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唐宋词一百首(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 壁

[1]

辛弃疾

郁孤台 下清江 [2] 水,中间多少行人 [3] 泪!

西北望长安 [4] ,可怜无数山 [5] 。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6] 。

江晚正愁余 [7] ,山深闻鹧鸪 [8] 。

【题解】 公元1129年,金兵大规模南下,一支追赶隆祐太后(宋高宗赵构的伯母〕的军队,深入到造口(在今江西省万安县南六十里),经过的地方,抢劫屠杀,情况很惨。1176年,作者路过造口,回想起这段历史,题了这首词。词中不但痛惜河山残破,国事日非,并且对广大中原地区的人民有深沉的怀念。收复失地本是作者的坚定志愿,这时在江西做官,身不由己,因此,看到江水冲破重叠的青山的阻碍,向前方奔流,既是羡慕,又感到苦闷。这时候,鹧鸪的叫声恰好道出了词人的心意。

【注释】

[1] 造口:即今皂口镇。

[2] 郁孤台:在今江西省赣州市西南。清江:赣江。这条江经过赣州市到造口,朝东北方向,流入鄱阳湖。

[3] 行人:指的是那些受到金兵折磨、逃难的人。

[4] 长安:汉朝、唐朝的京城,今陕西省西安市。这里借指北宋的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

[5] 这一行说:抬头向西北方远望,想看到故都汴京,可惜被千山万岭遮挡住了。

[6] 这一行说:青山虽然挡住了人们的视线,却挡不住东流的江水,江水到底冲破了青山的重重包围,一直奔流向前去。

[7] 愁余:使我愁苦。

[8] 鹧鸪:它的叫声像是在说:“行不得也哥哥。”这一行说:天色晚了,我在江边正感到愁苦的时候,深山里又传来鹧鸪“行不得也”的叫声。

摸鱼儿

辛弃疾

淳熙 己亥

[1] ,自湖北 漕移湖南 [2] ,同官王正之 置酒 [3] 小山亭,为赋 [4] 。

更能消几番风雨 [5] ,匆匆春又归去 [6] 。

惜春长怕花开早 [7] ,何况落红 [8] 无数。

春且住 [9] ,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10] 。

怨春不语 [11] 。

算只有殷勤、画檐 [12] 蛛网,尽日惹飞絮 [13] 。

长门 事 [14] ,准拟佳期又误 [15] 。

蛾眉 [16] 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 赋 [17] ,脉脉此情谁诉 [18] ?

君莫舞 [19] ,君不见、玉环飞燕 皆尘土 [20] 。

闲愁最苦。

休去倚危栏 [21] ,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22] 。

【题解】 这首词写得比较曲折。作者南渡之后,眼巴巴地盼望抗敌救国的事业能够开展。如今十几个年头过去了,调来调去都不是抗敌前线的军职,无法实现统一河山的志愿,怎么也压不住心头的苦闷。这次调职的时候正是春天。前段写“惜春”,劝“春且住”,一直到“怨春不语”,都是爱惜时光的意思。和前面岳飞《满江红》词里“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含意是一样的,不过这里写得宛转,没有明说罢了。后段借陈阿娇长门的故事,诉说自己的遭遇。作者的正确主张一直受到投降派的压制,没有得到实现的机会。“玉环、飞燕”就是借来暗指那些投降派的。最后从“闲愁最苦”到点出“断肠”,他的焦急心情已经转化成了深刻的痛苦。

【注释】

[1] 淳熙己亥:淳熙六年(1179)。这年辛弃疾四十岁。淳熙,宋孝宗赵眘的年号。

[2] 漕:管钱粮的官。宋朝称转运使叫漕司。移:调动职务。辛弃疾原任湖北转运副使,这时调任湖南转运副使。

[3] 同官:同样官职的人。王正之:辛弃疾的老朋友。置酒:办酒席(替辛弃疾饯行)。

[4] 为赋:因此写这首词。

[5] 消:禁得。这句说:还能经得起几次的风吹雨打。

[6] 这句说:春天匆匆忙忙地又回去了。

[7] 长怕花开早:老是担心花儿开得太早了。(因为作者想把春天留住。)

[8] 落红:落花。

[9] 且住:暂且留下来吧。

[10] 天涯:天边。芳草:香草。这句说:听说芳草一直长到了天边,把你(春天)回去的道路都遮断了。

[11] 不语:不答话。(它悄悄地溜走了。)

