
【方歌】
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医案选录】
石某,男,36岁。河港大队四小队社员。1965年11月3日初诊。病已三日,恶寒高热39.5c,无汗烦躁,头身均痛,脉浮数,舌苔薄白。
处方:麻黄、桂枝各一钱半,杏仁三钱,生石膏一两,生甘草一钱,竹茹一钱半,竹叶三十片,鲜芦根二尺。水煎服。
一剂后,寒热即退,但增咳嗽。原方去桂枝,加桔梗、桑叶各一钱半。又服一剂,病即告愈。
(摘《中医杂志》1966,3:23)
三、小 青 龙 汤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 芍药 细辛 干姜 甘草(炙) 桂枝(去皮)各三两 五味子半升 半夏(洗)半升
【煎服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加减法】
若渴,去半夏,加栝蒌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适应证】
发热恶寒,咳嗽或喘,吐清稀冷痰或白泡沫痰,舌苔水滑,脉弦或浮弦。
【原文】
第40条、41条。
【方义】
本方为外寒引动内饮而设。麻桂解表散寒,宣肺以平咳喘;芍药、桂枝调和营卫;干姜、细辛、半夏温化寒饮而散寒降逆;五味子敛肺止咳,并可内护肝肾之阴;甘草补正和诸药。共成温肺散寒、化饮止咳平喘之功。
【选注】
成无己:“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饮,则水寒相搏,肺寒气逆,故干呕发热而咳。《针经》曰:形寒饮冷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此之谓也。与小青龙汤发汗散水。水气内渍,则所传不一,故有或为之证,随证增损,以解化之。”
尤在泾:“大青龙合麻桂而加石膏,能发邪气除烦躁。小青龙无石膏,有半夏、干姜、芍药、细辛、五味,能散寒邪行水饮。而谓之青龙者,以其有发汗蠲饮之功。夫热闭于经,而不用石膏,汗为热隔,宁有能发之者乎?饮伏于内,而不用姜夏,寒与饮搏,宁有能散之者乎?其芍药、五味,不特收逆气而安肺气,抑以制麻桂姜辛之势,使不相惊而相就,以成内外协济之功耳。”
【按语】
本方为素有水饮停留,复感风寒,外邪引动内饮,即所谓“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本方重在温化寒饮,所以,不论有无表证,只要有咳嗽气喘、痰冷而稀、舌苔水滑、恶寒背冷、脉浮弦或弦者,即可应用。
方中的干姜、细辛、五味子,被认为是仲景用治寒饮不可缺少之品。临床上若肺寒偏重,则细辛、干姜用量要大于五味子;若久咳肺虚,则五味子的用量就要酌情加重;若喉中如水鸡声者,可加射干、紫菀、冬花;有热烦躁者,亦可酌加石膏。
小青龙汤是效果可靠的止咳平喘剂。我们认为:它毕竟是为发汗散寒而设,若下虚之人误用本方,则能引起冲气上逆,可出现手足厥逆、气从少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所以,本方不可久服,恐伐肾根,以俟证情有所缓解,即以苓桂术甘剂调理善后而为妥。
【方歌】
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
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医案选录】
王某,男,54岁。患咳嗽已十余载,往年冬发夏愈,自今年起,由春及夏,频发无度。现值盛夏,尚穿棉袄,夜睡棉被,凛凛恶寒,背部尤甚,咳吐稀痰,盈杯盈碗,气喘不能平卧,舌苔白,脉弦紧。此为风寒外束,饮邪内停,阻遏阳气,肺气失宣,法宜温肺化饮,解表通阳。处方:炙麻黄十一钱,桂枝三钱,姜半夏三钱,五味子一钱,干姜一钱半,白芍三钱,细辛六分,白术三钱,炙甘草一钱。
二诊时,咳嗽已稀,已弃棉衣,畏寒亦减。原方干姜加重至二钱,细辛加重至一钱。
三诊,喘咳全平,已能穿单衣,睡席子,夜寐通宵。原方再服三剂。
