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纪传上
纪传体的史,自《隋书·经籍志》称为正史,与编年体的古史并立,历代以来,相因不废。但刘知幾却并举纪传、编年为正史。晁公武以为:“‘编年’、‘纪传’,各有所长,未易以优劣论,……而人皆以‘纪传’便于披阅,独行于世,号为‘正史’”。殊属不当。章学诚亦云:“‘编年’之书,出于《春秋》,本‘正史’也;乃班、马之学盛,而史志著录,皆不以‘编年’为‘正史’,……于义实为不安。”所以本书沿用“纪传”旧称,而不取“正史”名目。
在唐代以前,最通行的纪传体史,为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三种,其次为陈寿的《三国志》,就是所谓“四史”。自唐以后,史目递见增加,遂有所谓“十史”、“十三史”、“十七史”、“十八史”、“二十一史”、“二十二史”、“二十三史”及“二十四史”等许多名目。唐代初年,以《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及《隋书》为“十史”。唐代中叶,复加《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史,称为“十三史”。到了宋代,补入《南史》、《北史》二书;又改刘昫的《唐书》为《新唐书》,改薛居正的《旧五代史》为《新五代史》,成为“十七史”。元代则加《宋史》,为“十八史”。明人更加入《辽》、《金》、《元》三史,成为“二十一史”。清代复加入《明史》,称为“二十二史”。乾隆时,下诏令增刘昫的《唐书》为“二十三史”。其后更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薛居正的《五代史》,与《五代史记》并存,是为“二十四史”。自是以后,正史遂永定为纪传体史之专名,而正史的名目,亦为这二十四部纪传体史所专有了。
这二十四部史书虽同为纪传体,然有一大不同之处,就是《史记》为通史体裁,《汉书》以下二十三史为断代史体。而且《史记》为纪传体的创始者,其他诸史虽例目有异,总不能超越《史记》的范围。《史记》用本纪以序帝王,用世家以记侯国,用十表以系时事,用八书以详制度,用列传以志人物。其他诸史,帝王称纪,人士称传,可称都是一样。《晋书》改称世家为载记,《宋史》仍称世家,《辽史》则称外纪;他史均无此目。表则《后汉书》、《三国志》、《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及《五代史》都没有;《五代史记》易称为年谱。诸史大都皆有志,惟名称不一,《史记》本称书,《五代史记》另立考,其余诸史皆称志,没有的仅有《三国志》、《南史》、《北史》三书。
《史记》的作者为司马迁。他字子长,龙门人,是太史公司马谈的儿子。《史记》,相传是他继承父志而作。他曾循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然后吐而为书,故文章疏宕有奇气。他又因白李陵之冤而遭腐刑,下蚕室,于狱中完成此书,故书中多慨愤意气之语。全书的内容,他在《自序》里说:“略推三代,录秦、汉,上记轩辕,下至于兹,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礼乐损益,律数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变通,作八书。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弼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扶义俶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但其中十篇,《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相传有录无书,在元帝、成帝时,褚少孙为之补入。刘知幾则以为十篇有缺佚而非全亡,褚少孙仅为之补缀成稿,其中仍多司马迁手笔。注者颇多,以宋裴骃的《集解》、唐司马贞的《索隐》、张守节的《正义》为最著。宋刻并三家为一本,尤见通行。
《汉书》为东汉时元武司马班固,续其父彪之志而作。固字孟坚,九岁能为文,长而博贯载籍。明帝以为郎,典校秘书。窦宪征匈奴兵败,固为中护军,被累入狱,瘐死。《汉书》凡一百卷,中含十二本纪,八年表,十志及七十列传。起于高祖之世,终于王莽之诛,以二百三十九年之事,纳于八十余万字之中。相传固著《汉书》,即瘐死,致此书颇见散乱。章帝时,下诏令固妹昭就东观中校辑,续成其书。所以《汉书》中八表及《天文志》几篇,都是班昭所补。是书为断代史的第一部,郑樵斥为浮华剽窃,而刘知幾又誉为精练赅密;价值高下,殊难断定。今本作一百二十卷,因其中有若干篇析为子卷,如《五行志》分为五卷,其他或分上下二卷,或分上中下三卷的缘故。唐颜师古为之注,清王先谦更为之补注,最通行于世。
《后汉书》的作者,为南朝宋宣城太守范晔。他字蔚宗,能文善书,晓音律。初为尚书郎,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作《后汉书》。累迁太子左卫将军,益不满,卒与孔熙先谋反被诛。《后汉书》系删取刘珍《东观记》及谢承、薛莹、司马彪、刘义、华峤、谢沉、袁山诸家的《后汉书》而成。其书仅有十帝纪、八十列传,凡九十卷。以较前史,缺年表及书志两种。今本作一百二十卷,也因其中有若干篇分为子卷之故。唐高宗时,令章怀太子贤与刘讷言、格希元作注,现在的通行本即为此本。
《三国志》的作者为晋人陈寿。他字承祚,少好学,师事谯周。仕蜀为观阁令史;入晋,除著作郎,巴西中正。所著《三国志》以魏为正统,颇为后代迂阔的儒家所讥。其书凡六十五卷:《魏志》三十卷,分四纪,二十六列传;《蜀志》十五卷,为十五列传;《吴志》二十卷,为二十列传。书中无年表与书志,与《后汉书》同。到了南北朝时,宋文帝嫌其太略,便命国子博士裴松之为之补注。松之乃博采众说,分入各传中,所引的书,多至五十余种。其有讹谬乖违的地方,则出己意以辨正它。材料的丰富,竟超过原书几倍之多。
〔问题〕
(1)何谓正史?