[12] 画檐:雕有花纹图案的屋檐。

[13] 惹:沾住。飞絮:飞飏的柳花。这一行说:算起来只有檐边的蛛网一天到晚好心好意地把飞絮沾住。(这样做还是留不住春天。)

[14] 长门事:指的是陈皇后阿娇的故事。她是汉武帝刘彻的妻子。后来被遗弃,住在长门宫,曾经用一大笔钱请司马相如写了一篇《长门赋》,想打动汉武帝,可是也没有发生作用。

[15] 这句说:打算好了会面的好日子又错过了。

[16] 蛾眉:细长而弯曲的眉。这里用作美人的代称。

[17] 千金:表示高昂的代价。赋:我国古典文学中的一种文体。

[18] 脉脉:感情流露的样子。这一行说:由于宫里有人妒忌陈皇后的美貌,虽然她化了很多金钱买到司马相如的一篇感动人的赋,还是不能挽回汉武帝的心意,这满怀的愁苦之情跟谁去诉说呢!

[19] 君:你。舞:这里含有得意的意思。

[20] 玉环:杨玉环,唐玄宗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后来被迫自尽。飞燕:赵飞燕,汉成帝刘骜最宠爱的皇后,成帝死后被废自杀。尘土:变成尘土,死亡的意思。这一行说:你不要唱歌跳舞、得意忘形啊,难道你没有看见杨玉环、赵飞燕悲惨的结局吗?

[21] 危栏:高楼上的栏杆。

[22] 斜阳:偏西的阳光。断肠:形容极度忧伤。这一行说:千万不要凭着高楼上的栏杆朝外面看,快落山的太阳正挂在雾气笼罩着的柳树上,那一片凄凉的景象真令人伤心呢!

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 氏庵

[1]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 [2] 。

屋上松风吹急雨 [3] ,破纸窗间自语 [4] 。

平生塞北江 南 [5] ,归来华发苍颜 [6] 。

布被秋宵梦觉 [7] ,眼前万里江山 [8] 。

【题解】 一个壮志未酬的英雄,住宿在一所荒凉破败的茅屋里,当着半夜梦醒的时候,回想平生战斗生活,眼前浮现万里江山,心头引起了无限的感触。这就是作者自身的写照。他一生奔走国事,现在老了,闲着没事做,心里的不平和愤慨是说不完的。

【注释】

[1] 博山:在江西省广丰县的西南面。

[2] 蝙蝠:一种动物,头和身体像老鼠,夜晚出来飞行,捕食蚊子、飞蛾等。翻灯舞:在灯前翻来复去飞舞着。

[3] 这句说:松树林方向刮来的狂风带着骤雨一阵阵吹打在屋顶上。

[4] 这句说:窗子上糊的纸破了,被风雨吹打着像是在自言自语似的。

[5] 塞北:北方靠近边境的地区。江南:长江以南的地区。这句说:我多少年来走遍了北方和南方。(作者生长北方,曾参加过抗金斗争;二十三岁来到南方以后,在江苏、江西、湖北、湖南一带都做过官。)

[6] 华发苍颜:头发花白了,面容苍老了。

[7] 宵:夜里。梦觉:梦醒。

[8] 这一行说:秋天夜里,盖着一条布被觉得有些单薄,一觉醒来的时候,梦里的万里山河仿佛还在眼前呢。

采桑子

[1]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 [2] ,

爱上层楼 [3]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诗强说愁 [4] 。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 [5] ,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6] !”

【题解】 在那时候当权派的投降政策之下,作者的抗敌雄心受尽了折磨。这首词表现了在这种折磨下的难以言说的心情。前段写年轻时候虽然满纸愁情,却没有实感。主要的意思在后段。真正的愁苦既是难以言传,也不便明说,只好扯到天气上去。

【注释】

[1] 《采桑子》:词调原题《丑奴儿》,就是《采桑子》的别名。

[2] 这句说:年轻时候没有尝到愁闷的真正滋味。

[3] 层楼:高楼。

[4] 强:硬要。这句说:做起诗来硬要写得满纸都是愁情。

[5] 还休:却又罢了。

[6] 这句说:却说道“好一个清凉的秋天!”