四诊,诸证悉减,唯动则气喘。初病在肺,久必及肾,配以都气丸常服,以图根除。
(摘《江苏中医》1965,10:22)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四两 杏仁(去皮尖)五十个 甘草(炙)二两 石膏(碎,绵裹)半斤
【煎服法】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适应证】
气喘为甚,发热而不恶寒,汗出而口不渴,脉数,舌红,苔则薄黄。
【原文】
第63条、162条。
【方义】
本方治疗肺热气喘之证。用麻黄宣肺平喘,辅以石膏则清肺热,两药合作,而喘自止。配杏仁利肺气,以助麻黄之宣,佐甘草扶中州而调和诸药。
【选注】
尤在泾:“发汗后,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其邪不在肌腠,而入肺中。缘邪气外闭之时,肺中已自蕴热。发汗之后,其邪不从汗而出之表者,必从内而并于肺耳,故以麻黄、杏仁之辛而入肺者,利肺气、散邪气;甘草之甘平,石膏之甘辛而寒者,益肺气、除热气,而桂枝不可更行矣。盖肺中之邪,非麻黄杏仁不能发,而寒郁之热,非石膏不能除;甘草不特救肺气之困,抑以缓石膏之悍也。”
【按语】
本方清宣肺气之热,效果是十分理想的。方用麻黄之目的,不在发汗,而在宣肺清热,故有汗者可用,无汗者亦可用。
本方具有显著的止咳平喘的疗效,临床常用于肺炎及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等证。如加蒲公英、双花、鱼腥草等物,则有解毒消炎的作用;若加羚羊角粉,可治小儿麻疹续发的高热而喘之证;若痰热盛者,亦可酌加黛蛤散、甜葶苈、鲜杷叶等;若大便不利,气喘而急者,可加瓜蒌皮、葶苈子、炙桑皮等清泻肺热之品;若大便燥结,腑气不利,喘而腹满者,亦可酌加牵牛、大黄泻下。
【方歌】
麻杏石甘四物施,汗出而喘肺热居;
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医案选录】
钟右,住圣母院路,初诊十一月初三日。伤寒七日,发热无汗,微恶寒,一身尽疼,咯痰不畅,肺气闭塞使然也。痰色黄,中已化热,宜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加浮萍。
净麻黄三钱,光杏仁五钱,生石膏四钱,青黛四分同打,生草三钱,浮萍三钱。
二诊十一月初四日:昨进麻杏石甘汤加浮萍,汗泄而热稍除,唯咳嗽、咯痰不畅,引胸腹而俱痛,脉仍浮紧,仍宜前法以泄之。
自服第二方后,又出微汗,身热全除,但胸背腹部尚有微痛,浮移不居。又越一日,病乃全瘥,起床如常人。
(摘《经方实验录》第24页)
五、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二两 连轺(连翘根)二两 杏仁(去皮尖)四十个 赤小豆一升 大枣(擘)十二枚 生梓白皮(切)一升 生姜(切)二两 甘草(炙)二两
【煎服法】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
【适应证】
身目发黄,小便不利,胸脘痞闷,发热恶寒,无汗,脉浮。
【原文】
第262条。
【方义】
麻黄、杏仁、生姜以宣散表邪;连轺、赤小豆、生梓白皮清热利湿,并有解毒之功;甘草、大枣调和脾胃。共为解表散邪、清利湿热之剂。
【选注】
《医宗金鉴》:“湿热发黄无表里证,热盛者清之,小便不利者利之,里实者下之,表实者汗之,皆无非为病求去路也。用麻黄汤以开其表,使黄从外散,去桂枝者,避其热也;佐姜枣者,和其营卫也;加连轺、梓皮以泻其热,赤小豆以利其湿,共成治表实发黄之效也。连轺,即连翘根,无梓皮以茵陈代之。”
尤在泾:“瘀热在里者,汗不得出而热瘀于里也,故与麻黄、杏仁、生姜之辛温,以发越其表;赤小豆、连轺、梓白皮之苦寒甘,以清热于里;大枣、甘草甘温悦脾,以为散湿驱邪之用;用潦水者,取其味薄,不助水气也。合而言之,茵陈蒿汤是下热之剂,栀子柏皮汤是清热之剂,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是散热之剂也。”
