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眠
論
黃帝 曰:病而不得眠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行陽則寤,行陰則寐,此其常也。若病而失常,則或留於陰,或留於陽,留則陰陽有所偏勝,有偏勝則有偏虛,而寤寐亦失常矣。)
黃帝 曰:人之多臥者,何氣使然(此下言有不因於病而為多臥少臥之異者也)?岐伯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焉(解,利也。人之臟腑在內,內者陰也。皮膚分肉在外,外者陽也)。腸胃大,則衛氣留久。皮膚濕,則分肉不解,其行遲(腸胃大,則陰道迂遠,肉理濕滯,不利則陽道舒遲)。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故陽氣盡則寐,陰氣盡則寤。故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濕肉分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衛氣留於陰分者久,行於陽分者少)。其氣不精則欲瞑,故多臥矣(陽氣不精,所以多瞑臥也。今人有飽食之後即欲瞑者,正以水穀之悍氣,暴實於中,則衛氣盛於陰分,而精陽之氣有不能盛之耳。世俗但呼為脾倦,而不知其有由然也)。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多瞑焉。黃帝曰:其非常經也,卒然多臥者,何氣使然(非常經者,言其變也。蓋以明邪氣之所致然者)?岐伯曰:邪氣留於上焦,上焦閉而不通,已食若飲湯,衛氣留久於陰而不行,故卒然多臥焉。(邪氣居於上焦,而加之食飲,則衛氣留閉於中,不能外達陽分,故猝然多臥。然有因病而不能瞑者,蓋以邪客於臟,則格拒衛氣,不得內歸陰分耳)
海藏 曰:膽虛不眠,寒也,酸棗仁(去油)、竹葉湯調服。膽實多睡,熱也,酸棗仁生用,末茶薑汁,調服一字。
蔭按:葉氏曰:不寐有二種,有病後虛弱,及年高人陽衰而不寐;有痰在膽經,神不歸舍而不寐。虛者,四君子湯加酸棗仁、黃耆。痰者,溫膽湯加南星、酸棗仁。亦有心血不足而然者,宜益榮湯。
龔氏 曰:驚悸健忘怔忡,失志不寐,心風,皆是膽涎沃心,以致心氣不足。若用涼劑太過,則心火愈微,痰涎愈盛,而病益深,宜理痰氣。
治方
加味四君子湯 治病後虛弱,及陽衰不寐。
人參 白朮 茯苓 甘草 酸棗仁(去油) 黃耆
上銼,水煎服。以下酸棗仁油俱去淨。
酸棗湯 治虛勞,虛煩不得眠。
酸棗仁(二升,去油) 甘草(一兩) 知母 茯苓 芎藭(各二兩)
一方加生薑二兩。
上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酸棗仁湯 治多睡及不睡。
酸棗仁(和皮微炒) 人參 茯苓(各等分)
上銼,水煎服,每服三錢。如不要睡,即熱服;如要睡,即冷服。
溫膽湯 治大病後虛煩不得眠,及膽經有痰者。
半夏(七分) 竹茹 枳實(各三錢) 白茯苓 甘草(炙,各二錢二分半) 陳皮(四錢半)
上銼,作二服,加薑棗,水煎服。痰者,加南星、酸棗仁。大病後虛煩者,加人參、茯神、遠志。
鱉甲丸 治膽虛不得眠,四肢無力。
鱉甲 酸棗仁 羌活 牛膝 黃耆 人參 五味子(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溫酒下。
酸棗仁丸 治膽氣實熱,痰迷不睡,神思不安,驚悸怔忡。
茯神(去木) 酸棗仁(炒去油) 柏子仁(炒,另研) 遠志(去心) 防風(去蘆,各一兩) 生地黃(酒洗) 枳實(各五錢) 青竹茹(二錢半)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不拘時熱水下。
高枕無憂散 治心膽虛怯,晝夜不睡,百方不效,服此一劑如神。
人參(五錢) 軟石膏(三錢) 陳皮 半夏(薑汁炒) 枳實 白茯苓 竹茹 麥門冬 龍眼肉 甘草(各一錢半) 酸棗仁(炒,一錢)
上銼,水煎服。
牛黃六一散 治煩不得眠。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牛黃
上為末,每服三錢,水調服。
加味定志丸 治勞心膽冷,夜臥不睡。
遠志(去骨) 石菖蒲(各二兩) 人參 茯神(各三兩) 酸棗仁(去殼炒) 柏子仁(炒去殼,各一兩)
上為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硃砂、乳香為衣,每服五十丸,棗湯下。
益榮湯 治血不足不寐,及怔忡驚悸。
當歸 黃耆 遠志(去心) 酸棗仁(炒) 柏子仁 茯神 麥門冬(去心) 白芍藥 人參 木香(各七分) 紫石英(各一錢) 甘草(五分)
上銼,加生薑三片,棗二枚,水煎,食遠服。
安志膏 治失血心神不安,言語失常,不得安睡等證。
辰砂(另研) 酸棗仁(炒) 人參 白茯苓 琥珀(另研,各五分) 滴乳香(另研,一錢)
上為末,每服一錢,煎棗湯,空心調下。
半夏湯 治膽腑實熱,精神恍惚,寒熱泄瀉,或寢汗憎風,善太息。
半夏 縮砂(各一錢五分) 生地(酒炒,二錢) 酸棗仁(炒,三錢) 黃芩 遠志(各一錢) 秫米(一合)
上作一服,長流水煎服。
治要茯苓散 治心經實熱,口乾煩渴,眠臥不安,或心神恍惚。
茯神 麥門冬(去心,各一兩半) 通草 升麻(各一兩二錢半) 紫菀 桂心(各七錢半) 知母(一兩) 赤石脂(一兩七錢半) 大棗(十二枚) 淡竹茹(五錢)
上銼,每服一兩,水煎服。
一方 治虛勞煩悶不得眠。
大棗(十四枚) 蔥白(七莖)
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柤頓服。
一方 治虛勞不得眠。
酸棗 榆葉(各等分)
上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十五丸,日再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