鹧鸪天

辛弃疾

着意寻春懒

[1] 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 [2] 。

山才好处行还倦 [3] ,诗末成时雨早催 [4] 。

携竹杖,更芒鞋 [5] 。朱朱粉粉野蒿 [6] 开。

谁家寒食归宁 [7] 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8] 。

【题解】 写的是作者罢官乡居,登山寻水、诗酒遣愁的闲散生活。作者本来是积极有为的,朝廷里腐败的当权者打击他,长期闲居,自然有他的苦闷。因而只能从村居生活中寻找乐趣,这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注释】

[1] 着意寻春:一心一意去游春。懒:兴致尽了。

[2] 何如:不妨。信步:随意散步。两三杯:喝几杯酒。

[3] 这句说:在山里才遇到好景致,已经觉得走累了。

[4] 这句说:一阵阵的雨意好像在催人把没有完成的诗篇做好似的。

[5] 更:换上。芒鞋:草鞋。

[6] 朱朱粉粉:红红白白。野蒿: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

[7] 寒食:节日,在清明前两天。归宁:妇女回娘家。

[8] 柔桑陌上:桑田里的小路。柔,嫩。这一行说:不知道是哪一家的姑娘趁着寒食节回娘家,有笑有说,穿过桑田走向这边来。

青玉案

元夕

[1]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2] ,更吹落、星如雨 [3] 。

宝马雕车香满路 [4] 。

凤箫声动 [5] ,玉壶光转 [6] ,一夜鱼龙舞 [7] 。

蛾儿雪柳黄金缕 [8] ,笑语盈盈暗香去 [9] 。

众里寻他千百度 [10] ,

蓦然 [11] 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2] 。

【题解】 这里写元宵佳节的满城花灯、满街游人、通宵歌舞的热闹景象。可是这只是衬托,作者的用意不在这方面,他欣赏、追求的,恰恰是一个不爱繁华、站在冷落的地方的美人。作者用“她”来比喻自己不肯随波逐流、趋炎附势的孤高性格。

【注释】

[1] 元夕:元宵,也叫做灯节。是在阴历正月十五日。

[2] 这句说:夜里满城花灯,好像是东风把千树万树鲜明照眼的花都吹开了。

[3] 如雨:形容多,又形容闪动。这句说:满天的焰火,又好像是东风把无数的星星纷纷吹落了下来。

[4] 宝马雕车:装饰华美的车马。这句说:有钱人家的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满街香喷喷。

[5] 凤箫:箫的美称。这句说:乐器吹奏起来了。

[6] 玉壶:指的是月亮。这句说:月亮在天空慢慢地向西移转。

[7] 鱼龙:古代一种百戏。这句说:鱼龙百戏,玩弄了个通宵。

[8] 蛾儿:就是闹蛾儿。雪柳:用丝绸或纸拈的柳条儿。黄金缕:用来形容鹅黄色的柳丝,这里指的大概是用金纸拈的柳条儿。(这些都是当时妇女元宵节插戴的妆饰品。)

[9] 笑语盈盈:充满欢乐的谈笑声。这一行说:看热闹的妇女们打扮得很漂亮,有说有笑地走了过去,留下一阵阵的幽香。

[10] 千百度:千百次。

[11] 蓦然:突然。

[12] 阑珊:稀落。这两行说:在人山人海里找了她千百遍都没有找到,一下子回头看,她正孤零零地站在灯火稀落的地方。

清平乐

村居

[1]

辛弃疾

茅檐 [2] 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 音相媚好 [3] ,白发谁家翁媪 [4] 。

大儿锄豆 [5] 溪东,中儿正织 [6] 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7] ,溪头卧剥莲蓬 [8] 。

【题解】 写的是勤俭朴素、温暖而有风趣的农村生活,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闲居农村时的情趣。全词只有短短几句,把农家环境和老老小小勤俭淳朴的劳动生活面貌都鲜明地写出来了。当然,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很尖锐的南宋,这样的“农家乐”是不能反映社会的真实本质的。