【按语】
本方治疗湿热兼有表证的发黄。方中虽用发汗之剂,但佐以清热利湿之品。近人樊天徒氏认为其治疗疮毒内攻,浮肿喘满症亦有卓效,录之可作参考。
【方歌】
麻黄连轺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
麻翘姜草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医案选录】
某生,周身泛起皮疹苦痒,用手搔痒则缕缕成痕而高出皮面。举凡疏风清热利湿之药尝之殆遍而不效。切其脉浮弦,舌苔白而略腻。辨为湿热在表,阳气怫郁不伸之证。疏麻黄连轺赤小豆汤原方,服后令微汗而瘥。
(刘渡舟医案)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二两 细辛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适应证】
发热恶寒,寒多热少,头痛无汗,脉不浮而反沉,舌淡苔薄白。
【原文】
第301条。
【方义】
麻黄发汗以解太阳之表,附子补阳以扶少阴之虚,细辛散寒破阴,以助麻附散寒之用。三药相合,于扶阳之中促进解表,于解表中又能温经助阳,以达成温经解表的功效。
【选注】
成无己:“少阴病,当无热恶寒。反发热者,邪在表也。虽脉沉,以始得则邪气未深,亦当温剂发汗以散之。”
尤在泾:“此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太阳之证,以少阴与太阳为表里,其气相通故也。少阴始得本无热,而外连太阳则反发热。阳病脉当浮而紧,少阴则脉不浮而沉,故与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黄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经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也。”
【按语】
本方所主系太少“两感”证,所以此方表里同治。但应注意,此证既有少阴里虚,而又见太阳表实,反映邪未全陷少阴,故与单纯的少阴寒证不同。若服汤后而病不瘳,则阳虚抗邪无力,不能拒邪外出,故当先救其里,则用四逆汤方。
【方歌】
麻黄附子细辛汤,太少两感用此方;
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专长。
【医案选录】
男性,30余。患感冒咳嗽,迁延未愈。曾服西药和中药,咳嗽不能止,肺部透视无异常。经服药一月,咳嗽仍不好,来我处就医。体温37.5c,喉痒咳嗽,痰白而稀量少,神形憔悴,声微嘶,困倦嗜卧,舌淡有薄润白苔,脉沉弦而尺部独浮。据脉证分析,当是风寒入于少阴。虽然不是“少阴病始得之”的证候,但它是少阴病的见证则无疑义。《张氏医通》说:“暴哑声不出,咽痛异常,卒然而起,或欲咳不能咳,或无痰,或清痰上溢,脉多沉紧,或数疾无伦,此大寒犯肾也,麻黄附子细辛汤温之,并以蜜制附子噙之,慎不可轻用寒凉之剂”。于是乎,用麻黄附子细辛汤方,给服二剂,微热退清,咳止声扬。原方出入,兼予调理,体力康复。
(摘《江苏中医》1959,2:12)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二两 甘草(炙)二两 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煎服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适应证】
上述之少阴病“两感证”,已二三日,而无下利吐逆等里证者。
【原文】
第302条。
【方义】
本方即麻黄附子细辛汤去细辛加炙甘草而成。因病已二三日,虽无里证,但正虚可虑,故去细辛以防伤正,加炙草以顾护正气。
【选注】
