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二章 各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 《易经》

《易》有三种:夏代的《易》名《连山》,以艮卦为首;商代的《易》名《归藏》,以坤卦为首;周代的《易》名《周易》,以乾卦为首。总名为三易。《连山》、《归藏》久已失传,今所存者为《周易》。

《周易》的“易”字含有三种意义:一为“简易”,二为“变易”,三为“不易”。“周”字亦有二种解说:一因重卦、系辞、作《十翼》者都为周人;一因其道“周普”,无所不备。或以《周易》的“周”,为别于“夏易”、“商易”而言,那是误会的话。

伏羲取则于鸟兽文章、《河图》、《洛书》以造八卦,为 (乾)、 (坤)、 (震)、 (巽)、 (坎)、 (离)、 (艮)、 (兑),本有图而无字。后人取二卦相重,成六十四卦。此重卦者为谁?王弼以为即伏羲自己;郑玄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禹;司马迁以为周文王。通常多从首末二说。

《易经》内容,可分为经、传二部。经的部分,又可分为二种:一为《卦辞》,一为《爻辞》。《卦辞》定全卦的意义;《爻辞》解释每一爻的意义,它的作者为谁?历来也不一其说。郑玄等以为都是文王所作;马融等则主《卦辞》为文王所作,《爻辞》为周公所作;皮锡瑞却以为都是孔子所作。通常多从第二说。

《易》传共有十篇,为《彖辞》上,《彖辞》下,《象辞》上,《象辞》下,《系辞》上,《系辞》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实只可分为七种。《彖辞》所以解释《卦辞》。《象辞》又分为《大象》、《小象》:《大象》所以解释全卦所从的象;《小象》所以解释每爻所从的象,亦即解释《爻辞》。《系辞》所以补充《彖辞》、《象辞》等的不足。《文言》是“文饰”之意,专解乾、坤二卦。《说卦》偏于说象,在陈说八卦的德业、变化及“法象之所为”。《序卦》说明六十四卦相承相生的次序。《杂卦》系杂举各卦的卦义,拿同的互相比类,拿不同的互相发明。这十篇相传称为《十翼》,为孔子所作。古文学派相信“十翼说”;今文学派则反对之。宋学派以为《系辞》、《文言》以下,都非孔子所作。

《易》学可以分为汉学及宋学二派。汉学在汉时又有今文、古文之分。今文学有四家,在西汉时都立于学官,为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东汉虞氏世传孟氏《易》,五传至虞翻,作书很多。古文学仅有费氏一家,西汉未立于学官,所以它的来源不可考。东汉时,陈元、郑众、马融、郑玄、荀爽等都习费氏《易》,为作《传》《注》。魏王弼以老、庄解《易》,亦用费氏本。古文学乃大盛。宋学大别为图书、义理二派。图书派附会古代所谓《河图》、《洛书》,起源于道士陈抟,撰《易龙图》一书。抟学又分为二支:一支由穆修五传至邵伯温,撰《易学辨惑》;一支由种放四传至刘牧,撰《易数钩隐图》。后来邵《易》盛行,刘《易》渐衰。历宋、元、明三代,这道士式的易学竟成为易学正统。义理派始于胡瑗,瑗作《易传》,专究性命道德之理。继起者有程颐及郭忠孝、项安世、杨万里、许衡等。到了清代,汉学复兴,不独图书派无立足余地,即义理派亦逐渐衰落。清代著名的易学家,最先有惠栋,继之者为张惠言;而焦循更异军特起,所有撰著,自成一家学说。

〔问题〕

(1)“易”有几种?

(2)“周易”二字作何解释?

(3)画八卦的是谁?

(4)重卦的是谁?

(5)《易经》的内容可分哪几个部分?

(6)《卦辞》何人所作?

(7)《爻辞》何人所作?

(8)《易传》共分哪几篇?作者为谁?

(9)易学的派别如何?

二 《书经》

《书经》本名《尚书》。为什么叫《尚书》?自来有三种说法:一为孔安国说,“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一为王肃说,“上所言,史所书,故曰《尚书》”;一为郑玄说,“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尚”字本含有尊重之意,故三说之中,当以郑玄说最为精审。

《尚书》在诸经中为最多问题的一书,它不但有今文、古文之分,又有真书、伪书之别。今文《尚书》凡二十九篇(其中《盘庚》、《泰誓》各分上、中、下三篇,《顾命》另分出《康王之诰》一篇,故亦可称为三十四篇),传自汉初伏生,西汉时立于学官,《古文尚书》亦称《逸书》,相传凡十六篇(其中《九共》分为九篇,故亦可称为二十四篇),据古文学家说,是汉武帝末鲁恭王坏孔子宅壁而得。孔安国拟献之朝廷,因巫蛊事发而罢。今原书已佚,仅存目录。伪古文《尚书》凡二十五篇,又有伪孔安国《尚书传》,均为东晋时豫章内史梅赜(或作梅颐)所献,曾立于学官。今本《尚书注疏》,就是以伪古文《尚书》二十五篇,加真今文《尚书》三十三篇(本三十四篇,去《泰誓》三篇,分《尧典》下半为《舜典》,分《皋陶谟》下半为《益稷》,故为三十三篇),共五十八篇,及伪孔安国《尚书传》为底本。