【注释】

[1] 村居:住在农村里。

[2] 茅檐:茅草屋。

[3] 吴音:南方话。作者当时住在江西东部的上饶。(这一带古代是吴国的领土。)相媚好:彼此融洽和好。

[4] 媪:老年妇人。这一行说:不知道是哪一家的老公公和老婆婆,头发都白了,醉醺醺的,说着软媚的南方话在互相打趣。

[5] 锄豆:给豆田除草。

[6] 织:编造。

[7] 无赖:顽皮。

[8] 这一行说:顶喜欢最小的孩子那付顽皮劲儿,躺在溪边只顾剥莲蓬吃。

破阵子

为陈同甫 赋壮词以寄

[1]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2] ,梦回吹角连营 [3] 。

八百里分麾下炙 [4] ,五十弦翻塞外声 [5] ,

沙场秋点兵 [6] 。

马作的卢 [7] 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8] 。

了却君王天下事 [9] ,赢得生前身后名 [10] 。

可怜白发生 [11] !

【题解】 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动侵扰南宋的战争,中原人民纷纷起义,举起抗金的旗帜。作者参加了山东农民以耿京为首的一支义军,大大地威胁着敌人的后方。后来耿京被叛徒出卖牺牲了,队伍也瓦解了。这首词回忆当年义军壮盛的军容和英勇的战斗,也透露出作者南归后雄心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

【注释】

[1] 陈同甫:陈亮字同甫。他坚决主张抗金,和辛弃疾是志同道合的词友。题目的意思:为了勉励陈同甫,写一首抒发壮怀的词寄给他。

[2] 挑灯看剑:把灯挑亮,抽出宝剑来细看。(用“看剑”来表示要杀敌立功的意愿。)

[3] 梦回:梦醒。角:古代军队里用来发号令的号角。这句说:一梦醒来,只听得各个营房里接连不断地响起了号角声。

[4] 八百里:即八百里駮,牛名。麾下:部下。炙:烤熟的肉。这句说:所有的官兵都分到烤牛肉的犒赏。一说:八百里指军队驻扎的范围。

[5] 五十弦:指的是多种合奏的乐器。翻:演奏。塞(s3i)外声:边地雄壮的歌曲。

[6] 沙场:战场。点兵:检阅军队。

[7] 作:像。的卢:性子猛烈的快马。

[8] 霹雳:响亮的雷声。这一行说:战马朝前奔驰,像的卢马跑得那么飞快;箭射出去,弓弦震动,发出霹雳般的响声。

[9] 了却:完成。这句说:替君王完成统一天下的大事业。

[10] 赢得:得到。这一行写作者的志愿。

[11] 这句说:可借现在自己已经老了!

西江月

夜行黄沙

[1] 道中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 [2] ,清风半夜鸣蝉 [3] 。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 [4] 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 [5] ,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 [6] 边,路转溪桥忽见 [7] 。

【题解】 这写的是农村里的夏夜,景色那么幽美!稻花的清香和一片蛙声,向行人报道着丰收的年景。后段写天外的疏星,山前的飘雨,以及溪回路转、茅店的忽然出现,都描绘得很灵活,反映出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和他对农村生活的爱好。

【注释】

[1] 黄沙:黄沙岭,在今江西省上饶市的西面。

[2] 别枝:斜出的树枝。这句说:月光刺激着枝头上的鹊儿,惊栖不定。

[3] 这句说:半夜里一阵阵凉爽的风吹着,知了也愉快地唱起歌儿来。

[4] 听取:听到。

[5] 天外:形容又高又远。

[6] 社林:围绕着土地庙的树林。

[7] 这一行说:走过小溪上的桥,拐个弯儿,树林边那一家熟悉的茅店,一下子就出现在眼前了。

鹧鸪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

[1] ,东邻蚕种已生些 [2] 。

平冈细草鸣黄犊 [3] ,斜日寒林点暮鸦 [4] 。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5] 。

城中桃李愁风雨 [6] ,春在溪头荠菜花 [7] 。

【题解】 这是歌颂农村里的春天。前段写陌上、平冈、寒林朴素的景色。后段说乡下有山可游,有酒可喝;溪头的荠菜花开了,那一片清淡的春光,胜过城里愁风愁雨的秾艳的桃李。