(2)正史目递进的情形怎样?
(3)《史记》与《汉书》有何不同?
(4)正史的体裁都仿何书?
(5)正史的体制若何?
(6)《史记》的作者为谁?内容若何?
(7)《汉书》的作者为谁?内容若何?
(8)《后汉书》的作者为谁?内容若何?
(9)《三国志》的作者为谁?内容若何?
二 纪传中
《晋书》的作者,在唐以前,有何法盛等十八家。唐太宗以为都不完善,遂于贞观中下诏命房乔与褚遂良、许敬宗等再加撰次。诸人乃据臧荣绪的旧书,加以增损。其后,又命李淳风、李义府、李延年等十三人,分掌各种著述;敬播等四人,考正类例。参预其事的共二十一人。是为史书众修的开始。全书有帝纪十,志二十,列传七十及载记三十,凡一百三十卷。总计西晋共四帝,凡五十四年;东晋共十一帝,凡一百〇二年。又以胡、羯、氐、羌、鲜卑等五族,割据中原,分为五凉、四燕、三秦、二赵与夏、蜀等十六国。它的体例,较前史少年表而多载记一门。今通行本附有唐何超《音义》。
《宋书》为梁文学家沈约所撰。南齐武帝永明元年,约奉诏修撰此书,至次年二月,全书告成。此书的材料,均取徐爰旧作。惟徐作起于晋义熙之初,迄于宋武帝大明之末;永光以后至亡国时十余年中之事,都为沈约所补。全书有本纪十,志三十,列传六十,凡一百卷。据《梁书·沈约传》,则当有表,但今本中没有,想已散佚。
《南齐书》的作者为梁人萧子显。原书《梁史》及《南史·萧子显本传》均称有六十卷,今仅存五十九卷,为纪八,志十一,列传四十。北宋时刻本尚载有《进书表》,今本亦佚去。又,今本《文学传》无叙,《州郡志》及《桂阳王传》均有阙文,实非完善之本。
《梁书》共五十六卷,凡分本纪六,列传五十。唐贞观三年,姚思廉奉诏与魏徵同撰。《史通》则谓“姚察有志撰勒,施功未周;其子思廉,凭其旧稿,加以新录,述为《梁书》五十六卷”。故今本二十六卷之后,均题有“陈吏部尚书姚察”字样。《梁书》前此已有沈约、周兴嗣、鲍行、谢炅等相承撰录,但均佚亡于梁亡之际。思廉撰此书,历时在七载以上,用力可称勤且笃了。
《陈书》的作者,亦为姚思廉。在姚书以前,有顾野王、傅縡、陆琼均作《陈书》。姚察就诸书加以删改,未成而死。思廉时为著作郎,适奉诏撰《梁》、《陈》二史,于是依据他父亲的旧稿,复加入新材料,始告成功。全书共三十六卷,计本纪六,列传三十。其二三两卷后,亦题“陈吏部尚书姚察”字样,知为察的原稿。其余大概都出于思廉之手。
《魏书》为北齐时尚书右仆射魏收所撰。全书原有本纪十二,志十,列传九十二,凡一百十四卷。至宋时,其中有二十九篇,亡佚不全。今本分为一百三十卷,为宋人刘恕、范祖禹等所校定。在魏收以前,魏史官崔浩、邓渊、高允等已作编年书,但都不传。其后李彪、崔光、邢峦、崔鸿、王遵业续有所作。收奉诏修《魏书》,乃博访百家的《谱状》,搜采朝野间的遗闻轶事,故包举甚广。但此书党齐毁魏,论述颇多不平,向有“秽史”之目。
《北齐书》为唐太子通事舍人李百药所撰,凡本纪八,列传四十二,共五十卷。百药父德林,在北齐的时候,尝著述纪传。及唐太宗下诏令群臣分修诸史,百药乃续父志,辑成此书。书的体制,略仿范晔的《后汉书》,如卷后《论赞》,句极整齐,与范书很相像。但此书自北宋以后,日见散佚。现在的通行本,其缺失已经后人取《北史》补足,不是李书之旧了。
《周书》为唐国子祭酒令狐德棻所撰。唐太宗贞观中,分修《梁》、《陈》、《齐》、《周》、《隋》五史,其议即发自德棻。德棻却专领《周书》,与岑文本、崔仁师、陈叔达、唐俭诸人同修。全书共五十卷,凡本纪八,列传四十二。北宋时尚有全本。今本多残阙,亦已经后人取《北史》补缀。
《隋书》亦为唐代官修史的一种。唐贞观三年,下诏命魏徵等修《隋史》,历七年,成本纪、列传凡五十五卷。至其书志,则由长孙无忌续撰。《史通》则称:“撰纪传者,为颜师古、孔颖达,撰志者,为于志宁、李淳风、韦安仁、李延寿、令狐德棻。”此外尚有许敬宗同修纪传,敬播同修志之说。书中亦间有题“褚遂良撰”的。可见参修是书的人很多。全书共八十五卷,凡本纪五,列传五十,志三十。其中经籍一志,在目录学上有极大的权威。
《南史》与《北史》,均为唐崇文馆学士李延寿所撰。《南史》共八十卷,分本纪十,列传七十;自刘宋起,尽陈代为止,凡一百七十年。《北史》共一百卷,分本纪十二,列传八十八;自北魏起,尽隋代为止,凡二百四十二年。二书《南史》先成,尝纠正于令狐德棻;其有乖误缺失之处,都经德棻的改定。然作者心力,似专致于《北史》;故《南史》多因仍四史旧文,而《北史》则叙事详密,首尾典赡。
〔问题〕