《尚书》和《诗经》一样,《诗经》有《诗序》,《尚书》亦有所谓《书序》。《书序》的作者,或以为孔子,或以为非是,聚讼纷纭,难以确定。

伪孔安国《传》分《尚书》为六体,即典、谟、训、诰、誓、命。孔颖达《疏》分为十例:一曰典,如《尧典》、《舜典》;二曰谟,如《大禹谟》、《皋陶谟》;三曰贡,如《禹贡》;四曰歌,如《五子之歌》;五曰誓,如《甘誓》、《泰誓》三篇、《汤誓》、《牧誓》、《费誓》、《秦誓》;六曰诰,如《仲虺之诰》、《汤诰》、《大诰》、《康诰》、《酒诰》、《召诰》、《洛诰》、《康王之诰》;七曰训,如《伊训》;八曰命,如《说命》三篇、《微子之命》、《蔡仲之命》、《顾命》、《毕命》、《冏命》、《文侯之命》;九曰征,如《胤征》;十曰范,如《洪范》。此外尚有许多篇,其名不符于以上十例的,都可以细详内容,按例附入。

《尚书》学派,大致可别为四:一为古文学;一为今文学;一为伪古文学;一为宋学。今文学传自伏生,后分三家,为欧阳氏、大夏侯氏、小夏侯氏。西汉时,都立于学官。晋永嘉之乱,三家《尚书》都亡佚。至清代辑佚学兴,今文学说始大略可考。古文学仅有孔安国一家。西汉末,刘歆崇奉古文,与今文博士争立学官。东汉时,古文学家尤多,著名者有贾逵、孔僖、周防、张楷等。马融、郑玄等虽间或杂糅今古文,但仍偏袒古文学。自东汉末至北朝,治《尚书》者都以郑注为宗,故仍不出古文学范围。及唐孔颖达作《尚书正义》,承认伪古文《尚书》及伪孔《传》,郑学乃亡。清代汉学复兴,以马、郑注为依归,于是古文学又大略可见。伪古文学所奉者为伪古文《尚书》及伪孔《传》。其作者为谁,或以为王肃,或以为皇甫谧,或以为即献书的人梅赜。晋代君臣信伪为真,遂立于学官。南朝郑、孔并立,伪《书》与伪《传》均未独占势力。及唐孔颖达作《正义》,以伪孔为宗,于是伪《书》与伪《传》遂成为标准经典。但经宋吴棫、朱熹,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相继攻击,它的“伪”号就此确定。至于宋学家的治《尚书》,无家数可举。仅朱熹门人蔡沈作《书集传》,祖述朱义,在元、明二代,群奉为《书》注正则。现在通行之《五经注本》,即为此《集传》本。

〔问题〕

(1)何谓“尚书”?

(2)《尚书》有哪几种?它的来源怎样?

(3)《书序》何人所作?

(4)何谓“六体”?何人所分?

(5)何谓“十例”?何人所分?

(6)尚书学可分哪几派?各派的历史怎样?

三 《诗经》

《诗经》在未尊为“经”之时,本名《诗三百篇》,亦单称为《诗》。“诗”字有三种意义:一为“承”,二为“志”,三为“持”。班固以为“诵其言谓之诗;咏其声谓之歌”。诗是怎样产生的呢?据《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古有采诗之官,王者赖以知风俗得失。周天子则五年一巡守,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相传诗原有三千余篇,经孔子删去重复,纠正纷乱,取其可施于礼义教化的,计自《周南》起,至《商颂》止,凡存三百另五篇。或以为古诗在孔子前已经采诗官编存三百篇,至孔子则仅加以整理修订罢了。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分为十五国风,为《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郐风》、《曹风》、《豳风》,计共一百六十篇;《雅》又分为《大雅》、《小雅》,计共一百零五篇;《颂》又分为《周颂》、《鲁颂》、《商颂》,计共四十篇;合共三百零五篇。《毛诗》则加《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为三百十一篇。但这加上的六篇,仅有篇名而无文辞,实不应计算在内。

凡研究《诗经》的人,都不可不知“六义”与“四始”。“六义”为“风”、“赋”、“比”、“兴”、“雅”“颂”。“风”、“雅”、“颂”为诗的体裁,“赋”、“比”、“兴”为作诗方法。“风”、“雅”、“颂”的区别,历来经学家不一其辞,比较重要的约有三说:一、以为由于诗篇内容的不同,“风”是关于个人的,“雅”是关于王政的,“颂”是关于神明的,可以《诗大序》为代表。二、以为由于作者身份的不同,“风”出于普通平民,“雅”出于朝廷士大夫,可以郑樵为代表。三、以为由于诗篇声调的不同,如“大雅”、“小雅”,非关王政之大小,在于音乐有别,可以惠周惕为代表。“赋”、“比”、“兴”的方法有何不同呢?朱熹以为:“赋”是“敷陈其事而直言之”;“比”是“以彼物比此物”;“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至于“四始”之说,尤为纷歧。最古的为《诗序》所说:“所谓‘四始’者:《关雎》之乱,以为《风》始;《鹿鸣》为《小雅》始;《文王》为《大雅》始;《清庙》为《颂》始。”又据王安石说:“《风》也,‘二雅’也,《颂》也,虽相因而成,而其序不相袭,故谓之‘四始’。”孔颖达以为“《风》、‘二雅’、《颂》四者,人君行之则为兴,废之则为衰,乃兴衰之始,故叫做‘四始’”。程大昌以为“孔子只言《雅》、《颂》、《周南》、《召南》,而未尝言及《国风》,故以《雅》、《颂》、‘二南’为‘四始’”。顾亭林以为“‘二南’非《风》,故以《南》、《风》、《雅》、《颂》为‘四始’”。“四始”亦称“四诗”。“四诗”的区别:《南》为曲终的合乐;《风》为仅可讽诵的徒歌;《雅》为朝廷所用的乐曲;《颂》为祭祀神明的舞歌。

