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抒情散文 > 诗词中的重阳节

诗词中的重阳节

作者: 未知 时间: 2024-04-27 阅读: 43 次

李姗姗

秋天已经过去大半,又到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望远,喝酒赏菊花的重阳,自古至今牵动了多少文人墨客满怀的诗情,或吟咏,或怅惘,或感怀,重阳节,被人们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据说,陶渊明辞官赋《归去来兮辞》之后,躬耕自资,南亩薄收,常苦无酒。根据《宋书·陶潜传》记载,江州刺史王弘欲与之结交,却百计而不能够。九月九日,重阳佳节应时而至,篱边菊花开得金灿灿,奈无酒何?渊明独坐花丛良久,不觉采菊盈把,抬头忽见一白衣由远及近,原来是王弘遣吏送酒。率真的诗人也不客气了,即便就酌,大醉而归。这便是唐代诗人在重阳之日,几乎都会想起的美丽典故——“白衣送酒”。虽然,陶渊明未曾壮志得酬,却也因此更为文人所爱,“壮志未酬,风骨犹存”。也许从这个典故开始,重阳节在诗人笔下,就承载了不一样的情感。

说起重阳节的诗词,最有名的要数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了。十七岁的王维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在重阳节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以致于一发不可收拾。“每逢佳节倍思亲”,在外越是孤独,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就越强烈。

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也是重阳节的知名之作。重阳节,薄雾浓云,诗人只能孤独地待在室内思念丈夫,真是百无聊赖,日渐消瘦。相传李清照将此词寄给赵明诚后,惹得丈夫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阕,与妻子的词杂乱放在一起,让友人评判。友人品读良久,单挑出这首《醉花阴》,又单挑出“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作为最经典之词和句。闺中少妇的愁绪,在李清照的笔下信手拈来,撩拨着人们的心弦。

“飘零万里若为家,一夜西风吹鬓华。只有新诗题甲子,更无故旧对黄花。”文天祥的诗歌《重阳》写尽了国破家亡,漂泊零落之苦。写此诗时诗人被元朝囚禁,处于人生的晚境。这个重阳节他更是远离家乡,两鬓斑白,没有自由。很多亲人和朋友都在战乱中离世,赏菊登高再也没有机会了。诗人的爱国愁绪跃然纸上,但即使想抒发,此时只能用甲子纪年来写一首诗歌,因为宋朝灭亡没有年号了。

重阳诗词里,多数都是表达诗人的愁思,当然也有例外,最大气磅礴的重阳诗词,是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最让人敬佩的是,写出如此鲜明爽朗、气度恢弘的词句,当时主席的处境却并不怎么顺利: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落选,他的游击战术被冠以“流寇主义”,身染疟疾,缺乏科学的医治……但在他的词中,却品读不到任何的挫败和失落,而是寄情于这战场的黄花,恢弘的秋光,为我们展现了一代伟人的气度和胸襟。

惆怅的人,过的是悲伤的重阳节。他们的心底是“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欲将沉醉换悲凉。清歌莫断肠。”这里的重阳漫溢人生的失意,即使菊花簪头,却还是惆怅满腹。相思的人,过的是失眠的重阳节“重阳过后,西风渐紧”,“莫将琼萼等闲分,留赠意中人”。这里的重阳是佳人的回眸一笑的情深,于是看到菊花明艳,也想要采一朵送给心上人。不同的重阳节,彰显着不同的意义。

古往今来的人们用他们的情与思,记录了不同的重阳节。各人眼中,都有不同的重阳节,率真也好,思乡也好,缠绵也罢,插茱萸,品菊花酒,重阳节以它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成为诗人笔下一个永远写不厌,叹不完的主题。

  • 上一篇: 重阳随记
  • 下一篇: 丰子恺的生活哲学:这个世界是有心人的世界
  • 猜你喜欢