《医宗金鉴》:“此详上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仍脉沉发热不解者,宜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其汗也。盖谓二三日不见吐利里寒之证,知邪已衰。然热仍在外,尚当汗之,但不可过耳!故不用细辛而用甘草,盖于温散之中有和意也。此二证,皆未曰无汗,非仲景略之也,以阴不得有汗,不须言也。柯琴曰:彼太阳而脉反沉,便用四逆以急救其里,是里寒阴盛也。此少阴脉而表反热,便于表剂中加附子以预固其阳,是表热阳衰也。夫以发热无汗,太阳之表;脉沉但欲寐,少阴之里。设用麻黄开腠理,细辛散浮热,而无附子以固元阳,则太阳之微阳外亡,唯附子与麻黄并用,则寒邪散而阳不亡。此里病及表,脉沉而当发汗者,与病在表,脉浮而发汗者径庭也。若表微热,则受寒亦轻,故以甘草易细辛而微发其汗。甘以缓之,与辛以散之者又少间矣。”
【按语】
本方与麻黄附子细辛汤互相发明,虽同为温经解表、表里兼治之剂,但所主之证又有缓急轻重之分,故用药亦有加减变化之别。
【方歌】
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
此方原来无里证,助阳发汗保安康。
【医案选录】
余尝治上海电报局高君之公子,年五龄。身无热,亦不恶寒,二便如常,但欲寐,强呼之醒与之食,食已,又呼呼睡去。按其脉微细无力。余曰:此仲景先圣所谓“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顾余知治之之方,尚不敢必治之之验,请另乞诊于高明。高君自明西医理,能注射强心针,顾又知强心针仅能取效于一时,非根本之图,强请立方。余不获已,书:熟附片八分、净麻黄一钱、炙甘草一钱与之。又恐其食而不化,略加六神曲、炒麦芽等消食健脾之品。次日复诊,脉略起,睡时略减,当于原方加减。五日而痧疹出,微汗与俱,疹密布周身,稠逾其他痧孩。痧布达五日之久,而胸闷不除,大热不减,当于麻杏甘石重剂,始获痊愈。一月后,高公子又以微感风寒,复发嗜寐之恙,脉转微细,与前度仿佛。此时,余已成竹在胸,不虞其变,依然以麻黄附子甘草汤轻剂与之,四月而蒇。
(摘《经方实验录》第49页)
八、麻黄升麻汤
【药物组成】
麻黄(去节)二两半 升麻一两一分 当归一两一分 知母十八铢 黄芩十八铢 萎蕤(一作菖蒲)十八铢 芍药六铢 天门冬(去心)六铢 桂枝(去皮)六铢 茯苓六铢 甘草(炙)六铢 石膏(碎,绵裹)六铢 白术六铢 干姜六铢
【煎服法】
上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相去如炊三斗米顷,令尽,汗出愈。
【适应证】
治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无汗,手足厥逆,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
【原文】
第357条。
【方义】
麻黄、升麻发越误下内郁之阳邪,为方中之主药;黄芩、石膏、知母清肺胃之热;天门冬、萎蕤、当归、芍药育阴养血,以防发汗劫阴之弊;桂枝、干姜温阳以治下利;白术、茯苓、甘草补脾气以扶正虚。本方发越阳郁之邪以外出,又能育阴以清上热,温脾而治中寒。虽为补泻兼施、寒热并用之法,但偏重于升发邪气为主,故以麻黄升麻名汤。
【选注】
《医宗金鉴》:“下寒上热,若无表证,当以黄连汤为法,今有表证,故立此方,以示随证消息之治也。升麻、萎蕤、黄芩、石膏、知母、天冬,乃升举走上清热之品,用以避下寒,且以滋上也;麻黄、桂枝、干姜、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甘草,乃辛甘走外温散之品,用以远上热,且以和内也。分温三服令尽,汗出愈,其意在缓而正不伤,彻邪而尽除也。脉虽寸脉沉迟,尺脉不至,证虽手足厥逆,下利不止,究其原非纯阴寒邪,故兼咽喉痛、唾脓血之证,是寒热混淆、阴阳错杂之病,皆因大下夺中所变。故仲景用此汤,以去邪为主,邪去而正自安也”。