现存的诗经为《毛诗》,有所谓《大序》和《小序》,列在各诗之前,说明诗中大意的,为《小序》;连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概论全书的为《大序》。《诗序》的作者为谁?到现在还没有定论。在异说纷歧中,较古而较有势力的凡五说:一、郑玄以为《大序》子夏作,《小序》子夏、毛公合作;二、王肃以为《诗序》全为子夏所作;三、范晔以为卫宏作;四、王安石以为诗人所自制;五、程颢以为《小序》是国史旧文,《大序》是孔子所作。

诗经学可分为三派,即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及宋学。今文学又分鲁、齐、韩三家,西汉时都立于学官。《鲁诗》溯源于荀卿,创始于鲁人申培,亡佚于西晋;《齐诗》创始于齐人辕固生,亡佚于魏代;《韩诗》创始于燕人韩婴,亡佚于南宋以后,今仅存《外传》。清代辑佚学及今文学兴起,于是今文诗学又成为学者讨究的对象。古文学仅有毛氏一家,相传创始于毛公。毛公自谓传自子夏,其著作有《毛诗故训传》。东汉著名学者,如郑众、贾逵、马融、郑玄,都治《毛诗》。郑玄为《毛诗》作笺,杂采今文三家诗说,盛行一时。及唐孔颖达作《毛诗正义》,引伸毛、郑二家的经说,就成为当时“诗经学”的权威。清代陈奂作《毛诗义疏》,去郑用毛,始恢复《诗》古文学本来面目。宋学则无家数可举。北宋欧阳修专诘毛、郑,苏辙攻击《毛诗》,南宋郑樵直斥《诗序》为村野妄人所作。此三人各有专作。朱熹受郑樵影响,作《诗集传》及《诗序辨说》。《集传》不独弃《序》不用,而且杂采毛、郑,间录三家,以己意为取舍。又以为《诗》三百五篇中,男女淫佚之诗凡二十四,一反从来“思无邪”的传统的经说。元、明学者都以之为依归,且一直风行到现代。

〔问题〕

(1)《诗经》本作何名?

(2)“诗”字作何解释?

(3)诗是怎样起源的?

(4)古代何故设采诗之官?

(5)孔子删诗的标准怎样?

(6)《诗经》的内容怎样?

(7)何谓六义?

(8)何谓四始?

(9)四诗和四始是一是二?

(10)四诗的分别怎样?

(11)《诗序》为何人所作?

(12)诗经学的派别怎样?

四 “三礼”

“三礼”为《周礼》、《仪礼》、《礼记》。“礼”字的解释,以郑玄为最精。他说:“‘礼’者,体也,履也;统之于心曰‘体’,践而行之曰‘履’。”

《周礼》本名《周官》,亦称《周官经》,后称《周官礼》,又尊为《礼经》。《周礼》之名,始于刘歆。贾公毅以为“以设位言之,谓之《周官》;以制作言之,谓之《周礼》”,其说亦未可尽信。

秦火以后,《周礼》几亦失传。汉武帝时,李氏得之于山岩崖壁,上于河间献王时已缺去《冬官》一篇。献王购千金赏求,不能得,乃取《考工记》补之,上之武帝。别一说以为与古文《尚书》等同时发现于孔壁。又一说以为与《逸礼》同为孔安国所献。此三说中,似第一说较为可信。

《周礼》的作者为谁?古文学家以为是周公,最初主张者为刘歆。今文学家不但以为非周公所作,甚至斥为即刘歆所伪造。宋学家或以为周公制定而未实行,或以为间有汉儒的窜改,更为没根据的臆说。

全书凡分六篇:《天官冢宰》第一,《地官司徒》第二,《春官宗伯》第三,《夏官司马》第四,《秋官司寇》第五,《冬官司空》第六;但《冬官》一篇早已亡佚,当时补以《考工记》,称为《冬官考工记》。书的内容,详于周朝的制度,而不及于教化;严于百官的职守,而阙述人主的本分。因此,或说它是“文王治歧之制”,或说它是“周公理财之书”,甚至或说它是“战国阴谋之术”,然都不足为信。

《仪礼》在古时单称曰《礼》,或称《士礼》,又名《古礼经》。它虽经秦火之后,然尚是《礼书》中较为完善的一部。汉代所传,因篇第先后不同而分的凡有三本:一为戴德本,后世称为大戴本。二为戴圣本,后世称为小戴本。三为刘向别录本,为郑玄所注,即现代的通行本。三本次第,清今文学家以为戴德本最佳。至于因经文不同而分的,有二本:一为汉儒高堂生所传,为今文本。二为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得,为古文本。郑玄所注,即参用今古文二本。