【注释】

[1] 陌:田野里的小路。这句说:野地里柔软的桑条上冒出了嫩芽。

[2] 这句说:东头邻居家里的蚕种已经孵化出一些小蚕来了。

[3] 黄犊:黄毛小牛。这句说:在平坦的小山坡上,黄毛小牛在那儿吃着嫩草,不时抬起头来“哞”地叫一声。

[4] 这句说:偏西了的太阳照在带几分寒意的树林上,投巢的乌鸦又点缀着寒林的景色。

[5] 青旗:卖酒的布招牌。这句说:这里也有挂起布招牌卖酒的小酒店。

[6] 愁风雨:害怕风吹雨打。

[7] 荠菜:春天开白花的一种野菜。这句说:白色的荠菜花开满了溪头,大好的春光就在这儿。

鹧鸪天

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

[1] ,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2] 。

壮岁旌旗拥万夫 [3] ,锦襜突骑渡江 初 [4] 。

燕 兵夜娖银胡 [5] ,汉 箭朝飞金仆姑 [6] 。

追 [7] 往事,叹今吾 [8] ,春风不染白髭须 [9] 。

却将万字平戎策 [10] ,换得东家种树书 [11] 。

【题解】 公元1162年,叛徒张安国和金人勾结,把山东起义军领袖耿京杀死。辛弃疾捉住了张安国,带领一部分人马突破金军的包围,回到南宋地区。这时候他只有二十三岁。词的前段就是对当年这一英勇斗争的回忆。后段写他为国家收复失地的愿望落了空。人是老了,英雄无用武之地,万字平戎策,只换得东家的农艺书,从中可以看出他沉痛失望的心情。

【注释】

[1] 慨然谈功名:感慨地谈起功名事业。

[2] 戏作:随便写下的。

[3] 旌旗:指的是军旗。拥:统带。夫:成年的男子。这句说:年轻的时候曾经率领上万的战士。

[4] 锦襜:锦绣的军装。突骑:冲锋陷阵的骑兵。这句说:当初渡过长江到南宋来时,跟我一道的都是穿锦衣的勇士。

[5] 燕兵:燕地(今河北省)的兵,指的是金兵。娖:准备。银胡䩮:银色的箭筒。

[6] 汉:汉朝,指的是宋朝。金仆姑:箭的名称。这两句写作者南渡时带领义军和金兵日夜激战的情形。

[7] 追:回想。

[8] 今吾:现在的我。

[9] 髭:嘴上边的胡子。这句说:自己老了,春风(它能够把草木染成青绿色)却不会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使我再年轻起来。

[10] 平戎策:这里指抗金的意见书。

[11] 东家:东边的邻居。这一行说:现在只好丢开长篇大论的抗战计划,来跟邻居人家学学栽花种树的玩艺儿了。

西江月

遣兴

[1]

辛弃疾

醉里且贪 [2] 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3] !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4] 。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5] ?”

只疑松动要来扶 [6] ,以手推松曰“去!”

【题解】 这首词写醉态、写狂态,写得很真切,很生动。词里说不愁,其实言外就是有愁。口头上说不相信古人的话,意思却是怪一切好主张、好办法如今都不能实行,对当时的黑暗政治表示不满。

【注释】

[1] 遣兴: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2] 贪:贪图。

[3] 这一行说:喝得醉醺醺的,只贪图高兴、快乐,哪里有闲工夫愁眉苦脸呢!

[4] 这一行说:我近来方才觉得,相信古人书本上的话,简直没有用处。

[5] 醉何如:醉到什么样子了。

[6] 这句说:醉眼朦胧看去,疑心松树要动手把自己扶起来。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 怀古

[1]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 处 [2] 。

舞榭歌台 [3] ,风流 [4] 总被、雨打风吹去 [5] 。

斜阳草树 [6] ,寻常巷陌 [7] ,人道寄奴 曾住 [8] 。

想当年、金戈铁马 [9] ,气吞万里如虎 [10] 。

元嘉 草草 [11] ,封狼居胥 [12] ,赢得仓皇北顾 [13] 。

四十三年 [14] ,望中犹记、烽火扬州 路 [15] 。

可堪 [16] 回首,佛狸祠 [17] 下,一片神鸦社鼓 [18] !

凭谁问:廉颇 [19] 老矣,尚能饭否 [20] ?