尤在泾:“伤寒六七日,寒已变热而未实也。乃大下之后,阴气遂虚,阳气乃陷,故寸脉沉而迟。阴气虚,故下部脉不至。阴阳并伤,不相顺接,则手足厥逆。而阳邪之内入者,方上淫而下溢,为咽喉不利,为吐脓血,为泄利不止,是阴阳上下并受其病,而虚实冷热亦复混淆不清矣。是以欲治其阴,必伤其阳,欲补其虚,必碍其实,故曰此为难治。麻黄升麻汤合补泻寒热为剂,使相助而不相悖,庶几各行其是,而并呈其效。方用麻黄、升麻,所以引阳气发阳邪也,而得当归、知母、萎蕤、天冬之润,则肺气已滋,而不蒙其发越之害矣。桂枝、干姜,所以通脉止厥也,而得黄芩、石膏之寒,则中气已和,而不被其燥热之烈矣。其芍药、甘草、茯苓、白术则不特止其泄利,抑以安中益气,以为通上下、和阴阳之用耳。”
【按语】
柯韵伯、丹波氏及山田氏等人怀疑非仲景之方。他们认为: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泄利不止及咽喉不利、唾脓血等证,已是下厥上竭、阴阳离决之候,因断言“此证此脉,急用参附以回阳,尚恐不救,以治阳实之品,治亡阳之证,是操戈下石”。我们认为:本方所主,是伤寒误下之后,阴阳两伤而又上热下寒。阳气并于上,则有咽喉不利、吐脓血的热证;脾气因虚而下夺,则有泄利不止的虚寒之证;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是阴阳错乱,阳气郁而不伸之象。虽然亦有下后伤正的问题,但决非阳气竭绝之候。同时,本证兼有火热之邪内踞于上的咽喉症状,所以辨证用药决不能执定在寒热一个侧面上。
仲景治寒热错杂证,归纳起来有四:乌梅丸寒热并用,但偏于酸收,治疗蛔厥、久利寒热错杂之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寒热并用,但偏于苦降,治疗寒热吐逆之证;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的寒热并用,皆在于调和中气,治心下痞等证;麻黄升麻汤的寒热并用,却偏于升散阳郁之邪为其特点。
本方药味较多,组方又比较复杂,然而选择的药物及用量大小,却颇具分寸,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方歌】
麻黄升麻桂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
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医案选录】
李梦如子,曾二次患喉痰,一次患溏泄,治之愈。今复患寒热病,历十余日不退,邀余诊。切脉未竟,已下利二次,头痛、腹痛、骨节痛,喉头尽白而腐,吐脓样痰挟血,六脉浮、中两按皆无,重按亦微缓,不能辨其至次,口渴需水,小便少,两足少阴病似有似无。诊毕无法立方,且不明其病理,连拟排脓汤、黄连阿胶汤、苦酒汤,皆不惬意。复拟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终觉未妥。又改拟小柴胡汤加减,以求稳妥。继因雨阻,寓李宅附近,然沉思不得寐,复讯李父:病人曾出汗几次?曰:始终无汗。曾服下剂否?曰:曾服泻盐三次,而至水泻频仍,脉忽变阴。余曰:得之矣,此麻黄升麻汤证也。病人脉弱易动,素有喉痰,是下虚上热体质,新患太阳伤寒而误下之,表邪不退,外热内陷,触动喉痰旧疾,故喉间白腐,脓血交并。脾弱湿重之体,复因大下而成水泻,水走大肠,故小便不利。上焦热盛,故口渴。表邪未退,故寒热头痛、骨节痛各证仍在。热闭于内,故四肢厥冷。大下之后,气血奔集于里,故阳脉沉弱。水液趋于下部,故阴脉亦闭歇。本方组织,有桂枝汤加麻黄,所以解表发汗;有苓、术、干姜化水,利小便,所以止利;用当归助其行血通脉;用黄芩、知母、石膏以消炎清热,兼生津液;用升麻解咽喉之毒;用玉竹以祛脓血;用天冬以清利痰脓;明日即可照服此方。李终疑脉有败征,恐不胜麻桂之温,欲加丽参。余曰:脉沉弱肢冷,是阳郁,非阳虚也,加参转虑掣消炎解毒之肘,不如勿用。经方以不加减为贵也,后果愈。
(摘《伤寒论释译》第103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