古文学家以为《仪礼》与《周礼》并为周公所作;今文学家则以为孔子所定。《仪礼》又有完缺问题,今古文学家的意见亦绝对相反。今文学家以为今本十七篇已包举一切的礼仪,故为完整的经典。古文学家主张《逸礼》三十九篇为可信,故以《仪礼》的十七篇为秦火的残烬。

今文学家为什么主张戴德本的篇第为最佳呢?因为他们根据《礼记·昏义》及《礼运》篇的话,以为“冠”、“昏”、“丧”、“祭”、“射”、“乡”、“朝”、“聘”八者为礼之经——“冠”以明成人,“昏”以合男女,“丧”以仁父子,“祭”以严鬼神,“乡饮”以合乡里,“燕射”以成宾主,“聘食”以睦邦交,“朝觐”以辨上下。一切人事,都可用此包括。而戴德本的篇第,恰与此相符合,故认为诸本中最佳之本。

《逸礼》三十九篇,今已佚失。它的来源,相传与古文《尚书》同时发现于孔壁;一说以为发现于鲁淹中。至于献书的人,或以为即孔安国,或作河间献王。因以上各说的互相差池,故今文学家否认《逸礼》的发现,而以为是古文学家伪造的谰言。

《礼记》的制作,出于孔氏的门人。古有一百三十一篇。汉代戴德传八十五篇,谓之《大戴礼记》;戴圣传四十九篇,谓之《小戴礼记》。《隋书·经籍志》以为戴圣删《大戴礼记》为四十六篇,谓之《小戴记》;汉末马融增益《月令》、《明堂》、《乐记》三篇,合四十九篇,始成今本的《礼记》。戴震则以为马融增益之说绝不可靠。实则二书均取之于百三十一篇,故篇目每多雷同,文字也各有详略。所不同者,一则列入经目,一则不得列入(宋人曾以《大戴记》列入“十四经”,但仅有其说而无事实表现),有幸与不幸之分罢了。

《礼记》是最初混淆今、古文学的书籍。虽编者戴圣本人的学统属于今文学,但就《礼记》各篇的性质加以考究,便大有问题。廖平以为《礼记》及《大戴礼》两书,有先师经说,亦有子史杂钞,最为驳杂。它采自今文学的,为今文学家言;采自古文学的,则为古文学家言。所取材料,大概可分三部:一部系说明《仪礼》;一部虽然说明《仪礼》,但所言仍为普通之礼;一部则完全与礼无关。

“三礼”的学派各不同:《周礼》为古文学,《仪礼》为今文学,《礼记》就学派说属于今文,就内容言则古、今文兼有。《礼》在汉代,显分为今古文二派。西汉初年,仅有今文学的《仪礼》,传自鲁高堂生。后分大戴、小戴、庆氏三家,当时都立于学官。但庆氏设立未久即废。西汉末,《周礼》因古文学派首创者刘歆的提倡,立于学官。其后马融、卫宏等都传是学。《礼记》的传授,本无学派可说。东汉末,马融曾传其学。郑玄受业于融,于注《仪礼》外兼注《周礼》与《礼记》,于是“三礼”之名始成立,而《礼记》亦始显于世。然郑注《仪礼》,兼参《逸礼》,于今、古文学的取舍颇不一致。晋初王肃为反郑学的健将,所作《三礼解》及《仪礼丧服传》都故意与郑立异。然而他混淆今、古文学的弊病更甚于郑玄。经南、北朝以至于隋,郑、王对峙,各有信徒。到了唐朝,贾公毅、孔颖达等疏“三礼”,专宗郑注,于是郑学有独尊之势。宋朱熹撰《仪礼经传通解》,欲混同《仪礼》、《周礼》诸书,作综合的研究。元陈澔作《礼记集说》,明人取之,郑注遂弃。清代汉学家以考据为主,《礼记》的研究遂不及《仪礼》、《周礼》之盛。所以并为梁启超列入《清十三经注疏》的《礼记训纂》(朱彬撰),也远不及《仪礼正义》(胡培翚撰)、《周礼正义》(孙诒让撰)的详密审慎。

〔问题〕

(1)“三礼”系指何书?“礼”字作何解释?

(2)《周礼》有何异名?它的意义若何?

(3)《周礼》的来源怎样?

(4)《周礼》的作者为谁?

(5)《周礼》的内容若何?

(6)《仪礼》有何异名?它有哪几种本子?

(7)《仪礼》的作者为谁?

(8)《仪礼》的内容怎样?

(9)《逸礼》的来源和各家对它的态度怎样?

(10)《礼记》出于何人?

(11)《礼记》有哪几种?

(12)《礼记》的内容怎样?

(13)“三礼”的学派如何?