【题解】 辛弃疾六十六岁时做镇江(今属江苏省)知府(地方长官),这首词是这时写的。他歌颂孙权、刘裕能够抵抗北方的强敌,谴贵刘义隆北伐的失败,可以看出作者是要求做好一切准备来争取抗金的胜利的。但是四十多年来,战斗的火焰熄灭了,女真贵族在中原的统治加强了,南宋小朝廷却根本不重视有抗敌经验的老将,这些都使他感到苦闷和愤慨。词的风格抑郁低沉,反映出作者对国事无能为力、忧心如焚的情绪。词里用了不少典故,显得有些艰深难懂;可是,概括的内容和意义却是丰富的。

【注释】

[1]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北面、长江边的北固山上。怀古: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 觅:寻找。孙仲谋:孙权的字。孙权是三国时候(220—265)吴国的皇帝。京口曾是吴国的京城。这一行说:江山是永久存在的,像孙权那样的英雄人物却找不到了。

[3] 舞榭歌台:歌舞楼台。榭,台上的房屋。

[4] 风流:指的是繁华景象和英雄事迹的流风余韵。

[5] 这一行说:那时候的一切繁华景象和英雄事业,都受到风吹雨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了。

[6] 这句说:偏西了的太阳照在草木杂乱的荒凉地方。

[7] 寻常巷陌:普通人家住的街巷。

[8] 寄奴:南朝宋武帝刘裕(420—422年在位)的小名。他曾经统率大军北伐,和侵占中原地区的鲜卑族作战,取得辉煌胜利。这句说:人家说刘裕曾经在这里住过。(刘裕是在京口生长的。)

[9] 金戈:金属制成的武器。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这句是说兵强马壮、刀枪锋利。

[10] 万里:指广大中原地区。这一行说:回想那时候,刘裕的大军兵强马壮,威势就像猛虎一样,简直要把盘据中原的敌人生吞下去。

[11] 元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刘裕的儿子)的年号(424—453)。草草:马马虎虎。

[12] 封:在山上筑坛祭神。狼居胥:山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汉武帝时(公元前121年),大将霍去病打败了匈奴(古代北方的民族),一直追击到狼居胥山,在山上筑坛祭神,庆祝胜利。这里借来说刘义隆在公元450年派遣王玄谟统率军队北伐的事情。

[13] 赢得:落得。仓皇:手忙脚乱。北顾:宋文帝北伐失败后,曾登台北顾,写了“北顾涕交流”的诗句。这一行说:宋文帝好大喜功,草草用兵,落得个狼狈逃归的下场。(作者这番话是用来提醒当时的宰相韩侂胄:没有充分的准备不可以轻率北伐。)

[14] 四十三年:从作者渡江南来那一年(1162)算起,到写这首词的时候(1204),整整四十三年。

[15] 烽火:战火。扬州:今属江苏省。这一行说:四十三年了,现在瞭望长江北岸的扬州,还记得那时候遍地燃烧着战火。(这是指1161年金主完颜亮发动对南宋的战争,当时金兵曾经占领扬州一带地区。)

[16] 可堪:哪堪,哪里忍受得了。

[17] 佛狸祠:在今江苏省六合县东南面的瓜步山上。450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追击王玄谟的军队时,在那里建造的。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

[18] 神鸦:飞集在庙里吃剩余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神时打的鼓。这一行说:过去的事情真是不堪回想,现在庙里一片乌鸦争食和打鼓祭神的声音,香火竟是那么旺盛!(这是对南宋统治者长期不能收复中原表示不满。)

[19] 廉颇:战国时赵国的名将。因为被人陷害,跑到魏国去。后来,秦国攻打赵国,赵王派使者去探望他,是不是还能替赵国出力。他当着使者的面,吃了许多酒饭表示自己并不老。但因使者回去说了坏话,到底没有再用他。

[20] 这一行说:靠谁来问:老廉颇饭量还好吗?(作者用廉颇来自比,表示愿意替国家出力,只恨得不到朝廷的重视。)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 有怀

[1]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 [2] ?满眼风光北固楼 [3] 。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4] ,

不尽长江 滚滚流 [5] !

年少万兜鍪 [6] ,坐断东南战未休 [7] 。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8] 。

生子当如孙仲谋 [9] 。

【题解】 这和前面那首《永遇乐》(“千古江山”)是同一年在镇江写的怀古词。作者歌颂古代的英雄人物孙权能够守住东南,战胜强大的敌军,显然是讽刺南宋政府的不振作,同时也对国家的前途寄予殷切的希望。词的开头有些伤感,后段却是气概昂扬的。

【注释】

[1] 京口:今江苏省镇江市。北固亭:在镇江北面、长江边的北固山上。有怀:有感。

[2] 神州:一般用来指中国,这里指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被金朝占领的地区。

[3] 北固楼:就是北固亭。这一行说:抬起头来,只看见北固楼前一派风光,中原故国在哪儿呢?