(1)《晋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2)《宋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3)《南齐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4)《梁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5)《陈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6)《魏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7)《北齐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8)《周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9)《隋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10)《南史》与《北史》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三 纪传下
《唐书》为五代后晋时刘昫、张昭远等奉勅所撰。全书凡二百卷,计帝纪二十,志三十,列传一百五十,约一百九十万言。自宋欧阳修等撰《新唐书》,此书便废而不用。然其本流传人间,历世不绝。或因欲别于《新唐书》,故称为《旧唐书》,实则不通之至。至清乾隆时,始取以与《新唐书》并列于二十四史中,成为正史之一。《唐书》之作,实始于令狐德棻。他撰有武德、贞观两朝的《国史》八十卷。至吴兢撰《唐史》,则自开国至开元,凡一百十卷。其后韦述又就吴作笔削,成一百十二卷。自后史官于休烈、令狐峘等加以增辑,成《唐书》一百三十卷。刘昫所作,即用此书为蓝本。
《新唐书》为北宋时欧阳修、宋祁等奉勅所撰,而监修的人为曾公亮。书中列传,皆题祁名。本纪、表志,皆题修名。《宰相世系表》的作者,《宋史》以为吕夏卿,今亦题修名。与《旧唐书》的不同处,在于“事增于前,文省于旧”。全书凡二百二十五卷,计本纪十,志五十,表十五,列传一百五十;约一百七十万言。
《五代史》为北宋时薛居正奉勅所撰。全书凡一百五十卷,计本纪六十一,志十二,列传七十七,无年表。当时共与其事的,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等;而居正实为监修。自欧阳修《五代史记》出,学者乃不专治此书。及金章宗下诏只准用《五代史记》,此书遂见废弃。历元、明至清,书渐湮没,乾隆时,令诸臣就《永乐大典》各韵中辑出,为之排纂,尚得十之八九;又考核宋人书中所引,加以摘录,遂得依照原本卷数,勒成一编。今本称《旧五代史》,盖欲别于欧阳修《五代史记》称《新五代史》的缘故。
《新五代史》是《五代史记》的异名,为北宋时欧阳修所私撰。修在世时,珍藏于家;及修死,始诏取其书,付国子监刻印。书的体制,和他史微有不同。全书凡七十四卷,计有本纪十二,家人传八,梁臣传三,唐臣传五,晋、汉、周臣传各一,死节、死事、一行传各一,唐六臣传一,义儿、伶官、宦官传各一,杂传十九,司天考二,职方考一,世家十;又十国年谱一,四夷录三。今通行本有注,为徐无党所作。
《宋史》为元代中书右丞相脱脱,亦称托克托等所撰。全书共四百九十六卷,为本纪四十七卷,志一百六十二卷,表三十二卷,列传、世家二百五十五卷。实际执笔者为欧阳圭齐、虞集、揭傒斯诸人;而脱脱、阿鲁图等仅为总裁监修。是书为自来诸史中篇幅最巨之作,然行文浅薄,叙事繁猥,与他史相比,真有霄壤的分别。
《辽史》的撰人亦为脱脱。全书凡一百十五卷,计本纪三十卷,志三十一卷,表八卷,列传四十六卷;末又附国语解一卷,合之共一百十六卷。辽时书禁甚严,国人著述如流入邻境,竟至死罪,故一经亡国,典章便澌灭无遗。当时所据,只有耶律俨及陈大任二家的书;且草草成功于一年之中,无暇旁搜博采,以致很多疏略。所附国语解体例殊善,惜多讹舛。自清乾隆时与《金》、《元》二史的国语解均重为改译,于是始不失其真。
《金史》亦称脱脱撰。全书凡一百三十五卷,计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末附金国语解一卷,乃清乾隆时所补。是卷多取材于刘祁的《归潜志》及元好问的《壬辰杂志》,故在同称为脱脱撰的三史中,号为最良。
《元史》为明初翰林学士亚中大夫宋濂等所撰。全书凡二百十卷,计本纪四十七卷,志五十三卷,表六卷,列传九十七卷。明洪武二年,得《元十三朝实录》一稿,便下诏修《元史》,以宋濂及王袆为总裁。自二月开局,八月而书成。但尚缺顺帝一朝,乃命欧阳佑等往北平采集遗事。明年二月,重开史局,阅六月而全书告成。书出后,即纷纷窃议;太祖更命解缙改修,竟未成功。