五 《春秋》及“三传”

“春秋”本为古代记事史籍的通名。到孔子据鲁史而作《春秋》,于是始成为“经”的专名。为什么叫《春秋》呢?因为《春秋》是编年体,年有四时,不能遍举,故取“春”、“秋”以包“夏”、“冬”。为什么不用《夏冬》而用《春秋》呢?因为“春”为生物之始,“秋”为成物之终,始于“春”,终于“秋”,故曰《春秋》。此外尚有三种异说:一、以为含有刑赏之意,郑樵说:“取赏以春夏,刑以秋冬。”二、以为含有褒贬之意,亦郑樵说:“一褒一贬,若春若秋。”三、以为因成书时期的关系,徐彦说:“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作《春秋》,九月,书成。以其书春作秋成,故云《春秋》。”这三说都在解说专名,忘了“春秋”本来是通名,故历来经学家都不甚重视。

《春秋》为孔子据鲁史而作,古无异辞。然因专记孔子言行的《论语》无一语及于《春秋》,遂引起后人的怀疑。首言孔子作《春秋》者为孟子,故今人钱玄同即断为孟子的伪言。其书分年纪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七二二年),下止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四八一年),计凡十二公,为隐公、桓公、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哀公,二百四十二年。书中殊多阙文、阙义,不易研究,故王安石有“断烂朝报”之讥。

《春秋》的经文,在古代与《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各自别行,今则已无单行本。经文亦有今、古文的不同;《汉书·艺文志》有《春秋古经》十二篇,即《左氏传》所根据的古文经;又有《春秋经》十一卷,就是《公羊传》及《谷梁传》所根据的今文经。今文经为什么只有十一卷呢?何休说:“子未三年,无改于父之道。”闵公仅二年而薨,故附于庄公,于是只有十一公了。至于古文经与《左氏传》的并合,始于杜预;至今文经与《公羊》、《谷梁传》的并合,则已不知始于何人了。

《左传》的作者,相传为与孔子同时的左丘明。两汉今、古文学家均承认。但古文家以《左传》系本《春秋》而作;今文学家以为《左传》本名《左氏春秋》,与《春秋》无关。至以左氏与左丘明为二人,则始于唐之赵匡;宋郑樵更考定左氏为六国时楚人。它的来源也有三说:一、《汉书》以为汉代藏于秘府,为刘歆发现,故今文学家以今本《左传》为刘歆窜改《国语》伪造。二、许慎以为汉初张仓所献;但此说不见于西汉他书,恐亦难以凭信。三、王充以为发现于孔子宅壁中;段玉裁则以为恐非事实。

《公羊传》为解释《春秋》而作。其与《左传》最大的不同点,在《左传》以“史”为主,《公羊传》则以“义”为主。何休以为《公羊传》“多非常异义可怪之论”,有所谓五始、三科、九旨、七等、六辅、二类、七缺等等,而以“三科九旨”为最重要。所谓“三科九旨”之说有二:一、何休以为“新周,故宋,以《春秋》当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二科六旨’也”;“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天下远近大小若一”,“是‘三科九旨’也”。二、宋氏以为“三科者:一曰张三世,二曰存三统,三曰异内外。”“九旨者:一曰时,二曰月,三曰日,四曰王,五曰天王,六曰天子,七曰讥,八曰贬,九曰绝。”何说“九旨”即在“三科”之内,宋说则“九旨”另在“三科”之外。二说虽不同,但亦无甚冲突。此书来源,相传以为子夏传之公羊高,高四传至其玄孙寿,寿乃与齐人胡母子都著为文字,故《四库总目》即定为公羊寿撰。但按其内容,决非成于一人。盖古代经传,非积累而成,就是经过后人窜改,《公羊传》亦难逃此例。

《谷梁传》的体裁与《公羊传》相近,而与《左传》不同。它本来与《公羊传》同属于今文学,自近人崔适斥为亦是刘歆所伪造,所以供《左传》的驱除,乃亦入之古文学。相传谷梁子受经于子夏,为经作传,即成今本《谷梁传》。但谷梁子之名,或作喜,亦作嘉,又作赤、寘、俶、淑,孰真孰谬,很难决定。他的内容,亦似非出于一人之手。所以作者为谁,至今尚成问题。

“春秋学”亦分西汉今文学、东汉古文学及宋学三派。西汉初,《春秋》分为五家,为左氏、公羊、谷梁、邹氏、夹氏。后来“邹氏无师,夹氏有录无书”,故谨存其三。《左传》属于古文学,始发现者为刘歆,故今文学家诋为即歆所伪造。自歆以后,始有传授源流可寻。东汉末,郑玄初治《公羊》,后改治《左传》,以所注授服虔,学乃大行。三国时,公、谷学已渐衰微,治《左传》者益众。晋杜预好《左传》,成《春秋经传集解》,又撰《春秋释例》,至今为最通行之本。南北朝时,或宗杜《注》,或宗服《传》,互相排挤。至唐孔颖达疏《五经》,《左传》用杜注,于是贾、服《传》《注》遂亡。《公羊传》属于今文学,汉初始于胡毋生及董仲舒。传至严氏、颜氏二家,都立于学官,遂分二派。东汉时,何休专主《公羊》,力排《左》、《谷》,撰《公羊解诂》,流传至今。三国以后,逐渐衰落。唐徐彦撰《公羊传疏》,注取何休《解诂》,颇得汉学正传。清末康有为撰《大同书》,尤为引申《公羊》学的名著。《谷梁传》的学派谁属,已成疑问。相传始于汉初的申公。西汉时,朝廷曾集经师平《公》、《谷》异同,萧望之、刘向等都倾向《谷梁》,于是其学渐盛。东晋范宁集诸家旧说,成《谷梁集解》,流传至今。唐杨士勋《谷梁义疏》,即以集解为主。宋代的春秋学则以弃传谈经为特色。他们不是排斥“三传”,就是揉杂“三传”。其后胡安国撰《春秋传》,假经文以论时政,更不顾经传原意。明代以《胡传》列入《五经大全》,其书大行,至清乾隆时始废。

〔问题〕

(1)何谓“春秋”?