[4] 悠悠:又长又远的样子。

[5] 滚滚:水波翻腾的样子。这两行说:从古以来,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朝代兴亡的事变,都像无穷无尽的江水一样流过去了。

[6] 年少:指三国时吴国的皇帝孙权,他十九岁便继承他的哥哥孙策统治江东。兜鍪:头盔。这里是士兵的代称。

[7] 坐断:占住。战未休:身经百战。这一行说:孙权年轻时候就做了大军的统帅,守住东南地带,打了许多胜仗。

[8] 这一行说:天下的英雄谁是孙权的敌手呢?只有曹操和刘备。

[9] 孙仲谋:孙权字仲谋。这句借用曹操夸奖孙权的话,讽刺南宋统治者的昏庸无能。

水调歌头

送章德茂 大卿使虏

[1]

陈亮

不见南师 [2] 久,漫说北群空 [3] 。

当场只手,毕竟还我万夫雄 [4] 。

自笑堂堂汉 使 [5] ,得似洋洋河 [6] 水,

依旧只流东 [7] !

且复穹庐 [8] 拜,会向槁街 逢 [9] 。

尧 之都,舜 之壤,禹 之封 [10] ,

于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 [11] 。

万里腥膻如许 [12] ,千古英灵安在 [13] ,

旁薄几时通 [14] ?

胡 [15] 运何须问,赫日自当中 [16] 。

【作者介绍】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南宋永康(今属浙江省)人。他坚决主张北伐,反对屈辱的和议。词风豪放有力,属辛弃疾一派。

【题解】 公元1184年,南宋派出章森(字德茂)到金朝去祝贺新年,这是南宋忍辱投降后的例行公事,作者对此很不满意。他借给章森送行的机会,写下这首词,表现了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对女真贵族的深仇大恨。他满怀信心,认为消灭敌人、恢复中原的时机必然会来到。

【注释】

[1] 德茂:章森的字。大卿:古代对高级官员的敬称。使虏:出使到金朝去。虏,是古代对敌人仇视的称呼。

[2] 南师:南宋的军队。

[3] 漫说:不要认为。北群空:马群中没有好马了。古代传说:伯乐认得马的好坏,他一走过冀(今河北省)北产马的地区,好马都被他挑选一空。这里用好马比方人才。这一行说:虽说好久没有见到南宋的军队北伐,可不要认为宋朝就没有人才、没有力量了。

[4] 只手:轻而易举的意思。这一行称赞章德茂能够独当一面,说:毕竟我们当中还是有杰出的英雄。

[5] 自笑:自我嘲解的意思。堂堂:威严的样子。汉使:指的是章德茂。

[6] 洋洋:水多的样子。河:黄河。

[7] 这两行说:可笑的是南宋的使节怎能像东流的河水那样,老是顺从地向金朝拜!

[8] 穹庐: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住的帐篷,这里指的是金朝廷。

[9] 槁街:汉朝时候京城里给藩国使者居住的一条街道。这一行说:姑且再朝拜金朝一次吧,将来总有一天,金人要派使者来朝见我们的。

[10] 这一行说:中原是我们祖先世代相传的领土。(尧、舜、禹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都、壤、封,都是疆土的意思。)

[11] 戎:指的是金朝。臣:称臣,作动词用。这一行说:在这里总该有一些人把投降敌人看作是耻辱的吧。

[12] 腥膻:吃羊肉的人的一种腥味。这里用来讥刺女真贵族统治者。如许:像这样。这句说:偌大的中原全给金人盘据着。

[13] 安在:在哪里。这句说:千百年来英雄们为国牺牲的精神哪里去了呢?

[14] 旁薄:即“磅礴”。指的是伟大的气概。通:伸张,发扬的意思。这句说:那种气概雄伟的民族优良传统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发扬呢?

[15] 胡:古代汉族人对北方民族的通称,这里指的是金人。

[16] 赫日:灿烂的太阳,这里比方南宋。这一行说:金朝的命运还有什么可问的,南宋的威势定会像中午的太阳那样光芒万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