《明史》为清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等奉勅所撰。全书凡三百三十二卷,计本纪二十四卷,志七十五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又附目录四卷,共三百三十六卷。清康熙十七年,用“博学宏词”诸臣,分别纂修《明史》,以张玉书、叶方蔼二人总裁其事。继又以汤斌、徐乾学、王鸿绪、陈廷敬、张英等诸人,先后为总裁官。当时纂修者,都是博学能文、论古有识之士。其后张玉书任撰志书和年表,陈廷敬任撰本纪,王鸿绪任撰列传。康熙五十三年,鸿绪的列传稿成,但他人的稿均未成就。鸿绪又加纂辑,至雍正元年始脱稿,表上之。雍正复命张廷玉为总裁,就鸿绪的原本,选词臣再加订正。直至乾隆初年,始得正式进呈。综计前后,历时六十年之久,才告成功。所以《明史》在二十四史中以完善见称,并不是偶然的事。
二十四史非成于一人,亦非成于一时,故体例殊多不同。其中志、表二类,或有或无,尤不一律。后人就其所缺,为之补作,这种成就亦很可观。较为著名的有宋钱文子《补汉兵志》五卷;熊方《补后汉书年表》十卷;清钱大昭《后汉书补表》八卷;侯康《补后汉书艺文志》四卷,《补三国艺文志》四卷;洪齮孙《三国职官表》三卷,《补梁疆域志》四卷;洪亮吉《三国疆域志》二卷,《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钱仪吉《补晋兵志》一卷;丁国钧《补晋书艺文志》四卷;郝懿行《补宋书刑法志》一卷,《食货志》一卷;周嘉猷《南北史表》六卷;倪璠《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不分卷;钱大昕《元史氏族表》三卷,《补元史艺文志》四卷。诸书或刊入丛书,或刊入作者全集,湖北官书局虽有《史学丛书》之刻,但所收不很完善。如有人能择精去芜,都为一集,附刊于二十四史正本之后,那更于学者有益了。
〔问题〕
(1)《唐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2)《新唐书》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3)《五代史》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4)《五代史记》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5)《宋史》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6)《辽史》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7)《金史》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8)《元史》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9)《明史》著作的经过和它的内容怎样?
(10)增补二十四史所缺志、表的书有哪几种?
四 编年
编年与纪传的分别,焦竑以为“‘编年’者,以事系年,详一国之治体,盖本左氏。‘纪传’者,以人系事,详一人之事迹,盖本史迁”。编年又称古史,盖欲别于纪传的又称为正史。但刘知幾以为编年、纪传都是正史,其说甚正;且古史的名称,亦太广泛,故本书用编年的名字,而不称为古史。
编年为最古的史体,初时的文句大抵极简,如晋人从汲冢所得的《竹书纪年》,可为其代表。书为战国时魏史官所记,起自夏禹,惜原书今复散佚,不能看到它的真相。现存最古的编年史,当推《春秋》。《春秋》乃孔子依据鲁史而作,古代史官所用的体裁怎样,可以从此书中窥见一斑。书中文句极其简短,每条最长不过四十余字,最短仅一字;每条纪事,又不相联属,故梁启超称为“账簿式的旧编年体”。
较有组织而内容丰富的新编年体,前人以为起于《左传》。但《左传》的原有组织是否如今传之本,已成为国学上一个重要的问题。在此问题未解决前,吾们不能遽加论定。梁启超则以为起于陆贾《楚汉春秋》,而深惜其书的不传;殊不知《楚汉春秋》乃《新语》的别名,与《晏子春秋》等的以“春秋”题名同义,并非纪述楚、汉间事的编年史。所以新编年体的第一部书,实始于荀悦的《汉纪》。
同为编年体,还可分为历代的编年和一代的编年二体;前者属于通史,后者为断代史之流;前者始于《竹书纪年》,后者即始于《汉纪》,而以《春秋》为其滥觞。
《竹书纪年》原有十三篇,晋太康二年,盗发汲郡魏安釐王冢,得竹简书数十车,《纪年》即在其中。武帝诏付秘书校缀次第,写以今文,始传于世。书中所记,最骇人听闻的,如夏启杀伯益、太甲杀伊尹、文丁杀季历等;又言夏的年祚,较殷为长。凡此种种,均与儒家旧说不相容,故其书历经删削,到宋代仅剩残余。今本乃宋以后人窜补,愈失其真。清朱右曾别辑《汲冢纪年存真》二卷,今人王国维因之,更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一卷,稍复本来面目。然所辑仅四百二十八条,较之原书,不知还佚去多少呢!