(2)《春秋》为何人所作?

(3)《春秋》的内容怎样?

(4)“春秋三传”的异同何在?

(5)《左传》的作者为谁?来源怎样?

(6)《公羊传》与《左传》有何不同?

(7)《公羊传》的内容怎样?作者为谁?

(8)《谷梁传》的体裁若何?何人所作?

(9)春秋学的派别如何?

六 《论语》

《论语》的名称,开始于孔子弟子撰集的时候。王充以为孔安国授鲁人扶卿,始名《论语》,其说不可信。但在两汉时代,或单称为《论》,或单称为《语》,或别称为《传》,或别称为《记》,或详称为《论语说》,颇不一其辞。汉以后,《论语》名称的使用始渐确定。

汉初的《论语》,计有三种:一为《鲁论》,鲁人所学,凡二十篇,就是现行《论语》所根据之本。二为《齐论》,齐人所学,凡二十二篇,多《问王》、《知道》二篇,即二十篇中的章句,也较《鲁论》为多。三为《古论》,得自孔壁,凡二十一篇,分《尧曰》下半篇为《从政》篇,篇次亦不与《齐论》、《鲁论》相同。

现行的《论语》凡二十篇,为《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泰伯》、《子罕》、《乡党》、《先进》、《颜渊》、《子路》、《宪问》、《卫灵公》、《季氏》、《阳货》、《微子》、《子张》及《尧曰》。《论语》的作者是谁呢?《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郑玄以为仲弓、子游、子夏等所撰;柳宗元以为曾子弟子所作;程颐以为曾子、有子的弟子所论撰;永亨以为出于闵氏。诸说自以《汉书》为最有理,但郑玄说亦未可厚非。

“论语学”在西汉时代已有今、古文的派别。《鲁论》、《齐论》属今文;《古论》属古文。传《鲁论》的有龚奋、夏侯建诸人;传《齐论》的有王吉、宋畸诸人;传《古论》的相传有孔安国,曾为撰《训解》。其后张禹混合《齐》、《鲁》,成为《张侯论》;马融亦为《古论》作注。汉末,郑玄以《张侯论》为本,参以《齐论》、《古论》而为之注,盛行于时。三国时,王肃撰《论语解》,故意与郑注立异。晋代王弼亦注《论语》;何晏诸人又杂采汉、魏经师八家之说,成《论语集解》,流传至今。北朝盛行郑学;南朝以何解为主。梁皇侃作《论语义疏》,国内久佚,近始由日本传入。宋儒邢昺撰《论语正义》,即根据皇《疏》,剪其枝蔓,传以义理,为汉、宋学转变期的作品。及南宋朱熹出,辑集宋儒十一家的学说,撰《论语集注》,又撰《或问》及《精义》,且把《集注》列为“四子书”之一,尤见盛行。清人撰注,以焦循《论语通释》及刘宝楠《论语正义》最为精审。

〔问题〕

(1)《论语》有何异名?

(2)《论语》的传本有哪几种?有何不同?

(3)《论语》的内容怎样?

(4)《论语》的作者为谁?

(5)“论语学”的派别怎样?

七 《孝经》

诸经中本来称为“经”的,只有《孝经》一书。为什么叫《孝经》呢?“孝”是“事亲之名”,“经”是“常行之典”。总括说起来,乃是示人以“事亲的常典”的书。在诸经中字数亦最少,据郑耕老的计算,全书只有一千九百零三字。

这本小小的经书,它的版本却有四种之多。一为今文本,凡十八篇,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即据此本。二为古文本,凡二十二篇,出于孔壁,在南朝梁时已亡佚。三为隋代后得的古文本,附有孔安国《传》,本为王肃伪作,由王劭送给刘炫,始显于世,故亦有人以为即刘炫伪作。今亦亡佚。四为清代后得的日本古文本及孔《传》,都诞妄不可据,现在尚存。

《孝经》的作者为谁?各家所言殊不一致,最要者有六说:一、以为孔子所作,班固、郑玄等主此说。二、以为曾参所作,司马迁有此说。三、以为曾子弟子所作,晁公武、王应麟主此说。四、以为曾子弟子子思作,冯椅有此说。五、以为七十子之徒所作,毛奇龄主此说。六、以为汉儒伪作,姚际恒主此说。此六说以一、二两说最有势力,但以第五说最为合理。

通行之《孝经》为今文本,凡分十八章,为《开宗明义章》、《天子章》、《诸侯章》、《卿大夫章》、《士章》、《庶人章》、《三才章》、《孝治章》、《圣治章》、《纪孝行章》、《五刑章》、《广要道章》、《广至德章》、《广扬名章》、《谏诤章》、《感应章》、《事君章》及《丧亲章》。古文《孝经》则为二十二章,《庶人章》分为二,《圣治章》分为三,又多《闺门》一章,文字异者亦有四百余。《孝经》全书所述,为自天子至庶人治亲的孝道,故历来学者均视为人生必读之书。