除了《纪年》外,历代的“编年”史,当以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为最先,且又最著。此书系续《左传》,上起战国,下终五代,千三百六十二年间大事,按年纪载,一气衔接,凡二百九十四卷。光于治平四年奉诏作书,元丰七年奏上,凡历十九年而后毕。其采用的书,正史之外,杂史多至三百二十二种。其残橐在洛阳的尚盈两屋,故非掇拾残剩者可比。参修的人,又皆为通儒硕学,如汉以前及汉属刘攽,三国至南北朝属刘恕,唐及五代属范祖禹,都能尽其所长。光门人刘安世尝为撰《音义》十卷,今已佚。南宋时注者纷纷,颇多乖谬。元胡三省汇合众注,订伪补漏,为作《音注》,历三十年,稿经三失,始告成功。他又将司马光自著的《资治通鉴考异》三十卷,散入各本文之下。《考异》之作,本在参考各书同异,说明去取的原意,以祛后人的疑惑;其书本为单行,自后遂合为一。三省又著《释文辨误》十二卷,以正史炤《通鉴释文》之误,附刊于全书之后。清人陈景云作《胡注举正》十卷,今存一卷,参订《音注》谬误,尤多是正。《通鉴》有《目录》三十卷,《释例》一卷,都为司马光自撰。相传光晚年患原书浩大难读,著《通鉴举要历》八十卷,又作《通鉴节文》六十卷,现已不传。光又有《稽古录》二十卷,所纪上起伏羲,下至英宗治平之末,较《通鉴》为完备,最便于初学的检阅。
同时有刘恕作《通鉴外纪》十卷,计《包羲以来纪》一卷,《夏纪》、《商纪》共一卷,《周纪》八卷;终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与《资治通鉴》相接。又有《目录》五卷,亦全仿《通鉴目录》的例。司马光为之作序。南宋朱熹就《资治通鉴》稍加点窜,作《通鉴纲目》五十九卷,窃比孔子的作《春秋》,其书不逮光作远甚。金履祥又病刘恕《外纪》失之好奇,乃作《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明人陈桱复补《前编》之遗,兼续光书,叙辽宋史事,作《通鉴续编》二十四卷。此外续光书的,有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叙北宋一祖八宗事迹。刘时举更续焘书作《续宋编年资治通鉴》十五卷,起高宗,讫宁宗嘉定十七年。明薛应旗作《宋元资治通鉴》一百五十七卷,清徐乾学作《资治通鉴后编》一百八十四卷,毕沅作《续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卷,都是直接上续光书。但毕沅书最为完备,所以最为通行,而其他二书皆废。
《春秋》虽记鲁国的史事,然原书系经而非史,故言一代的编年的开始,当推《汉纪》。汉献帝以《汉书》繁博难读,诏荀悦为之删订,悦乃撰《汉纪》三十卷。他自述云:“列其年月,比其时事。撮要举凡,存其大体,以副本书。”又称:“省约易习,无仿本书。”他的动机,本在于节钞旧书。但结构既新,遂成为创作。是书出后,学者称便,自后仿作的遂很多。著名的有张璠及袁宏的《后汉纪》各三十卷,孙盛的《魏氏春秋》二十卷,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四十七卷,干宝的《晋纪》二十三卷,徐广的《晋纪》四十五卷,裴子野的《宋略》二十卷,吴均的《齐春秋》三十卷,何之元的《梁典》三十卷等。然除袁宏《后汉纪》外,皆不传于世。清陈鹤有《明纪》六十卷,亦为一代的编年,今尚流传。
〔问题〕
(1)编年和纪传的分别怎样?
(2)古代的编年体怎样?
(3)新编年体始于何人?
(4)编年体可分哪几种?
(5)《竹书纪年》的来历和内容怎样?
(6)《资治通鉴》的内容和著作的经过怎样?
(7)司马光的著作除《资治通鉴》外尚有何书?
(8)后人续《通鉴》的著作有哪几种?
(9)荀悦作《汉纪》的动机怎样?
(10)和《汉纪》同性质的一代编年史有哪几种?
五 纪事本末
纪事本末与纪传、编年的不同,在于纪传以人为主,编年以时为主,而纪事本末则以事为主。纪事本末的创始人为宋袁枢。关萃祥谓“学者欲求一事之本末,原始而要终,则‘编年’者患其前后隔越,‘纪传’者患其彼此错陈。……袁氏枢有见于此,乃作《通鉴纪事本末》,揭‘事’为题,类叙而条分,首尾详备,巨细无遗”。但考袁枢本意,不过欲省翻检之劳,为自己研究谋一方便,故钞《通鉴》,以事为起讫,将千三百六十余年之书,约之为二百三十九事。不意书成而成为一新体。梁启超以为“善钞者可以成创作。荀悦《汉纪》而后,又见之于宋袁枢之《通鉴纪事本末》”。其言甚确。
《通鉴纪事本末》凡四十二卷,作者袁枢,为宋之建安人。枢依司马光《资治通鉴》,区别门目,以类排纂;每事各详起讫,自为标题;每篇各编年月,自为首尾;始于三家分晋,终于周世宗的征淮南。宋孝宗见而嘉叹,以赐东宫及江上诸帅。但全书所述,仅限于政事,关于社会其他部分的事项,尚付阙如。因为作者本以钞《通鉴》为主,所述不容出《通鉴》以外,故亦无怪其然。
与袁枢同时,有章冲作《春秋左传事类始末》五卷,成书之期,仅迟于《通鉴纪事本末》九年。冲乃叶梦得的女婿,梦得深研《春秋》,故冲亦颇用心于《左传》。他乃取诸国事迹,排比年月,各以类从,使节目相承,首尾完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因其成书“在枢书之后九年”,以为“殆踵枢之义例而作”。不知确否。
较后,有杨仲良的《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李焘所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帙繁重,仲良乃另为分门别类,编成此书。每类之中,仍以编年纪事。计太祖七卷,太宗七卷,真宗十四卷,仁宗二十四卷,英宗四卷,神宗三十四卷,哲宗二十六卷,徽宗二十八卷,钦宗六卷:共一百五十卷。每朝各有事目,目中复有子目,北宋百七十年中政制的沿革兴废,粲然具备。且李焘原书,今本已佚去徽钦二朝,赖此得以考见他的大概。仲良此作,宋、元、明三代的史志及诸家目录,均不见著录,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亦未见。阮元得抄本进呈,为作《提要》,始显于世。
《宋史纪事本末》二十六卷,乃明人陈邦瞻所作。起初有礼部侍郎冯琦,欲仿《通鉴纪事本末》的例,论次宋代事迹,分类排纂,以续袁枢的书,未成而没。御史刘曰梧得他的遗稿,因命邦瞻增订成书。全书十之三为琦原作,十之七为邦瞻所增,自太祖代周,至文、谢的死,分一百九目。书中纪事,兼及辽、金,故《四库书目》以为:“当称《宋辽金三史纪事》,方于体例无乖。”
邦瞻又著《元史纪事本末》,凡四卷,列目二十有七。其中《律令之定》一条,为臧懋修所增。是书根据,不出《元史》与《续纲目》二书;又于元、明间事,以为应入《明史》,故远不及《宋史纪事本末》的赅博。
《明史纪事本末》为清人谷应泰所撰,凡八十卷,每卷一目。此书成时,《明史》尚未刊定,故取材多从野史。相传张岱尝辑明一代遗事,作《石匮藏书》;应泰撰此书,乃以五百金购求其稿,岱慨然应允。应泰此书,如与取材仅囿于正史的他书相较,实有天壤之别。
高士奇因章冲的《左传事类始末》,加以推广,作《左传纪事本末》五十四卷。凡周四卷,鲁十一卷,齐七卷,晋十一卷,宋三卷,卫四卷,郑四卷,楚四卷,吴三卷,秦二卷,列国一卷,分目各如其卷数。章冲书以十二公为记,此书则以国为记,故编法略异。他所定编书的例,有补遗、考异、辨误、考证、发明五条,可见他不是专盲从原书,而曾加以一番精审的研究的。
《三藩纪事本末》四卷,为清康熙时杨陆荣所撰。是书首纪福王、唐王、桂王始末及四镇、二案,马阮之奸;次纪顺治初平浙、平闽、平粤、平江右事迹及鲁王、益王之乱,饶州死难诸人,金声桓之乱及清兵南征,何腾蛟、瞿式耜之死,孙可望、李延龄之变;次为桂王入缅,蜀乱、闽乱及杂乱。在他的凡例里,自称“搜罗未广,颇有疏漏”,颇有自知之明。
此外以纪事本末为书名的,尚有张鉴的《西夏纪事本末》三十六卷,李有棠的《辽史纪事本末》四十卷,《金史纪事本末》五十二卷。此三书,与《通鉴纪事本末》、《宋史纪事本末》、《元史纪事本末》、《明史纪事本末》、《左传纪事本末》及《三藩纪事本末》合称《九种纪事本末》,颇行于世。
此外尚有不名为“纪事本”,而其书在纪事本末一类书中占有极高的位置的,为马骕的《绎史》。此书纂录开辟至秦末的事,首为世系图、年表,不入卷数,次太古十卷,次三代二十卷,春秋七十卷,战国五十卷,别录十卷,凡一百六十卷。每事各立标题,详其始末。其事迹皆引古籍,先后排比;相类的事,别随文附注;或有异同讹舛,则为疏通辨证。故与他书排纂年月,镕铸成篇者,迥不相同。其别录十卷,为《天官》、《律吕通考》、《月令》、《洪范五行传》、《地理志》、《诗谱》、《食货志》、《考工记》、《名物训诂》及《古今人表》。前九篇亦荟萃诸书之文而成,惟《古今人表》则全依《汉书》。这十篇,相当于纪传体史的表志。总之,此书搜罗繁富,语必有征,事必赅实,在同类书中,可算是“白眉”了。
〔问题〕
(1)纪事本末和纪传、编年有何不同?
(2)纪事本末体创于何书?内容怎样?
(3)《左传事类始末》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4)《续通鉴纪事本末》的著作有哪几种?内容怎样?
(5)《宋史纪事本末》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6)《元史纪事本末》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7)《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8)《左传纪事本末》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9)《三藩纪事本末》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10)《九种纪事本末》是指哪几种书?