“孝经学”亦分汉学与宋学二派,汉学亦有今文与古文之分。《孝经》的传注,最早的为魏文侯《孝经传》。西汉时,传今文的有长孙氏、江翁、后苍、翼奉、张禹五家。传古文的仅为孔安国。东汉时,有郑注《今文孝经》出现,或云郑玄注,或云非是。南北朝时,以之列入学官。《古文孝经》有马融为之注,至梁而亡。隋王孝逸得《伪古文孝经》孔《传》,由王邵示刘炫,炫为撰《孝经述义》。其后《今文孝经》经唐玄宗二度为之注,并诏元行冲撰《疏》。宋邢昺《孝经注疏》即以行冲《疏》为蓝本,今列为《十三注疏》之一。《伪古文孝经》孔《传》因而渐亡。宋儒治《孝经》,多改窜经文,重分章节。朱熹信《古文孝经》,撰有《孝经刊误》,分为经一章、传十四章,删改旧文二百二十三字。元吴澄则信《今文孝经》,撰《孝经章句》,仿朱熹方法,分为经一章、传十二章。清乾隆间,汪翼沧得日本《古文孝经》孔《传》本,流行国内,学者多以为伪中之伪,不之重视。

〔问题〕

(1)何谓“孝经”?

(2)《孝经》有哪几种版本?

(3)《孝经》的作者为谁?

(4)《孝经》的内容怎样?

(5)《孝经》学的派别如何?

八 《大学》与《中庸》

《大学》本为《礼记》第四十一篇,专说古时候大学中教人的次第,或以为记古人“博学”之道,由是可以达于“为政”之意。自河南程氏认为孔氏的遗书;宋儒朱熹又把它与《论语》、《孟子》、《中庸》三书别立为“四子书”,于是就特别为人尊崇。

《大学》的作者为谁?已不能确知。相传传自曾子,故有人以为即曾子作。依朱熹章句,全书分为:《总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修身齐家》、《齐家治国》、《治国平天下》八章。《总纲》以“明德”、“亲民”、“止善”三端为之纲,以下分条解释它的细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一贯之以“诚”字。

《中庸》本为《礼记》第三十一篇,自程颐、朱熹二儒以《大学》与本篇同为吾人修养道学的根要,于是把它们从《礼记》中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同列为“四子书”。为什么叫做“中庸”呢?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固很精确,就是“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亦属至当不移。

《中庸》本是孔门传授心法的书,出自子思,故后人即指为子思作。依朱熹章句,全书可分三十三章,为《天命》、《君子中庸》、《中庸其至》、《道之不行》、《道其不行》、《大知》、《予知》、《囘之为人》、《中庸不可能》、《问强》、《索隐》、《费隐》、《道不远人》、《素位》、《行远》、《鬼神》、《大孝》、《无忧》、《达孝》、《问政》、《自诚明》、《尽性》、《致曲》、《前知》、《自成》、《无息》、《大哉》、《自用》、《三重》、《祖述》、《至圣》、《经纶》及《衣锦》。前半部发明“中”字之义居多;后半部发明“诚”字之义居多。有许多言辞,大都和《大学》互相发明;故前儒以为《大学》是《中庸》的门户,而《中庸》是《大学》的阃奥。

《大学》、《中庸》二书,古代虽偶亦单行,但因都是《礼记》的一篇,故无学派可说。

〔问题〕

(1)何谓“大学”?

(2)《大学》本为何书的一篇?

(3)何人把《大学》列为“四子书”之一?

(4)《大学》的作者为谁?

(5)《大学》的内容若何?

(6)何谓“中庸”?

(7)《中庸》本为何书的一篇?

(8)何人把《中庸》列入“四子书”?

(9)《中庸》的作者为谁?

(10)《中庸》的内容怎样?

(11)《大学》和《中庸》何以无学派可说?

九 附——小学

“小学”本是指与“大学”对称的小学校。因为古代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于是遂名六书为小学,即现代所称的文字学。自《汉书·艺文志》附小学于六艺之后,后人遂视“小学”为经学的附庸。《隋志》增以金石刻文,《唐志》增以书法、书品,已非初旨。及朱熹作《小学》以配《大学》,《郡斋读书附志》以《弟子职》、《蒙求》之类列入“小学”,于是成为小学教科书的共名了。

汉律:“太史试学童能讽、籀、书九千字以上,乃得为史。”“讽”为“讽诵其音”,“籀”为“籀绎其义”,“书”为“书写其形”,三者都明白,才能谓之真正识字。所以小学可分为三部研究,即《说文》学、音韵学与训诂学。《说文》学的研究对象为文字的“形”,音韵学的研究对象为文字的“音”,而训诂学的研究对象则为文字的“义”。