(11)《绎史》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六 政书
政书一目,《隋书·经籍志》分为“旧事”、“仪注”、“刑法”三类,后代的多数目录学家都依据它。旧事或称故事,亦作典故;仪注或作礼法;刑法亦作政刑,亦称法令,仅名称上略有不同。清代编《四库全书》,始据钱溥《秘阁书目》,合并为政书一门。张之洞《书目答问》就袭用他,成为四种重要史体之一。
政书专纪文物制度,系导源于纪传体的《书志》一门。然纪传体大都为断代史,故所叙《书志》,如欲追叙来源于前代,则有犯体制;不叙则又源委不明,往往捉襟见肘,不能尽善尽美。于是令人感到有统括史志,别成专书的必要。唐人杜佑的《通典》,便是应这要求的第一部创作。
《通典》凡二百卷,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及边防八门,每门又各分子目。门目的次序的先后,据他的《自序》说:“既富而教,故先食货;行教化在设官,任官在审才,审才在精选举,故选举、职官次焉;人才得而治以理,乃兴礼乐,故次礼次乐;教化堕则用刑罚,故次兵次刑;设州郡分领,故次州郡;而终之以边防。”是很有意义的。所载上始黄、虞,讫于唐之天宝;肃、代以后,或有沿革,亦附载注中。此书虽名为杜佑创作,实在也有蓝本。在他之先有刘秩这个人,尝仿《周官》体制,摭拾百家旧籍,分门排比,作《政典》三十五卷。佑以为犹未详备,因补其所缺,增益新目,遂另成这部巨著。此书虽以创作推尊,然疏漏实多,而体制亦不如宋人郑樵《通志》的可取。
《通志》亦二百卷,它的体裁,和《通典》不同,为通史体。梁武帝尝勅吴均等续《史记》作《通史》六百二十卷,上自汉代的太初,下终齐代,其书不久即散佚。郑樵继为此书,凡成帝纪十八卷,皇后列传二卷,年谱四卷,略五十一卷,列传百二十五卷。其中纪、传二体,大抵删录诸史,稍有移掇,为例不纯;年谱仿《史记》诸表的例,惟间以大封拜、大政事错杂其中,亦繁漏无定;后人谓其“终是向司马迁圈中讨生活,松柏之下,其草不植”。评骘颇确。但作者平生精力所在,全在书中二十略。二十略之目,为《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及《草木昆虫》。其中《氏族》、《六书》、《七音》、《都邑》及《草木昆虫》五略,都为旧史书志所无。凡读《通志》的人,都注意它的二十略而不及其他,故《书目答问》也把它列入政书一门,现代学者也都以政书看视它。二十略明代已有单刻本,可见古今人的眼光大致相近。
《文献通考》为元人马端临所撰。全书凡三百四十八卷,计《田赋考》七卷,《钱币考》二卷,《户口考》二卷,《职役考》二卷,《征榷考》六卷,《市籴考》二卷,《土贡考》一卷,《国用考》五卷,《选举考》十二卷,《学校考》七卷,《职官考》二十一卷,《郊社考》二十三卷,《宗庙考》十五卷,《王礼考》二十二卷,《乐考》二十一卷,《兵考》十三卷,《刑考》十二卷,《经籍考》七十六卷,《帝系考》十卷,《封建考》十八卷,《象纬考》十七卷,《物异考》二十卷,《舆地考》九卷及《四裔考》二十五卷。此书以杜佑的《通典》做蓝本,所以《田赋》等十九考,皆依《通典》而重加离析;惟经籍、帝系、封建、象纬、物异五考,则广《通典》所未及。章学诚评它“无别识,无通裁”,正因他不是创作的原故。然其体制虽不及《通典》的简严,而详瞻则远过于《通典》;所以它得与《通典》、《通志》并列为“三通”,到现在仍相沿不废。
《通典》在“三通”中成书较前,故宋人已有续作。《宋史·艺文志》有宋白《续通典》二十卷,系咸平中奉诏所作;起唐至德初,止周显德末,凡二百余年。其书今已亡佚。乾隆时,勅诸臣撰续《续通典》一百四十四卷,起唐肃宗至德元年,终明崇祯末年;又勅撰《皇朝通典》一百卷,体制均依杜佑原书。同时又勅撰《续通志》五百二十七卷,亦止于明末,其中列传一门,较郑樵原书,略有订增;《皇朝通志》二百卷,省纪、传、年谱不作,仅为二十略,为纯粹的政书。
《文献通考》的续作,先有明人王圻的《续文献通考》二百五十四卷,其书今犹存。清高宗以其“体例糅杂,颠舛丛生”,敕命群臣重撰,书成而王圻书几废。敕撰的《续文献通考》凡二百五十二卷,分门一依马端临原书,间取王圻所作,然所存不及十一。同时又敕撰《皇朝文献通考》二百六十六卷,分门初亦依马氏原目,嗣增群庙、群祀二门,故为二十六目。这二书与马端临原作合称“三通考”。
上述“三通”、“续三通”及“皇朝三通”,总称为“九通”。研究的人或嫌其卷帙过繁,互多重复,乃有《三通考详节》、《文献通考节要》、《九通通》、《二十四史九通政典类要》等节本行世;但删节适当的可称没有。
“九通”之外,如各代《会要》、《会典》等书,亦为政书要籍。但“九通”各方面皆叙到,而《会要》仅专属一面,所以“九通”行,而其他诸书都可废了。
〔问题〕
(1)政书的来源和内容怎样?
(2)《通典》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3)《通志》为何种体裁?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4)《文献通考》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5)何谓“三通”?
(6)《通典》有哪几种续书?
(7)《通志》有哪几种续书?
(8)《文献通考》有哪几种续书?
(9)何谓“九通”?
(10)“九通”外还有何种重要政书?
七 附——史评
史评一门,自来目录家所著录,都包含二种性质绝不相同的书籍:一种是批评史事的,一种是批评史书的。批评史事的,专对于历史上发生的事迹作评论,像《左传》的“君子曰”、《史记》的“太史公曰”以下文字即属此类。后来各纪传体史、编年体史皆沿用不废。也有著为专篇的,像贾谊《过秦论》、陆机《辨亡论》之类。宋、明以来,文人专尚空谈,于是又有史论专书,像吕祖谦的《东莱博议》、张溥的《历代史论》、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及《宋论》一类书籍出世。然均属论辩文的一体,与史学无关。至于批评史书的一类,不独为研究历史的基础书籍,而且也为谈史学的人所不可废。本文所述,即专主这一类。
梁启超尝说过:“自有史学以来二千年间,得三人焉:在唐则刘知幾,其学说在《史通》;在宋则郑樵,其学说在《通志总叙》及《艺文略》、《校雠略》、《图谱略》;在清则章学诚,其学说在《文史通义》。”至于近代,有梁启超的《中国历史研究法》、顾颉刚的《古史辨》、何炳松的《通史新义》,对于史学尤有崭新的供献。
《史通》凡二十卷,计《内篇》十卷,三十九篇;《外篇》十卷,十三篇。《内篇》中《体统》、《纰缪》、《弛张》三篇,今已有目无书;但考《唐书》本传,已称知幾著《史通》四十九篇,可见三篇的佚失,远在修《唐书》之前。作者刘知幾,本名子元,官秘书监时,与萧至忠、宗楚客等争论史事不合,故发愤著此书。书中《内篇》皆论史家体例,辨别是非;《外篇》则述史籍源流,及杂评古人得失。他自述他作《史通》的宗旨道:“《史通》之为书也,盖伤当时载笔之士,其义不纯;思欲辨其指归,殚其体统。其书虽以史为主,而余波所及,上穷王道,下掞人伦。……盖谈经者恶闻服、杜之嗤,论史者憎言马、班之失;而此书多讥往哲,喜述前非,获罪于时,固其宜矣。”他对于作史主张,有与众人不同者六点:一、史贵直书;二、应用当代方言;三、叙事尚简;四、可以无表;五、天文、艺文可以不志;六、篇幅不必命題;七、文人不宜作史;八、烦省不必拘泥。此种见解,颇与现代新史学家主张相近。其书有清人浦起龙为作《通释》,颇多臆改;纪昀删繁去复,成《削繁》四卷,流行颇广。
《通志》凡二百卷,内容已见前述。它的自述道:“凡著书者虽采前人之书,必自成一家之言。……臣今总天下之大学术而条其纲目,名之曰《略》。凡二十略,百代之宪章,学者之能事,尽于此矣。其五略,汉、唐诸儒所得而闻,其十五略,汉、唐诸儒所不得而闻也。”又云,“夫学术造诣,本乎心识,如人入海,一入一深。臣之二十略,皆臣自有所得,不用旧史之文。”他的自负颇不浅。章学诚评《通志》,谓“例有余而质不足以副”。可谓知言。
《文史通义》凡八卷,计《内篇》五卷,六十一篇;《外篇》三卷,亦六十一篇。附《校雠通义》三卷,九篇。作者章学诚,在书中自述他作书的旨趣说:“郑樵有史识而未有史学,曾巩具史学而不具史法,刘知幾得史法而不得史意,此予《文史通义》所为作也。”又云:“拙撰《文史通义》,中间议论开辟,实有不得已而发挥,为千古史学开其榛芜。然恐惊世骇俗,为不知己者诟厉。”又说:“吾于史学,自信发凡起例,多为后世开山。而人乃拟吾于刘知幾;不知刘言史法,吾言史意;刘议馆局纂修,吾议一家著述。”学诚以为“六经皆史”,史外无文,故名其所作为《文史通义》;他的偏见,正与古文家主张“文以载道”相同。然学诚生于二家之后,于学术大原,自有一种融会贯通的特别见地,故所论多与近代西方史学家言相暗合。胡适为作《章实斋年谱》,多所推崇;姚名达复为之增订,于他的学术更多发挥。
梁启超所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本是他拟作的《中国文化史》的第一卷,分为《史之意义及其范围》、《过去之中国史学界》、《史之改造》、《说史料》、《史料之搜集与鉴别》及《史迹之论次》六章。书中多新颖卓特的见解,而尤在肯以他自己治史的方法传人。顾颉刚的《古史辨》,现在已出至第四册,内容多为主张或讨论关于古史的文章。他的学术思想,来源于清崔述的《考信录》,故于辨别古代史事真伪,独有所见。至何炳松的《通史新义》,更融会古今中外史学家说于一炉,于通史之学,尤特别有所贡献。
此外如清人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钱大昕的《廿二史考异》、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书,似专为考证纪传诸史而作,实则与史评同属一类。惟彼等专门指定某种史籍发论,史评则泛论诸史短长而别抒己见,等于现代所谓史学概论,这就是他们不同的所在了。
〔问题〕
(1)史评可分几种?
(2)批评史事的有哪些著作?
(3)批评史书的有哪几种名作?
(4)《史通》的作者为谁?作书的动机及内容怎样?
(5)《史通》对于作史的主张若何?
(6)《通志》作者怎样的自负?
(7)《文史通义》的作者为谁?作书的旨趣怎样?
(8)《中国历史研究法》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9)《古史辨》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10)《通史新义》的作者为谁?内容怎样?
(11)专考证纪传诸史的有哪几部著作?与史评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