吾国在未有文字之前,替代言语用的符号,已有庖牺氏的“画卦”与神农氏的“结绳”。后来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始造文字。文与字的分别,据最初的意义,则“依类象形谓之文,形声相益谓之字”。又,独体为文,合体为字。至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亦名籀书。秦时李斯等就大篆改省而作小篆;始皇复命程邈作隶书,以便徒隶之用,于是文字日趋简易。秦代文字共有八体,为大篆、小篆、隶书、刻符、虫书、摹印、署书及殳书。其后新莽复改定为六体,为古文、奇字、篆书、佐书、缪篆及鸟虫书。草书起于秦末,至西汉史游作《急就篇》,功用愈著。八分书始于东汉王次仲;行书始于东汉刘德升。汉、魏以来,八分书逐渐变换,遂成现在的真书。

字形起原于庖牺氏的画卦,至神农氏的结绳更具模型。及仓颉造字,字体日繁,遂有所谓“六书”。何谓“六书”?《说文解字》序说:“一曰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六书”排列的次序和名称,各有不同,除上述《说文解字》所载外,《汉书·艺文志》作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及假借;郑众《周官注》作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及谐声。《说文解字》以“六书”释文字,重在解形,故研字形者必读《说文》,因称字形之学为《说文》学。《说文》注本的佳者,有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王筠的《说文句读》及《释例》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及近代甲骨文字发现,字形之学更另辟一新的研究对象。

音韵学的研究对象为音、声、韵。古代“六书”中已有“形声”,故另外无专门的字音之学。及魏李登作《声类》,始判清浊,分宫商,以五声命字。晋吕静仿之为《韵集》。齐周颙作《四声切韵》、梁沈约作《四声谱》,于是又有四声的确定。隋陆法言等撰《切韵》、唐孙愐本之而作《唐韵》,合四声区为二百六部,今其书皆不传。宋陈彭年等因《切韵》而专修《广韵》。后有丁度《集韵》及戚纶等定《礼部韵略》,为宋时程试功令。平水刘渊取而并之为一百七部,是为“平水韵”。元阴时夫撰《韵府群玉》,又本平水韵而删为一百六部,即近世通行的《诗韵》。以上为今音之学。自今音行而古音晦,始有所谓古音之学。宋吴棫创叶音之说,遂作《韵谱》。明杨慎本之而作《古音略例》等五书,陈第作《毛诗古音考》及《屈宋音古义》,于是古音复有门径可寻。此后如顾炎武作《音学五书》、江水作《古韵标准》、戴震作《声类》、段玉裁作《六书音韵表》、章炳麟作《成均图》,并为发明古音学的要籍。此外又有等韵学。古代有“反语”,反一音为二字。“反”又称为“切”,因名“反切”。其后乃别一音化二为“反”,二音合一为“切”。反切的上一字,必与所切的音同纽,名曰“双声”;反切的下一字,必与所切的音同韵,名曰“叠韵”。当反切初行,尚无所谓韵目。及《切韵》出,始有“东”、“冬”、“钟”、“江”等目。唐末沙门守温依梵音,创三十六字,为见、溪、群、疑、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日、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晓、匣、影、喻,为声母。宋人乃取韵书上的字,依此三十六字母的次序排列成图,如司马光的《切韵指掌图》,是谓等韵之学。迨国音学兴,声韵学上又多了一个讨论的问题了。

训诂学重在解释字义,以《尔雅》为先导。《尔雅》十九篇,不出一人之手。陆德明以《释诂》一篇为周公作,其余或言为孔子、子夏、叔孙通、梁文等所增益。邵晋涵谓为孔子门人所作,以释六艺之言,说最近古。大抵其书出于春秋、战国之际,会通方言,训诂名物,至切时用。后人以其足以诂经,故列为十三经之一。晋郭璞为之《注》、宋邢昺为之《疏》,及清郝懿行作《义疏》、邵晋涵作《正义》,尤臻赅博。《尔雅》后有《方言》,旧传扬雄所作,洪迈疑为伪托。其书详于邦国、名物、言语的异同,多为训诂家所资借。清戴震为之作《疏证》、钱绎为之作《笺疏》。稍后有刘熙《释名》,由音以求义。及魏,有张揖的《广雅》,清王念孙为作《疏证》。宋有陆佃作《埤雅》、罗愿作《尔雅翼》。明朱谋 的《骈雅》,则取古书文句典奥者,联二字为一词,骈异文为同义,足为掞藻之助。至若杭世骏作《续方言》,补《方言》的遗漏,章太炎作《新方言》,尤多创通之义。

〔问题〕

(1)何谓“小学”?

(2)“小学”的内容怎样?

(3)中国古代替代言语的符号有哪几种?

(4)造字始于何人?

(5)“文”和“字”有何区别?

(6)大篆为谁所作?

(7)小篆的作者为谁?

(8)隶书何人所作?

(9)何谓八体?

(10)何谓六体?

(11)草书始于何时?

(12)行书何人所作?

(13)八分书的作者为谁?

(14)何谓六书?

(15)音韵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6)音韵学始于何人?

(17)何谓平水韵?

(18)现代通行的诗韵系根据何书?

(19)何谓古音学?

(20)何谓反切?

(21)何谓双声叠韵?

(22)首创字母的是谁?

(23)何谓等韵学?

(24)《尔雅》何人所作?内容若何?

(25)《方言》的作者为谁?内容若何?

(26)《释名》的作者为谁?内容若何?

(27)《骈雅》的作者为谁?内容若何?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